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我国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23:01:31
我国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08-04 23:01:31     小编:

摘 要: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形势,民办高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因起步晚、基础差,普遍存在办学宗旨不明确、师资经费限制、管理监督不规范、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采取规范管理、培育特色、深化交流、优化师资、加大投入等措施,确保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长远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对策

随着全球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机遇,更是挑战,民办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非常必要的。近几年来,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逐步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模式

尽管我国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多种多样,很难对其进行简单归类,但依据中外双方合作的办学内容和合作方式,可以总结出几种主要模式:

1.国内培养,获国外大学文凭

这是由国外院校提供教材、师资、教育教学的管理模式,学生在国内院校进行培养,由国外的大学授予学历文凭或学位。如西亚斯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重庆巴渝职业技术学院等即属此类模式。

2.可在国内也可在国外接受教育

这种模式为国内学历教育与国际正规高等教育相结合,学生学完规定课程后,经考试合格,在国内获得学历文凭、学位,或是出国完成学业,获得国外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和学位。如北京民办高校英迪经贸学院的学生在完成大学经贸基础课程后,可以选择进入本院的国际经贸学士学位课程,也可以直接前往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马来西亚的合作大学完成全部专业课程获取学士学位。

3.共同培训实用技术人才

这种模式认证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合作开办一些国际国内专业资格认证培训项目与专业,学习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如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新西兰、荷兰等11个国际名牌大学合作,共同开发、设置了14个国际合作专业,跟国际市场需求接轨,定位于将学生培养成国际复合型实用人才。

4.合办二级学院

依托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成立中外合作的民办二级学院。如河南西亚斯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是西亚斯国际学院与郑州大学合作,与美国堪萨斯州州立大学协办,属于郑州大学的二级学院,是河南省首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可实施境外学士学位教育合作项目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能很好地认识到中外合作办学的宗旨是“不出国门的出国留学”

举办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借助国外的力量培养国内急需的人才、紧缺的人才。民办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必须要积极慎重地对外国合作者进行认真的选择和了解,对其办学的真正意图及其在本国及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教师和教学水平、社会背景、资信情况等通过多种途径加以核查。但许多民办院校就背离了这个原则,存在“有市场就上”,“有对象就合作”的状况。

2.没能完全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与克服经济利益的诱惑

3.没能完全依法办学,严格审批,规范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是改革开放后产生的新事物,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涉外工作。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办学单位管理松懈,没有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周密的论证;没有重视对合作办学的规范化管理,这使得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难以得到有力保障。

4.加强政策指导和配套不到位

中外合作办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到许多相关部门,因此应有完善的、相应的配套政策。教育、税务、人事、物价、银行、专家外教的聘请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是个重要的问题。如:引进外籍教师,涉及审批聘请手续的主管部门和多次往返签证问题较多;引进国外的教学器材、设备、软件等又需报批海关和税务部门,等等。

5.师资、经费不足制约发展规模

高校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师资不足是较大问题。中外合作办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授课教师不但要承担本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还要求用全英文教授本课程,这对绝大多数民办院校的教师来说难度较大。费用问题是当前民办高校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优质的教育要付出优越的成本,先进的课程、师资、理念的引入,都需要坚实的投入。这对自给自足的民办院校也是一大挑战。 6.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尽管近年来一些民办高校努力寻求与国外名校合作办学的机会,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合作办学的层次还是不高,办学质量也参差不齐。外方合作办学者的课程质量、教学管理经验以及学术声誉都很难判断与保证;甚至还有些外方学校本身并不具备合作办学资格,也被国内的学校引进,损害了学校和学生的利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

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未来十年,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我国民办高校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民办高校领导在认真分析当前及今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基础上,充分认识全球化、市场化、知识化的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建立多种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从而把国际资源的引进、利用、转化纳入学校的战略规划之中,把国际化发展确立为学院发展的战略之一,把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促进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2.因地制宜,提炼特色

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在有市场需求、有发展动力、有一定基础的方面,有选择地进行交流合作,并且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不断挖掘项目的内涵,拓展项目的外延,跟进项目的效果,尽可能保证做一个项目,成功一个项目,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并以此为突破口争取配套政策的落实、相应机制的形成。

3.加强建设,提升能力

民办高校在主动应对国际化趋势、积极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的同时,应该重视自身内涵建设,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保障,不断提升对外合作能力。许多民办高校内部目标不明、机制不顺、职责不清、协调不够、政令不畅、效率不高,这些都是民办高校管理中的“硬伤”,它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民办高校要主动借鉴国外经验,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为抓手,大胆突破一些运行机制中的障碍,提高管理能效,为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4.引进人才,培养师资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必须打造一支高水平双语、“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学校要分层次制订好师资引进和培养的详细计划,对学科、专业、人才需求有重点地进行规划。同时,要注重培养本土的双语教师,内化为学校自身的竞争力。学校可以选送优秀教师攻读海外学位或在跨国企业挂职锻炼;大力支持教师考取高水平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等。

5.改革课程,构建体系

从长远来看,课程的国际化既能给那些没有去国外留学的学生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也能提高课程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是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提升的最好体现。民办高校要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必须充分考虑院校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课程内容看,除一些反映本民族或本地文化、知识、技能等特色的课程和涉及意识形态的课程内容外,其余课程均应与国际接轨,逐步实现国际化,达到国际化标准;尤其是应用技术领域、高新技术领域更要推进课程国际化的进程。

6.多元途径,促进交流

民办高校要积极寻求学生国际交流的多种渠道,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开辟国内外资源,让更多的学生不出国门就具有国际体验。学生国际交流的途径有海外升学、海外实习、合作院校短期交换生、姐妹校互访、国际大赛、文化交流活动等。

7.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民办高校要努力把单纯向跨国企业输送人才转变为“校企合作”,利用跨国公司的行业前沿技术标准改造民办高校的专业标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平台锻炼师资。跨国公司期望获得的是具有国际化理念、能在国际流动、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技能人才,因此,民办高校要把跨国界的、跨文化的全球性观念和技能融合到教学中去。

8.创造条件,大胆输出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对海外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因此,当前民办高校可以充分评估自身实力,结合本校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吸引海外学生; 也可以招收外国学生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利用合作办学的国际资源共享的平台,帮助学校积累经验,实现中外合作办学从输入到输出的转换;还可以针对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发优势专业的国际化课程资源包,招收海外学生。

参考文献:

[2]覃美琼.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 2006(5):34-39.

[3]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http://www.crs.jsj.edu.cn.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2003-03-80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