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及方法研究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及方法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2 00:23:17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及方法研究
时间:2023-03-12 00:23:17     小编:

【摘 要】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运用审计工作方法,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管理的综合手段,是促进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开展此项工作,应注意重点审计内容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才能提高审计质量,客观评价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关键词】 经济责任 审计 监督

1 引言

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和评价活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依照法律对领导进行监督,还可以通过审计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通过有效的整改措施,完善规章制度和生产流程,从根源上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使企业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得到客观评价,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挥长处,避免错误重复发生,从而提高其管理能力。因此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可以加强对企业管理层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腐败活动的产生和扩大。

2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把握的重点

2.1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学会重点突出和统筹兼顾,审计人员要知晓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从审计内容看,除了考核领导干部在其任职期间是否完成企业任期经济责任考核指标外,审计内容重点是要查证领导干部在其任期内的重大经济行为、决策和效果,查证在任职期间是否出现了贪污腐败的问题,要对企业中行使关键权力人和部门进行审计监督,保证这些人和部门能够正确地行使公司给予的权力,让他们远离贪污和腐败。从审计对象看,除了审计工作要注重对即将卸任的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外,审计人员应该将关注重点放在群众或者企业内部职工反映问题过多的个人和部门。

2.2 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要有明确规定

经济责任审计要对即将卸任的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资产、负债和损益与企业收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核实,也是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是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的基础。首先明确领导干部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审计就可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领导干部做出的重大经济决策是否符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执行决策是否执行到位等进行审计检查,明确了这一切的责任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就有了明确目标,同时对没有卸任的领导干部起到监督作用。

2.3 要控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

经济责任审计关系到对企业领导干部和部门的业绩评价,所以审计工作需做到公正、公平、真实地反映企业领导干部和各个部门在经济工作中的经济责任,所以审计也就需要一个完善的审计程序来确保审计质量。经济责任审计要按照审计程序进行审计,一般程序为审前准备阶段、审计项目实施阶段、审计终结阶段。

2.4 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

领导干部在完成经济责任审计之前不能够离职,只有在解除任期经济责任情况下,才能晋升或者调离,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可以先调动然后进行审计,但是在审计程序结束之前不能任命和实质性交接,这样可很好地保证领导干部的廉洁,也能让接任者能够安心地在工作岗位上工作。

2.5 注意提高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要在领导干部离职程序结束之前完成审计。所以供电企业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国家和供电企业各类法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改进经济责任审计方式,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来保障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速度。

2.6 把审计结果向供电企业内部公开

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离职和上任的领导干部和部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所以需要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给审计结果一定的透明度,便于群众监督整个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保证审计效力能够正常发挥,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处理。审计结果公开可以提高企业内部决策的科学性,加强整个企业管理层的廉政建设,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改善创造条件。

3 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方法

3.1 前期准备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在审前准备阶段主要是接收和确认委托审计任务,选派合适人员组成审计组,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听取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在其任职期间的述职报告,对企业内部工作计划、总结和会计报表等一系列资料进行查阅,了解企业业务范围和财务收支状况。执行初步分析性复核、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分析审计风险、制定项目审计实施方案、下发审计通知书、向被审计的企业领导人员及其所在企业提出书面承诺要求等工作。同时,审计人员要找好审计工作切入点,进行明确的工作分配,对审计工作日程进行安排,确定最后的完成期限。

3.2 实施阶段

在审计实施阶段,对被审计企业的会计报表和账户余额进行合理、必要的实质性测试。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过审核、观察、监盘、询问、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去获得可靠审计证据,同时要做好审计记录,通过审计记录与被审计单位交换审计意见,让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工作记录上签字盖章,确认审计事项。对有问题的审计记录编写审计底稿,底稿中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性质和企业负责人应承担的责任进行记录,为被审计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可靠和有效的审计证据。

3.3 终结阶段

该阶段,根据审计底稿和审计结果拟定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计企业领导干部及企业意见后,向派出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出具复核意见,然后审定审计报告、出具报告,最后归档立卷。其中,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向企业最高管理层提交审计工作报告,在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人员经济责任进行界定,要按照经济责任的分工原则,在界定经济责任时,对领导人员直接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承担直接责任,对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分工的工作只负责“领导”和“主管责任”。还要正确区分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管责任与客观责任。同时正确评价合理与合法的关系、成绩与问题的关系等。让管理层能够正确了解被评价的领导干部和企业,为任用领导干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4 创新审计办法

要把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方向由专注财务向整个企业的绩效状况转变,运用先进的ERP审计工具开展财务、工程、物资、人资等项目审计,把对绩效的评价作为评价的主要途径,做到对企业的全部资金流进行审计和监控。还可以实行交叉和联合审计,对多个领导干部和部门进行审计,这样可以防止多部门和多领导干部之间的联合腐败现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