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东北大豆田杂草防治策略

东北大豆田杂草防治策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7-31 16:32:21
东北大豆田杂草防治策略
时间:2015-07-31 16:32:21     小编:

[摘 要] 我国的大豆田栽培较广,各地自然条件复杂,用药形式多样,由于各种种植方式,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的差异,从而在大豆田形成了种类繁多的杂草群落,不同地区、不同地块的的栽培方式、管理水平和肥水差别逐渐加大,在大豆田杂草防治中应注意区别对待,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品种和配套的施药技术。

[关键词] 大豆田 杂草 防治策略

1 播种期杂草防治的重要性

大豆播种期进行杂草防治是杂草防治中的一个最有利、最关键的时期。播前、播后苗前施药的优点:可以防杂草于萌芽期和造成危害之前;由于早期控制了杂草,可以推迟或减少中耕次数;播前施药混土能提高对土壤深层出土的一年生大粒阔叶杂草和某些难防治的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 ;还可以改善某些药剂对大豆的安全性。播前、播后苗前施药的缺点:使用药量和药效受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制约;在砂质土,遇大雨可能将某些除草剂(如嗪草酮、利谷隆、乙草胺)淋溶到大豆种子上产生要害;播前苗前土壤处理,保持湿润才能使药剂发挥作用, 如在干旱的条件下施药,除草效果差,甚至无效。

2 大豆生长期化学除草的重要性

大豆生长期化学除草可以作为豆田除草的一个补充时期,也是豆田杂草防除上的一个关键时期。 出苗后叶处理的优点是:受土壤类型,土壤水分相对较小;见草施药 。苗后茎叶处理具有的缺点:生长期施用的多种除草剂杀草谱较窄;喷药时对周围敏感物易造成漂移要害;有些药剂高温条件下应用除草效果好,但同时对大豆也亦产生药害;缺雨、空气湿度 小和杂草生长缓慢的条件下,除草效果不佳,除草时间延迟,大豆减产比较明显,苗后茎叶处理必须在大多数杂草出土 ,且具有一定截留药液的叶面积时施用,但此时大豆已明显遭受草害。

3 大豆的杂草防治

我国大豆种植区比较集中,但在大豆非主产区,部分地区或田地也有大豆栽培,这些豆田除草剂应用较少,豆田主要杂草为马唐、牛筋草、菟丝子、藜、反枝苋等,这类杂草比较好治,生产中可以用酰胺类、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

3.1 大豆产区播后芽前杂草防治

在东北大豆产区,豆田除草剂应用较多,豆田杂草危害严重,杂草比较难治,如鸭跖草,小蓟、苣荬菜、龙葵、苍耳等发生严重,生产中选用适当的除草剂配方。

在大豆播后苗前施用,最好在播种的三天之内施药。

可以用下列除草剂

3.1.3 50%乙草胺乳油100~150ml/亩+48%异恶草酮乳油50~75ml/亩+80%唑嘧磺草胺可湿性粉剂3~4g/亩;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砂质土、低洼地、水分足,用药量低,反之用药量高。土壤干旱条件下施药要加大用水量或进行浅混土(2~3cm),施药后如遇干旱,有条件的可以灌水。大豆幼苗期,遇低温、多湿、田间长期积水或药量过多,易受药害。其药害症状为叶片皱缩,待大豆长至三片复叶以后,温度升高可以恢复正常生长。2,4-滴丁酯对大豆易发生药害,施药时不宜过晚,在大豆发芽期及苗后施药药害严重,施药时要远离阔叶作物。

3.2 大豆苗期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杂草防治

对于多数大豆田,特别是除草剂应用较少的地区或地块,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等发生为害严重,占杂草的绝大多数。防治时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药剂种类和剂量。

在大豆苗期,杂草出苗较少或雨后正处于大量发生之前,盲目施用茎叶期防治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

该期施药时,可以施用:

3.2.2 5%精喹禾灵乳油50~75ml/亩+33%二甲戊乐灵乳油100~150ml/亩;

3.3 对于前期未能封闭除草的田块,在杂草基本出齐且杂草处于幼苗期时应及时施药。可以施用:

3.3.1 5%精喹禾灵乳油50~75ml/亩;

3.3.3 10%喔草酯乳油40~80ml/亩;

3.3.4 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0~60ml/亩;

3.3.5 10%精恶唑禾草灵乳油50~75ml/亩;

3.3.6 12.5%稀禾啶乳油50~75ml/亩;

3.3.7 24%烯草酮乳油20~40ml/亩。对水30kg均匀喷施,可以有效防治多种禾本科杂草,施药时视草情,墒情确定用药量。草大,墒差时适当加大用药量。施药时注意不能漂移到周围禾本科植物上,否则,会发生严重的药害。对于前期未能有效除草的田块,在杂草较多较大时应适当加大上述药量和水量,喷头喷匀,保证杂草均能接受到药液。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