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青少年犯罪环境因素的社会工作理论分析

青少年犯罪环境因素的社会工作理论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19 11:44:38
青少年犯罪环境因素的社会工作理论分析
时间:2015-08-19 11:44:38     小编:

【摘 要】当今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十分突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家庭的幸福、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部分,文章将用社会工作理论中的社会控制理论、学习理论和互动理论,探讨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青少年的犯罪行为的。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环境

一、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的家庭环境

社会控制理论,又称社会联系理论、社会键理论。控制理论的基本假设是,驱使社会成员进行犯罪行为的动机,是每个成员人性的一部分,每个社会成员都是社会潜在的犯罪人,如果社会成员恣意放纵自己的欲望,就必然会走向犯罪。

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各种诱惑,这些诱惑对个体来说是一种刺激,为了得到更多快乐或报酬,个体选择用越轨的方式去实现。如果没有社会规范的约束和对越轨行为的有效惩罚,越来越多的人可能选择通过越轨方式来谋求个人利益。青少年群体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例如受到父母的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可,满足自己的喜好,渴望独立自主等。如果父母、老师、其他人无法做到这些,他们就会以越轨的方式寻求满足。父母是青少年与家庭、社会联系的纽带,如果这个纽带的作用削弱或缺失,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结构不完整或者家长忙着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正确引导。信念即对共同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的赞同、承认和相信。如果缺乏或者使其削弱,个人就有可能进行越轨及犯罪行为。很多青少年在没有适当约束的情况下,缺少正义的信念和价值观,为了寻求物质、生理或心理的满足而做出伤害别人或者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例如:有些青少年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由于另一方家长的爱缺失,而对家庭完整的同辈群体羡慕甚至嫉妒,因嫉妒心而去伤害其他的同辈群体。或者因家庭成员的缺失,家长心理失衡,很难给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往往表现出叛逆、自卑、自闭、偏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程度严重的就会选择用犯罪这一极端的方式宣泄,有些青少年虽然家庭结构完整,但是父母一直疏于照顾和引导,或者缺乏物质上的满足,或者缺乏心理上的疏导和语言上的沟通,这部分青少年容易受欲望的驱使而做出越轨行为。还有一种情况,由于突发家庭变故,青少年的心灵受到创伤,导致他们自暴自弃,最终引发犯罪行为。

二、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学校环境

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强调社会和认知因素,以及观察学习、榜样作用和自我调节在决定人的个性及行为上的重要作用。按照社会学习理论,行动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动获得奖励与惩罚的过程来学习某种行为。观察者对他们所见到的事物形成内在的符号呈现,并将自己的行为与之匹配,由此他们可再生产自己观察到的行为。

青少年自从入学开始接受教育,除了与监护人直接有密切的联系之外,与学校的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老师的教导是青少年社会化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行为表现在青少年的生活过程中发挥着表率作用,在学校生活中他们会有意或者无意地模仿老师的行为举止。同学是青少年在学校学习时接触频率极高的群体,所以这一同辈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也非常明显。很多学生为了标新立异或者为了寻求刺激去尝试“冒险”,或者组团打群架,目的是要表现自己的个性,一旦这种行为被同辈群体接受并被视作偶像的行为,其他本来只是心里叛逆、孤僻或者偏执的学生很可能开始模仿,以此来得到心理的满足感。再者,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大多数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社会化的重要性,导致一些学生道德观念模糊,思想水平低下,而滑向违法犯罪的歧途。

三、互动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因此,社会环境极大地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活动。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一旦作用在青少年身上,会使所有正面的教育功亏一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5+2=0”现象(5天学校教育后,学生在社会上受2天的影响,学校正面教育就等于零)。这些负面影响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影响的过程同样是传递的过程,文化传递是偏好、信念和行为规范通过代际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传递的过程。

吉登斯认为,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都是由某种类型的社会互动构成的。社会互动是指人们相互谋面的正式与非正式情境。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换言之,“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社会环境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青少年身处其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其影响。由于青少年生理心理尚不成熟,他们或许无法在交友和学习对象上做出独立的正确的选择。如果他们与有过犯罪行为或者正在从事犯罪行为的社会成员交往过密互动过多,那么他们今后的心理和行为会或多或少地受这些人的影响,有的甚至在认知和行为上去模仿这些人。特别是无人教育的或者亲子关系生疏的青少年流落社会后更有可能与这些人为伍。这一社会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至少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

四、结语

不良的社会环境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教育不当是青少年的根源。培养孩子不仅仅是家庭义务,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和谐家庭的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家长要积极致力于强化家庭教育职能,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观念,讲究教育方法的行动。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社会各部门应抓紧行动,切实杜绝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