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不同结果部位对中华猕猴桃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不同结果部位对中华猕猴桃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4 03:44:40
不同结果部位对中华猕猴桃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时间:2023-01-24 03:44:40     小编:

关键词:猕猴桃;结果蔓;结果部位;果实品质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品种

试验品种为“贵长”品种。

1.3 试验方法

1.4 采果时间和贮藏方法及时间

采果时间常在本地猕猴桃果实的成熟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10日左右,采下的果实放在木质桌面上自然放置3~5 d后,放入常用的方便袋中封闭在自然温度的房中放置10 d以上,果实逐步完成后熟时间。

1.5 统计方法

利用Microsoft Office 2003软件对所测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各个处理为横坐标,以各项果实品质为纵坐标绘制图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猕猴桃采果时果实单果质量和果实纵横径的影响

由表1可知,对采果时猕猴桃果实单果质量和果实纵横径等的大小曲线做二次曲线和直线回归分析,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宽横径和果实厚横径等的二次曲线回归方程的R都大于直线回归方程的R。这表明猕猴桃采果时的果实单果质量和果实纵横径等的大小曲线都符合二次曲线规律。

2.2 对猕猴桃果实后熟后果实单果质量和果实纵横径的影响

2.3 对单果质量损失率和纵横径损失率的影响

从图3可看出,在猕猴桃结果蔓上结果部位直接影响果实后熟后的单果质量损失率和纵横径损失率等内容,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厚横径的损失率都是一条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S型曲线,且是一条变化较大的曲线;果实宽横径的曲线是一条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单果质量损失率,顶芽、次芽、三芽、四芽和五芽,分别为3.49%,4.90%,3.00%,2.80%和3.56%,即最小是四芽,其次是三芽,再次是顶芽;果实纵径损失率,顶芽、次芽、三芽、四芽和五芽,分别为2.68%,4.70%,2.44%,3.27%和4.17%,即最小是三芽,其次是顶芽,再次是四芽;果实厚横径损失率,顶芽、次芽、三芽、四芽和五芽,分别为3.40%,5.51%,4.10%,4.45%和5.34%,即最小是顶芽,其次是三芽,再次是四芽;果实宽横径损失率,顶芽、次芽、三芽、四芽和五芽,分别为4.55%,5.58%,5.43%,4.45%和3.93%,即最小是五芽,其次是四芽,再次是顶芽。

由表3可知,对猕猴桃果实单果质量损失率和果实纵横径损失率等曲线做二次曲线和直线回归分析,果实单果质量损失率的二次曲线回归方程R(0.383 4)大于直线回归方程R(0.377 8);果实纵径损失率的二次曲线回归方程的R(0.280 0)大于直线回归方程的R(0.254 0),果实宽横径损失率的二次曲线回归方程的R(0.924 8)大于直线回归方程的R(0.537 2),果实厚横径损失率的二次曲线回归方程的R(0.518 6)大于直线回归方程的R(0.508 1)。表明果实单果质量损失率和纵横径损失率等曲线都符合二次曲线规律。

2.4 对果实果形指数和果汁含糖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1)在猕猴桃结果蔓上结果部位直接影响果实在采果时和后熟后的单果质量和纵横径等内容的大小变化,从顶芽到三芽,果实单果质量和纵横径逐渐增大,三芽的果实单果质量和纵横径最大,从三芽到五芽,果实单果质量和纵横径逐渐减小。

(2)在猕猴桃结果蔓上结果部位直接影响果实后熟后的果实单果质量损失率和果实纵横径损失率等内容的大小变化,单果质量损失率,最小是四芽,其次是三芽,再次是顶芽;果实纵径损失率,最小是三芽,其次是顶芽,再次是四芽;果实宽横径损失率,最小是五芽,其次是四芽,再次是顶芽;果实厚横径损失率,最小是顶芽,其次是三芽,再次是四芽。

(3)在猕猴桃结果蔓上结果部位直接影响果实采果时和后熟后的果实果形指数、果实果汁含糖量和果柄长度等内容的大小变化,采果时果实果形指数,最大是顶芽,其次是四芽,再次是三芽;后熟后果形指数,顶芽最大,其次是四芽,再次是三芽;果实果汁含糖量,最高是次芽,其次是三芽,再次是四芽;果实后熟后的果柄长度,最长是三芽,其次是四芽,再次是次芽。

[2] 徐小彪,张秋明. 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J]. 植物学通报,2003(6):648-655.

[5] 何阳鹏,秦剑桥. 不同猕猴桃品种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05(3): 38-40.

[7] 马刚.猕猴桃无架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9(1):97-99.

[8] 金方伦. 黔北地区猕猴桃的生物学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J]. 贵州农业科学,2003(3): 13-16.

[9] 金方伦,黎明,韩成敏. 贵长猕猴桃在黔北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 贵州农业科学,2009(10): 175-17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