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君子志向与妾妇心态间的张力与冲突

君子志向与妾妇心态间的张力与冲突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18:16:32
君子志向与妾妇心态间的张力与冲突
时间:2023-08-06 18:16:32     小编:

内容提要 作为庶族地主利益的代表,东林党人凭据君子人格的张扬、以“天下之公”的名义抗礼王权,希望通过将君主符号化限制其私权的肆意发挥,这对王权的整体性和天然合法性造成了伤害,东林党人意识到了这种罪责――“忠君”是道德君子必须固守的核心价值――而深怀歉疚与不安,因而不断标榜对君主的“忠心”再三提醒和确认自己的人臣本分,以期摆脱精神背叛者的道德困境并获得心理上的补偿。因此东林党人并不像有些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身心透明的道德标本,他们同社会大众一样,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内心充满张力和冲突。

关键词 东林党 矛盾人格 道德困境 君臣关系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7-0083-09

一、东林党人的双重人格之表现

一方面,东林党人多以弘扬道义、不屈权贵的君子形象面世,在君权的威压下,他们坚持以道德为根基的自我挺立,作为“天下之公”的代言人与君主分庭抗礼;另一方面,他们对君主不舍不弃,下意识里有一种对不起君父的负罪感,妾妇般一再标榜自己的忠贞和谦卑,以此获得心灵上的平静与救赎。

1.君子志向:天下之“公”的担承以及对君权的挑战

2.妾妇心态:精神背叛者的忏悔与救赎

东林党人已然历史性地承担起“公”,却不敢直面,他们把自身的挺立层层掩饰,或是将君主的错失归于阁臣,或对自己抗礼君主的行为进行合理化解释,并通过再三倾诉自己的忠心获得自我解脱。

东林明镜般知道皇帝的错失,却曲意称皇帝为佞臣所累。高攀龙归忠臣尽罢之错于阁臣:“皇上有去邪之果断,而左右反得行其嫉之私,皇上有容言之盛心,而臣下反遗以拒谏之诮,为圣德累不小。”⑨东林后学吴应箕论“三王并封”,指责王锡爵:“重于失君,遂于天下之大计有所不暇顾者,则将焉用此相哉?”吴应箕、吴伟业等:《东林本末》,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页。其实“三王并封”为神宗旨意,王锡爵只是欲拒还迎地承旨而已。

二、东林党人格矛盾的原因解析

作为扎根民间的庶族地主,东林党人希望无论在地方上还是朝堂上,都可以拥有一定的自主或自治权,这种诉求却在皇帝之私欲的无限膨胀中遭遇重大挫折;作为晚期专制帝国中独立意识初步觉醒的士人群体,东林党人企图依据他们占有的文化与学术资源,对君主的无限权力予以适度约束,以保障自身的安全与权益,然而这种企图势所难免地遭到君主本能的打压,东林党人的道德困境是其遭逢的现实困境的反映。

作为时代思潮的先声,东林党人从“理欲”、“公私”等概念着手为民之私求正名,以“天下之公”消解乃至否定了作为君主权力合法性来源的“天理之公”,并且通过凸显文化传统的权威性,在强化自己地位的同时力图将皇帝打造成为无私、无害、无权的文化符号,使之成为天下人利益的代表者。

(1)理欲公私之辩与君权合法性的消解

(2)士大夫阶级对君主职能的理想与期待

通过对理的再阐释,东林人使自身的诉求和价值判断揉入真理,君主对理的独占被打破。他们凭借这一新的真理,对君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总之,东林党人期待君主做一文化符号,成为文化传统和道德的代表;期待君主不做拥有太多行政权力的统治者,也不要做充满私人欲望的个体。这对君主而言,不光是情感上难以接受,也充满了危险的意味。

2.君权的强化与官僚集体意识的觉醒

晚明君主权力极度膨胀,无数官员的命运随帝王意志的无常而跌宕,共同的险境促使官员下意识地以集体姿态来争取非依赖于皇权、且高于皇权的力量进行自保。传统遗留下来的规则、义理、价值观成为护卫正常社会秩序的最后防线,也成为制约君主私权的最有效力的法宝。

(1)人欲大潮中君主之私的膨胀

神宗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私有与天下财产的分别,急切地搜集钱财,仿佛只有到手的金银才属于自己。万历二十四年的开矿行动就是一例,这引发了官僚集体和整个社会的反弹。神宗原本想通过常规行政体系来完成开矿一事,却遭遇官僚集体的阻滞。于是神宗干脆撇开常规体制,附皇权于其代理人――内监大,硬生生地扎进各地混元一体的行政运作体系。益都知县吴宗尧疏劾内监陈增“贪横,当撤回”,不料反被陈手下参随陷害,几乎冤死狱中。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陈增之死》,中华书局,1959年,第175页。陕西巡抚贾待问奏告矿监梁永,不料神宗无视法规,竟然让内监梁永主持审判自己,梁永反咬一口,“弹劾西安同知,称其与贾待问有私。”《明史》卷305《梁永传》,第7810页。内监破坏了常规法律、制度规则,使官员们身家不保。更令官员伤怀的是,皇帝并不关心他们岌岌可危的命运:“神宗宠爱诸税监,自大学士赵志皋、沈一贯而下,廷臣谏者不下百余疏,悉寝不报。而诸税监有所纠劾,朝上夕下,辄加重谴,以故诸税监益骄”。《明史》卷305《陈增传》,第7808页。

(2)文化官僚自我保护的本能

仔细分析东林人的言行,可以看到他们自我保护的意图和方式:这些文官两手空空,可供他们使用的武器只有他们已经拥有的资源:传统――传统交付现实的规则和理性;学术――从先贤典籍那里获得并垄断对真理的解释权;人品――身为道德之士便拥有对是非、治乱的绝对正确立场。

三、结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