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农民起义大多名不副实

农民起义大多名不副实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22 00:59:07
农民起义大多名不副实
时间:2023-06-22 00:59:07     小编:

因数十年之教育宣传,国人对“农民起义”一词相当熟悉,对陈胜、李自成等人,也耳熟能详。但在民国,史学界却极少谈“农民起义”,提及相关事件,也多持贬义,如钱穆之《国史大纲》,称太平天国是“邪教”;吕思勉之《白话本国史》,称王仙芝、黄巢是“起兵作乱”。而台湾当代学者如傅乐成,则更乐于使用中性之“民变”一词。

如此,就很有必要问一句:“农民起义”究竟存不存在呢?

考察一场“民变”算不算“农民起义”,至少需要考察3个重要问题:

1.领导层和具体参与者的主体是不是农民?2.倘按阶级史观,“农民”的对立面是“地主”,所谓“义”,即农民起来反抗地主压迫,这个“义”究竟存不存在?3.倘抛开阶级史观,所谓“农民起义”,其“义”又何在?

第一个问题。文史学者唐元鹏曾以自“秦末农民起义”至“太平天国起义”最著名的12次“起义”为样本,细致考察其领导层“职业”。结果发现,小吏出身者9人,商人出身者8人,军人4人,贵族子弟3人,另有几个小地主和宗教相关人士,真正可算农民者极少。

古代农民之不可能成为“民变领袖”,有其必然性。首先是文化层次低,见识窄,不能如小吏、商人、地主、军人那般懂得如何效仿朝廷,草创体制;其次是农民高度原子化,其活动范围,往往止于宗族亲友,不能如刘邦等基层官吏、黄巢等大私盐贩子那般,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

这些非农民出身的著名民变领袖,起来造反,考之史料,并无一人是想要为农民谋利益。如陈胜、吴广喊出的口号不是均分田地,而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黄巢贩私盐暴富,选择造反非因生活所迫,举事过程中屡向政府请降,要求做广州节度使;朱元璋在郭子兴帐下,主张给地主少派军粮,给农民多派……

第二个问题。因古代中国乃农业社会,农民必然是民变的主要参与者。故以农民是否占多数来判断一场民变是否是“农民起义”,并无意义。真正需要考察的,是这些农民参与其中,是否是受了阶级压迫,要起来反抗地主。

在这个问题上,海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基本共识:在中国古代,地主与农民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渗透”关系。

实际上,在古代中国,真正尖锐的矛盾不在于农民与地主,而存在于民间与朝廷。如秦朝征兵,基本原则是先征发豪强,再征发农民。故而“秦末农民起义”的参与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先由戍卒“打响第一枪”,随后农民、知识分子、官吏、地主都起来响应。这场民变,不是“农民起义”,而是“全民起义”。

农民参与民变的原因,实际上相当复杂,大多与地主无关。戍卒们跟着陈胜吴广,是“畏罪”;沛县百姓跟着刘邦,是因为刘邦宣扬自己有异相,梦中“斩白帝子”,头上“常有云气”。最常见者,则莫过于裹挟。据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披露,他们裹挟民众造反的手段,是“凡是拜上帝之家,房屋俱要放火烧了”,这些人无家可归,没了退路,只好跟着死心塌地造反。

对这种裹挟,民国史学家钱穆说得非常精辟:

“饥荒可以促动农民,却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因一时一地的变乱,要想乘机扩大延长,势必采用一种流动的恐怖政策,裹胁良民,使他们无家可安,无产可依,只有追随着变乱的势力。”

第三个问题。所谓“起义”,必是自身受了压迫,而要以武力寻求一种公正。如果在寻求公正的过程中,造成生灵涂炭,“义”又何在?

再如李自成之偃师屠城与决黄河之水淹毙开封城百万生民,其“义”又何在?

综上,虽然不排除历史上某些民变事件,其起因系农民自发起来反抗暴政,但此类小型民变,一旦升级为中型民变乃至我们所熟知的著名大规模“农民战争”,则确无一例可算名副其实之“农民起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