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官员“雅腐”如何影响政治生态

官员“雅腐”如何影响政治生态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29 00:22:48
官员“雅腐”如何影响政治生态
时间:2023-06-29 00:22:48     小编:

官员有雅好并非坏事,可以修身养性、提升道德情操,但如果由“好”而“贪”、由“雅”而“腐”,就不止是自身跌倒这么简单。

“只要是为了摄影,一切都可以接受。”

说出这句惊人之语的,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2015年3月,中央纪委网站刊登《“雅好”,错就错在越界――秦玉海案件警示录》,详细披露了秦玉海如“吸毒”般地迷上摄影,又疯狂地接受商人为其“摄影事业”奉上贿赂的全过程。

自古以来,贪官以“雅好”为幌子牟利生财已不新鲜。如今人们更关心的是,贪官的“雅好”有什么新的变化,一个贪官的喜好,是如何深刻影响着一地的政治生态?

哪些“雅好”是贪官“真爱”?

我国历史上,官员绝大多数是读书人,其“雅好”多与艺术有关。字画、古籍、古董、玉器,是他们真心喜爱并经常收藏把玩的物件。如唐大臣褚遂良从唐太宗处看到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后,兴奋地手舞足蹈,为之倾倒,其临摹版本也传之于世。

与“雅好”伴生而来的就是“雅贿”。“雅贿”最早起源于汉代。明朝以来,书画可抵俸禄,“雅贿”也渐成风气。到了清末,“裘马翩翩贵公子,往来都是读书人”的北京琉璃厂,私下也充当行贿者与受贿者之间的中介,帮助洗钱。

尽管看起来隐蔽性强,但“雅贿”本质上仍是权钱交易,也为历朝历代所不容。

到了当代,不少贪官借“雅好”之名大肆受贿的故事,更是不时被曝光。那么,当今官员的“雅好”、以及收取“雅贿”的方式有何变化呢?

廉政t望记者统计了32起典型案例发现,贪官最喜好的艺术品非书画莫属(32人中,27人曾收受字画)。如浙江杭州原副市长许迈永被查后,家中搜出了齐白石、潘天寿等名家真迹。江苏常州市委原常委孙国建受贿80万多元,光字画的价值就达52万多元。

收过古董、玉器的贪官,则约占32人中的一半(17人)。“玉壑难填”的除了刘志军、倪发科等人外,亦有一些官员颇为特殊。如安徽省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夫妇爱收金佛、青铜鼎、象牙扇等名贵之物。浙江丽水市建设局原副局长邹建新则在家中挖了个40平米的“藏宝室”,专门用来存放受贿的古瓷、古玉等。

还有被奇石、兰花等物件绊倒的。如广西南宁原地委书记莫军常到奇石市场把玩。商人凌宏笔奉上几块美石后,莫喜出望外,对其中一块爱不释手,当场为其起名“北极熊”。

这32个有“雅好”的落马贪官有何共同之处?廉政t望记者发现,一是或许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绝大多数人对玉器、奇石、陶瓷等的“痴恋”确实出自真心,如秦玉海为了拍好照,可以一夜一夜不睡觉,部分人在“业界”还有一定影响。二是从贪官的来源级别看,多数为厅级以上高官及东部发达地区官员。

通过古今对比还可发现,今日的“雅贿”已呈现出三大变化。

首先是“雅贿”范围更广,爱好“摄影”也可能招来贿赂。秦玉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原副市长王会师等4人都是这样栽了跟头。

第二个变化是,官员多以参加与“雅好”有关的官方协会、获相应认证为荣。不过,他们采用的方式多不光彩。如许爱民等系骗取“大师”身份;倪发科任省珠宝协会名誉会长也未经组织批准;秦玉海想谋取中国摄协主席一职。

最后也是最明显的变化是,当今有的官员收受“雅贿”更大胆直接。清朝有雅好的大官受贿,多假手古玩店等中介,或低价买行贿者放在古玩店中的真品,或高价卖赝品到古玩店。而上述32名当代官员,多是从行贿者手里直接“笑纳”。

“雅腐”如何破坏政治生态?

官员有雅好并非坏事,可以修身养性、提升道德情操,但如果由“好”而“贪”、由“雅”而“腐”,就不止是自身跌倒这么简单。“这对自己,对官场、对社会,对国家,影响都非常恶劣。”四川省直机关党校教授魏敏生告诉记者。

对官员自身而言,一旦“雅好”成为受贿中介,无论之前再出色,也难逃滑向深渊。倪发科说过,自己当副省长后前两年工作积极,后来感到年龄大了,快到点了,就一头扎进玉石市场。与老板玩家“斗玉”,为其牟利四处打招呼。到头来名誉扫地、判刑坐牢。

送上贿赂的不仅仅是老板。“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面对下属的‘投其所好’,爱好艺术品的官员特别是一把手一旦丧失原则,对当地政治生态的破坏程度不可低估。

2009年获刑的浙江临海文广新局原局长周华清爱兰花,就有下属就秘密找到周信赖的“兰友”赵某牵线搭桥,购买兰花孝敬周华清“求提拔”,最终得逞。沈阳市原副市长慕绥新最爱古董字画,也引得不少人以画为贿,拿到了级别各不同的官职。

两人如此“破坏晋升规则,无视组织纪律”,自然让当地踏实肯干的干部寒心,进而影响一地发展。

不少官员还因“雅好”与官员、商人结成了稳固的圈子。2011年落马的贵州省公路局原党委书记周金毅就颇为典型。爱好摄影的他,在老乡、省公路局高速公路建管办副主任王太普筹划下,认识了王的生意伙伴吴某和彭某某。两商人都爱摄影,就拜周金毅为师,呼伦贝尔草原、大理三塔、桂林山水……都留下了周金毅教徒弟照相的身影。吴某某还认周做亲戚,周家一有大事小事,吴都会带着钱及时出现。

另一方面,在周的纵容下,王太普和周的徒弟打着他的旗号大肆围标、串标牟取暴利,激起了公路系统上上下下的强烈不满,外界亦为之侧目。

官场“雅好”对政治生态的影响,还会辐射到社会民间,古代群众就跟着遭了不少的罪。明嘉靖年间,首辅严嵩及养子严世蕃都雅好书画,只要严嵩看上了哪幅字画,下面的总督巡抚就不惜对字画的主人威胁迫害,有人甚至被逼得倾家荡产,丢掉性命。有些地方,官员趁机搜刮民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下,“雅好”从官场传递到社会上后,也常遭遇尴尬。“由官场雅好衍生出的经济是畸形的。”魏敏生分析,“这在一些艺术品出产地表现得更明显,一股热潮兴起时会导致逐利中的混乱无序;纠偏后又会引发强烈阵痛,修复非常缓慢。”

如果沉迷于“雅好”之人级别很高,还可能危害国家和军队。北宋时,宋徽宗和蔡京钟爱奇花异石,甚至给石头封侯,终至亡国就是一例。另据公开报道,前不久病亡的徐才厚也“雅好”艺术品,徐家亦曾搜出其收受的和田玉、名贵硬木、翡翠及古玩等,徐被解放军报痛斥“对党和军队形象造成极大损伤”。

让“雅好”和权力各归各位

如何将官员“雅好”与其中掺杂的权力及利益关系分隔开,经历了长久的摸索。

清朝“雅贿”初兴时,朝廷曾下过禁令:官员一律不准去古玩铺。于是我们看到,咸丰年间,“有某侍郎,偶至琉璃厂古玩铺闲坐,即为御史论列,获咎家居,亦为大众所不齿”。

但这条命令渐渐失效。到了清末,军机处官员、尚书、侍郎等“自开古玩铺、碑帖店,自题店招牌,肆无忌惮”,很多人向其孝敬“太平钱”、“点心钱”。

及至当代,市场经济暗流涌动,官员利用“雅好”搞权钱交易因有“艺术”这层保护壳,一度受到青睐。

十八大后,中央纪委多次就“正风”发声,围绕“雅贿”的动作频频。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反腐专家任建明看来,主要是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对此类腐败“开战”。

“一方面是今年1月,王岐山怒批各级书协官气太重,河南等多省要求领导干部退出各类艺术协会,这就表明艺术与权力应该两道,而不是互为倚靠,各取所需。另一方面是倪发科等人获刑,依法认定的受贿额多是玉石,这就有助于从法律层面打消公众‘雅贿定罪难’的顾虑及贪官的侥幸心理,宣示了严查的决心。”任建明等专家告诉廉政t望记者。

不过专家坦言,要努力减少、消灭“雅贿”,还需要有雅好的官员、官方和全社会做出努力。

“有官员说‘以为收古玩是艺术交流,不是受贿’,这是狡辩,倪发科也这么说,事实呢,他被调查前还急着退玉石呢。”魏敏生说,官员和家人都要记住,爱好可以有,但不能因私废公。

官方还可以做到更多。从操作层面看,“现在的艺术品众多,仍存在价值鉴定难的问题,比如,收了一幅假画,送的人,收的人都以为是真画,也给办事了,最后金额咋认定?有时机构不同,鉴定价格也不同。”有专家表示,应尽快补上这些短板。

“遏制官员‘雅腐’,除了严格落实现有各项廉洁自律规定,我认为还可以做两个改进。”魏敏生说,一是官员及家人报告财产时增加收藏品项目,由纪委展开核查和跟踪。二是不妨学习国际上的通行做法,要求官员将收到的礼品一律交公。

然而,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从长远看,还有赖于官场风气、政治生态的根本变化,并以此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现在正风反腐、清理‘官员艺术家’、以及正在做的一系列工作都是向着这方向去的,只有到那时,权力和‘雅好’才可能真正做到各归各位。”上述专家指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