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高校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培养刍议

高校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培养刍议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7-02-22 11:21:05
高校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培养刍议
时间:2017-02-22 11:21:05     小编:孙兴华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将科技伦理道德问题推到了时代的前沿,科学技术本身不具有天然的选择本能,需要人类的理性指引,只有在一定的伦理规范的约束下才能造福人类。强军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国防生作为适应军事变革需要,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新型军事人才,是未来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之一,肩负着科技强军的神圣使命,因此对他们的科技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进一步提高科技伦理素质也显得尤为重要,其伦理素质和科技素质应彬彬相配、互为支撑,这样才能保证现代科技的军事效益充分发挥。

1 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培养现状

科技伦理即科学和技术伦理,是分层次的道德规范问题,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其直接标志是核伦理的出现。20世纪以来,科技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社会领域内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与日俱增的科技异化现象,科技伦理成为了一个为大家所关注的新学科,它属于道德范畴,是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活动中的道德导引,是调节科技工作者个体之间、个体与科学共同体之间、科学共同体与社会群体之间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技伦理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形成正确健康的科技伦理需要教育、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协作配合,而教育在科技工作者的培育和正确科技伦理的形成中作用最为显著。全面考察我军的国防生培养体系,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并最终影响到国防生树立牢固正确的科技伦理观。

1、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培育长期缺位

首先,在培养理念上,只注重知识和原理,忽视科技道德观念。高校在培养国防生的过程中,强调科技知识和原理的重要性,缺少对技术利用方面的理智态度的培养,对科技道德教育不足,没有使知识原理与科技伦理相结合,片面地强调所谓的客观、超越,没有强调以人为本的科技培养理念,没有关注生命本体存在与发展的意义,提升学生对待科技知识应用方面的理智的态度。

其次,在培养模式上,强调技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国防生精神世界的关注。国防生在培养模式上,过分注重西方式的教学模式,重视专业知识的获取,而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缺乏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没有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中科技伦理观的思想。以技术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充满谋利的色彩,缺乏正确的思想主导意识。在教育的过程中,理解与欣赏的能力被技能所代替,沉思被行动与制作所代替,教育追求的是更高的技术效率,而不是对战争的关怀。

最后,在课程设计上,只注重技术领域的课程规划,而忽视人文课程的设置。目前,高等教育过于重视专业技术和技术的课程设计,忽略人文素养的课程规划。由于学校不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国防生也不重视对人文科学的自我学习。在对学生成绩考核中,只注重专业课成绩是否达标,而忽视人文科学课程成绩的考核。国防生只关心学校对哪些课程进行考核,对不考核的采取根本不学习的态度。国防生的内心世界只重视技术学习,漠视科技道德、社会责任的培养,使其进入相关工作岗位以后,缺乏对科学技术求真务实精神的追求,没有科技道德和职业道德观念,对待国防科技工作具有唯功利性。

2、国防生科技道德崇尚实用至上

国防生是为提升部队干部学历层次,培养能够适应新时期军事变革要求,依托地方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部队教育实践培养的后备军官群体。

可实现军地教育的优势互补,并有效改进部队官兵的现有结构,其主体主要为理工科大学生。自1999年起,我军与地方普通高等院校联合培养国防生,2003年首批国防生毕业任职至今,已有 10 多届的国防生走向任职岗位,还有部分优秀国防生走向各级领导岗位和技术攻关关键岗位,在强军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单纯追求科技制胜,急于求成,浮躁、浮夸的风气,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方面,就国防生而言,为了能够实现个人理想和职业发展,他们有强烈的成才欲望,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来自就业市场的压力,其学术积累的自觉意识和学术创新的理论勇气都明显不足,时常出现弄虚作假、伪造实验数据等等。另一方面,由于平时考核过程采用量化政策,导致国防生潜意识只追求数量,而不重视学术质量,对学术水准漠不关心。当代国防生对一些新思潮不加分析地片面推崇,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恰恰反映了他们把握知识和事物整体的信念和能力的衰退,这正像德国诗人海涅所说的我播种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这句话表明科学播种过程中科技道德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心灵的培养可以使得国防生真正了解自我,提高自我的认识能力,摒弃贪婪、欲望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灾难与危害。所以应该对国防生加强科技伦理方面的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科技伦理作为调节从事科技活动的主体之间、科技共同体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等的总和。不仅包含着科学技术的真的价值,而且蕴涵着伦理的善的价值,科技伦理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真与善的价值的统一或融合。高等院校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 国防生在校学习阶段承担着对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重塑的现实使命,因此,从国防生培养目标来看,通过科学的渗透和培养,加强国防生的科技伦理教育,提高国防生的科技伦理素质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对国防生进行科技伦理素质培养有利于推动其思维创新。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产生的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这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是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要求,创新不仅包含了科技创新,还要求对承担这种革命性创新的人类的思维方式进行变革,即用整体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取代机械的思维方式。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与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是导致人类无节制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的认识论基础。科技伦理教育能促进国防生思维方式的变化,具体地说,现代科技更加注重系统思维与整体思维。人、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求人们从更新的角度和更高的层次上把握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以系统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科技创新,要求人们要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多结构、多层次的统一整体,理性地控制人类自身的行为,从而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新的天人和谐。

其次,对国防生进行科技伦理素质培养有助于增强其伦理责任。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由此而导致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也使国防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失,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使身处其中的人们感到迷茫。在这种情况下,科技伦理教育有助于国防生了解科学的社会逻辑,有助于增强他们公正地看待科学技术正负效应的能力,使之意识到人人既有享受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福祉的权利,也有维护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义务,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评价氛围,增强道德自律和社会责任感,纠正、扼制个人的不道德行为。科技伦理教育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合作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协调发展。

最后,对国防生进行科技伦理素质培养也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客观要求。国防生制度建设的初衷在于以军事任务完成及高技术变革为牵引,塑造培养高技术军事人才。习近平在考察国防科大期间曾明确指出:要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

提升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直接关乎国防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是部队加强内部建设,提升发展动力的初衷。提高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可有效带动国防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从而进一步推动科技强军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研究,为满足部队发展建设的人才需要打下坚实基础。

3 提高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的途径

培养国防生的科技伦理素质是普通高校和部队驻校选培办的重要任务,应着眼于内外两个方面,提高国防生的伦理意识和伦理素质,发挥高校和部队在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1、更新培养观念,充分认识科技伦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科技伦理的形成过程中文理知识应该是互相包容、互为补充的。在人才的培养体系中,科技伦理素质教育与理工科知识技能的教育应该是一个不容分裂的整体。没有人为的分割与对立,也就没有了中心与边缘的区分,在解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下,人文知识和素养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是和理科知识和技能不离不弃、互为所用的。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单纯的理工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是纯粹科技匠人的教育,而这决不是国防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更不是高校教育的目标,高素质的国防生应当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我们的高校绝对有义务来培养这种高尚的情操,它是在良好的学术气息、文化氛围中熏陶出来的,是在长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积淀得来的。在培养国防生正确健全的科技伦理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是需要长期投入的,是伴随国防生科技价值观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科学知识和技能作为国防生献身使命的工具,也需要正确、健全的价值观去指引。在个人科技伦理的形成过程中,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被边缘化了伦理教育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过程中应引入科技伦理培育,发掘学科中的人文、历史背景资料,有意识地用科学家求真、务实、奉献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去感化、教育学生。

2、丰富培养模式,多维建构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培养途径

新型军事科技人才不仅要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军事素质,而且要具备良好的科技伦理素质。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的培养依赖于多元路径的安排,需要从多个层面分别人手,建立系统、充实、可行的保障机制。高校和驻校选培办在国防生信息素质培养中,要有计划地组织科技伦理知识宣讲,开展与科技伦理教育相关的活动,让国防生充分了解科技的正负效应,明白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巨大作用。此外,将科技伦理教育纳入国防生学业课程体系。目前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中,虽然已有思想道德修养等课,但道德教育内容大多以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很少融入专业课程的科技伦理教育。学生对本专业常见的科技道德方面的困扰所知甚少,更缺乏必要的思考和探究能力,高校需要设置相对独立的技术伦理道德课程。另外,我们可以在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内容里,适当结合与专业技术应用相关的科技道德教学内容,以此帮助国防生调整只注重技术的实用价值而忽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科技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当前和今后的军事科技活动中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科技成果的不当使用而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通过不同渠道的教育,强化国防生的科技伦理意识,为提高其科技伦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进培养方法,建立健全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培养机制

个人单方面素质的提升即可通过个人努力实现,也可由组织助力,通过锻炼,实现个人素质的增长。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培养必然要求组织与个体双方的努力。而组织致力于国防生科技伦理素质培养的提升,必须要在体制机制中加以改进。在制度层面,除了努力营造重视科技伦理的良好氛围,还应该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作为支撑。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国防生科技伦理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人员培训、活动安排、经费保障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我国历来提倡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国防生作为在校大学生,其科技伦理道德还没有成熟,道德认知、道德信念、道德习惯等都可以通过教师教育和引导而发生改变,所以高校要制定教师学术道德规范,从而使整个国防生群体形成高度自律的学术意识。同时,大力宣传科学家的高尚品德和为科学真理而不惜牺牲、无私奉献、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引导国防生注重提高自身的科技伦理意识和素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