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卢布暴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

卢布暴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8 01:07:08
卢布暴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
时间:2023-02-18 01:07:08     小编:

摘 要: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以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引发了卢布兑美元汇率的暴跌。卢布暴跌通过经常项目变动机制、资本项目变动机制等传导机制,引起俄罗斯经济出现进出口贸易大幅减少、通货膨胀以及资本外逃等问题;通过贸易溢出效应、产业联动效应以及金融溢出效应等国际传导机制,引起中亚、欧洲新兴经济体等出现货币竞相贬值,对外贸易受到冲击、经济增速下滑;此外,给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经济合作以及“丝路经济带”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应该抓住中俄新的战略机遇期,利用中俄制造业的互补性,积极推进双方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有效合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卢布暴跌;丝绸之路经济带;传导机制;全球价值链

作者简介:李建军,男,新疆大学博士研究生,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教授,从事世界经济研究;孙慧,女,经济学博士,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世界经济研究。

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卢布兑美元汇率暴跌不仅对俄罗斯、中亚和欧洲新兴经济体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国际、国内市场的新变化,势必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新疆“丝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油价持续走低与卢布暴跌

(一)卢布暴跌的态势

(二)卢布暴跌的成因

1. 全球原油价格的持续走低是致使卢布暴跌的第一个国际经济因素

卢布是原油关联货币,属于高风险货币。石油在国际上以美元计价,石油、美元、卢布三者是两对关系。美元指数会时刻影响国际市场原油的价格,美元指数走高会引起国际市场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走低,虽然美元和卢布没有直接关系,但卢布是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挂钩的,因此,美元指数走高引起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降,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下降会进一步导致卢布兑美元汇率下跌。因此,国际油价的持续走低是卢布暴跌的直接推手,2014年全年油价下跌48%,而卢布兑美元汇率下跌了45%,两者变动基本一致。俄罗斯是非OPEC国家中最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国际油价持续走跌势必恶化其贸易条件,造成出口恶化而引起卢布的新一轮贬值,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2. 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和美元升值是致使卢布暴跌的第二个国际经济因素

3.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是致使卢布暴跌的第三个国际经济因素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之后,美、欧、日等GDP总量超过30多万亿美元的40个国家联手对GDP总量才2.2万亿美元的俄罗斯实行单边制裁,其中金融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最大。欧盟切断包括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等在内的五家银行在欧洲市场的融资,同时,欧盟个人或公司也不允许购买由俄罗斯国有银行发行的债券、股票或其他超过90天期限的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制裁打击面大、涉及范围广,导致银行资产短时间内大幅缩水,引发投资恐慌、资本外逃,继而国际评级降低、融资成本升高、融资能力下降,俄罗斯卢布也随之加速贬值,而卢布贬值又会导致银行资产进一步缩水,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4. 俄罗斯经济结构过于单一,是导致卢布暴跌的根本原因

俄罗斯经济的最大问题是其经济结构过于单一,无论经济增长还是财政收入都显著依赖于石油等资源型产品的出口。

二、货币贬值对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

(一)货币贬值的国内传导机制

理论上而言,一国汇率的变动会引起利率变动,从而产生两者联动,而汇率和利率联动是通过经常项目变动机制、资本项目变动机制和本外币资产转换机制这三种中介传导作用机制,继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如攀比效应、成本效应、预期效应、套利效应和货币替代效应等,并进一步传导下去。[1]

1. 经常项目变动机制

经常项目变动机制的传导路径如下:一国汇率发生变动―以本币表示的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该国经常项目收支发生变动―引起一系列的“攀比效应”和“成本效应”―该国国内物价水平变化,如果汇率波动巨大,会引发该国国内产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该国货币市场供需平衡被打破―实际利率变动。而金融市场实际利率的变动,会引起商品市场的投资和消费发生变化,进而又引起该国经常项目收支的变动,造成外汇市场供需平衡被打破,进而引起汇率变动。

2. 资本项目变动机制

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各国套利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性强,一旦某国货币汇率波动且引起进一步波动的预期,在“预期效应”下短期套利资本会加速流动,导致短期内该国货币市场供需失衡,货币供给大量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利率快速上升或下降;由于“套利效应”,利率的变动一般会引起投机热钱的套利行为,引起汇率水平的进一步波动。通过汇率和利率相互传导,引起一国资本项目的变动。

3. 本外币资产转换机制

本外币资产转换机制是指一国货币汇率变动并产生市场预期后,本国居民在汇率变动的“预期效应”下,会对持有本币资产做出抛售或增持的决策,引起本币资产价格和收益的变动,进而导致市场利率发生变化,进一步的,市场利率的波动意味着本币资产的相对收益率会发生变化,居民会根据本币资产相对收益率来改变其本外币资产的持有比例,从而产生所谓的“货币替代效应”,通过这种“货币替代效应”就会致使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失衡,导致本币汇率的进一步波动。

(二)货币贬值的国际传导机制

1. 贸易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2. 产业联动效应的传导机制

3. 金融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金融溢出效应指一个国家发生投机性冲击导致的货币危机可能造成其市场流动性不足,这就迫使金融中介清算其在其他市场上的资产,从而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渠道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流动性不足,引发另一个国家大规模的资本抽逃行为。同时,当一国出现危机时,在此国有投资头寸的投资者通常会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卖出那些收益率与危机国资产相关的资产,导致相关国家的资本外逃。[5]一国货币汇率波动所引起的金融溢出效应有直接金融投资型和间接金融投资型的金融溢出效应两种。直接金融投资型金融溢出效应是指一国货币汇率波动对与该国有直接金融投资关系的其他国家所造成的投机冲击压力;而间接金融投资型金融溢出效应意指并无直接金融投资联系的AB两个国家,通过C国发生了间接金融投资联系,如果A国发生金融危机会引起C国从AB两国同时撤资,从而导致与A国并无直接金融联系的B国受到投机冲击压力。 三、卢布暴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际市场影响

(一)卢布暴跌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

1. 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根据俄罗斯央行的数据分析,俄罗斯经常账户虽然为顺差,但是季度波动幅度较大,从2014年的二季度开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由于国际油价的持续走低,虽然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型产品的出口贸易量在增加,但是其出口贸易额却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从而拉动了货物出口贸易额的下滑。由于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过于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产品,所以,其货物和服务的进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较高,虽然卢布下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俄罗斯商品的出口而不利于商品进口,但事实上,俄罗斯由于工业经济水平的低下,长期以来对国外进口依存度都处于较高状态,在卢布暴跌的情况下,不仅引起经常账户收支变动,而且还导致了俄罗斯国内的通货膨胀。

2. 引起了俄罗斯国内的通货膨胀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中俄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但卢布暴跌,俄罗斯经济状况变差,甚至濒临衰退边缘。如果再继续持续下去,俄罗斯经济可能会出现衰退;另外,由于俄罗斯经济衰退的“蝴蝶效应”将对与之相邻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产生消极影响,这样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合作带来负面影响。

(二)卢布暴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他欧亚国家经济的影响

1.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事实上,现在的经济全球化程度非常深远,卢布暴跌不仅对中亚国家与欧洲的经贸关系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俄罗斯与欧洲间的正常贸易。IMF表示,卢布暴跌造成的影响开始冲击东欧和中亚独联体国家,使这些国家2014年的整体经济增长减速达0.4%。

2. 资本外逃

中亚国家的就业市场深受俄罗斯卢布暴跌及俄罗斯经济低迷的影响。自2014年下半年卢布暴跌以来,俄罗斯经济持续低迷彻底摧毁了俄国内非技术型就业市场,俄罗斯大城市中的临时工、建筑工人和帮工等非技术性劳务人员主要来自中亚国家。

四、卢布暴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内市场影响

(一)对中国国内市场的整体影响

1. 中俄进出口贸易影响显著

2. 石油业发展陷入两难选择

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有利于中国大量低成本进口石油,以低成本支撑国内经济发展;国际油价下跌也能降低整体能源成本,延缓输入性通胀压力,提高居民实际购买力,有助于消费提升和企业盈利;同时,使得中国政府有更大的空间去支持资源价格改革、碳税机制建立等,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提供战略机遇。但同时,对国内油企而言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将带来严峻挑战,由于原油到岸价远低于开采成本,大量油企可能无利可图甚至亏损。

3. 对中国企业发展造成双重影响

(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国新疆经济的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是中亚地区,而中国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与中亚地区地理上毗邻,且经贸往来密切。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卢布暴跌将极大影响中国新疆的经济。

1. 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

2. 对新疆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2] 李天锋:《开放条件下经济周期波动传导机制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1.

[3] 范爱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探析》,载《世界经济》2001年第6期.

[4] 安辉:《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3.

[5] 李建民:《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模式研究》,载《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责任编辑 国胜铁]

Influence of Slump of Rouble on Construction of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bstract: The depreciation of the price of crude oil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revival of American economics and the economic sanc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on Russia lead to the slump of the exchange rate between rouble and U.S. dollar. The slump of rouble leads to the great decrease of Russian import and export, inflation and fleeing of capital through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uch as frequent project change mechanism, capital project change mechanism; it leads to successive depreciation of currency in Mid-Asian and emerging European economy through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uch as trade overflow effect, industrial coordinated effect and financial overflow effect; besides, it puts challenge to Chinese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Russia and Mid-Asian countr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n this new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ic situation, China should grasp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with Russia, utilize the complement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Russ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pel efficient cooper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global chain of labor spanision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Key words: slump of roubl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global value chain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