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老子》中“仁”的思想内涵探究

《老子》中“仁”的思想内涵探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8 00:28:25
《老子》中“仁”的思想内涵探究
时间:2023-05-08 00:28:25     小编:程晋明

一、孔、老思想的师承关系

要想厘清老子和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内在脉络,我们就必须弄清老子和孔子孰先孰后,这其中不仅包括二人的生卒年,更重要的是二人思想和著述的先后关系。

虽然老子的具体生卒年在考古学界争议颇大,但我们大抵可以断定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而孔子则生活在春秋末期。从大的时间跨度来看,老子和孔子大致上属于同时代人,因此《史记》上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是极有可能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己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己。

其含义用现代汉语讲,即善言不会随着言说者的死去而陨灭,君子闻达与否要适时而动,谦下木讷,戒淫戒骄,虚怀若谷。可以说这些观点在孔子后来的思想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体现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中。例如,孔子就对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公冶长》)的做法赞赏有加,认为他的聪慧虽可以被别人赶得上,但他的愚呐却无人能赶得上。可见孔子对老子的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是深有体会的。

学界一般认为《老子》成书晚于《论语》,但我们认为这并不妨碍孔子师于老子的师承关系,在《老子》成书之前老子的思想就业己形成并对孔子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在逻辑上是讲得通的。老子以道为核心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并把对仁的阐述纳入其中,孔子在其后继承老子思想,在老子道学体系上升华出仁学体系,并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规范,使老子的玄学在孔子的重新阐释下发挥方法论的作用。当然,这些还都只限于推断和猜测,只有通过对二人仁思想的具体剖析才能明确地感受到这一点。

二、小仁与大仁、外仁与内仁

我们在谈到老子的思想时,总是不自觉地认为老子反对孔予道的思想体系和仁的思想体系水火不容。司马迁在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细儒学,儒学亦细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在这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起到了很大影响。读书人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久而久之便先入为主地认为儒学才是正统思想,从儒家角度出发去批判老子而忽略了儒、道思想的内在关联。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不好的结果,即首先预设了仁的逻辑先在性,然后再用其攻击道学,这无疑成为了堂吉诃德与风车打仗。我们之所以在第一论题中进行铺垫就是要把视角掉转过来,从老子的角度看孔子,去发现二人学说中的关联,以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为标志,我们会发现二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东晋思想家葛洪指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抱朴子内篇卷十》)就在一定意义上解释了儒、道的师承关系,这并不像后学那样简单地把二者拆解对立开来。在《老子》一书中,老子谈到仁的地方有四处,虽然不多,但却明确了他对于仁的基本态度。其中大家误解最大的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真禽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第五章》)。我们的误解在于认为天地、圣人视万物、百姓为草芥,不管他们的死活,如果这样理解,和后半句关于真禽的论述就未免产生了矛盾。在这里,老子的意味集中在守中,刍狗、真禽的比喻意在说明守中的思想。天地、圣人之所以不仁,是因为他们不以仁为仁。他们把万物、百姓放在同等的地位来看待,不刻意施惠,谦下虚空、待动守中,这样万物、百姓就能得以自化,这与老子的无为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不仁,只是对天地、圣人处事状态的一种描述,并不涉及仁思想本身的伦理内涵,不能说老子是反仁的。但仁在道学的体系中究竟是什么地位呢?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仁是被包含在道的体系之内的,大道不行才有仁义,这就充分体现出老子思想的辩证内涵。在这里准是作为道的否定形式而出现的,正因为天下无道、社会无序、圣人不仁、百姓钻营才出现了不愿沉沦的志士仁人甘愿杀身以成仁,如果海内清明、大道畅行的话也就无所谓仁与不仁了。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非不仁不义,反对仁学思想,老子不满的是诸侯征战杀伐、喋血中原,百姓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绝仁只不过是充当了老子阐述其政治理想的代名词罢了,表面上老子反的仁是小仁,是不可为而强为之的外仁,而从老子的全部思想来看,其道的思想本身就包含了深刻而丰富的仁的内容,但这是内仁,是大仁。这样,从老子和孔子思想的内在性上就找到了一致的契合点。

三仁思想的内在脉络

在儒家经典文献尤其是《论语》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对于仁,孔子本人也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的定义,不同的学生问仁孔子均能给出适合这个学生的回答,这也正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爱人克己复礼有勇先难而后获等等论述都被孔子称之为仁,因此仁本身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同样,在老子道的思想中,老子本人也没有给道一个标准化的定义,我们同样能从中挖掘出极其丰富的内涵,虽然老子不称这些思想为仁,但其很多思想的实质就是仁所要表达的内容。

仔细比较《老子》和《论语》这两部经典就会发现,很多思想的相融相通性是很高的。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孔子的里仁为美就是居善地;泰而不骄就是心善渊;无友不如己就是与善仁;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就是言善信、政善治;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就是事善能;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就是动善时。从老子的思想中能体悟到孔子思想的原型,孔子思想中也能感受到老子的危言危行。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在《论语》中,孔子也教导我们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老子讲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爪。(《老子第十三章》)这与孔子的敬事而信,节用而爱。《论语学而》)十分相似,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孔子就是受了老子的启发才从道学体系中升华出仁的至高境界。仔细阅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子在一定程度上是赞成老子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仁学思想的,只不过是世道沦丧、百姓深陷水火,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孔子才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其实也懂得君子无所争的道理,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从这里可以看出,仁德只是孔子治理这个乱世的手段,孔子的礼乐大同就是他的志于道,而游于六艺的境界则是孔子所欣羡的文人情怀,这也显示出了他与老子相通的地方。

综上所述,虽然在整体上儒、道思想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政治理念和社会构想,但从内在关联上来看,我们还是能发现很多相通相融之处,这正如文中提及的仁思想的传承关系。因此,对于《老子》中仁的思想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思想脉络,我们都应历史地、辩证地、整体地来把握,不能简单分出对立阵营再攻乎异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