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大学生合作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合作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2:45:54
大学生合作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3-01-01 02:45:54     小编:

摘 要: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能力素质要求。大学生合作能力可细化为五个方面的能力要素:平等意识、责任意识、沟通能力、诚信精神与宽容精神。从行动学习的视角看,大学生合作能力建设的关键是以团队为基础,以学习、体验、反思、行动为主要环节强化大学生合作的基本要素,在行动与学习的持续循环中不断提升合作能力。

关键词:行动学习;大学生;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能力素质要求。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的大学生有必要加强合作能力培养。21世纪是合作与竞争共存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相互依赖、频繁交往、寻求合作的要求也日益增强。各种交叉学科与跨学科领域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重大科技创新更多表现为各种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学科领域的创新人才合作研究的结果。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行动学习是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现代培训模式与方法。行动学习理念与方法对于加强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大学生合作能力内涵

合作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有利于人和社会的行为。《辞海》中对“合作”一词的主要释义是“共同创作”或“共同从事”,在英语中的“合作”即“cooperation”来源于拉丁文,主要指成员之间的共同行动。从心理学角度看,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或共同利益,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团体内的和平共处,并形成团体的共同目标和凝聚力;二是指团体之间的和平共处。即与团体外的个人、集体等谋求共同利益、实现双赢。

提高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内涵做出科学判断,是对大学生合作能力的构成要素做出合理的分析。通过正确把握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内涵,才能更为有效地借助各种现代培训理念与方法强化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从合作构成要素来看,大学生合作能力分为五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平等意识、责任意识、沟通能力、诚信精神与宽容精神。平等意识是合作形成的基本前提。平等意识是指团队或小组中各成员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平等意识是团队合作形成以及合作持续有效开展的基础。责任意识是指合作者对自己所承担的权利义务有清晰的认识,个人是团队的一分子,一定要明白团队的整体目标,知道自己的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和价值,才能够在情况变化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沟通能力是合作能力的内在要求。良好的沟通交流是团队合作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团队中,每个人都需要阐述自己的想法,介绍自己的工作,并且让别人理解,这需要很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不仅仅表现为口头表达能力,它也包括工作的文档化,也就是说通过文字进行沟通和交流,不仅要说清楚,而且还要把它写明白,让团队的成员能够理解。第四是诚信精神。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合作形成的内在规范。缺少诚信氛围,合作无从谈起。诚信精神还要求团队成员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即每位成员积极努力工作,凝聚团队合力。作为一个团队的成员要在团队中做可信之人,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如果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人,那么团队的效率就会很高,执行力也会很强。第五是宽容精神。宽容是指对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不同处事方式的自制、忍让与包容,是冲突双方的理解、沟通与合作。从价值论的视角看,“宽容是一种以价值多元化为根据的理智化、明智的生活态度和实践方式……宽容,首先意味着对现实主体和价值多元化的承认;其次,意味着对不同主体之间平等地位的尊重;第三,意味着对不同价值标准的客观理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意味着对自己价值标准的信念执着”[1]。宽容精神是维系合作持续发展的润滑剂。相互协作与相互包容是提升团队效率,发挥团队优势,促进团队和谐的基础。对大学生而言,培育宽容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在合作的五个要素中,平等意识、沟通能力是合作的前提与基础,诚信精神与责任意识是合作的核心,宽容精神是合作形成的外在条件,是维系持续合作的助推器。五个要素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不可或缺。

二、行动学习及其基本理念

行动学习是自我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双向共进。所以,行动学习是一种集学习知识、体验经验、团队学习以及探索性解决问题四个方面于一体的综合学习模式。行动学习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

(一)行动学习强调行动的“做中学”

行动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知识是行动的结果”。瑞文斯认为学习包含两个要素:“结构化知识”(Programmed Knowledge)与“质疑式洞见”(Questioning Insight)之和。学习显然包括对已知事物的吸收,也包括在无人知道如何行动的情况下询问正确问题的能力。结构化知识能够通过技术性教导习得,而质疑式洞见却需要通过“做中学”获得。行动学习关注的是这种质疑式洞见。行动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的学习。行动学习注重边用边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行动与学习结合在一起,贯穿于全过程。学员每次集中时,总结反思前一阶段工作,制订下一阶段的行动计划,每人都带着行动计划回到原单位,按照行动方案进行实践。一段时间后,每人又将行动中遇到的新问题带到小组中讨论,并形成下一步行动计划。行动学习是一种通过“问题――研讨――行动”的学习方式。因此,行动始终贯穿于行动学习的主线。

(二)行动学习是学习工作化与工作学习化

行动学习聚焦的问题来源于具体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过程。行动学习以解决组织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目标。行动学习要解决的问题既是组织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因此,行动学习的问题聚集于组织实际的工作,是工作发展面临的瓶颈,是工作有待解决的任务。解决组织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共同学习,需要知识补充与知识互动。行动学习就是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学习与工作在行动学习活动中难以区分,学习就是工作,学习的发展就会带来工作的突破;工作就是学习,思考、研究工作问题是在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提高个体与团队的实力。

(三)行动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学习

行动学习要求组成6人~8人的小组,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反思、学习和行动。在小组活动期间,学员们开展集体对话,互相支持,认真反思,研究自己和别人的经验,互相贡献思想。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发挥团队优势,实现思想碰撞、知识交叉,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对于学员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情商等能力素质的培养更具优势。

(四)行动学习是以注重体验的反思式学习

行动学习强调反思个人经验,从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反思使人们进入潜意识系统,重新思考和评估行动背后的信念与假设,从而得出更客观、更合理的新认识,实现心智模式的转变。行动学习要求学员反思已有行动,通过反思获得学习提升,并指导下一步行动。行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引导参与者反思自己的经验,发现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助于行动学习促进师或行动学习方法引导参与者积极反思,在“问题――研讨――行动”的循环中为参与者反思性对话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反思与体验过程中获得成长性发展。

三、以行动学习理念与方法推进大学生合作能力建设

行动学习是基于小组学习和团队合作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培训与教育模式与方法。行动学习的理念与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从行动学习的视角看,大学生合作能力建设的关键是以团队为基础,以学习、体验、反思、行动为主要环节强化大学生合作的基本要素,即强化平等意识、责任意识、沟通能力、诚信精神与宽容精神,在行动与学习的持续循环中不断提升合作能力。

(一)从“做中学”的理念出发加强大学生实践社团建设

行动学习的做中学理念来源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在于:第一,创设一个真实的、至少是贴近生活和社会的、让人感兴趣的情境,营造职业岗位的工作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作的环境中,接受职业意识、职业素养的熏陶;第二,在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并将他们置于欲解决疑难的境地,激发其探究的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学习动力。行动学习就是以真实具体的问题为载体,以小组为形式开展的学习。行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团队学习环境,经过学习、行动、反思、再行动的学习循环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能力素质的双重提升。从高校的具体实际看,加强大学生实践社团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从行动学习“做中学”理念出发的有效选择。

我们知道,行动学习一般是以具体项目为载体进行的,在高校这种项目相对较难形成。但高校的实践社团则满足了行动学习的这一基本要求:即团队氛围下的合作。从人的本质上看,人是群居动物,结社是人的一种群体合作方式,是人的本能需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教育形式,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实践社团能够使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拓宽视野,加强合作能力。大学生参加实践社团能帮助大学生尽快学会处理人际矛盾、协调人际关系,克服自我中心主义的错误认识,树立高标准的团队要求,实现高质量的团队目标,营造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使大学生认识到与他人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重要性。

(二)从“反思式学习”理念出发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与责任意识

行动学习特别注重“反思”。行动学习的反思贯穿行动的整个过程。既有行动前的经验性反思,也有行动中的间歇性反思和行动后的总结性反思。通过不断反思获得学习提升,并指导下一步行动。行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引导参与者反思自己的经验,发现自己学习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反思与体验过程中获得成长。通过行动学习的持续反思式学习,大学生对自己的心智模式、思维方式、个人能力的长处与局限等诸多方面有了深刻体会,自我认知能力明显提升。由于自我认识的提升带来了对团队中的角色定位、权利义务、团队成员的优点与不足等的清醒认识,随之而伴的责任意识也大为加强。我们知道,大学生合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尽可能让学生个人思考;尽可能尊重学生的选择。真正的合作是建立在独立的个人基础上的理性合作,不是相互依赖,也不是相互推卸责任。行动学习的反思式学习方式通过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与责任意识,强化了大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三)从“团队学习”理念出发,加强行动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一般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行动学习强调理论探索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提出学会学习是个人发展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强调个体经验对学习的意义,不是简单地主张要在做(行动)中获得新知识和新能力,而是更关注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强调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仅能知能为,而且能从深刻的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使个人通过反思与体验过程获得成长性的发展。因此,行动学习以其行动性、合作性、主体性、参与性等特点,更切合现代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通过在课堂中以行动小组的团队学习方式开展问题研究,可以突破课堂有限空间,让学生从教室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感知世界、认知理论、内化规范,从而培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现代公民。在大学生课程中运用行动学习理念与方法的关键在于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着力扮演好指导的角色,重在帮助营造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以个体、小组或集体的形式积极参与,通过思考与回顾来培养实践技能,然后再将这些技能应用到各种环境当中。行动学习在高校课堂的应用可以有多种途径。一是在课堂中运用团队学习的方式方法;二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合作学习,教师更多地扮演行动学习催化师的角色,主要负责过程的控制与引导。三是以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与问题为中心,组织行动学习研究小组开展团队学习。可以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强化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以小组会议的形式强化大学生平等意识与沟通能力

行动学习小组会议是行动学习的重要形式。小组会议有严格的会议规则与操作流程,包括发言内容、时间控制、主题、反思形式等都包含其中。这样近乎标准化形式的小组会议对于培训大学生平等意识,提升大学生沟通交流能力颇有益处。

(五)以行动学习方法强化大学生宽容精神

宽容是现代社会所推崇的核心价值之一。宽容精神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推动合作行为持续有效的重要条件之一。宽容精神也为大学生的自由行动和思考、自由创造提供了现实空间。行动学习是基于团队学习的学习模式,行动学习的过程就是成员间相互交往与合作,相互磨合、宽容彼此不足的过程。行动学习不仅是学习信息的交流和研讨,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性格的磨合。行动学习强化大学生宽容精神主要通过运用深度会谈、团队列名法、头脑风暴法、鱼骨图法等集体研究方法来实现。集体研究方法对于打破组织壁垒,反思成员的不足、推动问题解决都有着具体翔实的操作规程。运用集体研究方法能使成员增强自我认知水平,克服个人主义,并在小组与团队的潜移默化中强化宽容精神,加强合作意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