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浙江德清成年坞明代墓葬发掘简报

浙江德清成年坞明代墓葬发掘简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24 00:42:48
浙江德清成年坞明代墓葬发掘简报
时间:2023-06-24 00:42:48     小编:

一、 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二、 工作情况

三、 随葬品

2. 青花鹿纹方形小碟 2个(M1:3,4)。方形直口,浅腹,矮圈足,胎质洁白,釉色白中闪青,盘内用青花线描纹饰。外绘单线方框,四面对称绘折枝花卉纹,内底双线方框内,中绘一仰首侧目之鹿,四周绘变形芭蕉、草丛、花叶纹,青花呈色浅蓝,略有晕散,画法自然流畅。碟外壁施靛青色釉,色泽带灰。釉底,圈足内外有缩釉点,凝聚处釉面有凹陷,一只沾有沙粒。足底露胎处呈浅白色。口径8.4厘米,底径6厘米,高1.4厘米。

9. 酱釉粗瓷瓶(M11A:5):小口,平沿,短颈,溜肩、鼓腹、小平底略内凹,肩腹部有旋削痕。外壁施酱釉,釉色局部青灰。紫红色胎,质较粗。口径4.6厘米,底径6厘米,最大径11.8厘米,高17厘米。

12. 青花盘(M11B:3):撇口,浅腹,圈足接近于卧足,底足无釉,挖足浅,呈圆窝形,有明显的旋坯痕,足附近粘有砂粒。内口沿饰有三组花卉纹,用青花线勾勒,简明飘逸。外壁及口沿光素无纹。釉面青中带灰但颇清亮,青花呈灰蓝色。口径13.8厘米,底径6.4厘米,高3.6厘米。

四、 几点认识

浙江境内发现有确切纪年的明代砖室墓为温州瓯海区梧田南村,其墓志显示系隆庆四年(1570年)入葬。 其墓壁砌法与此次发掘的明墓相同、墓砖规格略大,封门砖略小,有墓底砖但不见券顶,说明明代晚期浙江南部与北部在墓穴的营造方式上还是有点细小差别。

2. 随葬品特点:

① 除了4个粗瓷瓶,均为圆器类的碗、盘、碟,且4件为一组合(M11B为5件)。

④ 从装饰图案看,或注重内心绘画,如青花鹿纹方形小碟运用变形的手法成就了一幅减笔写意画;或在内腹、外壁大片留白,仅书青花字,如寿字碗、元字碗等。但青花“万古长春”碗(M11B:1)除外,其外壁饰结带绣球纹,绣球状如钱纹,内有草书“万”“古”“长”“春”,有嘉靖民窑青花风气。

⑤ 4个粗瓷瓶胎质较粗,胎色或呈紫红、或呈深灰,火候较低,釉色青黄且极易剥落,此类器物在许多地区沿用时代极长,从宋到清甚至是解放前均有烧造,墓葬发掘区西南即为宋代烧造此类器物的窑址。但此次4个粗瓷瓶与青花碗、碟、盘等明代晚期器物共存,故其时代也应在此前后。

3. 时代推测

德清县2007年曾在火烧山原始青瓷窑址发掘过程中清理过两座明代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青花碗、碟各一件,其时代为明正德年间 。本次发掘的墓葬从墓葬形制、墓砖规格、铺设方法看,应为明代晚期墓葬。从随葬器物特点看,通过器型、釉色青花呈色,纹饰图案,胎质等方面综合分析,符合“胎薄,淡灰色胎,石子青为主,细腻淡雅,大部分青中闪灰,淡描青花,碗、盘口沿薄,底心薄而下塌。碗有玉璧形底,线条柔和。盘有折沿式,多角形,器底有粘沙,有放射性跳刀痕。……”等明晚期青花诸多特点,应为明代天启时期民窑烧制的实用器(其中青花“万古长春”碗(M11B:1)为嘉靖时期烧制)。其产地:青花鹿纹方形小碟(M1:3,4)为景德镇民窑产品,其余与福建等地窑址产品较为接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