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开放大数据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开放大数据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9 01:07:54
开放大数据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时间:2023-05-19 01:07:54     小编:

大数据掀起的变革,正在对现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重要影响,甚至成了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力量源泉。然而,我国的大数据发展较为滞后,还被层层壁垒所束缚,至今未能释放出应有能量。究其原因,是掌握大量核心大数据资源的政府部门,缺乏开放精神,导致了宝贵的信息躺在档案里呼呼大睡。

大数据时代,各类信息呈爆发式增长,而这些数据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政府将核心资源抓在手里不放,或有选择地开放,不仅不利于中国的创新和经济发展,也造成了新的不公平。因此,及时、全面地开放大数据,在今天显得十分有必要。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在两会上提出了“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工作”的建议。在他看来,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信息资源80%掌握在政府手中,其中包括3000余个数据库。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高价值数据,一旦将这些重要信息对外开放,将为中国经济转型释放巨大的红利。

据悉,国内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大部分牢牢掌握在各级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以及公共职能部门手中,如交通路况、旅游资讯、信息消费、就业情况、空气质量等。有专家指出,作为个人,我们每天都在贡献大数据,但在使用大数据上,又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

大数据在国外已成为国家战略,很多企业创新都是从大数据中挖掘而来。在孙丕恕系统提出政府应开放大数据之前,这一问题已经被一些远见卓识的人关注。2013年的两会上,百度CEO李彦宏指出,“大数据不仅是互联网企业的事,更应是国家的事,要从国家层面发展大数据,实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战略。”

在国内,由于企业、个人与政府部门的地位不对等,造成政府部门对开放大数据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他们也担心数据泄露给自己添麻烦。因此,我们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政府部门主动开放大数据,这极不现实。目前,中国政府的大数据,除了一些大企业以及一些有背景的企业能获得外,大部分企业或个人,无法使用政府的大数据,这就造成了大数据的浪费,也阻碍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数据显示,仅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就储备了8.2亿人信用档案,这些数据仅供金融机构内部使用,第三方机构以及企业很难获得这些信息,造成了资源浪费。有不少创业者抱怨,他们在向政府寻求数据支持时,往往碰壁而回。鉴于此,政府开放大数据,需要统筹规划,出台指导意见和行动规划,做到有章可循。

我们认为,政府开放大数据,首先需要政府认识大数据商业价值的重要性,并为其制定详尽的发展战略,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稳步推进。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开放目录、发展目标、行业标准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而且,哪些数据可以开放,哪些数据必须开放,由哪个部门负责,要纳入具体的框架体系下,具有可操作性,才会消除相关部门的疑虑,才能有效推进。具体做法可以借鉴美国,防止各部门踢皮球,推诿责任。在美国,有专门的部门(美国总务管理局)推动大数据的开放,这就为中国开放大数据提供了依据。

此外,政府部门之间还要形成开放共享大数据的良好环境,对拒绝开放大数据者,要有相应的处罚,而对于积极主动开放大数据的,可以有适当的奖励。具体做法是,将开放大数据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提高政府开放大数据、搞活大数据的积极性,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奋起直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