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寓美育于小学教育教学中

寓美育于小学教育教学中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4 01:45:50
寓美育于小学教育教学中
时间:2022-10-24 01:45:50     小编:丁公元

一、进行美的思想品德教育

统观当今教育的现状,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整个教育阶段,有不少教师存在着两种模糊的认识。一是把思想品德教育同文化知识传授对立起来,他们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行政领导、班主任和政治教师的事,理应这些人来传道,任课教师只要教好本学科的文化知识就行了,只负责授业、解惑。就这样,小学的教育教学出现了只顾讲授课文内容,布置课外作业,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从而,削弱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没有形成全面、全员、全体抓小学德育工作的局面。二是认为有的学生厌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甚至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不正当手段,其结果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学生需要自由活动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意识超前,性格各异,仅仅用传统教育的方法则远远不够的。对学生的教育、智力活动则需要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多样的广阔背景中进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针对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特征,笔者采用几种简便的美的教育。一是榜样启迪法。我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例如,新中国成立后,信丰籍有中将、少将共5位,学校将5位将军的英勇事迹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广大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使学生把5位将军当作理想人物成为自己的榜样。二是故事感染法。学校根据小学生听故事的特点,我们把信丰境内的王、李、张、刘、陈、朱、吴、杨、林、周十大氏族的家风、家训编成小故事,学生读来感到亲切、生动,这些氏族的故事中包含的道德风范,学生易于接受。三是道德激励法。信丰每年都会评选一些道德模范人物,如孝老敬亲、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最美家庭等,学校利用这些道德模范人物对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美的教育,这些真人真事展现在学生面前,具有感染力,说服力,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二、运用课文内容实施美的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题材新颖别致。诗歌、散文、故事、游记等体裁都体现出音韵美、语言美、人情美、自然美、抒情美等。所以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具有许多美的教育。例如,课文有《桂林山水》《鸟的天堂》《赵州桥》《庐山云雾》《富饶的西沙群岛》《黄山奇石》《万里长城》等等。这些美的课文、美的语言文字、美的插图,有条不紊地分散在小学6个年级12册课文中,从不同的层面、角度、侧面展现出语文素质、语言文字的美。这些课文内容,呈现出一幅幅水色山光的自然风景,一幅幅生动感人的场面,通过教学,让少年儿童领悟到人物的真、善、美,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得到美的享受。

例如,教学毛泽东同志《长征》这首诗,通过教学范读,学生自由读,集体朗诵等形式,能够让学生感悟到诗歌中的音韵美。通过朗诵诗歌,从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获得感悟,享受诗歌语言文字的美感,在朗诵、背诵、默写的过程中,学生得到美的教育与熏陶。

又如,讲解《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执教者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既生动又直观的画面来充分展示蟋蟀的声音、动作和生活习性,让少年儿童身临在蟋蟀的世界之中。这篇课文作者对蟋蟀的生动形象的描写,尤其是抓住了小学生喜欢动物的天性,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浓厚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领会到了课文中描述蟋蟀的自然美、观摩美、感受美。

让美的教育、美的课文、美的文字渗透到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文之中去,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作文教学中明确了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作文,学会审美情趣。例如,学完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后,笔者教会课文总分总的写作手法,学生既抓住了果树的叶、枝、果来写,同时也从果树的形状、色彩、味觉这几方面进行仿照课文写一篇《我爱故乡的脐橙》,因为信丰县是中国脐橙之乡,是赣南脐橙的发祥地。结果绝大部分学生能抓住脐橙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在枝叶之间写出了新意,并表达了自己爱故乡脐橙和赞美之情。

总之,我们只要在语文教学中重现美的教育,用美的文字语言吸引学生,就能达到观察美、欣赏美、感受美、体会美、创造美的教学效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