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针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课程培养人才体系的研究分析

针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课程培养人才体系的研究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9-09 16:55:44
针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课程培养人才体系的研究分析
时间:2015-09-09 16:55:44     小编:

摘 要: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最近几年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中受到了重视。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有效的开展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改善并建立更为具有弹性的课程培养人才体系,已经成为了当代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推广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体系建立

中图分类号:G712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的生活引领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教育观念悄然转变的今天,高职院校应该紧抓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建立更为有效的校企联合软件技术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优化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力。

1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了IT人才在当代人力资源中使用的价值逐年的上升。在高职院校进行软件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性人才的定位没能做好良好的掌握。他们在教学中有的一味的套用传统教学模式,重文轻武,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或者在教学中无法抓住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存在严重的盲目性与滞后性。

2 计算机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是把要传送的数据划分成多个等长的部分,每个部分叫做一个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的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就构成了一个分组。首部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节点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其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提高了效率。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且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充分使用链路的带宽。完善的网络协议,自适应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一个节点交换机可以看作是小计算机,可主机是为使用者展开信息处理的,并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络接收分组,而结点交换机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最后把分组交付给目的主机。

3 软件技术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

3.1 专业学生在岗能力

当前社会发展对软件技术人才的刚性需求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对于软件技术开发方面存在联系的系统设计师、高级程序员等相关管理人员的需求依旧非常巨大。面对社会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当前企业发展对层次较低的软技术文员、软件程序员等相关的高职出身的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在进行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八项能力,在实际中我们将其归类分解为以下八大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应用数学方法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

3.2 教学开展中的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在人才培养中,学校的目标位培养专业性经济发展,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协调性强,综合能力与创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具有自己的软件设计思想,能够按照具体的要求完成任务,对于程序的设计、测试等工作做到手到擒来的能力。

4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4.1 教学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想法

学生在掌握了相应的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后,通过适当的实践活动开展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学校通过与相关企业联合创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十分重要。通过软件实训平台的有效构建,可以使学生掌握软件的具体生产流程以及开发中的关键部分。通过企业的实训案例,在企业专业的讲解下,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岗位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有效的进行整合后应用于实际的软件开发中,使学生掌握将知识转变成实践成果的能力。通过对实践与理论课程的合理搭配,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的运用水平,使其在掌握软件编程的核心所在,适应当代社会的潮流以及发展。

4.2 课程开展的结构体系

建立一种新型的课程链教学与体系,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参加的具体岗位中明确自己的能力,通过掌握自己所具备的签潜在能力之后进行专业领域的知识。在教学中,应该组织这种岗位与课堂联动的课程链教育模式,通过专业的实践使学生掌握自己所要学习的具体方向。然后在教学中专门的设计相应的课程链,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以“软件编程”的核心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主线,按照“读程”、“编程”、“开发”、“测试”、“创新”的能力结构和学习过程设置课程,学生可按“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等方式选择学习内容,逐步深入掌握编程知识,并兼顾其他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外语能力,通过课程实训及综合实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为提高单位学时效率,基本技能模块、核心能力模块的全部学习资源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以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4.3 实训课程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的建立应该本着上岗就业为基本课程的构建原则,在进行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中,应该从浅到深的逐步进行,通过对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综合实训技能、项目实训技能、上岗技能等各个环节进行紧密的实践知识双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目标的方式,明确培养学生的能力。其次,由于在进行软件的开发中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不同,多以在进行岗位实践工作开展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实践方案的落实以及下达,通过高职院校内部的设备实训与外部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使整个软件工程实训体系逐渐的区域完善,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后,在创学中应该充分的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实训体系相结合,按照软件技术人员的需求在前四个学期以内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及能力进行培训。当第五个学期开始之后,通过校内时间提高学生能力。在第六个学期开始后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岗位创新的能力。(如图1)

图1

5 结束语

高新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软件技术的进步,高职院校通过改革当代软件技术课程教学体系,通过有弹性的教学方式将能够更好的软件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建立一套高效科学的软件技术课程培养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2]柳善文,唐国纯.工学结合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