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由“八不”浅析《中论》之空观建构

由“八不”浅析《中论》之空观建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0 00:51:20
由“八不”浅析《中论》之空观建构
时间:2023-08-20 00:51:20     小编:

摘 要:三论宗诸师称“八不”是“诸佛之中心,众圣之行处;正观之旨归,方等之心髓”。在无著的《顺中论》中也说“如是论偈,是论根本,尽摄彼论”。这说明了“八不”颂在《中论》中的重要性。《中论》开篇以“八不偈”涵盖一切法,并由此展开,构建出中观学派眼中的世界。为了研究佛世界的面貌,笔者将从《中论》开篇“八不偈”入手,初步分析此空世界的根基、表现和入门之法。

关键词:不生;不灭;空观 ;真如

《观因缘品》第一偈,直接涉及的是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我从何而生。龙树以八个否定说明了诸法自性本空,从而断除了存在着一个生育万物之本体的妄见,并在此本体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非有非无的真如世界。接下来我们就依龙树本人的文字探寻其佛国世界的本来面貌。

一、“不生”的真如本体空观

(一)不生之“非有生非无生”入空义

青目菩萨解释“万物无生”,举譬喻说:“时间眼见劫初谷不生,何以故?离劫初谷,今谷不可得。若离劫初谷,有今谷者,则应有生。而实不尔,是故不生。”此处以劫初谷为喻,阐明的是不生不是“无生”也不是“有生”,正是前文所讲“不”之“空”义。若说有生,则今谷由劫初谷生,劫初谷又由什么生出呢?由是陷入无穷,因此非有生。若说无生,则今谷离开劫初谷可有,而事实是二者假有不可离,二者皆无实体,因此也非无生。

龙树自己也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诸法之不自生,即“非无生”之无常存本有实体之义,“不从他生”,即“非有生”之无念念相续之义。因说此法,而因缘生,故有假名生。此因缘不生,且假名为假有而非实有,于是为在此基础上得以构建起空观世界,此为在“存在”的空间角度总破生法。

在总论“不生”的基础上,龙树又提出“三时不生”的命题,得以在细枝末节上破一切生法。并且,由于“已生”和“未生”之二时生已经过去或者尚未来到,因此“三时不生”的关键就落脚于“生时不生”。所以龙树在《中观・观三相品》中说:“若法众缘生,即是寂灭性。是故生生时,是二俱寂灭”。

(二)因“不生”得“不灭”,破生死执着得圆融

青目菩萨解释“不灭”说:“世间眼见劫初谷不灭,若灭今不应有谷,而实有谷,是故不灭。”此处,又以劫初谷为譬喻,其意义依然是非有灭、非无灭。若实有灭,则劫初谷有灭,无劫初谷时必无今谷,故非有灭;若实无灭,则劫初谷常在则依然无有今谷,故非无灭。其实此处是说灭非实体灭,而是假名灭。即“因缘灭虽灭不失”,故说“不灭”。

龙树用“即破即立”的方法论证“不生不灭”,并在《中论・观三相品》中总结说:“如幻亦如梦,如乾达婆城,听说生住灭,其相依如是。”以此法落实于世间,说众生执着于相决定了世间的假有样貌,其实都是梦幻假名假有真实空,无有决定,但有名字,生灭宛然而实际不生不灭。

二、由“不生不灭”之空观观世间法――开二谛

(一)中观“不常不断”

对于“不常不断”的论题,著名的俄罗斯印度学和佛学专家舍尔巴茨基给出了佛教世界观是“刹那存在论”的论断,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非连续的“刹那之点”组成的,这里的非连续性其实是说前后之点的“不一”。他从体上揭示了“不一”,同时也给出了“不常不断”的思维路径。青目菩萨解释“不常”时说:“世间眼见万物不常,如谷芽时种则变坏,是故不常。”谷芽在种时,前一刹那与后一刹那不一,因此说“变坏”,既然不

一、变坏,因而我们说它不恒常,即“不常”。接着青目菩萨又解释了“不断”,他说:“世间眼见万物不断,如从谷有芽,是故不断,若断不应相续。”也就是说,在世间万物由一刹那之点过渡到另一刹那之点的过程中,是存在者承继关系的,前一点的消亡并不是实体的断灭或者绝对的趋于无,而是前文所讲的实体不灭而假名灭。

(二)中观“不一不异”

在破除了世间之时间假象的基础之上,龙树又提出了“不一不异”的命题。青目菩萨解释不一:“世间眼见万物不一,如从谷不做芽,芽不做谷;若谷做芽,芽做谷者,应是一。而实不尔,是故不一。”即是说,万物之差别是我们可以眼见的,这差别就注定万物本就不一。又,解释不异:“世间眼见万物不异,若异者,何故分别谷芽、谷茎、谷叶。不说树芽、树茎、树叶,是故不异。”也就是说,世间万物之间的共同之性也是我们可以眼见的,所谓谷芽、谷茎、谷叶全都有谷这一共性,并非绝对差别、绝对断裂,故说是不异。青目菩萨在现象层面上揭示了“不一不异”的必然性。

三、由“二谛”入真如――于中道观中随众方便

前面我们简单解释了“八不”的内在联系,其实,“不生不灭”涵盖一切法,以“不常不断”破时间属性,以“不一不异”破空间属性,以“不来不出(去)”破运动属性,再以“不生不灭”统筹圆融,切实地用第一层假名揭示了真如世界的假有面貌。并且,在解释三个属性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属性都已经涵盖了一切法,只是尚未圆融显现而显现出来的是枝末属性之相,三者之间更是“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去)”的关系,正是因为如此才可以得以圆融为一。在此构建的基础之上,我们的现实世界得到了“明”的解释,这是从上到下的构建过程,但是对于“佛灭度时我出生”的凡夫,在俗世中生存的过程中如何得此中道观,借以观世间证入佛国呢?正是由于真如中道观,才使得佛陀认世间为非世间,于是在世间即为涅,一阐提皆有佛性,一阐提皆可成佛。于是佛法有能力开权显实,提出方便法门,由二谛之俗谛为基础,显示假有世间的假有佛法之相,以此普度众生于苦海之中,正是佛陀的涅之相的展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