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虚拟货币之困

虚拟货币之困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14 00:26:04
虚拟货币之困
时间:2023-06-14 00:26:04     小编:

虚拟货币的市场现状

2014年,多国政府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打压,被认为是这一虚拟货币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而在近期,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各类虚拟货币迎来一系列的“利好”。

从今年以来的经济气候来看,虚拟货币再度升温,来自于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市场对虚拟货币的需求急速扩张。目前,不同互联网企业都在其平台内推行虚拟货币,如Q币、Facebook Credits、亚马逊虚拟货币及边锋币等各类游戏币,其交易量和使用范围正随着企业平台的扩大而不断被推高和扩大。另一方面,则是全球货币市场宽松政策在2015年继续加码。美国的加息预期并未如期到来,而作为亚洲重要经济体的中国、日本、韩国的货币政策长期维持宽松,欧元区则仍在考虑进一步加码QE,以应对负通胀。在全球央行不断“放水”的背景下,被认为具有“硬通货”属性的比特币,其价值也就水涨船高。

虚拟货币待解的难题

虚拟货币真的又迎来了一个生命的春天吗?恐怕这只是大部分IT从业者特别是互联网金融从业者的看法。的确,诸如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是一种迷人的、炫酷的、前卫的金融交易方式,然而,虚拟货币自身存在的缺陷又导致其前景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虚拟货币若要在货币体系中取得较高的地位,仍有不少难题需进一步破解。

第一道需要破解的难题就是虚拟货币需要强化自身的“体质”,以及让整个虚拟货币家族“洁身自好”,只有如此,才能增强民众对虚拟货币的信任度,有助于虚拟货币的流通。安全性无疑是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发展壮大的前提。2014年的比特币危机,更多的是一场信任的危机。有超过85万枚比特币在曾经的世界最大比特币交易所Mt Gox中被盗取,造成大量财富被抹消,这对虚拟货币的声誉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此外,在信息化、智能化大潮的裹挟下,虚拟货币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们借助虚拟货币的名义,游走在法律监控的灰色地带,不仅给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带来巨大风险,也给民众对虚拟货币的信任度造成不利影响。比如,有些企业或个人以发行数字加密货币的名义,向虚拟货币的购买者承诺较高的投资回报,从而募集大量资金,从事各类风险性极高的放贷活动。有些不法分子甚至以发行虚拟货币的名义,进行传销活动,根据发展下线人数的多少,采用虚拟货币支付的方式来进行分红。

虚拟货币需要破解的第二道难题就是如何与各国的央行和平共处。自诞生之始,虚拟货币就号称自己“不受政府干预”,是一种世界货币。虚拟货币的这种定位,与当今货币体系的真正控制者――各国央行的利益存在着尖锐的冲突。虽然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近日宣称,在对待比特币的问题上要谨慎,不能“扼杀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大央行会向虚拟货币妥协。

目前,阿根廷与德国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比特币这类虚拟货币的“合法性”,这让乐观主义者看到了虚拟货币的美好未来。然而,即便阿根廷被认为是比特币的天堂,在这个国家,比特币在阿根廷的使用情况也不尽如人意。IT界人士声称阿根廷如今有8千到20万位比特币用户,但也有统计称目前使用人数只有6000至8000人。在德国,比特币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合法身份,但比特币并非“合法货币”,比特币只是一种“记账单位”,并由此作为一种“金融工具”纳入到德国的法律体系当中。

在央行的支持者看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对货币体系的改革作用显然被夸大了。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央行在货币体系中扮演的关键调控作用不可或缺。此外,各国政府也不会轻易放弃控制货币发行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由于比特币的“铸币权”越来越集中在“矿工”手中,政府没有比特币的铸造权,因此也就无法通过转让这一权利来增加营收。这意味着,政府并不乐意看到虚拟货币取得法定货币的地位。而如果虚拟货币不属于“合法货币”,那企业就无法以虚拟货币纳税及在证券市场融资,企业采纳虚拟货币就失去了意义。

也许,虚拟货币从一诞生就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不应选择与央行等权威公开对抗,而理应在合作中、在货币规则制定者的合理约束下继续成长,并且随着时代需求的变迁,逐步奠定自己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