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基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基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9:23:43
基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时间:2023-08-05 19:23:43     小编:

摘 要:2015年中国有749万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加上2014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2015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40万,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文章从中国现阶段大学生创业的形势入手,分析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呼唤高校关注在校大学生创业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心理

一、中国现阶段大学生创业的形势

大学生是包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指在大学注册入学和接受教育的群体的统称,通常为在校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大学生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

创业是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它的最终结果是创造社会财富,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又包含对创业的理性认识、心理基础和道德品质。创业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学生是创业大军中的一股强有力的后备力量,伴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持续扩招,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一年胜过一年。党和政府把鼓励、促进大学生创业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之一。尤其是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批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各地政府部门乃至一些高校都相继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园区,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支撑,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2015年的高校是“90后”“00后”的“主场”。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依赖心理较重,自主性和适应性差,因此也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抵抗风险和挫折的能力,遇到困难时极易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放弃努力,缺乏创业精神。一些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整体的创业成功率基本达到30%,而在创业大军中,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3%左右,只占到了成功创业企业的10%。我国大学生的低创业率的现状令人堪忧。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呢?

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的主要根源在于毕业大学生创业心理上的储备不足,他们对风险的把握和意识的不足;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还有,他们只想到创业会致富、成功,而没有看到创业过程是一项曲折的、长期的、艰辛的过程。其次,大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有限。创业需要企业注册、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但由于现行教育体制下,专业培养目标是塑造“专才”而非“通才”,学生难以全面涉猎相关课程,更不要说系统性地了解创业所需的财务、管理、法律等知识。由于在校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有限,能力培养途径少,导致学生难以在大学阶段完成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在进入创业阶段后往往屡遭碰壁。此外,大学生很难拥有关于创业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创业知识也限于“纸上谈兵”,以致创业失败几率大。第三,缺少创业启动资金。创业之初大学生缺少启动资金,只能从社会上融资、获取无息或贴息贷款。有的学生急于获得资金因此不惜超低价卖技术,另一方面,还有的学生过于珍惜技术因而不肯做出适当的让步。这些问题都决定了大学生在资金方面难以获得相应的资助。第四,政府出台的在创业培训、扶持、优惠措施等现有政策有待落实,而且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校在创业培训教育与创业促进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这些因素并非决定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相关有利外部条件的缺乏,既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水平,也对大学生创业前景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大学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高校这一个象牙塔中,他们终有一日要到社会上去工作、历练、直至创业。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使我们必须攻破的课题。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理想信念教育的新举措

(一)高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业”

高校要引导学生了解。创业既不是头脑发热的“下海”,也不是普通的专业性比赛、科研设计,它是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研发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把其转化为产品,创造经济效益,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素质;创业不是个人行为,不是牟取私利,创业是合作、表率;是奉献、无私。高校应从提高创业教育出发,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提高到一定水平,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创业成功!

(二)高校应以大学生关心的创业问题为起点,加强创业辅导课程体系的研发和建设。

笔者认为帮助大学生化解创业困惑,首先要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和理念。各高校就业指导者应帮助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积极开展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大胆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只有如此,广大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加入创业大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崭新的明天。高校也应通过相关的创业辅导课程的开展,使在校大学生坚定大学生的创业决心与信念。另外笔者认为在该课程中应该开展挫折教育,磨砺大学生的意志。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学生的创业自始至终离不开个体坚强的意志品质。一些人大学生盲目自信、其自我评价与他人或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反差相当大,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往往让这些大学生产生心理落差,产生抑郁或沮丧,所以通过创业教育课程中挫折教育的学习,让大学生们明白创业的过程中,只有努力学会在挫折中成长,才能磨砺出坚强的意志,才会平心静气地面对每一道坎坷。

(三)优化大学生创业的教育环境

主要是通过全方位立体的手段,广泛开展创业心理教育。简言之,就是在校园中逐步形成创业风气,鼓励毕业生创业,优化大学生创业的教育环境。高校要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创业心理教育的宣传。建立创业实验室,建立模拟的创业环境,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水平,优化大学生创业的教育环境可以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就创业展开讨论、交流、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增长见识提高创业水平。

总之,自主创业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积累,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有成功也有失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自主创业。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要多一些理性。创业仅有兴趣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还要受到资金、人际关系、政策及所处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因此高校和社会各界也应该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指引方向,保证在校大学生们不但拥有良好的创业环境,还能继承中华的民族优良传统保持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

[1]刘万兆.西凤茹.李学东.创业教育本质与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2).

[2] 刘万利.胡培.创业风险对创业决策行为影响的研究――风险感知与风险倾向的媒介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9)

[3] 董红燕,徐双俊. 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探究[J]. 埠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张竹筠.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5(10).

[5] 陈灿军. 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J]. 求索.2004(1)

[6]张华.大学生成就动机、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动机关系的假设分析检验[J].科技信息.2012年04期

[7]唐海波.王瑜萍.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