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小学数学导入设计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导入设计教学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3 00:09:17
小学数学导入设计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23 00:09:17     小编:

【摘要】导入环节是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或展开新的活动之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方式。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直接讲授方式导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课堂教学效率受影响。而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则提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故而加强导入环节的设计也就成为数学教师们共同的课题。文章就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对导入的作用、类型和具体方法进行间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导入 作用 方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这一关把握得当,可以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入环节不仅可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目的,还能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初步感知新知,为探究活动奠定基础的作用。然因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实践中对导入的作用较为忽视,方法较为单一,从而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课堂导入的意义和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虽然导入所占的时间不长,但导入过程却是一堂好课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情绪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新知,为推进合作探究活动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有效教学需正确认识导入的作用,根据教学需要而选择相应的导入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导入设计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认知以直观为主,而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导入方式较为单一,多是由教师直接点出课题,无法让学生从课前休息状态快速转变到学习状态,注意力无法集中。而若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多媒体、活动等而呈现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可较好地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其次,良好的导入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如果教学中教师直接呈现一些小数而让学生认读,学生会感觉很枯燥,而如果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购物中学生看到的物品的价格图片来引入,学生的兴趣就会变得较为浓厚。从这一案例中不难看出,在导入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导入,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良好的导入有利于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促进探究活动的有序展开。在以往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要了解什么、知道什么、掌握什么学生并不是很清楚,而在导入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如何做,可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积极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入常见方法

明确了导入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要根据教学实际而选择相应的导入方法来导入。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在设计导入时,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实际而进行,要注重通过导入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到探究活动中。

(一)联系学生知识基础导入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与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通常而言,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则是旧知的拓展和补充。小数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应该充分把握好当次课堂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旧知之间的联系性,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而导入新课。首先,注重采用演绎导入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形成从“旧”到“新”的过渡。其次,归纳和类比导入。归纳导入多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通过个别实物而概括出一般特征。如在“乘法交换律”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计算并观察如50×70=,70×50=,4×25=,25×4=,11×7=,7×11=等算式的积而归纳出乘法交换律的特点。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 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导入新课,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而从学生生活中选择适宜的素材而引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从生活认知过渡到知识探究,从直观向抽象过渡。以“时、分、秒”为例,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时间或爸爸、妈妈的作息时间说起,也可引导学生在玩时钟的过程中导入;如“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学生平时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面积计算案例多是多边形,在教学中以家庭装修、校园绿化等案例而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渗透拼凑思想,更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借助数学活动导入

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来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喜欢通过“玩”的方式而进行学习。在数学教学中,设计直观、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来导入,不仅有助于学生头脑中建立动作表象,形成感知动作思维,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首先,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或实物而呈现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看一看,以看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如“年、月、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看日历;如“克与千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看物品上的重量。其次,可采用游戏、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此而引入新的内容。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引导学生玩积木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展开活动,通过活动来导入新知,可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感知,从而为新知探究奠定基础。

(四)创设问题情境导入

导入环节是数学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的关键环节,只有“导”得好,才能让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导入对构建有效课堂的作用,分析导入的类型,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而设计科学的导入,从而为有效教学的构建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2]邵闲:例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J],考试周刊,2014年第78期57-58页。

[3]邢悦: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课堂的有效导入[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11期153-154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