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语重心长的教子诗

语重心长的教子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9 00:56:39
语重心长的教子诗
时间:2023-04-29 00:56:39     小编:

《三字经》中说: “子不教,父之过。”这句名言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一点,古代的文人们是非常认同的,他们不但对孩子言传身教,还写出了很多语重心长的教子诗来教导自己的孩子。古往今来,这些诗中不乏既有情趣又有教育意义之作,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要论对子女的疼爱,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可谓古今数一数二的人物。郑板桥52岁才得一子,爱如掌上明珠。但他对儿子不溺爱,要求儿子自强自立。“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是郑板桥临终之前写给儿子的诗。郑板桥病危时,要儿子亲手做馒头,儿子不会做,就命他请教厨师。等到馒头做好时,郑板桥已断了气,只留下了这首诗。

有的教子诗则体现了对孩子人身修养的谆谆教诲,读来也让我们很受启发。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他生前给儿子写了一幅座右铭:“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求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开头四句告诫儿子做人一定要追求真理,不能被纷杂的邪说所迷惑,以致误入歧途。凡事首先要探求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按客观实际去做事。讲话应当守信用,行动应踏踏实实,不轻浮。中间四句是他对儿子日常的要求:事闲的时候,最易养成慵懒的恶习,要警策自己,抓紧时间,勤奋用功,切莫荒疏了学习;事忙繁杂的时候,易生焦急的情绪,一急躁就会因冲动而做出缺乏理性的事来,一定要冷静沉着,切忌慌忙;说话算数别人才会相信,没有私欲才会变得刚正、理直气壮。最后四句则意味深长,要求儿子对待同志和蔼可亲,像春风一样暖人,对坏人坏事要像秋霜一样凌厉,在原则是非上应该爱憎分明,不可模棱两可。结句用“古钱”外圆内方比喻,要求儿子外表随和,内里严正,养成谦虚谨慎的作风,不要锋芒毕露,盛气凌人。黄老的这十二句话,深刻地阐述了做人应有的修养。

北宋的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准读书,督导寇准苦学成才。后来寇准进京应试,中了进士。喜讯传来,寇准母亲正身患重病,临终时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刘妈说:“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 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寇准展开一看,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幅上面写着一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这显然是母亲的遗训,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于是立即撤去寿筵,从此专心料理政事,成为宋朝一位有名的贤相。

教子诗中也有见景生情,抒写父辈们内心体会的,这样往往更具有以情动人的力量。“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这是从前一位教书先生触景生情写的一首《训子诗》。这位老先生在儿子年幼时就丧妻,因家境贫穷未续弦。他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成人,可儿子结婚后听信媳妇谗言,致使老人食不果腹、衣不温体。一天早上,老人隔窗望见儿媳俩欢欢喜喜给孙子喂饭,触景生情,就写了这首《训子诗》,把它张贴在大门外的墙上。儿媳看见这首通俗晓畅、寓情于理、催人自警的诗后,羞愧难当,终于痛改前非,对老人百般孝敬了。

另外,古代一些清官廉吏的教子诗也显得很有力量,现在读来仍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唐代文学家韩愈做过吏部侍郎等高官。他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在《符读书城南》一诗中写道:“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符”就是韩愈的儿子。他在诗里告诫儿子,知识只有勤学苦读才能获得,不通古今之事,不明诗书之理,就会身陷不义之地,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扬名。他教育儿子要发奋读书,出人头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陈俊卿是宋孝宗时的一代名相,年老时没有留给子女金银财宝和高楼豪宅,只留下《示二子》一诗: “兴来文字三杯酒,老去生涯万卷书。遗汝子孙清白在,不须厦屋太渠渠。” 表明了他以清白为贵、以诗书传家的决心,他留给后代万卷诗书的精神财富远远胜过万贯家产的物质财富。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