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主动回应方能不负众望

主动回应方能不负众望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1 01:45:22
主动回应方能不负众望
时间:2023-03-21 01:45:22     小编:

前不久,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因明确“税率法定”,收获了代表的“点赞”和舆论的激赞。

国家税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本次人代会上,围绕“税率”二字的增删,从国家最高议事殿堂至民间舆论场,代表、专家、社会各界经历“激战”。从被删减到再回归,“税率法定”终究“起死回生”,这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写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涉及民众切身利益问题上,民意正在不断“加码”,“倒逼”人大积极作为。

客观而言,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人大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些法律法规的制定,部门利益化问题突出,不能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的愿望。监督工作也常常点到为止,不愿顶真碰硬,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时,人大本应有所作为“不负众望”,结果却屡屡“不孚众望”。

人大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人们对人大的角色定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有了更高的期待。人大工作不是“二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一线”,甚至是“火线”。人们希冀,在建设法治国家、实现现代社会治理中,人大能发挥更大作用。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发声”,对人大工作品头论足。这样的语境下,人大工作如果依旧“老方一帖”,关起门来“自弹自唱”;仍是“慢半拍”,对属于自身法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缺少担当,“被动”行权,结果将难逃民意的诘难。

与其坐等倒逼,不如主动出击。从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来,人大工作正从被动应付、“做做样子”向主动出击、“做出样子”转向。立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正从理念走入现实;人大监督正在从摆设的“花瓶”,向敢于较真、碰硬的“利器”转型;代表工作也从“偶露峥嵘”向“常态化履职”转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日,针对群众和媒体反映,在“五水共治”中一些摘帽的河道“黑臭反弹”,省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在全省部署开展“人大代表监督已治理的河”主题活动。该出手时就出手。省人大对民众关心的水质问题按下监督“快捷键”,正是主动回应民意,敢于有效作为的生动案例,必将引起各地人大、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人代会的结束,意味着今年人大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开启了“引擎”。人们期待,各级人大自觉适应新转变、迎接新常态、应对新情况,通过各种“自我加压”的方式,“倒逼”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倒逼”出人大担当、碰硬的工作格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