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鹤煤四矿防治水研究

鹤煤四矿防治水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9-09 13:30:53
鹤煤四矿防治水研究
时间:2015-09-09 13:30:53     小编:

【摘 要】本文根据已有资料详尽分析了鹤煤四矿的水文地质概况,按照水文地质理论得出了含水层特征和矿井的突水规律,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水措施,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矿井;水害;防治水

1 区域概况

2 主要含水层、隔水层特征

根据以往区域水文地质研究,本矿所处区域水文地质单元西界北起铜冶,向南经天喜镇、鹤壁集、许家沟一线为界,为一仅南北向延伸的中奥陶统与中石炭统的岩层接触带。东部以青羊口断裂为界,南端在新村一带与西部边界相交,该边界在深部起阻水作用。该单元北界尚未查明。本单元主要由石炭系、二叠系与新第三系碎屑岩组成,含水组岩性主要为灰岩、砂岩和砾岩,相对隔水岩为泥岩、沙质泥岩等,是一个以裂隙岩溶水和裂隙水为主的多层含水结构。下伏中奥陶统裂隙岩溶含水组水量丰富,水压力高。单元内断裂发育,岩层走向近南北,向东缓倾斜。本单元与西部水文地质单元的小南海~天喜镇泉域、许家沟泉域两个二级水文地质单元由水力联系。本矿位于该水文地质单元的中部。

2.1 地表水

区内地势西高东低,为丘陵地貌,地表被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系粘土及砾石层覆盖。流经井田的河流有陈家湾河和寺湾河,发源于距井田3~4km的西部山区,流向由西向东注入卫河的支流汤河。两河流域均属季节性河流,旱季河床干枯,井田内河床基底为50~80m第三系粘土,阻水性能极佳,使得地表水与基岩地下水不发生水力联系,对矿床开发无影响。

2.2 含水层

根据以往勘探资料(岩性、结构、富水性、赋存特征等)及二煤层开采已来的生产实践,将矿井范围内含水层划分成五个,分述如下:

(1)中奥陶统灰岩含水层

(2)太原组上段L8灰岩含水层

(3)二1煤层上60m砂岩含水层

2.3 隔水层

第三系底部粘土岩隔水层,分布广,厚度均匀,能有效阻隔第三系李岩中裂隙水和第四系沙砾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向下渗透。

C3t中段沙泥岩互层,隔水性良好,正常情况下,可以起到阻隔太灰上、下段两水层的水力联系作用。

2.4 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及断层导水性

(1)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2)断层导水性评价

3 防治水措施

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基本为中等类型。为防止新生界含水层的水溃入和断层导水,留有足够的防水煤柱;对于原生裂隙和采动裂隙导水采取掘进工作面超前预注浆封堵,回采工作面在地面建立注浆站进行工作面底板改造。因此,本矿井预防水灾的重点主要是奥灰水,特别是在有断层等构造带的地方更应高度重视。

巷道过断层时,要采取探放水措施,先探后掘。探清楚其范围及水力联系,并留有足够的安全煤柱。一旦发现断层或陷落柱有导入奥灰水情况时,矿井必须视为水患矿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执行“立足采面、物探先行,以堵为主,疏堵结合,分类治理,综合防治”方针。

井下巷道大多数沿煤层布置,受煤层起伏影响较大,巷道中难免会出现积水现象,在矿井生产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巷道适当位置设置水窝,由小水泵将水窝水排至井底车场水仓,保证井下巷道运输畅通。

【参考文献】

[2]邓寅生,王焕忠,文广超,等.煤矿水害防治信息化[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3]许江涛,刘超.平煤十三矿防治水研究[J].科技视界,2013

(1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