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性

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性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7 01:06:55
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性
时间:2023-02-27 01:06:55     小编: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小学学科,是顺应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而开展的,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它的研究与学习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使得小学信息技术课在开展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地开展。本文论述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并针对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有效性 提高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信息技术的最终目标。要让学生们能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必须让他们通过亲自动手解决一定难度的学习问题,所以信息技术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就我们学校的学生而言,虽然大多数学生家里有电脑,但多数学生几乎是以玩游戏为主,并没有让信息技术课学以致用,成为学习的辅助工具。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堂上练、堂上过关是关键。下面结合教学的实践总结对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谈谈我的看法。

一、纪律

每学期开学第一节信息课,我都会安排常规训练课。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主要是讲清楚上课的一些要求和规定,诸如列队进入电脑室、进入电脑室后的对号入座、听课、操练、讨论交流、爱惜电脑、保持卫生、下课注意事项等,这样一来不仅会免除纪律之烦扰,轻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从教材中挖掘出层次性的教学目标,适合于全体学生。而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入自己的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这样设计出来的课才能既精彩又能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让学生能在课堂掌握。

三、借助于多媒体网络资源

在这个经济信息时代,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形成,网络资源的共享,网络环境五彩纷呈,内容丰富多彩,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了优越条件,学生除了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还可以借助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计算机寻求直接的帮助,可以通过BBS寻求他人的指点,还可以邀请老师,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甚至还可以通过Internet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教授寻求指导,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网络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探究的时间更充分,空间更广阔,合作也可以通过netmeeting、视频会议、聊天室、留言板等多种方式进行,从而实现合作方式的多元化,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主渠道。良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充分理解、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直观教学法 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进行感知、想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于小学生大多数是初识电脑,对电脑知识了解不多,因而要让他们通过观赏色彩鲜艳的画面,精彩的动画,让他们赏心悦目,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电脑兴趣。这样一来,有了兴趣,学习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了。

2.任务驱动法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的特点是指在教学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任务提出、任务分析、解决方案的制定、学生完成任务、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这五个环节,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如:学习WORD《关于梅花鹿朋朋的饮食报告》时,我先给他们演示了一张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饮食报告,其中包括了文字的设置、底纹的填充及艺术字的插入等。然后组织讨论,分析如何制作这些内容。如我所料,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在操作中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讲解,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得既快又牢。

3.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好好的考虑。安排的教学内容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一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学习。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当起小老师的角色,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4.游戏学习法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对于游戏,是最喜欢的。学习积极高,兴趣浓。如何能在教学中因势利导,把“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改变传统教学那些枯燥、乏味的操作,消除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使他们全身心积极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学习效率就会高。

如在教学鼠标的基本操作时,可让学生都喜欢的“连连看”游戏来开展。我一上课,就告诉同学们,想玩游戏吗?不过,想玩游戏你必须要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在讲述鼠标的基本的操作时,学生们很认真的听老师讲课,而后马上进入了角色。巡视他们的成绩,比我想象的好得多了,将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等操作运用得灵活自如,为以后学习Windows系统下的菜单及文件的各种操作打了坚实的基础。

五、交流评价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学生在自身的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这个相互作用,就是靠交流评价来实现的。有效的评价,能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这样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有兴趣的学习,有动力的学习,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对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积极性,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一张笑脸”、“一个大拇指”、一句“你真棒”、“你的作品简直太好了!” 不仅让学生体验到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无穷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而生生之间的互评,可以促进生生之间互助、互帮、互补、互促,提高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要求我们要高效的工作和学习。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把握住上课的每一环节、每一分、每一秒,因时而变,因情而作,提高课堂上的效率,使学生处在主动渴求之中,使学生有所知有所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