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院校与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互补共融机制研究

院校与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互补共融机制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28 00:18:21
院校与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互补共融机制研究
时间:2023-06-28 00:18:21     小编:

摘 要:作为院校与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互补共融的重要实践之一,安徽省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参与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表现可圈可点,但也存在比赛内容、形式不完善,行业参与度低,赛后效应的重视度低等诸多不足。有鉴于此,必须建立和完善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行业技能大赛的互补共融机制。在此框架内,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设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协调机制,制定相应的互补共融规划方案,进一步深化专业建设与改革,进而更好地实现院校――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互补共融的规模化效应和创新性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互补共融;旅游类专业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加快旅游学科专业建设既是高校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也是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育优势和特色的难得机遇。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1〕33号)精神,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旅游局联合制定了加快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政策方针,为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推进专业建设改革、为旅游业发展输送优秀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是教育部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出的要求。定期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和创新,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高职院校开展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有力保障;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的又一重要途径。[1]近几年来,安徽省教育厅主办了安徽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旅游类项目比赛,参

加省级和国家级旅游类专业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也越来越多。同时,作为安徽省旅游行业的一大盛事,安徽旅游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目前,相对于行业技能大赛,安徽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行业企业参与度较低,仍然与工作实际部分脱节,行业认可度较低。

一、安徽省高职旅游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与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现状

(一)安徽省高职旅游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现状

自2008 年始,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厅牵头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至今已举办了六届。大赛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计划单列市积极参与,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成为中国职教界的年度盛会。安徽省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由安徽省教育厅牵头组织,至今已举办了七届。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由2007年的维修电工、无线电装接工、工具钳工、计算机和服装专业

张启全等:院校与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互补共融机制研究

五个项目发展到2013年的如财经商贸、电子信息、加工制造、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等15个专业类别41个项目。其中,旅游服务类专业共设比赛项目4个,分别为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西式宴会服务、普通话导游服务和英语导游服务。作为安徽省职业教育成果的定期大检阅平台,各参赛院校代表队学生训练有素、技艺精湛、能吃苦、敢拼搏、善合作,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作为旅游类院校人才培养和输送的承接单位,安徽省旅游行业在省旅游局的指导下,每年也都举行行业服务技能大赛。作为安徽省旅游行业的一大盛事,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行业技能竞赛项目由旅游饭店和导游服务两大类构成。当前,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特别是每两年一度的省赛和国赛已经成为全面展示安徽省旅游行业成果,树立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标杆和榜样,促进行业内服务技能交流与学习,提高全行业服务技能与水平的最佳平台。

(二)安徽省高职旅游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行业技能大赛的差异比较

近两年来,安徽高职旅游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开展的如火如荼,相比较于旅游行业技能大赛,“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热”现象在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职业化教育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比赛内容和形式不完善,技能要求和综合素质与工作实践有很大差距

高职院校十分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技能大赛也侧重于对选手操作技能和服务技能的考察,但是目前的技能比赛不管是饭店和餐饮项目还是导游项目,比赛的内容和形式都不够完善。[2]如饭店项目比赛中的中西餐摆台和宴会主题设计与行业要求差距较大,现场解说和英语问答针对性不强;导游项目比赛中现场讲解和知识问答部分给定的范围较为狭窄,理论色彩较重,难以体现选手的讲解基本功、综合应变能力和现场即兴创作创新能力。

2.行业参与度较低,行业认可度低

目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受到了一些企业的关注,如一些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通过技能比赛发现一些优秀学生,吸引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就业;一些企业通过赞助职业技能比赛和院校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合作和校园实训室建设;大赛组委会也邀请一些旅游企业专家担任大赛评委和顾问,以行业的要求考核选手能力等等。但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企业参与度仍然较低,与行业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企业举办的大赛比较,仍然与工作实际部分脱节,行业认可度较低。

3.对赛后效应欠重视,形成不了旅游人才“星”文化,弱化了职业技能大赛的吸引力和品牌效应

相对于旅游行业,高职旅游院校对参赛选手的赛后宣传和跟踪重视不够。首先,举办和参赛单位本身有所忽略,大赛极少涉及赛后获奖选手的发展取向问题。举办单位组织一场比赛就如同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比赛结束,一切都随之结束,可以说赛后效应皆不尽如人意。据调查,大部分获奖选手还是回到自己原来的学习工作岗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很明显,赛后没多久,人们将不再记得起谁参加了大赛,谁是获奖选手,这也导致了下一届的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积极性降低。其次,由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行业技能大赛脱轨严重,参赛获奖选手的行业知名度更低,现实工作中,大部分导游比赛获奖选手跟普通的毕业生没有区别,旅行社在招聘人才时往往不认可你在学校参加比赛所获得的荣誉而提供发挥相应能力的平台,饭店比赛获奖选手在企业实习和工作中也不被酒店认可,被迫从头学起。特别是很多院校没有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阶段性或顶岗实习,有的院校即使安排了学生实习,也没有资格参加企业和行业举行的技能比赛,行业认可度更低。[3] 二、安徽省高职旅游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与行业技能大赛的互补与共融机制建设

(一) 安徽省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专业建设改革现状

随着技能比赛和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职业技能大赛越来越多的折射出安徽省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不少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细分不够,专业课设置不能突出职业素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亟待加强,双师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实训效果不明显等等。例如在实践教学中,目前安徽省大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多数采用的是在校内建设实验室模拟设备或开发模拟软件,同时通过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的阶段性或顶岗实习来满足实训要求。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限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省内院校大部分的校内实验室模拟设备或模拟软件都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潮流,而且一旦设备更新跟不上就容易过时;其次,省内院校大部分的校外实训实践基地都分布在经济发达省份,距离较远,难以满足日常教学中“学中做、‘做中学”的理想要求。

(二) 高职旅游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行业技能大赛的互补与共融机制

当前,必须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与旅游行业技能大赛的互补共融机制,构建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校企合作新模式,探讨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建设改革的思路和途径(图1)。

图1 安徽高职旅游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行业技能大赛互补与共融机制模型

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联合成立“安徽省旅游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技能大赛组委会”,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协调机制

安徽省旅游教育管理机制是省政府教育厅领导下的垂直管理机制,旅游行业管理机制是省长和省、市旅游局长联席会议制度、各旅游局秘书长协调制度以及政府部门协调制度三个层次的协调制度。当前,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和安徽省旅游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专业人才的意见》文件精神,应抓紧成立“安徽省旅游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和“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 (以下简称“组委会”),统一负责旅游教育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各项事务,加快旅游教育、行政部门与“委员会”和“组委会”的体制和机制对接,动员高职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力量,建立经常性的沟通渠道,就技能大赛融合机制、校企合作办学、校企课程与培训资源开发、实习生实习实训、旅游人才就业等进行协调,创造条件,争取建立安徽省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2. 制定高职旅游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行业技能大赛互补与共融机制规划及实施方案

“委员会”和“组委会”应组织省内代表旅游企业和高职院校,深入讨论旅游院校技能大赛和行业技能大赛的差异,就技能比赛的比赛项目内容、参赛选手资格限定、获奖选手人才培养利用等问题进行对接,并制定具体的技能大赛机制和实施方案。如在赛事举办单位上,打破现行的行业壁垒,由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共同举办技能大赛;在比赛项目内容上,可以结合高校旅游专业教育特点和行业工作实践,制定统一的理论和技能标准,在比赛环节上做到针对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既注重选手的操作技能,又考察选手的综合素质;在参赛选手资格限定上,多鼓励院校学生和行业选手同台竞技,多邀请行业选手参加高职院校内举办的比赛,同时多鼓励在旅游企业实习和工作的学生参加行业比赛,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

3.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加强高职旅游院校专业建设和改革,满足旅游行业人才需求

当前,高职旅游院校旅游类专业应针对专业设置细分不够、专业课设置陈旧、课程开发与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双师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不足等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改革。如专业设置,可以结合当前安徽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开设如酒店工程维护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旅游项目规划、旅游信息应用与管理、旅游会展、旅游市场营销等新专业;课程开发与设置上,应综合平衡理论类课程和操作型课程的门数和课时数;加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力度,高职旅游专业的老师在具备旅游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需熟练掌握旅游专业的相关技能,如旅游饭店客房服务技能、餐饮服务技能;旅行社服务技能等。同时,要善于从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遵循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培养模式,加大实训室和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完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互补机制,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2]刘立莹,张宏亮.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热背后的冷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30-33.

[3]王煜琴.关于完善导游大赛发挥赛后效应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3-05-01(1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