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市政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论述

市政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论述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01:02:22
市政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论述
时间:2022-12-21 01:02:22     小编:

【摘 要】在桥梁设计过程中进行隔震装置设计和附属结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桥梁的质量和抗震性能,还减小了桥梁结构的构件尺寸,降低工程成本,便于震后维修,是减少地震危害的有效措施。现阶段,我国的隔震设计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设计人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的隔震技术和成熟的设计经验,完善我国的桥梁隔震设计理论和实践,为桥梁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相应贡献。本文笔者对市政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市政;桥梁;隔震;设计

1 前言

如果能够做好市政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工作,那么就能够更好的分解并改善各个结构支座间地震力分布情况,有效的保护了桥梁的基础部位,并稳定的支撑了桥梁的上部结构。市政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能够有效的调节横向刚度,能够预防桥梁结构出现扭转平衡的问题,当地震来临时,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震力。设计桥梁工程的上部结构时,进行隔震设计能够有效的避免地震发生后桥梁上下部结构出现的超出建设弹性范围的问题,桥梁的局部部位也就不会轻易的发生变形了。

进行隔震设计时,工程项目的造价是不会增加的,而其抗震效能却是更好的,工程的质量也就得到了更充分的保证。隔震支座是我们最常采用的隔震装置,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当结构出现形变或是外界温度变化时,隔震支座的形变是非常小的,这就为减少桥梁建设过程中的伸缩缝提供了方便。如果对市政桥梁进行了隔震设计,那么即使发生了很大的地震,我们对桥梁的维修也是很方便的,维修的成本很低,并且能够迅速的更换隔震设计和隔震装置。

2 市政桥梁隔震设计理论概述

2.1 隔震技术的原理

作为抗震方式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趋势,隔震设计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其不是抵抗地震而是减小地震的作用从而有效的保护桥梁的结构,并且增强桥梁的抗震能力。在传统的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以提高桥梁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和整体强度的方法来提升其抗震效果的,而在进行抗震设计工作时,我们会设计柔性装置,那么就会大大的减少桥梁的主要结构构件与水平地面运动之间的关联性,这样当发生了地震后,主要的结构构件也可能不发生破坏性的损伤,桥梁结构的反应加速度是要明显小于地面的加速度的。同时还安装了阻尼器,那么就会消耗一部分地震产生的能量,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传到桥梁上部结构和隔震结构上的作用力。

2.2 隔震技术的特点

在桥梁设计中运用隔震技术,其不但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的造价,同时其还能具备更好的抗震性能,从而降低桥梁墩柱的延性需求,以起到保护桥梁墩柱的作用。另外,在上部结构中应用隔震措施,便能够有效的避免地震发生后桥梁下部结构出现超出弹性范围的问题,即使是那些难以修复和难以检查的地方,采用隔震措施也能够避免这些部位出现严重的非弹性变形。

2.3 桥梁隔震设计的主要原则

3 市政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措施

3.1 隔震装置的设计工作

在隔震桥梁的抗震设计工作中,对隔震装置的设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其也是隔震设计的核心内容。现阶段在桥梁的隔震设计中,弹性反应谱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其都是有着各自的规范的,如欧洲的规范、美国的规范和日本的规范,它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计算公式的差异,其具体就是指隔震装置的等效阻尼的计算和等效刚度的计算,而如果桥梁本身是不规则的或是其复杂的程度较高,那么我们通常的采用的方法都是时程法。

之所以弹性反应谱法能够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其施工时的计算更为简单;二是其更加接近于现有的规范计算方法,更易被行业接受,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所计算的隔震装置的等效阻尼和等效刚度与地震发生过程中的隔震装置的最大变成程度是密切相关的,那么其与整个桥梁的地震响应程度就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因此,进行隔震设计时我们采用的弹性反应谱法也应是不断完善的。在实际的计算工作中,我们是无法采用直接的公式来实现目标的,这就要求了设计人员应能够准确的预估出地震发生时桥梁结构的响应程度,并且当地震发生后,那么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就能够制定出初步的设计方案,之后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来确认方案是不是合理的。

3.2 细部构造的设计

在市政桥梁的隔震设计工作中,附属结构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主要包括伸缩缝、限位装置以及防落梁装置等附属结构,在对它们进行了相应的动力时程分析和震害调查和分析后,我们认为这些细部构造对桥梁的隔震效果以及结构动力响应程度都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很多设计人员都忽略了对细部构造的设计工作,认为其是次要的,同时计算附属结构时所采用的方法又是较为复杂的,在设计细部构造时应具备良好的连续性。

4 先整体后细节的建造模式

桥梁防震设计是一项高科技技术,包含了各领域的科学知识,也需要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人才,利用先整体后细节的建造模式,先营造整体结构体系,再对各个体系中逐个问题分项分解处理。在建造时,可将每一个步骤分解并进行校验,查看检验效果,例如材料之间所存在的裂痕或磨损,整个材料都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并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无论大小,都需要快速解决,并积极处理问题。以下为如何处理细节的简单建议,例如,对即将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强度测试和安全检验,有关细节的建造模式还包括许多的基本的防震手段,像支撑桥体的底座的筛选和支座的筛选,包括构件细节的构造措施、墩的箍筋配置、节点配筋构造。时刻观察整个材料的安装过程,并在每一个步骤前都要思考一些细节性问题,如许多支架的拆迁时间或安装时间,固定处做的稳度是否合适,卸下支座时需要平稳的进行,还有许多的打孔问题,如位置、大小等,整个建造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如果不小心漏掉或者做错某一个步骤,将来都面临着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和人力损失。

5结语

中国的地震经常遍布大江南北,每一处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建设桥梁时应结合当地的地形地势特点,建造出具有一定抗震效果的桥梁,另外,结合国外一些先进的抗震建筑经验,完善我国的桥梁防震技术,并应用到桥梁的建设实践中,与他国相比,虽然我国的桥梁的防震技术还尚未成熟,现在有些地方还有一些缺陷,但是相信中国的桥梁防震技术将持续高速发展,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桥梁在地震面前将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2]徐旭东.市政桥梁设计与抗震措施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

[3]胡胜来.浅论桥梁设计工作中隔震设计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