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对外汉语中级精读课教学

浅析对外汉语中级精读课教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7 17:02:43
浅析对外汉语中级精读课教学
时间:2013-12-17 17:02:43     小编:

摘 要:中级阶段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阶段,其中精读课(综合课)教学包括课堂导入、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修辞教学、文化知识教学、课文练习以及教学总结等要素和环节。本文从教师安排教学活动的角度,对中级汉语精读课的上述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对外汉语 中级 精读课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本文将以相对微观的视角,考察分析中级汉语精读课教学的原则、内容与方法,探讨“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并总结成四字诀,以期能够对汉语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善始善终——组织教学

既然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那么对外汉语教师就要体现出“导”的作用,首先应该把握好每次课堂教学的开始与结尾。

(一)“始”

1.有的放矢:教师应该根据对学生的先决知识和教学总体目标的分析,明确列出该次课的具体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板书或多媒体),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交际练习需要的常用相关词语。

2.引人入胜: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讲究解题和导入新课的内容及方法。

(1)通过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课文题目进行解释说明。

(2)通过听觉(音乐)、视觉(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渠道,导入新课内容,加深整体印象。

(3)通过提问、讨论、归纳等方法预测新课内容,引导学生建立基础结构,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

(4)通过“学生自读”加“教师指导”的方法,处理课文之前的“提示”部分,不要忽略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文字。

3.温故知新:遗忘是学习的一大障碍,汉语学习也不例外。经常复习、检查作业的教学活动可以放在一次课堂教学的开端,具体内容可以包括:

(1)对学过的生词认读、解释、听写和运用;

(2)运用学过的语言点进行表达;

(3)复述学过的课文内容;

(4)处理与学过内容相关的课后练习。

以上所述的复习内容也可在课堂教学后期进行,有选择性地灵活处理。

(二)“终”

1.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结尾要善于总结。以重点词语、语法点和课文为主要内容,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强化训练学生对汉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并进行形式多样的评价与概括。

2.学以致用:进入中级阶段的精读课教学,相对于初级阶段是离日常生活实际更远了,教学过程的实用性相对减弱了。有一些学习成果可能要进入库存,更多地出现应用的非直接性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师要科学、合理、有效地布置作业,一般包括复习、预习、课后练习和补充练习。这一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有益于巩固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并将之付诸于语言实践。

二、有血有肉——词汇教学

词语是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的基础材料。尤其是到了中级阶段,留学生面临着词汇学习更加丰富、复杂的严峻形势,因此,词汇教学更加成为中级汉语精读课的教学重点,如同保证血肉之躯的根本。具体要求如下:

(一)有声有色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词,拼音、图片、动作等和汉字同时出现,进行朗读训练并使学生形象、直接地理解生词,可谓“声色同步”;

2.只出现汉字,让学生认读,可谓“见色辨声”;

3.运用“语境展现法”,通过学生熟悉或相关的语言材料举例、提问,创设语境,讲解生词,可谓“声色并重”。

(二)血肉相连

在讲练生词时,要用联系的眼光。以汉语词汇系统为线索,输入适量相关信息,在加深词语理解的同时扩大词汇量。比如,教师在讲解“奢侈品”这个生词时,不可避免地要讲到“~品”这个语素(有人称其为“类词缀”),并衍生出“奖品、产品、宣传品、物品、食品、商品”等同语素合成的词。另外,反义词、多音字等形式都可以成为可用的词汇学习网络系统。

(三)一目了然

汉语词汇十分丰富,其表现之一就是存在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这一语言现象正是汉语的魅力之所在,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题。怎样才能熟练准确地掌握同义词的不同用法呢?我们认为在中级汉语精读课上,应该做到对同义词的辨析清楚、易记。比如,可以通过板书列表格的形式,用最简明的语言,比较同义词,并采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例句,从词语的意义范围、搭配对象、词性、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等几方面,互相对照,深入浅出地分析异同,并有针对性地做相关练习,加以巩固。例如:

尊敬 下对上,幼对长 +人 程度深

尊重 不限 +人/抽象事物(选择、意见、习惯、历史) 程度浅

三、画龙点睛——语法教学

语法是第二语言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所凭借的工具,语法教学的成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中级汉语精读课的神来之笔。教师应该尊重留学生的学习规律,尽量用浅显的语言形式讲解语法点,并一定要做到讲练结合,还可以穿插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结构。例如,在讲练语言点“随着”的用法时,首先创设语境来提问:“国家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怎么样?”预设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会提高。”然后教师给出句子:“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提高了。”接着,概括出语法公式:甲+随着+乙+(而)+V。其中,甲是名词(短语)或主谓短语,乙是条件,语义为“乙变了,甲也跟着变。”这一例句还可以改成另一种句式:“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于是,再总结出“随着”的第二种用法:“随着乙,甲+V。”(语义同上)可以再举例说明。学生理解了基本的语法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并组织相关内容、形式多样的游戏。比如,先造出几个(数量由学生人数而定)第二种用法的句子,然后将每个句子分成“随着乙”和“甲+V”两部分,分别写在小纸条上。课堂上,教师将小纸条分给学生每个人一张,并让他们读出自己手中的汉语,引导他们互相找到能组成一个正确句子的“另一半”,最后要求他们读出完整的句子,加深记忆。

四、粗中有细——课文讲练

作为精读课,最主要的语言材料是课文。课文是学习各语言要素的基本载体——学习和巩固字词,学习句子中词语之间的组合规律、语序规则、语气和语调等;同时引发对语篇的学习和训练——对语篇结构的掌握,内容的理解,培养语篇概括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推断的能力和领会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课文阅读是“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相互作用的过程。”[4](P

2

6)中级汉语精读课教学以此为原则,首先在扫除生词障碍的前提下,借助理解性问题和细节性问题串讲课文内容;然后根据课文的不同体裁和题材,进行问答、复述等分组或集体练习。

五、登堂入室——修辞教学

在初级汉语教学阶段,通常把语法结构作为教学重点,着力解决正确表达的问题。到了中级阶段,学生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有了一定的积累,词汇量也在迅速扩大,这为自由交际提供了一定基础却也造成了实际运用汉语的一些困难,比如对同义形式的选择等。因此,中级汉语教学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提高对表达的得体性的重视程度。这一内容在词语和语法教学中都涉及到了。另外,中级班的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汉语修辞内容,但他们自身的修辞意识和修辞能力都非常薄弱,远未达到相应的汉语理解水平和表达水平。为了使学生尽量掌握“地道”的汉语,修辞教学不可避免地成为教学内容之一。例如《阶梯汉语·中级精读》(第2册)中,比喻修辞方式在第一课课文中就出现了:

明喻:“幸福像一种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物质。”

暗喻:“关于幸福和快乐,许多哲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很少为人们所获得的奢侈品。”

借喻:“日本人和中国人生活得比较沉重。他们总是看到‘半个空杯子’。”

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比喻这一修辞格的特点点到为止,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例句中体会比喻的修辞效果,并尝试运用比喻进行表达。在第二课《诗三首》中出现的辞格更为集中,有比喻、对偶、引用、反复、借代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各种修辞格的形式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其理解在不同语体中修辞方式的运用。

总之,在中级汉语精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修辞教学的意识,不一定要很死板地灌输修辞知识,而应在语言训练中渗透修辞的理念,使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六、相辅相成——文化教学

“文化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是重要的、必需的,但不是无限制的、无原则的。”[5](P

4

3)无论是交际文化还是知识文化,都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也具有阶段性。汉语学习到了中高层次,涉及到的文化因素就有所增加,开始更多地呈现出某一类综合、完整、系统的“文化背景知识”。中级精读课中的文化知识和语言学习的关系大部分还是直接的,但也开始体现出一些间接关系。教师可以采取归纳、注释、提供使用范例等方式,有意识地加强留学生的文化储备,从而加深对已学语言内容的理解。另外,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进行文化教学,引导学习者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并为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奠定文化基础。例如:

《阶梯汉语·中级精读》(第2册)中《幸福在哪里》的课文内容本身就是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扩展说明中西方不同的交际文化。比如,讲到“亚洲文化强调谦虚”,可以启发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文化知识——中国人对别人夸奖的反应是“哪里,哪里”。此外,还可以补充一点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比如,中国人去西方人家里做客,西方人问客人:“想吃什么,中餐还是西餐?”中国人却为了客气而回答“随便”或“客随主便”。这样就让西方人感到一头雾水不知该怎么应付。相反,美国人则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要么西餐,要么中餐。

再如,上述教材中留学生会接触到中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这一系统的中国文化,其内容分布在多篇课文中。除了第十课《孟姜女哭长城》以一个完整的传说故事为语言材料之外,第三课《浪漫而伤感的爱情之桥》里讲述了“牛郎织女”和“白蛇传”等故事。教师可以变换形式教学,如指导学生朗读、复述、表演等,还可以与韩国的“牛郎织女”故事相比较,激发学生(尤其是韩国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四课《小小联合国》里面提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借助音乐、电影等方式作适当扩展,从而加深留学生对相关的中国文化及中国人和美国人性格差异的理解。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中级阶段的精读课教学,应该立足于教材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言材料,适时适量地讲授或补充文化知识,要把文化知识教学与综合语言能力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还要“把系统的语言知识和系统的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为表里,同步上升。”[6](P

3

9)

七、水到渠成——练习安排

“综合课是一门集语音、词汇、语法等多种语言知识为一体的课程,它相当注重学习内容的‘质’,但缺乏量的延伸,学生学的东西必须在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中才能充分吸收和强化,才能做到学以致用,……”[7](P

6

6)

与前面论述的课外作业练习相比,课堂练习更及时、更直接。除了处理课本上的练习题之外,还要遵循语言习得规律,补充一些词语、语法、成段表达等方面的综合练习。比如,听写生词、句子及语段,在给定范围内选词填空,复述课文内容,写短文等。由于前面在各项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会同步进行一些相关练习,因而最后专门的练习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达到巩固、强化所学语言知识并能使汉语运用“自动化”。语言知识加上语言技能,如同“源头”流出“活水”,要使汉语水平提升为“清如许”的境界,重要而且必要的途径就是保质保量的课堂练习与课外实践。

在此原则基础上,中级汉语精读课应该针对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要素,以课文为载体,用丰富、恰当的方式组织教学(包括练习),并适当地扩大文化教学,从而多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真正发挥其“主干课”“综合课”的决定性作用。这正是中级精读课对外汉语教师面临的最迫切的艰巨任务,也是一项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注 释:

[1]郭振华:《中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问题》,转引自李晓

琪主编《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第84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

[2]李英:《中级精读课(综合课)》,转引自周小兵、李海鸥主

编《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340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李晓琪:《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综述》,第3页,商务印

书馆,2006年。

[4]孟繁杰,陈璠:《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法》,第26页,厦门大学

出版社,2006年。

[5]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转引自李晓琪主编《对外

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第43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

[6]张英:《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转引自李晓琪主编《对外汉

语文化教学研究》,第39页。

[7]同[4],第66页。

参考文献: [2]周小兵,李海鸥.对外汉语教学入门[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

社,2004.

[3]孟繁杰,陈璠.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4]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李杨.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陈汝东.对外汉语修辞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7]李英,赵新.阶梯汉语·中级精读(第2册)[M].北京:华语出

版社,2004.

(田苗 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5180

6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