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朱瞻基的无心之举与明代的宦官之祸

朱瞻基的无心之举与明代的宦官之祸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0 01:44:51
朱瞻基的无心之举与明代的宦官之祸
时间:2022-10-20 01:44:51     小编:苗婷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在位十年(1426-1435 ),是明代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在他执政期间,任用三杨、赛义、夏原吉等贤臣辅政,励精图治,仁政爱民,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仁宣之治,在历史上颇获盛誉。谷应泰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庶几三代之风焉。《明史》中评价说:(宣宗)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庆充羡,间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碎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软。赵中男《论朱瞻基的历史地位》一文,也对明宣宗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一位世人所称道的明君,朱瞻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宣德朝也存在一些弊政,尤其是在处理宦官问题时出现了重大失误,他提高宦官地位,扩大宦官权力,致使宦官势力空前猖獗。无意地为宦官干政提供了保障,对造成王振专权以及明代宦官乱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这一点并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关注,鉴于此,很有必要考察朱瞻基对宦祸的影响。

朱瞻基即位伊始,便有意识地培植宦官势力。为加强对宦官的培训,在宫中正式设立专门的宦官教育机构内书堂。(宣宗)始立内书堂,教习内官监也至是开书堂于内府,改刑部主事刘种为翰林修撰,专授小内使书,选内使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读书其中。其后大学士陈山亦专是职,遂定翰林官四人教习以为常。允许宦官读书识字、舞文弄墨,此后成为定制。这显然与太祖内臣不许读书识字的规定背道而驰。内书堂的成立既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型宦官,又提升了其政治地位,更有利于其与外廷交往,为日后全面参政打下基础。据《酌中志》载:凡不识字而秉笔者,穆庙时孟冲,神庙时张明,先帝时魏忠贤、王朝辅,止四人耳。可见很大程度上,内书堂是上层宦官是通往权力巅峰的必经之途。

由上述可见,执掌司礼监是明代宦官专权的主要途径。而司礼监权位变化的关键事件,是朱瞻基赋予司礼监太监批红权。宣宗令内阁条旨,然后这些条旨由他亲自批殊,但实际上他本人很难办到这一点,己是或亲书或否。宣宗尚且如此,其后诸帝大多深居后宫,荒嬉享乐,昏庸殆政,于是批红权悉由秉笔太监代行。史称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本章之批答则是宰相六部为奄宦奉行之员而己。秉笔太监成了皇帝的代言人,实权在内阁首辅之上,就连大学士也只能承旨办事,于是司礼监便趁机窃柄专权。这就从体制上保证了太监的权利,无意中为他们滥用职权开辟了道路,尤其当皇帝怠于政事,宦官滥用权力的现象就变得最为严重。综观有明一代,内阁对宦官之干政,虽亦起过一点制衡作用,但总的来说,内阁是越来越受制于司礼。像严嵩、张居正如此显赫,还得讨好司礼监,便是力证。从而不难发现,明代皇帝对宦官百般依赖,加之过于宠信,太监擅权乱政为所欲为就在所难免了。

朱瞻基欲利用宦官制约内阁,代表皇权监督和控制政府机构的施政活动,自己居中驾驭。他却未曾料到,皇帝的批红权竟然落到了宦官的手中,最终酿成了宦官之祸。孟森由此感慨:历代奄祸,岂非皆自宣宗造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