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以兴趣为载体的高职“建筑力学”教学质量提升

以兴趣为载体的高职“建筑力学”教学质量提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02 01:04:00
以兴趣为载体的高职“建筑力学”教学质量提升
时间:2022-11-02 01:04:00     小编:

摘 要 以兴趣为载体的高职“建筑力学”质量提升是教师教学总体要求与特定情况具体结合的教学效果。将兴趣与知识相融合,在教学内容合理取舍、教师教学作用充分发挥、新知识的引入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的趣味教学方法的引入,充分激发同学们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做到教师教学中以兴趣引出重点、教好关键知识点,学生学好重点、培育出知识框架。使所学内容转变为同学们自己的知识。

关键词 兴趣 建筑力学 质量

Vocational "Construction Mechanics"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with Interest as the Carrier

SONG Ping

Abstract "Construction Mechanics" with interest as the carrier quality vocational teachers to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eaching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specific binding to a particular situation. The interest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reasonable 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full play the role of teachers, infrastructure designed to introduce new knowledg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a wide range of interesting teaching methods, fully stimulate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mechanical knowled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enthusiasm. Do teaching leads to interest focused teach critical knowledge, students learn focus, nurture intellectual framework. So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to their own knowledge students.

Key words interest; "Construction Mechanics"; quality

“建筑力学”是为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土建类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应用建筑力学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建筑结构和构件在各种条件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问题的能力。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不仅是同学们在校期间学习土建类各门专业课基础,也是同学们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是同学们终身学习的基础,“建筑力学”课程趣味性的探索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因此教师在“教”时如何做到以兴趣为载体,将知识和兴趣相融合,是摆在面前必须马上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学生学习的情况

学生们经过多年的学习,在毕业时竟然连有些非常基本的概念还会弄错,如内力与外力分不清楚,哪一种基本变形对应哪种内力弄不清楚,端承桩的桩身的受力图不会画,简支梁在多种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反力不会求等。基本的力学思想都没有建立,更不可能用力学去指导工作。诚然,力学在开始入门阶段确实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如果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支撑的话,这些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这就需要我们力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兴趣的培养要多加思考。

力学有其非常严谨的一面,同时也有其有趣的一面,有趣的一面不仅有助于教学,而且还会帮助初学者将问题理解得更加深刻,提升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同时,也使所学知识严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2 如何提升学习兴趣

2.1 对所授内容合理取舍

所讲授的内容重点取舍的把握很关键,讲的知识要有具体的分类,分类一定要明确,哪些知识需要一步步具体细化,哪些知识只需要将知识本身讲解清楚明确,哪些知识不仅需要讲解它的内涵,还需要讲解它的外延,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怎样讲解,对于应用性强的知识怎样讲解,在讲解时注意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知识的“树”。先形成树干,然后拓展出树枝,最后发展出许多的小叶来。

树干的形成很关键,就像人的骨骼,房屋的结构一样,使同学们边学边了解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不再孤立,而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各知识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切不可将未分好类别的知识,全部一起无轻重之分,统统灌输给同学们,严重挫伤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被一个个困难所吓倒,对力学望而生畏。

知识点在导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由浅入深,让同学们在学习时,不断地体会学习的乐趣,每讲一个知识点都尽可能地使同学们体会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一点用一点,在用的时候不断提升学习的乐趣,切不可急于求成,弄巧成拙。

围绕建筑力学的任务,合理地结合工程实际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不同生源的特点,恰当地进行教学内容地取舍,是提升“建筑力学”学习兴趣的很重要的一环。

2.2 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 为提升兴趣性,能够最快地将最新的工程实例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讲义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课本可以不仅仅是传统的教科书,还包括教师的讲义,同学们在上课前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讲义及相关的参考书目,查阅相关书籍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也使得在一次教学中吸取多个教学参考书的优点,达到吸纳百家之长的目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简化所讲的知识原理,由简入深,逐步带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如对于刚入门的同学来说,约束和约束反力的学习可能是一个难点,此时教师可以在讲解的同时加入约束工作情况地动画演示,或者用教学现场可利用的用具进行现场演示,或者列举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例子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所选例子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捕捉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

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设计教学内容,使其紧凑,环环相扣,逐层次地设计问题,分多个步骤向主体靠拢,使同学们的兴趣和注意力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不能片面地强调课堂信息量的不断增大而忽视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能使同学们感到枯燥和疲劳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2.3 新知识的引入设计

在以往的教学中可能较多地强调教学信息量的不断增大,教学内容的严谨性与完整性,为学生解除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一直在执行“传道授业解惑”,而很少去思考学生作为初学者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对新知识的迷茫,“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论和实际所建立起的联系较少,片面地重视知识地灌输,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对于一门学起来难度较高的课程,同学们能够听懂基本知识点都有一些费力,更不会去思考知识的实际意义,学的知识不能马上去用,就会使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逐渐脱离了学习的轨道,使本来就不是很清晰的内容变得更加模糊。这时教师对新知识的导入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导入时将即将要讲解的知识的实际应用背景和意义,以及和其他知识的联系性和同学们讲解清楚,构思精巧,深深地吸引同学们注意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学习的兴趣。

2.4 多元化的趣味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和环保材料开发小实验让同学们边做边学。例如:“梁的变形计算”,高职同学对于梁的变形计算这部分内容只要掌握到会查表计算即可,对近似挠曲线微分方程仅限于了解。难度上是降低了,但同学们对于这部分的掌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可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来加深同学们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有效地增加了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将看似枯燥的梁的变形计算变得生动有趣。

在这里可以设计《风荷载》估算试验,利用最大挠度反求风荷载。选题从学生学习的兴趣出发,精心设计,引入同学们感兴趣的竞赛题目进课堂,将困扰同学们已久的风荷载估算问题,用现有的力学知识,采用实验的手段迎刃而解,所带来的酣畅淋漓的感觉使所学的较抽象的力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有趣。首先引导同学们根据任务书中的相关内容收集、整理资料,然后认真研读同学们的成果,并与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帮助同学们运用已有的力学知识建立力学模型 (图1)。

=

图1

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一“最大位移的测定”;实验二“弹性模量的测定”两个子实验)。

指导同学们根据所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并对现有的仪器设备进行二次开发。与同学们一同做实验。最后将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估。

2.5 注重思维的发散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同学思维发散性的培养,培养同学们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思考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留意、多思考。一题多解,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下,使同学们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有效地提升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展望

以兴趣为载体是使高职“建筑力学”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教师教学作用充分发挥、新知识的引入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的趣味教学方法的引入,充分激发同学们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将高职“建筑力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同学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力学知识和技能,实现高职力学的适度、够用的平衡点教学目标,使同学们的“建筑力学”知识“大树”枝繁叶茂,将力学的思想渗透到生活中去,指导同学们的工作和生活。

注释

① 老亮.材料力学史漫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