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探析精神生态的涵义及其物化形式的表现

探析精神生态的涵义及其物化形式的表现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6 00:37:59
探析精神生态的涵义及其物化形式的表现
时间:2023-08-26 00:37:59     小编:

摘 要:人的生命生态由物质生态和精神生态两个方面构成。物质生态因具具象性可以为人所直观,而精神生态却因其有质无形,需通过物化的方式方能为人所感知。由于人精神生态的物化形式需由周围的环境来提供原料,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将这种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是人类进行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选择。

关键词:物质生态;精神生态;物化形式;生态保护

一、精神生态的涵义及其表现

在地球生态系统中,人属于生命生态子系统。它与其他生命的物质一起,共同构成生命生态子系统的因子。各生命生态因子又以更小的生态系统方式参与生命生态子系统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系统赋予的各种特点,如由不同的元素构成,呈现多姿多彩的生命式样,各种生命因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通过相互作用促成系统的运动和发展等。人作为生命生态子系统中一个更小的子系统,遵循生命生态规律,按生命生态规律要求发展,是人生命演化的必然要求。与其他生命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相比,人生态系统的构成因子可以从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层面去考察。

物质层面的人的生态构成要素,是指人的肉身。它由骨骼、筋肉、经络、血液、毛发、五脏六腑、大脑等因素构成,它们凭依天地之造化,按人这种生命独有的构造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聚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身上的各种脏器及器官各司其职,充当起维系系统正常运作的责任,如肺的呼吸,为心脏跳动提供氧气;心跳将血液及融化于血液中的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角落;大脑通过思维控制肢体的行为,肢体的活动又为人从外界获取维持生命的能量和排泄体内的废弃物提供路径人体的每个器官在人生命系统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职责和使命,它们之间既分工,又合作,共同组成了一个让生命成其为生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任何构件,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任何构件出现问题和异常,整个生命生态系统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毁灭。比如,人一旦不能呼吸,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心脏不跳动,维护人身体各部分运动所需的能量就会短缺,人体就会死亡;人脑是人体各种活动的指挥中枢,大脑一旦不能思维,生命的动态迹象也就会跟着停止,等等。人身上的每一个器官,都是人生命生态的重要环链,环链的连接和运作正常,生命就处于正常状态,反之,人体就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病或不健康。人体出现病状或不健康,是人生命生态系统环链遭受攻击或破坏的结果。血压的过高或过低,与心血管功能有关;饮食与排泄的适与不适,与肠胃功能相连;体内毒素的排斥畅与不畅,与肝、肾功能关联这就是人生命生态在肉身状态的重要特征。因此,维持这个层面上的人的生命的生态平衡,就是要使人生命构造的各物质要素及其功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并在环链的相互连接、相互作用方面尽可能保证其按生命生态的规律进行,不人为地去干扰和破坏这种生命生态规律。一旦某个环链出现了问题,就要及时修复,以免导致和造成更大的毁损和破坏,最终影响生命的正常运行。

目前,尽管人们对自身身体构造的奥秘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相对于复杂的生命构造而言,这些成果非常有限,它们对帮助人合生态规律地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所以,如何让人的生命生态更合生态系统规律的要求去发展,对于人来说依然是个难题。比如,虽然人们普遍知道,生命要健康地成长,必须有合理的营养摄入。但怎样的营养摄入才算是合理的?这个问题对于人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或者说,我们今天对这个问题所下的结论,仍值得怀疑。有些人按所谓科学的配方进食,结果却面黄肌瘦,发育不良;有些人不食含大量油脂的食品,想以此减少体内的脂肪含量,结果却仍然体形臃肿,肥胖超常;有些人(比如古代帝王)对食物要求精益求精品种不全,不食;烹饪不够火候,不食;承装食物的器皿不够精致,不食。可谓精选细挑,食不厌精,却不能延年益寿,福泰安康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人并不真地了解自身到底缺什么、需要什么,人要想彻底弄清生命生态的规律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在现阶段,人要凭自身的能力把自己的肉身状态调节到一个与生态规律要求非常和谐的境界,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所能达到的境界恐怕只是:尽已所能,做心中有数的,谨慎对待尚怀疑的,回避无知的。目的只为减少因人的无知与盲目而带来的失误,使人的生命生态尽量往生态规律所要求的和谐境界靠拢,仅此而已。

由于人的智性和非凡的创造力,目前,在人生存的环境中,构成其生存环境要素的一切事物及其属性,都已被深深地打上人的烙印,或者说,人已不得不生存在被自已改造和创造的世界之中。这是合乎生态系统总体规律还是违背生态系统的总体规律尚待研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类的发明创造,正一天天地使人生命的一些本质发生着变化脑量增加了,四肢灵活了,活动的范围扩大了,食物越来越杂了,自然的抵抗力下降了,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了人们将这些变化的正面因素看成是进步,将它的负面因素看成进步应付的代价。但事实同时也表明,当我们以这样的视域去对人类这些行为和结果进行评估的时候,我们的底气并不十分充足。这说明,我们并不真正地明了这到底是证明人很聪明,还是显示人的无知。所以说,我们实际上并不真正地掌握那些让我们能够正确对待自身和周围环境合生态规律发展的方式和方法。我们的每一次作为,只不过是拿生命作一次心甘情愿的冒险而已。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运动和变化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

任何系统都是在运动变化中才得以维系的。所以,按生态系统运动的规律来推断,人的生态系统也处在不停顿的变化之中是必然的。这不但因为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变化的系统,不产生运动变化就不能显示系统的生命特征,而且,生命的化育、成亡消长同样证实了这个道理。所以,对人的运动与变化而言,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不是动不动、变不变的问题,而是这些运动与变化是否合理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于人而言也是无法解决的,至少从目前来说是无法彻底解决的。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许多曾被我们以为是合理的东西,后来却被事实证明是不合理的,而许多曾被我们视为不合理的现象,最后却被认定为合理。

所以,在这些教训面前,我们对人自身生命生态的理解似乎只有一种态度是正确的,那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凡以无知之知去误导不合生态规律的行为,必然会自食苦果。如有些人为了美去美容,结果却毁了容;有些人拼命减肥,结果却越减越肥;有些人想将白发染成黑发,结果却掉光了头发这都是自以为是酿成的后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护它是应该的,但爱护一定要得法。当我们不知什么是得法之法时,无为之为也许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关于这一点,我们古代的智者似乎早有觉察,比如庄子在《养生主》中的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人间世》中的心斋和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等,这些智者的训示,倒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指点。

人生命生态的另一个构成因素是它的精神生态。人作为自然界最富有智慧的动物的这一特征,确定了在人的生态系统中精神生态的重要位置。可以这样说,人因精神生态的丰富性才使人与其他生命形式截然区分,没有精神生态,人很难成其为人。

但人的精神生态究竟是怎样的?人的精神生态在人生命生态中又占有怎样的地位和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同样是人对人生命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重要问题。关于人精神活动的研究,人类已取得了极其丰富的成果。比如心理学初步找到了精神活动的一般规律,并将精神活动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如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层面分为本我、自我、超我;荣格认为人的意识中存在集体无意识等;思维科学则通过对思维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思维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如思维是通过表象、概念、判断等来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动态过程,它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类型,思维的显着特征是离不开语言这些关于人的精神活动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从生态层面了解人的精神生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与人的物质生态相比较,人的精神生态是一个意识的世界,尽管它离不开物质世界的支持,但却表现出与物质生态截然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1.有质无形性。人的观念、信仰、意志、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作为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态,它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基石。人的物质生态演化的成果,往往也通过精神生态的变化与积淀得以延伸。精神生态是人一切意识形态的存在形态,也是这些形态诞生和集结的家园。只不过这个家园中的所有成员都会隐身术,它们来无踪,去无影,只为主体自身所感受和感觉,其他人无法也无从对它寻踪觅迹。

它随人生命的物质生态而来,亦随物质生态而去,在人生命和天地宇宙间自由出入,变幻莫测,却永远不可能被定格。2.对大脑的依附性。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脑是人的精神生态的生发地,人的一切意识的萌生,均与人脑的机能有关,一旦离开了人脑,任何人体都不可能有精神生态存在。不过,人脑却不能自发地产生精神生态。人精神生态的形成,还要仰仗人的各种感知器官的参与。所以,人的精神生态的运动,是一个以物质生态的人脑作为加工和存储器,由外界事物对人的感官的刺激为原材料的生产型运动。这种运动的直接结果,是生产了人的认知能力,而且这种认知能力的潜能,是天赋地潜藏在人的物质生态肉身上。3.精神生态的丰富与贫乏,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与人意识的产生需仰仗外界事物的刺激有关。人的生活阅历越丰富,所见所闻越多,他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的机会也就越多,同时向大脑提供可供加工、贮存的材料也就越丰富。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增加精神生态产生的数量;另一方面,则通过不间断地促进大脑的生产,进而提升大脑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从而导致更深邃的精神生态的产生。

人的精神生态之所以有丰富和贫乏之分,是因为与可加工的材料的多寡,加工能力的强弱相关。4.精神生态无统一的标准。这一特征不但表现在精神生态的生产加工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上,同时也表现在意识从来只能作为本体属性而不能作为本体本身方面。见仁见智,一直是精神生态的特有属性。即便我们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找到许多相通、相近的关于事物的看法,却不可能找到两个或更多可以完全重合的人的精神生态。每个人的精神生态凭借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机缘因人而异地生发,共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态世界。这个世界虽然无限丰富,却因其无形质、从来不占有物理空间等特征,使其不会对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造成挤压,也不会像物质生态那样容易对其他生态的安全构成威胁。

二、精神生态的物化形式的具体表现

由于精神生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形式,故给我们对精神生态的了解带来了困难。人们为了掌握精神生态的规律和价值,发明了将精神生态外化的方法和手段,即通过一定的载体,将精神生态记录下来,使之由无形质变成可为人的感官所觉察的具体形式,将思想的内容变成被记录的思想等,由此催生了精神生态物化形式的诞生。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所有记载人类丰功伟绩的物品,都是人类精神物化形式的具体体现。因为在这些物品中,人们看到的不是物品本身特有的价值,而是在这些物品上面,凝聚了人类非凡的聪明和智慧,传达了人类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受人的意志支配的人的行为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一切成果,都是人精神生态外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如用人们惯用的理解方式来对应,则应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形态。但由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对人展现其价值时,有不同的侧重点,故而被看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形式。物质文明因其物质的功用而体现其价值,即它对人类有用的部分是通过其物质以及物质的属性来实现的,离开其物质本身的价值,它的价值将无从谈起;而精神文明则正好相反,它对人类的作用并不停留在其物质属性的层面上,或者说其物质属性对于人并无多大的实用价值,它的价值超越物质属性的功能而在非物质方面得以体现,物质属性在其中充其量只承担了记载或容留这些非物质的特殊价值的器的作用,一旦其特殊价值被获取了,其作为器的物质载体的存在意义也就消失了。在人类所有的精神文明中,最能体现这种特点的莫过于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明,它与物质文明以及其他的精神文明相比,最显着的区别就是,它对人类的价值不在其物化的载体层面,而在载体之外的精神世界上。

由于文学艺术是为满足人的精神欲求而出现的,所以,无论从其生发的动因上,还是从其在现实中对人的实际功用上,都可以找到它与物质文明及其他的精神文明完全不同的本质。

如它无法解决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问题,也不能靠具体的形式来展现自身所包涵的神韵,对其物化形式的了解,并不等同于对其本质的了解等。物化形式在这里只起到了一个作用,即媒介、载体、中介的作用,人们需要通过这些媒介、载体、中介,才可以把握文学艺术的内涵,但,这并不是说,掌握了媒介、载体、中介,就掌握了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价值的实现还需借助欣赏者先在的经验、独到的理解力、个性化的情感态度的参与等。更重要的是,同样的艺术样式,对于不同的欣赏者而言,它的价值也是完全不同的。正如鲁迅在评《红楼梦》时所讲的: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充分说明,文学艺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内涵的丰富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对这样的精神外化形式的理解,如停留在其物质属性上,显然是不得其要的,而且也是毫无意义的。正如我们看一本书,如果只考虑这本书的纸质如何,印刷得是否精美,包装好不好,而不过问书中所表达的内容,那我们看的就不是艺术,而是看物品。这也正是文学艺术与其他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不同之处。

就人类迄今为止的文明发展历史来观照文学艺术的表现式样,归结起来大致有这么几大类:1.以声音为载体的,主要表现为口述文学和音乐;2.以书写、符号为载体的,主要包括文字、绘画、雕刻等艺术;3.以肢体动作为载体的,如舞蹈、杂技;4.

以胶片、成像媒介为载体的,如照片、电影、电视等。这些艺术样式通过交叉组合,又可衍生新的艺术门类,如由音乐、舞蹈、文学结合成歌舞剧;由音乐、绘画、表演、摄影结合成影视艺术等。人类创作的大量的艺术品,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人精神方面的欲求,而且也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起到了无法取代的作用,但也正是这种文明的物化形式的出现,由于它用物质的东西来表现非物质的东西的局限性,使之一旦离开了物质载体就很难存留下来,从而导致物化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当物化以消耗材质为代价的时候,就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三、精神生态的物化形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将世界的构成要素划分为物质的与精神的两大领域,是辩证唯物认识论的杰出贡献。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解释是:物质是自然界中一切过程的唯一源泉和最终原因,我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如原子、活细胞、有机体和思维着的人等,都是物质的各种不同形态。物质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在空间上是无穷无尽的,它不会消失,也不会重新产生,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精神在哲学上常与意识通用,它被用于指称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实在的最高级的形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而所谓的物质财富,指的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物的改造和加工能力及其成果;所谓的精神财富,则指人对客观实在的认识以及传达这种认识的各种精神产品和成果。人生存于生态环境当中,按生命生态发展的规律要求,必须使两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即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满足。

物质财富的生产主要用于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精神财富的生产则用于满足人的心理需要。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二者在人的需要的满足上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但却是缺一不可的。一般而言,人这两方面的欲求愈多,对生产的要求就愈强烈,物质、精神概莫能外。物质财富的生产以直接对自然万物的改造和利用作为前提,通常不能回避其对自然事物所造成的伤害。所以,要想使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程度,适度生产是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而对于满足人精神需求的精神生产,是否因为精神财富具有无形质的特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远没有物质生产那么直接,就必然是多多益善呢?回答必须是谨慎的。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当精神财富表现为意识形态时,它只是一种个人私有的、不被外人知晓的东西,因此,在此时无论它是善的、恶的、丑的,只要它不被表现成外化的形式,它对于其他人和事物都是不会构成伤害的。所以,在这种状态下的精神财富,只要主体乐意,他愿意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别人无权干涉,也无法干涉。一个穷人,有权幻想他想象中的富人生活;一个单身汉,也可以在梦中与他心仪的女人居家过日子。只要他不为了幻想和梦境而在现实生活中去做出违背道义和法律的行为,他愿意怎样想,怎样梦都是他个人的自由,并且也不会对其他人造成危害。如果他为了让幻想成真、梦境实现而去劫人钱财,欺男霸女,那就不再是精神层面上的事情了。但由于这个层面上的精神财富看不见摸不着,而且不能为社会的其他成员共有或共享,所以,它的存在对于其他人而言是无知无觉和没有意义的。要想使它变成社会成员都能共同分享的财富,必须将它进行外化。因此,常规意义上的精神财富的生产,就是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们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得见、摸得着他们思想的结果,而有意对它进行了外化的处理,即将意识形态的东西转化成为物质形态的东西,如将想象中的梦境用色彩、线条等绘在画布上,使之成为有形有体的画作;将感悟转变成语言或符号,于是有了文学作品;将砖瓦石头按设计的模样叠加在一起,于是有了建筑这些所谓的精神财富,确切地说,只是精神财富的表现形式,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财富,实际上是依附在这些表现形式之上的那些无形、无色、无味的意识。物化了的精神财富,如画册、书籍、雕刻、建筑等等,事实上只是原初精神财富的一种折射,一种影子,与精神财富并不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由于习惯,也由于认识上的不严谨,它们在人类长期的认知实践中被简单对等了。

当精神财富被物化的形式来表现时,它对其他物质造成的伤害就是必然的了。为了印书,人们必须伐木以造纸;为了获得画布和绘画的颜料,人们需要织布和挖矿炼色;为了获得建材,人们需要毁林伐木,冶铁炼钢,破山采石。这一切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造成伤害。根据这样的事实,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越多,就意味着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也就越大。

不过破坏虽然不可避免,但人类精神生态的物化形式,仍然可以一分为二地来对待。由于人的需求既然可以通过创造来满足,这就意味着,人在进行精神生态物化的创造时,同样存在许多可能的选择。他可以创造那些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的物化形式,也可以生产那些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少的物化形式。而人类的精神生态对于人和整个环境的价值,即在于,一种良好的精神境界可以让人在进行社会实践时,作出最明智的抉择。

所以,作为人精神生态物化形式中最具价值部分的杰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通常倡导的都是对生态环境保护起积极作用的观念,因而就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言,其保护性大大超过其破坏性;而那些宣扬奢靡、浪费,鼓吹过度消费的腐朽文化,则破坏性大于保护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心理满足,通过创造越来越多的精神生态的外化形式来实现,是一件需谨慎对待的事情。关于这一点,我们智慧的先哲似乎早有觉察。比如早在2000 多年前,孔子就述而不作,老庄甘与清静无为为伍,佛祖只拈花示众。先哲们似乎想通过这些特别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着精神生态外化选择的两难。只可惜我们都不太聪慧,故而在需要作明智选择时,常常走错了方向。而今追求享乐、过度消费,不以破坏为耻,反以破坏为荣的观念的盛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因此,在生态保护运动中,如果我们真的想为生态环境保护做点有用的事情,那么,我们在进行精神财富物化生产时,就应优先考虑多生产那些对生态环境保护起积极作用的形式,少生产或不生产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形式,并在进行外化形式的创造时,尽量选择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少的精神生态的外化方式和表现形式,比如在精神生态外化表现质料的选择上,尽量多用可再生资源而少用不可再生资源;多用合成环保原料,少用稀缺原生原料等。在进行精神生态外化创造时也应将节约资源消耗作为原则来坚持,不应为了气派毁山灭林,也不能为了富丽堂皇奢糜浪费,更不应为一已之好涂炭生灵。而且在精神财富追求的引导上,也应纠正以往人们对精神财富表现形式认识上的某些偏颇,重新确立精神财富的新范式。如弘扬节俭、绿色、环保、低耗能的精神财富表现形式,批判浪费、奢糜,以贵显贵的精神财富表现形式等。只有传统的陋习被革除,人们对万物的爱心被唤起,不再把精神财富表现形式的创造当作与对生态保护无关联的问题来各行其道,才能在既满足精神财富需要的同时,又不会对其他事物造成的严重破坏,这样的精神财富的创造的才不背离生态主义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2]尚玉昌.生态学及人类未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3][德]萨克塞.生态哲学[M].文韬,佩云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4]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法]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6][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 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M].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7]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德]海德格尔着.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