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如何发掘想象点培养创新力

如何发掘想象点培养创新力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7-31 17:14:00
如何发掘想象点培养创新力
时间:2015-07-31 17:14:00     小编:

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创新,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小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理所当然应该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加强创新教育,方法多种多样,渠道丰富多彩。其中研读教材,发掘想象点,激活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一条行之有效之举。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展开,创新能力发展。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可见,想象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力的重要载体。所谓“想象点”是指语文教材中能够引发学生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字、词、句、段等地方。简言之,是指教材中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想象的地方。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彰显主体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发掘课文中的想象点,诱导学生大胆想象,从而提高创新力。

一、批判性阅读,发掘扩散求异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类课文,它们都是介绍某人(或动、植物等)在偶发事情面前,如:《跳水》中的船长、《司马光砸缸》中的司马光等;在困难问题面前,如:《称象》中的曹冲、《捞铁牛》中的怀丙和尚等;在特殊情境中,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邱少云等……如何急中生智,如何镇定自若,寻找到解决问题或难题的方法。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掘课文中的“扩散点”,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即围绕他们解决问题或难题的方法进行扩散,引导学生想象:他们解决问题或难题的方法是最科学、最实用的吗?还有其它可行的办法吗?要求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然后将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见解,结合课文情境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的做法再进行比较,看谁的办法更科学、更实用!学生的想象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比如:有位教师教《称象》一文时,扣住曹冲称象之法,启发学生想象: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可以让随行的官员一个一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退一步讲,即使学生否定了自我的想象,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锤炼了思维!

二、探究性阅读,发掘发展延伸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进入高潮后,由于作者处理的匠心,嘎然而止,留下空间让读者去体会、去想象、去发展、去延伸。诸如《穷人》中桑娜拉开帐子后、《凡卡》中凡卡信寄出后、《草地夜行》中小红军追上大部队后、《狼和小羊》中狼扑向小羊后等等。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入情入境,自发地去发掘发展延伸点,去想象故事的发展,去延伸故事的情节。具体的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利用思维惯性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引导学生顺着课文的思路去发展、去升华。如:《凡卡》一文中,凡卡信寄出之后,照着作者的思路,因为地址不详细,爷爷肯定收不到信。那凡卡非人的生活该怎样继续?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打破思维的定势,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依托发展延伸点,多角度、多层次大胆想象。还拿凡卡信寄出之后来说,爷爷不也存在收到信的可能性吗?假如无巧不成书,那位醉熏熏的邮差正好与爷爷是同一村子里的呢!那凡卡的命运又该如何呢?爷爷会接他回去吗?他能过上好日子吗?同理,《狼和小羊》中狼扑向小羊后,小羊就一定会被吃了吗?

三、融入性阅读,发掘换位情境点

宋代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里的“心到”就是强调阅读过程中“想”的重要性,就是要求读者潜心阅读,深入到字里行间,与文中万物同喜同悲,把自己融入其中。从练习想象力的角度看,这其实道出了文中可供发发掘的想象点:

(1)换位想象点。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易于读者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的地方。想象假如自己身在其中,身在此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如教学古诗《古风》第一句“春种一粒粟”时,可引导换位想象:假如你是农民伯伯,你有什么希望?第二句“秋收万颗子”时,又可引导换位想象:此时,你有什么打算?经过两轮大胆想象,再学下两句时,学生的感受必然更加深刻。二是易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与读者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的地方。想象假如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来到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中,又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紧扣小女孩飞走了,引导学生换位想象:假如小女孩飞到了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来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情境点。即教材中能够引发学生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通过放大形象思维,能够想象出当时环境、情境的地方。如:教学《白杨》一文时,抓住作者描写大戈壁用的“浑黄一体”一词,可引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想象大戈壁的恶劣环境。

(3)换位情境点。即教材中既易于读者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进行角色转换,又易于想象当时当地环境、情境的地方。如:教学《草原》一文,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就可引导学生既换位,又想象情境。①换位想象:假如你是主人,你会说些什么?你是客人会说些什么?东西南北中的客人又会说些什么?②情境想象:当时,环境如何?人们的神态、语气、心情如何?

(4)图画还原点。即教材中可还原成优美或直观图画的地方。通过阅读,想象还原作者所见或所示。如:《林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可引导学生还原图画:作者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教学《詹天佑》可引导学生根据相关段落,想象画示意图。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