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手机APP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机APP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2 01:53:41
手机APP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2 01:53:41     小编: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在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阵地,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主要研究考察手机APP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以及如何充利用手机APP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手机APP;应用;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在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阵地,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移动互联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充分利用手机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教育教学途径,拓宽主渠道,站稳主阵地。本文主要研究考察手机APP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以及如何充利用手机APP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手机APP概况及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缩写,汉语意思是”应用程序”,在当下指的是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即由移动互联网提供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服务。APP应用软件分为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端软件。APP客服端软件需要使用者通过WIFI或者移动通信网络下载并安装到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互联设备上。

近年来,手机APP客户端服务模式依托移动互联、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仅2014年新产生的APP应用都有几十万个。如今,手机APP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移动网民和智能手机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手机APP具有便捷、迅速、小巧,以及可以个性化定制等特点,在信息服务和知识传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其功能强大、内容丰富、扩拓性展强的应用特点,也受到使用者的青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师应该认识到新媒技术与环境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重视并积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APP资源。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以下简称CNNIC)2015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5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到了85.8%。报告显示:2014年新增网民主要是手机网民。而手机网民的职业构成情况中,学生群体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23.8%,高于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的22.3%。而且学生群体的上网场景多为学校和家庭。[1]

另外,CNNIC的报告还显示,学历程度越高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越大。小学及以下网民中有 44.9%的人比较或非常依赖互联网,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中这一比例达到 63.9%。网民对互联网依赖的比例随学历增长而增长,说明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精英、白领阶层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的“基础元素”。[2]

如今,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基本达到饱和,根据工信部发布的 《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显示, 2014 年全年移动电话普及率由 90.8%升至年底的 94.5%。[3]而据笔者平常在教学工作中的观察和了解,手机在高校在校大学生中普遍率更高,可以说是接近100%,可以说是人手一机,机不离手。由于智能手机能够联接互联网,又具备强大的多媒体,大学生每日都可以利用手机录音录像、上网搜索、流览新闻、下载资料、转账购物、订票求职、聊天交友……可以说是“一机在手,应有尽用”。智能手机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始步入“指尖时代”,一机在手,尽在掌握。

笔者通过随机采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在校大学生手机APP软件安装和使用的数量一般都在10个以上,功能涉及社交通讯、地图导航、网购支付、图书阅读、影音播放、学习工具、拍照摄影、流览器、手机安全等众多方面,其中以社交通讯类APP使用时间最多,像微信、QQ、微博、陌陌等。其中微信的使用时间最多。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微信于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迅速成为手机网民的新宠,尤其是受大青年大学生的青睐。根据《互联网周刊》发布《2014年中国APP排行榜TOP 500》榜单来看,微信、百度、淘宝和QQ占据了APP五百强的前四强。[4]

大学生使用时间排在第二类主要是休闲娱乐类的APP,主要是一些手机游戏、酷我音乐和美颜相机、美拍视频等。根据CNNIC的报告,2014 年 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 3.66 亿,网民使用率从 2013 年底的54.7%升至 56.4%,而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 2.48亿。报告指出,手机端游戏用户成为最核心增长动力,这意味着个人电脑端网络游戏用户向手机端的进一步转化。[5]手机游戏大多简单易上手,特别适合碎片化时间的需要求。大学生课外时间比较多,手机游戏对他们在学习间隙的休闲娱乐,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另外,大学生在校园里戴着耳机用手机听音乐的情况随处可见。而随着网络提速度,3G/4G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也越来越喜欢用手机下载观看影音视频,或拍摄个人照片和视频上传分享。

学习工具类APP在大学生的使用时间排在第三位,利用手机APP进行学习是当代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新方式。学习类的APP主要是查背单词、图书阅读、考试做题的软件等。这些学习软件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大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手段。大学生使用得比较多的学习类APP有百词斩、开心词场、学霸君、考研帮等等。另外,笔者还了解到,根据新浪教育发布的《2014年中国教育APP测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1月,我国教育 App总数量已超过 7万个,约占我国APP市场份额的10%。报告认为在线教育是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指尖上的中国教育时代”正在到来。[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必须要关注并重视手机APP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积极变革教育观念,创新教教育手段和模式,贴近大学生实际。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性。

二、手机APP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作为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新生事物,手机APP符合青年大学生的敢于尝试、愿意挑战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而也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积极方面的。这些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消极影响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学习需要来看,手机APP造成的消极影响主要有:

1.“三观”受到冲击。手机APP使大学生在获取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对其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培养形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巨大冲击。开放的互联网络是一个虚虚实实的、极为复杂的舆论环境,其中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观念和主张,诸如消费主义、快餐文化、性暴力、色情文艺等等在网络中随处可见,令人目不瑕接,难以自制。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很容易被网络上的极端思想和言论所迷惑和鼓动。笔者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此的体会是,有时候在课堂内用一节课甚至一个学期的时间向学生传递的观念,学生可能会因为看到网络上的一张图片或者社会圈子里的一段话而改变。

2.学习碎片化,不求甚解。从大学生手机APP的使用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偏爱“微”应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等,通过APP向大学生传递的微信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信息不完整、碎片化特征明显。大学生学习不求甚解、心态浮燥,功利主义快餐式学习倾向变得明显。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与大学生当下的这种学习态度充化具有较大冲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这个矛盾。

3.挤占学习时间,影响学习。由于手机的便携性,学生在课余会花大量时间在手机APP上,要么是进行社会交聊天,要么就是男生忙玩游戏,女生忙拍美图。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也有学生偷偷发微信、微博,用手机刷屏,再不然就是戴着耳机用手机偷偷听歌。根据日本和美国的调查,学生每天花在玩手机上的时间越长,就越影响学习成绩。由于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采取的是合班教学上大课,班级人数一般在70―120人,有的甚至更多。课堂管理比较困难,上课玩手机的情况经常发生。大学生这种在课堂上玩手机的行为,不仅自己的学习受影响,正常的教秩序也会受到严重干扰。

(二)积极影响

手机APP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也并非都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方面,主要有:

1.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和知识储备。古人讲,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现在的大学生是一机在手,遍览天下要闻。随着手机APP的广泛用使,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或者微博阅读,对社会时政要闻的了解程度和对民生百态的关注程度,都比过去明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强调时政性,大学生的上述变化,无疑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上对政治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理解。

2.增强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大学生在利用手机APP大大增加信息量的同时,阅读习惯和爱好也得到明显提升。手机APP的信息传递,主要还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但是同时又配合有图片和影音视频,在转载和分享的同时,还可以发表个人意见,从而使得阅读的立体感和趣味兴大大增强。过去,很多大学生不喜欢读书看报,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单调的文字太枯燥,阅读没有持续性,学生往往对文章或者书籍不能逐读。从书本阅读到手机阅读,阅读方式的转变,在使大学生获得大量文字信息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阅读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本质上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对大学生的文字功底有比较高的要求。手机AP增强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爱好,教师可以在方面进一步进行引导,促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有利于师生交流。大学教育与中学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强调大学生自主学习。大学生在课后跟教师见面或联系的机会少,打电话又不方便。而通过手机QQ和微信等,师生之间可以互加好友,无论是生活方面问题还是学习方面问题,都有机会进行及时沟通。于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同时还能增进师生感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作出正面引导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4.增强了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手机APP具备的的存储和视听功能等多种,使得学习资源能够师生之间的进行快捷的传递和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内容和要点,学生任务,学生在短时难以掌握和消化。学生可以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课后运用这些资源再结合手机上网,查找百度等加深认识和理解。现在学生中流行一句话,叫“有问题找度娘”,由于手机小巧便携和强大的网络功能,大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手机联通互联网络,在许多知识问题和理论问题上做到“无师自通”。在笔者看来,“指尖教育时代”是真正学习自主的时代。

三、利用手机APP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手机APP的快速度发展,给中国教育带来了无限前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手机APP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对针对其给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不断创新教育教学途径,拓宽主渠道,站稳主阵地。在笔者看来,要利用手机APP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观念,对大学生在课内课外玩手机的情况进行正面引导。手机已经成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必需品,让学生杜绝使用是不可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提高手机在学习方面的利用率,让手机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做与学习相关的事情。比如拍录学习资料、查找、计算等等,对使用手机做无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要则要制止。课后,教师也可以安排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或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查阅文献或者拍录社会调查的微视频等。这样,符合大学生的心理,他们容易接受,也愿意去做。 2.利用手机APP建立师生学习交流圈。比如师生互加微信,或者建立课程QQ群,这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可以为课后学生反馈和教师指导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增强师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性。

3.进行APP课程学习资源开发和建设。最近,一款名为《学习中国》的手机APP上线,内容主要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著作方面的政治宣讲。该APP一经推出就受到各方好评,都说高大上的政治理论学习也变得“接地气”。应该说,该APP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APP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树立了重榜样,并提供了思路。过去几年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针对个人电脑用户端的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大学生的实际学习使用率并不高。主要的原因在于互联网络不够普及并且场所固定,而个人电脑不便于携带和使用。另外,网络精品课程的学习资源往往是大而全,很多对于学生来说是无用的信息,互动性也不强,学生不爱使用。如果能够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学习和考核要求,开发建设短小精悍的APP课程学习资源,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联结起来,则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大为提高。根据新浪教育发布的《2014年中国教育APP测评报告》来看,考试类APP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时长排在第一位。这说明学生在利用APP教育资源进行学习时,目的性是很强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发和建设APP课程学习资源时,以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要能片面追求大而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5-28.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41.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8.

[4]中国报告大厅: http://www.chinabgao.com/stat/stats/39227.html.

[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8.

[6]新浪教育.http://edu.sina.com.cn/l/2014-11-27/1543253160.s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