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探索H.R.吉格的神秘世界

探索H.R.吉格的神秘世界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7-27 12:02:14
探索H.R.吉格的神秘世界
时间:2015-07-27 12:02:14     小编:

提到“异形”这两个字,可能每个影迷脑海里都会冒出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名字,但是从更深层的角度来说,真正的“异形之父”是鬼才瑞士艺术家――H.R.吉格。那些令人胆战心惊的外星生物都是出自他的设计。当然,“异形”只是影迷了解他的一个出发点,在艺术的领域里来说,H.R.吉格的贡献又何止“异形”。

把惧怕当作栖息之地

今年的5月12日,是H.R.吉格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去年的这一天,他因为不慎跌下楼梯而入院,最终不治身亡,享年74岁。就在最近,一部名为《暗黑之星:H.R.吉格的世界》的影片也在美国公映了。这部电影并不是为了纪念他而拍摄的,而是在他去世前不久才刚刚杀青,没想到竟变成了绝唱。在这部电影官方网站的页面上,有这样一段话:“他把别人逃离之处当做乐土,他把别人惧怕之所当做栖息之地,他让别人压制之物重新浮出水面。”这可能就是H.R.吉格最好的注脚。

《暗黑之星:H.R.吉格的世界》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吉格是如何深层地进行创作,不仅是艺术上,也有心理上的动机。这些创作动机超越了“异形”的影响,深入地揭示了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死亡与性等命题,以及这些命题是如何在他的作品中交叉融合的。

这部影片不是一部传统的纪录片,但这种“非传统”路线也正好符合H.R.吉格这位“非传统”艺术家。片中采访了许多他生前的亲朋好友,并展示了他的许多作品,值得所有的美术与电影爱好者去仔细观赏。但是电影没有给观众提供什么评论性质的话,只是交代了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仿佛一切都想留给大众自己去评判。影片还从最广为人知的“异形”设计出发,去比照了一些吉格那些不为人知的作品,让观众了解到他的另一面。

除了《异形》之外,《异形3》、《帝都物语》、《鬼追魂》等众多影片的美术也都是出自H.R.吉格的手笔。他曾为《永远的蝙蝠侠》设计了一款颇为颠覆的蝙蝠车,但是最终没有被采纳。他在《普罗米修斯》的艺术设计中融合了此前的经典元素,并加入了更为现代的设计。他还为许多音乐家,比如EmersonLakePalmer(英国前卫摇滚乐团,简称ELP)、DebbieHarry、Danzig以及DeadKennedys等设计过专辑封面。

H.R.吉格1940年出生在瑞士,是一位化学家的儿子,长大后他拒绝了子承父业,选择学习艺术,并最终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吉格原本也与许多艺术家一样,游走在商业之外,直到他接到了好莱坞的邀请,为一部叫做《异形》的电影设计外星生命长成什么模样。那之后的事情我们都清楚了,《异形》大获成功,并成为了影史经典。H.R.吉格的名字开始变得与电影密不可分。但是他当时却受到了来自同行们的抵触,艺术圈子里的人们觉得他已经沾满铜臭味,这种名利双收的状态已经让他不再像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了,换句话说,他们觉得吉格出卖了自己的艺术操守去讨好好莱坞,讨好观众。讽刺的是,吉格的作品根本就不“讨好”,至少当时在多数人的眼中,那些设计是恐怖、狰狞而扭曲的。但是当《异形》成为了一部人人都在谈论的大作之后,它为普通观众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对H.R.吉格所创作的世界、人物和怪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H.R.吉格的作品经常被形容为是“生物机器学”的,他钟爱展现科技与人类的发展、起源与关联。你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武器逐渐演化变作生殖器,或者一个躯体是怎样变成了机器的造型。他笔下的图像总是把可触碰的现实与噩梦般的幻想纠缠在一起。

按照《暗黑之星:H.R.吉格的世界》这部纪录片中的解释,吉格的作品中的暗黑元素暗示了我们从没有好好展现过的“出生创伤”。一位受访者则把他的作品描述为“对于本能的充满魔力的描绘”。但是从他朋友的访谈以及我们对吉格的了解来看,这位作品暗黑的大师,本人却并没有类似的病态和扭曲的气质。不过他的童年经历却多多少少对他的风格产生了一定影响。

创造力的源泉

从他人的回忆中我们知道,小时候的吉格受到过不少惊吓,比如他爸爸曾经把一个头盖骨送给他,他的姐姐还曾带他去看过一个历史展览,他不小心被一具木乃伊吓得够呛。吉格一方面不想再回忆起这些事儿,另一方面,他也很好奇为什么这样简单的东西就能对人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后来的吉格已经可以把头盖骨拿在手里把玩,淡定地跟你谈论生存与死亡的问题。

如果单纯地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吉格几乎是无法比拟的。熟悉吉格的或许知道,他作画时惯于使用墨水和喷枪。而他的经纪人透露道,吉格在画画前从来不打草稿,不需要画出一个草图之后再慢慢上色上线条。所以不管你看吉格作画的视频档案,或者更近期的影像,都像是在看魔术一般:他仿佛只是轻轻地在布上挥一挥画笔,就创造出了复杂又多层的图案,这些图案又慢慢堆叠成了一个诡谲的世界。纪录片中有一个片段展现了吉格的家乡环境:他的家四周都是浓密的大树,远处就能望到布满岩块的山脉。或许没有哪里比这更适合造就一个充满神奇想象力的艺术家了。

在纪录片的另一个采访中,有人把H.R.吉格形容为:“专门报道人性暗黑一面的艺术情报员。”但不管是这句话、这部纪录片,还是他一生所获得的各种奖杯,都不足以说明他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一部分灵魂藏在画作里,一部分则永远地跟着他长眠。H.R.吉格突破了商业与艺术的界限,创造了直指人心灵的作品,让人们意识到之前从未体验过的细腻感受。他从不给出答案,而是一直在无穷无尽地提供着让你去探索的空间。

喷枪下的绘画

“死亡和情色自始至终是我作品中最主要的元素。”吉格自己说道。尽管吉格的母亲非常支持儿子对于艺术的热情,但是儿子对死亡和性的离经叛道的迷恋还是令她难以理解。在上世纪60年代的瑞士乡村,这显然是不能为大众所接受的。据说吉格早期举办的一个展览,策展人每天早上都得去清洗被厌恶的邻里吐了唾沫的画廊玻璃。

吉格的绘画早期受到奥地利魔幻现实主义艺术家恩斯特・富克斯和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影响。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使用油墨,但很快吉格就开始使用喷枪进行创作。而他的雕塑作品,则更多使用金属、泡沫聚苯乙烯和石膏作为原材料。

1970年代,吉格改进了他的喷枪技术,并称其为“超现实主义作品的最佳工具”,正是喷枪的独特笔触和效果,令他创造了无数噩梦般的场景和人体与机械的诡异结合,并就此奠定了他那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这种单色绘画风格,被称为“生物机械”。

“吉格的早期作品是他整个创作生涯的基础。”库尔的宾登美术馆馆长BeatStutzer表示,“他的奇幻现实主义风格确保了他在艺术界独立而又毫不妥协的地位,但其艺术性却远远被低估。”1975年,相伴吉格9年的妻子莉・托布勒因抑郁症而自杀,给了他沉重的精神打击,并使其后来的创作带上了越发浓重的阴暗气息。

异形的诞生

H.R.吉格的天分绝非仅限于绘画。1975年,导演亚历杭德罗・霍多罗斯基准备翻拍著名科幻小说《沙丘》,吉格就为电影设计了一把椅子,这把“哈肯尼首领椅”的怪异造型无疑是吉格“生物机械”风格的又一体现。

在参与《沙丘》电影项目的过程中,吉格认识了《异形》的剧本创作者丹・欧班农。他向后者展示了许多自己的作品。欧班农后来感叹说:“我从未见过如此惊悚但同时又是如此美丽的存在。”

“生物机械狂热症”

吉格自己称之为“生物机械狂热症”的设计风格在他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有体现,不仅是电影和绘画,就连在室内设计等其他领域中,这一“症状”都丝毫未得缓解。

吉格那充满机械、死亡、阴暗气质的作品同样受到金属音乐人的喜爱,常会有极端金属乐队将他的画作用作自己的专辑封面,其中不乏CelticFrost和Carcass这样的响亮名字。

作为“生物机械狂热症”患者,吉格习惯于用人体和机械混合创造出可怖而又华丽的场景。欣赏他的作品,如同在做一场诡谲而阴暗的梦,梦中的场景像是来自外太空的残酷刑场,你能听到机械轰鸣、金属作响,看到人的脊骨、盆腔。他的这种独特风格不知不觉中也影响了诸多艺术家。评论家FritzBilleter曾说吉格的作品是“可怕而残暴并充斥着色欲倾向的”,有时他甚至对这种倾向表达出“狂热的崇拜”。吉格自己也说,“我的画能给那些疯狂的人们带来最强烈的感官印象。如果有人很喜欢我的作品,那么他不是极富创造力,就是疯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