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武则天尼寺传情

武则天尼寺传情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0 01:18:17
武则天尼寺传情
时间:2023-08-20 01:18:17     小编:

我到感业寺寻踪,实际是在追寻一代天骄武则天当年削发为尼的心酸往事。

长安感业寺在历史上几易其名,在禅宗史上亦无巨僧名宿可供凭吊,但千年一遇的武则天在此出家的一段往事,却成就了它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

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女皇武则天,敢于在男权世界的天空中天马行空,她直接称帝的锵锵之音,让男权主义者们战战兢兢,虽咬牙切齿,却双腿发软。

有关武则天运用惊天的权谋在大唐的政坛上纵横捭阖的历史,已有大量的评传表述。然而,武皇君临天下、威风凛凛的身影之后,憔悴心事有谁知怜?她美冠六宫之前出宫为尼的坎坷遭遇,又有谁正面提及?正是武皇与唐高宗李治在尼寺传情的一段因缘,诱发了我的兴趣。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的新贵庶族家庭,她的家世以及她所处的时代,都赋予了她多面的性格。初唐时期,门阀士族高高在上,武氏宗族因庶族门第低微而饱受流俗的轻蔑。在此轻视之下,武则天自幼养成了藏于掩饰的韬光养晦之术。但她的家庭毕竟富裕丰足,为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家景的殷实熏陶了她对权力的无限欲望。因而她自幼好学多思,胆识过人。

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已是楚楚动人,一付娇嫩美艳的俊貌,让多少男人望眼欲穿。她入选宫中后不久便被受封为“才人”。由于武才人善解人意,行事八面玲珑,加之美色天香,竟赢得唐太宗龙颜大开。太宗发现她学识尚好,礼仪周全,行事干练,甚是喜欢,便赐号“媚娘”。将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升调到书房伺候笔墨。这期间,武媚娘习字练书,传递公牍,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从公文奏折中,武媚娘了解到宫廷大事,也逐渐熟知大臣们的活动与朝廷的运作方式。她伺候太宗皇帝时,也尽情施展了她以生俱来的绝色美艳和丝丝如扣的曼妙温柔。当然,唐太宗李世民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千古一帝,儿女情长只能作为他日理万机的一时消遣,在片刻的云雨温柔之后,媚娘的温情倾刻间化为乌有。太宗皇帝对军国大事的关注,使武媚娘和她的国色天香被化臻于无形。

被冷落的媚娘深陷皇宫,寂聊之中,宫闺幽怨,媚娘常常以泪拂面。在男权社会里,诸如媚娘一类的后宫佳丽数不胜数,一个个形单影只,在偌大的皇宫里如孤雁游魂,有的后妃一辈子也难见上皇帝一面。

正当媚娘不甘寂寞而又深陷幽怨之际,太子李治闯入了媚娘的眼帘。太子李治的纯情、俊雅与怯懦使武媚娘眼前一亮,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于是,媚娘倾其所有,动足心思,展开了她无与伦比的美艳战术。她的眼神堪称一绝,超过了后世杨贵妃的“回头一笑百媚生”。她星眼微睁,眸子里就显现出万种的风情,她紧紧地盯住李治,她知道这是她的救命稻草,生死前程在此一搏。她已经窥探了太子李治每次进宫的路线。据说,有一天,太子李治前来探望父皇病况,他从宫中折回,途经园林内的假山处,对此,媚娘早有准备,她精心打扮,云鬓高悬,厚施粉黛,她静静地预伏在假山之后,见太子到来,便故作惊恐,慌乱跑出,与太子碰个正着,旋即脚后跟一闪,直接倒进太子怀里。那太子李治因平时被严厉管束很难接触女性,此刻正值青春年少、气血方刚,哪里抵得住媚娘的肌肤馨香。他在慌乱中低头一看,怀里的媚娘正滚动着一双大眼,杏眼闪烁,双颊飞红,樱唇半闭半开,嫣笑迷人,特别是媚娘用那高耸的发髻,撩拨得他心猿意马……接下来的事可想而知。太子与媚娘假山艳遇后,太子将腰间的一块九龙玉佩解下,交给媚娘。

初战告捷,媚娘已获得玉佩的战利品。

太子与大他4岁的媚娘成欢之事,史书典籍语焉不详。不过二者之间的交往通过九龙玉佩这一定情信物,似乎仍有可信之处,否则,就不可能有感业寺相遇双方脉脉含情的一幕。

媚娘与太子暗通款曲的好景不长,转瞬之间,一代英主唐太宗驾崩,所有的后宫嫔妃都面临着“二次就业”的“待岗”窘况。武媚娘也不能幸免,她被送往长安感业寺,剃掉了曾经撩拨太子痒痒的一头青丝长发。

当年武媚娘出家的长安感业寺,位于今天西安市未央区汉长安城遗址的西北隅,北临渭河,南望龙首。

经查史籍,感业寺在《唐会要》中有只言片语,《唐会要》说:“太宗崩,武则天循妃嫔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唐会要》是唐朝官方编写的一部汇集朝廷大事的史书,其资料收集大多可信。但为何如此简略而其他史书又为何没有关于感业寺的记载呢?

原来,贞观年间,唐太宗开始承袭李渊对儒释道三教的分类,即将道教名列前茅,因为追认的道教始祖老子姓李,从李渊始,李唐王朝就自封为老子后人,故将道教列为首位,有助于维系李唐王朝的神圣性。但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返回长安后,佛教声望如日东升,唐太宗因势利导,也对佛法万分推崇。因此佛法大兴,一时寺庙广建,僧尼众多。但长安的27所尼寺中没有感业寺之名,顺藤摸瓜,按照各个朝代的历史顺序查找典籍,查到宋代,在《长安志》中讲到贞观年间,在京城长安西南部崇德坊原来有两座尼寺,东面的一座叫道德尼寺,西面的一座叫济度尼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后,两座尼寺都搬迁别处,济度尼寺搬迁后原址改名为灵宝寺,后又有人说在济度尼寺之前原名叫感业寺。

上述说法似有矛盾之处。《唐会要》说武则天在太宗驾崩后到感业寺为尼,但此时的感业寺之名不复存在,只有济度尼寺。实际上,太宗驾崩后济度尼寺一分为二,原址寺庙称灵宝寺,搬迁他处的仍称济度寺。那么《唐会要》为何要直呼其名为感业寺呢?在我看来,人们将济度尼寺论证为感业寺是指济度寺搬迁后,另迁他处的济度寺更名为感业寺。因此《唐会要》直接称武则天“为尼感业寺”。由于古代典籍用词简练,没有说明感业寺的原名,故引起人们的质疑。

感业寺之名,从《唐会要》始,历经历史上断断续续的记载,在明、清两代时且有感业寺的沿袭记述。现在的感业寺,2003年进行了修建,2004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八,感业寺重燃香火,恢复了千年的古刹。在寺庙内,有乡人掘土得碣石,上书“唐武后禁香院”6小字,下书“唐感业寺禅院”6大字,从碣石上书可看出,感业寺确与武皇有关。

在感业寺内,有武皇汲水井一口。传说媚娘到了感业寺,她被老尼削去一头青丝长发,她低头俯看井中之水,水平如镜映照着她圆秃秃的光头,她泪如雨下。想当年,她云鬓高悬,用那青丝发髻撩拨着太子李治俊雅的面庞,而如今,摸摸光头,真是百感交集,不堪回首。

武媚娘在感业寺的寺庙生活十分心酸,她入寺以来,以泪洗面,每日晨钟暮鼓、青灯古佛、面壁修行。她持戒之身,虽已远离尘世,但却向往皇宫。在急切寻求出路之际,她在如痴如醉的思念中写下了一首充满相思情怀的诗句,诗云:“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此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此诗写得情真意切,其情感人,相传大诗人李白看了这首诗后也颇为赞赏,认为是一首扣人心弦的相思情诗。

不管怎样,感业寺的尼姑武媚娘是通过这首诗传递信息给高宗皇帝的,至于是什么渠道,正版史书与野史传说均不能言明。但是,高宗看到白绢之上那娟秀而熟悉的笔墨,便勾起他对媚娘的思念,他感到这是昔日情人的泪水在流淌。因此,他下定决心,到尼寺里看一看孤单寂苦的媚娘。

唐高宗李治以向先帝祈福为名,到寺庙行香,他首先选中感业尼寺,媚娘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相传,高宗皇帝在感业寺后院见到媚娘,此时的媚娘虽然削发为尼,但眉宇间含情脉脉,仍不失当年的楚楚动人。她靠着禅院古刹陈旧的门框,灰色单调的僧衣掩饰不住她昔日修长的清丽多姿,圆秃秃的光头更添几分惹人怜爱的酸楚。流动的双眼光可鉴影,不施粉黛的媚娘却有着别样的风情,凄楚幽怨,使玉树临风中的顾盼生辉染上了一层古朴绵绵的禅气。在悠悠的禅风裹挟下,媚娘一颦一皱,透出幽怨的韵致,这种女尼的怅然,禅机连连,胜过多少红粉佳人。高宗李治简直看呆了,两人双眸相视,竟流下了眼泪。《唐会要》记载:“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可见,二人相见情意缠绵,因情深意笃,思念日久,竟双双落泪。这含情脉脉的一幕,使尼寺传情成为千古美谈。

武媚娘复召回宫后,逐渐跃上政坛,她开疆拓土,打击贪腐,促使大唐国力日益强盛,这些都是后话。但感业寺传情的一幕,妙韵悠长,却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