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长相厮守”谈“厮”的词缀用法

从“长相厮守”谈“厮”的词缀用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1 00:39:54
从“长相厮守”谈“厮”的词缀用法
时间:2023-05-11 00:39:54     小编:

“厮守”即相守,也即互相依靠、互相陪伴,白话作品习见,如《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九回:“实承望和你白头厮守,谁知道,半路花残月没。”表示长久地相守,古人则说“长厮守”或“常相厮守”,如明高明《琵琶记》第二出:“夫妻长厮守,父母愿长久。”清末梁溪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卷上:“一日谓妇曰:‘吾两人情好如此,不得常相厮守,奈何?尔能归我否?’”今人则多说“长相厮守”。既然“厮”就是“相”的意思,“长(常)相厮守”中的“相”与“厮”岂不是重复了?

其实,近代汉语里,“厮”类词这种“叠床架屋”的现象颇为常见。“厮”类词前面常常可用“互相”“递相(义同‘互相’)”“自相”等来修饰,例如:

(1)《水浒传》第六十三回:“说罢,众官互相厮觑,各有惧色。”

(2)《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3)《水浒传》第十三回:“阵面上军士们递相厮觑道:‘我们做了许多年军,也曾出了几遭征,何曾见这等一对好汉厮杀!’”

(4)《初刻拍案惊奇》三十一卷:“地方重大,方才取得,人心未固,如何轻易自相厮杀?”

“厮”类词前面既然有“互相”等副词,“厮”就不能再理解为“相”了,而是相当于一个起衬音作用的动词前缀。

还有一种情况是“厮”前面单加“相”。例如:

(5)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寺门前金刚相厮打,哎!婆婆也,我便是佛也理会不下。”

(6)明阮大铖《燕子笺》第二十二出:“自古道涎夫烈女相厮称,一定要手奇擎。”

(7)明徐复祚《红梨记》第十九出:“羊脂玉碾蝤蝤蛴颈,但风流占尽无余剩。添分毫便不相厮称。”

(8)《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牧童儿,自在身,走横桥,卧树荫,短蓑斜笠相厮趁。”

(9)《花月痕》第五十二回:“看你袅袅婷婷,对着这露叶风枝更可人。真侥幸,偎香倚玉,得与相厮并。”

这种“相+厮+动词”的形式,有人认为是两个副词同义连用,但把“厮”看作动词前缀也未尝不可。如例

(6)“涎夫烈女相厮称”中的“相厮称”理论上似乎有“相厮/称”与“相/厮称”两读,但例

(7)“添分毫便不相厮称”中的“不相厮称”只能读作“不相/厮称”。凭语感,“厮”与后面的动词结合得更紧密,“相+厮+动词”都应该读作“相/厮×”。

“厮”类词还可带宾语,例如:

(10)宋吕渭老《醉蓬莱》词:“厮近清明,雨晴风软,称少年寻讨。”

(11)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夫人,这五花官诰、金冠霞帔,你请受了者……厮称你云锦花枝之貌。”

(12)《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五回:“西门庆只在屋里厮守着月娘,禁张丫头连忙熬粥儿。”

(13)《荡寇志》第九十三回:“杀天使一事,并非我厮瞒你,便是山上众头领也不得几人晓得。”

“厮”类词带了宾语,“厮”更不能理解为表示互相或偏指一方的“相”了,只能看作一个前缀。

实际上,许多“厮”类词即使前面不加“互相”“递相”“自相”“相”等,也不带宾语,“厮”往往也没有实在意义。例如:

(14)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恨已深,病已沉,昨夜个热脸儿对面抢白,今日个冷句儿将人厮侵。”

(15)明金銮《节节高・别怨》曲:“秋来意更深,漫思寻,音书欲写还厮噤。”

(16)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二十二出:“你说玉关西正干戈厮嚷,写敕书付他星夜前往。”

(17)《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得声音厮熟,便舱里叫道:‘船上好汉是谁?救宋江则个!’”

(18)《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此是你丈人深宅院,又不是丽春院莺燕巢,你如何把他妇女厮调?”

(19)《红楼梦》第五回:“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20)《荡寇志》第八十二回:“刘麒的娘子已带重伤,战斗不得,撇了刀,倒在露水滩上厮唤。”

(21)《海上花列传》第三十三回:“一个分明是沈小红;一个面庞亦甚厮熟,仔细一想,不是别人,乃大观园戏班中武小生小柳儿。”

以上各例,“厮侵”即侵扰、冒犯,“厮噤”即闭口无言,“厮嚷”“厮吵”即吵嚷,“厮熟”即熟悉,“厮调”即调戏,“厮配”即婚配,“厮唤”即叫唤,“厮闭”即关闭,其中“厮”都不表义。

“厮”的词缀用法当由其副词用法虚化而来。由于受到汉语词汇双音化影响,加上“厮”表相义逐渐弱化,在使用过程中,“厮”与后面的动词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从而派生出新的用法。这与“乃”字用法演变情况颇为相似。“乃”作人称代词,有“你、你的”的意思,如宋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有“其、他的”的意思,如《红楼梦》第四回:“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十倍。”在后一种用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种类似前缀的用法,例如:

(22)《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三回:“老拙念他乃尊旧日相交之情,欲送他来贵宫作一徒弟,未知尊意如何?”

(23)《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他的乃父是我朝数得起一个清官。”

(24)《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安老爷家这块坟地就是他乃翁在日看定的。”

(25)《儒林外史》第十九回:“不想那一日早,弟媳妇不曾出来,是他乃眷抱柴,众人就抢了去。”

上引“乃尊”等已凝结为一体,“乃”已不表“其”义,而是用在指称他人的亲属称谓词之前,相当于一个前缀。为了表意明确,“乃”前面还需要加“他”等领属性定语。

正因为有些“厮”类词“厮”的意思已经虚化,成了前缀,因此要表示彼此进行相同的动作时,前面还得加“互相”“相”等副词。于是就有了“长相厮守”之类的说法。由此可见,“长相厮守”没有语病。

参考文献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3.侯冬梅.“厮跟”中“厮”的探源.现代语文,2010

(3).

4.胡竹安.水浒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

5.雷文治主编.近代汉语虚词词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马启红.“相”与太谷方言的“厮”.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

(3).

7.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2008.

8.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

(责任编辑郎晶晶)

释“骨堆”

[FQ(9。21(,1)-W]

[FK(8*2。20ZQ][HT2”BS]释“骨堆”

[HT4”K][JY,2〗龚元华

[FK)]

[FQ)][HT5SS]

《大正藏》五十一册《续传灯录》卷三“叶县省禅师法嗣”下:“(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平地起骨堆。”(487/b)[1]“平地起骨堆”习见于禅籍语录,《禅宗大词典》释为:“谓做没有埋死人的假坟。讥讽禅人做作多事,虚妄徒劳。骨堆:坟墓。”从整句话表达的意义来说,释为“做作多事,虚妄徒劳”,问题不大,但是认为“骨堆”是“坟墓”,并“谓做没有埋死人的假坟”,这恐怕就有待商榷了。

实际上,上揭“骨堆”与坟墓本身是没有任何关联的,禅籍文献中“平地起骨堆”就是无事生非、无风起浪之意。明李贽《续焚书》卷四《读金滕》:“周公欲以身代兄之死,既已明告于神矣,而卒不死,何耶?……谚曰:‘平地上起骨堆。’此之谓也。无风扬波,无事生事,一人好名,毒流万世。”《续焚书》是明人作品,但“平地起骨堆”,已见于宋代文献,如《大正藏》四十九册《佛祖统纪》卷四十四《法运通塞志十七之十一》“真宗”下:“慈照聪禅师(见首山)住襄州石门。郡守以事笞之。暨归首座问讯曰:守无故屈辱和上。师以手指地曰:教他平地起骨堆。即见随指起一堆土。守全家以病死。”(402/a)据此可知,“平地起骨堆”是宋元以来民间谚语,其义为无事生非。那么“骨堆”所指为何?为什么要用“骨堆”表示无事生非,其语源是什么?这些都是有必要做出解释的。

实际上,“骨堆”就是“骨朵”之声转,义存乎声,无关其形。《敦煌文献字义通释》“阿朵、骨卓、阿卓”条下:“‘朵’有鼓起,突出义,或作‘骨朵’、‘骨都’、‘孤都’等,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宋颖文公笔记》云:关中为大腹为孤都,语讹为骨朵……’‘骨卓’盖也是‘骨朵’之音转,取鼓起、凸起义。如疙瘩也是鼓凸起的形状,故又称疙瘩。”是也。“骨朵”一词,又可衍生出“谩薄梆”等,从声而转,形虽不一,但中心词义皆为凸起、鼓起。又可声转作“骨卓”“骨都”“孤都”“疙瘩”。

《丛书集成初编》本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卷上“鲜于伯机枢所藏”下:“伯机……又云国咄犀,乃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故又曰蛊毒犀;然《唐书》有骨都国,必其地所产,今人讹为国咄耳;叶森于延佑庚申夏,见其子必明,将骨咄犀刀靶二来者,即此也。”据此,“《唐书》有骨都国”,然按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新唐书》皆无“骨都国”,唯《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西域列传下》有:“骨咄,或曰珂咄罗。广长皆千里。王治思助建城。多良马、赤豹。有四大盐山,山出乌盐。开元十七年,王俟斤遣子骨都施来朝。”是《云烟过眼录》所谓“骨都国”即《新唐书》之“骨咄国”,此从“出”得声之“咄”转作“都”之明证,故“骨朵”“谩笨勺作“骨都”。

又“都”“堆”双声,故“骨都”可转作“骨堆”。《嘉兴藏》二十六册载清释道搿恫妓台集》卷三:“本来纤芥物全无,平地何须起骨都;只为巧遮人世眼,假银城却卖单于。”(322/a)此引作“平地何须起骨都”,上揭禅籍文献《续传灯录》作“平地起骨堆”,两相比较,是“骨堆”“骨都”皆一声之转明甚,义即突出、鼓起。故“平地起骨堆”即本来好好的平地,却去堆起土堆,寓意没事找事,无事生非,完全没必要去做,和坟墓没有任何关系。《丛书集成初编》本清崔述《丰镐考信别录》卷二“h里城”下:“其城率已颓,土人呼为骨堆。最大者有霸王骨堆(盖以大得此名),韩信骨堆(盖韩姓之讹),其村农相传云项羽与韩信相拒于此地,以筑骨堆大者为胜。夫羽与信固未尝战于此,即至此,亦岂有余暇以筑台较其胜乎?”不管历史上项羽、韩信是否有筑台之争,但以上有一点可以确定是因其城台颓废,有突出地面之象,故当地土人呼为“骨堆”。《光绪顺天府志》卷三十二《地理志・方言上》“姑都着”下:“今顺天人谓花之含苞亦曰姑都,盖即朵也,今淮南北人谓之骨堆。”此“姑都”“骨堆”即“骨朵”之转。 “骨堆”,亦可单用一个“堆”字。《大正藏》四十七册《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卷一:“洞山云岩,平地起堆;雪峰老汉,因事长智。”(521/c)《d续藏经》一百一十五册《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二“世尊机缘”下:“平地起堆黄面老,梦中说梦可怜生。”(16/b)皆其类。

“骨堆”之为,义存于声,又可作“孤堆”。《d续藏经》一百四十一册《五灯全书》卷七十“阁部东川吕大器居士”:“遂占一偈,示曰:无端平地起孤堆,骇得空颠倒走。”(466/b)

今言“咕嘟着嘴”,即嘴鼓起凸起,亦即“骨朵”之转。又作“骨笃”,《古本小说丛刊》本《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不一时,酒肴取到,铺下毡条。众人团团围坐,猜拳行令,大呼小樱十分得意。只有秋公骨笃了嘴,坐在一边。”此言恶少张委带着手下一帮人去秋公花园内耍闹,秋公敢怒不敢言,故骨笃着嘴甚是气愤。

据上所论,是“骨堆”“骨都”“孤堆”“骨笃”“姑都”皆为“骨朵”之声转,为同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属于叠韵连绵词。因其中心词义为凸起、鼓起,故可表示地面凸起的土堆,上揭“平地起骨堆”就是在平整之地堆起土堆,在禅籍中寓指无事生非,与坟墓无关;但值得注意的是,隆起的土堆与“土”相涉,故可增“土”作“土骨堆”表示土堆,此与“骨朵”用以表示凸起的花蕾而作“花骨朵”、用以表示树疙瘩作“木谩薄⒂靡员硎久娓泶褡鳌懊骛”等等皆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因坟墓本身亦是堆土凸起于地面,故还可引申表示为隆起的坟墓。《汉语大词典》载有“土骨堆”,释为:“指坟墓。唐韩愈《饮城南道边古墓》诗: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倾春酒三五杯。方世举注:《檀弓》:延陵季子曰‘骨肉复归于土。’今古墓则惟土与骨而已矣,故曰土骨堆。”《汉语大词典》引韩愈诗释“土骨堆”为坟墓,这个没有问题,但引清人方世举注“今古墓则惟土与骨而已矣,故曰土骨堆”,则显然是望文生训,犯了训诂中的大忌。“土骨堆”,实际上就是“土骨朵”,换言之即土疙瘩,谓予不信,请看下例。《四库全书》本《王荆公诗注》卷五《谢公墩》下有:“走马白下门,投鞭谢公墩。”李壁于标题“谢公墩”下注曰:“墩在公所舍宅报宁禅寺后,余尝至其处,特一土骨堆耳。”“谢公墩”即“谢安墩”,据《六朝事迹编类》卷下“谢安墩”下记载:“在半山报宁寺之后,基址尚存,谢安与王羲之尝登此,超然有高世之志。”知因谢安与王羲之曾同登临此地,后人称之为“谢公墩”,又叫“谢傅墩”。《金陵胜迹志》卷二“谢公墩”下:“在半山亭里许,有石埠隆起,相传为谢公墩。谢安与王羲之尝登此,或又谓旧名康乐坊。因谢玄封康乐公,至孙灵运犹袭封。所谓谢公墩者,盖玄及其子孙所居也。”可见此墩即一隆起的石埠,不是谢安的坟墓,也不是王羲之的坟墓。李壁说“特一土骨堆耳”,足以表明此“土骨堆”即一堆隆起的土石。据此,“土骨堆”本是隆起的土堆,之所以能引申表示坟墓,显然是因坟墓隆起与土堆隆起相关所致。

“骨堆”,《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词典》等漏收,《近代汉语大词典》释“骨堆”为:“同‘孤堆’。”“孤堆”下释为:“土墩子。”《宋语言词典》释“骨堆”为“坟墓”。这些词典对“骨堆”的解释显然各有缺失。上文已证“骨堆”的中心词义为隆起、凸起,引申为土堆,继续引申可为坟墓。如果从语源上来说,“骨堆”为叠韵联绵词,与“骨朵”是一组同源词,义存乎声,无关其形,故可声转作不同的形体,但这些形体中心词义皆同。

附注

[1]文中所引《嘉兴藏》《大正藏》《d续藏经》用例,其中a/b/c表示引文所在栏,前面数字为所在页码。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2.胡祥翰.金陵胜迹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

3.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2008.

4.袁宾.宋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5.袁宾,康健.禅宗大词典.武汉:崇文书局,2010.

6.曾良.敦煌文献字义通释.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