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零售的哲学读书心得篇一
此书开头就非常吸引我,“反科学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反“形而上学”的,它似乎是站在了一个现代哲学的立场上言说的,比我过去所看到的一些有关音乐的著作更为亲切。
本书一开头,就说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来自火星的音乐”,以往很多音乐哲学家都妄图研究纯粹音乐,妄图剥离“现实”来谈音乐,这种做法就是形而上学的做法,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来迦达默尔《20世纪哲学基础》中所说的,当人们在建立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时,不去反思自己体系的基础所在,因而整个理论体系就像空中楼阁一般,其实对于音乐的研究也是如此。
对于这种方式研究形成的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则是方法论上的,一则是理论上的,这两个原因又是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
方法论上:“来自为理智考察设定一个特定的模型的考虑,因此,也就是来自一种特定的客观性的思想。”这种方法是科学主义的方法,我们这个时代是以科学为准绳的时代,但是仔细反思之后,其实科学并不是一切。“科学主义是一个信念,即凡是适合于自然科学的标准,也同样适合于每一种其他类型的研究,这一信念乃是一个缪误。”“客观性是指一件事情,即恰当地确定的对象,”“把客观性与科学的客观性混为一谈,认为后者掩盖了前者……科学主义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我们要客观地看待音乐,但是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我们不可能把音乐放到实验室里面,然后剥离一切号称不属于音乐的元素,提取一个不存在的音乐的纯净物来观察。作为“纯净物”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因而所谓之客观的音乐绝对不可能是实验室中的“客观事物”。他必然是包含情知因素,必然包含诸多社会因素与历史因素的。所以我们如果除去那些因素来谈音乐,我们看似得到纯粹的音乐,实则我们失去了音乐。
理论上的原因,我觉得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把音乐理论体系看作是没有支持点的形而上学的东西,音乐被认为是“纯然自洽的”,“既然是纯粹的自身,有意味着其他一切。”,但是把音乐当作“形而上学”的产物,只不过是历代音乐哲学家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是没有经过考察的,瑞德莱这本书就是要考察这个决定,向我们展示一个非“形而上学”的音乐,一个非“科学主义”的研究手段。
零售的哲学读书心得篇二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抒情诗人雪莱,以多情、忧郁的笔触,假以自然和美的万物风光,生动的再现了这一主题。
淙淙细泉汇入江河,滔滔百川泻入大海;脉脉清风从耳边、鬓角轻轻滑过,拨撩起诗人深长的情丝。世界万物如此融洽、和谐,我们沉浸在诗人所勾画的旖旎风光之中。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景况便急转直下:“为何你我独不然?”乍看,来得突兀,实则正巧、正妙,诗人的忧愁、慨叹,凭此一笔,全部展现出来。这不由使我想到了辛弃疾的一首词《青玉案。元夕》,词人用了大量笔墨,着力渲染上元佳景,流光溢彩;但结尾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这所有景色都是为了那所谓“伊人”而设。这玲珑一点,足使我们忘却全部美景,而只为词人的痴情感动。两位诗(词)人,一古一近,一中一外,结构安排竟如此不谋而合,可见,诗(词)人的灵感是相通的。
诗人雪莱还运用了奇妙的想象,把山峰、波涛、花儿、日月全都拟人化。诗人把自己的情感付诸草木,显示了一种“博爱”精神。沉醉在幸福中的人,看周围的一切都是美丽的;困陷于悲哀中的人,看一切都是灰暗的;痴迷于爱情的诗人,看自然万物都是有情的。再联系下一句:“这般柔情有什么意义,如果你不吻我。”不难看出诗人的弦外之音:如果心目中的爱人并非钟情于“我”,那么这份感天动地的柔情便毫无意义。诗人的情意借助于自然,表现得更富活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诗写到:“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的攀援上升。”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不老的情感。中国诗词中亦不乏这样的例子,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晏殊的“槛菊愁烟兰泣露”,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皆以物喻情,创造了一种出神入画的意境美。
由于语言的阻碍,我们无法领略诗人遣词造句的炼字美,无法领略诗中一咏三叹的韵律美,这是一大遗憾。但通过译作,我们仍能感受《爱的哲学》中奇妙的构思、大胆的想象所带来的意境美。
雪莱的诗,感情充沛,富有激情,动人心弦。大家所熟悉的《西风颂》、《云雀歌》、《自由颂》等,无不弥漫着浓厚的抒情气息。虽然雪莱的生命似流星划过,但他的诗的精神却如恒星般光耀诗史,熠熠生辉。
零售的哲学读书心得篇三
《中国哲学简史》是由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时,将英文稿整理改编成的书,这本书较之于其他的哲学理论书显得更加浅显易懂,总的来说,这本书主要概述了中国历史记载以来哲学发展的历程。
中国古代哲学并没有像西方的那样成体系,中国古代哲学是在激烈的思想观念碰撞中产生的,渐渐的,持有不同思想的学者被分成不同的派系,因而古时有百家争鸣这样的现象,在这本书中,冯友兰先生基于前人得出的理论及研究成果,将古代“百家”划分为六个主要的学派,他们分别是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冯先生对这主要的六大派系进行了诞生背景的介绍,各家主要的人物的介绍,谈论了各家的主要思想成果以及对各家思想上的冲突进行对比和辩证,除此之外,对各家思想的功能性也做了评论和比较,其功能性包括该思想在它所处的时代中的作用和对人的影响,以及在当下该思想能够起到的作用。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也是由冯先生经过整理前人的文献,再加上自己的独到的观点整合而出的著作,评论性的著作一般都带有作者自身的主观思想,这种形式其实跟古时候的一些学者为一些名著做注解是一样的,基于自身原有的理论基础,通过学者自己的认知将其解读。事实上,个人主观或多或少的也会对原著本身想要表达的意志造成一定的曲解,对于解读中国古书籍更是这样,中国古文较之于西方语言显得更加晦涩难懂,仅仅几个字往往能表达出一定的人生道理,之乎者也在不同的情景下用法也大不相同,一字的多义可能会让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是这个意思,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也都深藏于此。
相对来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更多的尊重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客观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派系的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辨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这是冯先生对古代六个主要的思想学派的评价。我以为,儒家为百家之首确实有其内在的理由,儒家的思想较之于其他学派在社会层面上有更多的服务性,孔子提倡“仁义忠恕”,就是提倡人要有德并且行使这种德,与道家的“无为”正相反,道家用“避”和“隐”的方式出世,儒家则强调积极入世,相比之下,我更欣赏中后期的儒家,这段时期的儒家思想更加睿智和符合时代需要,比如儒家对“葬礼”的理解就很有趣,礼葬是对逝去人得一种送别仪式,本身具有一定的鬼神色彩,然而这个时期的儒家是理智的,可以算的上是无神论,但却仍然注重“礼”,外人看来这是自相矛盾的,在儒家的解释来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情感能感知,身边的亲人去世,在感情上需要寄托,这个时候强调理智就显得很不人性,礼葬刚好能够给悲痛的人一个释放的出口,以一种仪式去对逝者告别,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满足了情感的需要。
儒家经典中有两部是专讲“礼”的,《礼仪》和《礼记》将原本礼中含有的迷信和神话净化,将其中的宗教成分都转化为诗,不仅将其美化而且显得更加科学和理智。儒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刚好杜绝了中国本土宗教的诞生,从另一方面来看,儒家是以哲学形式存在的宗教,它没有西方宗教繁琐的教义和神话般的人物,儒家的内在任务就是教导世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一来较之于其他派系就要显得更加有现实意义,这可能是几千年以来儒家学派遭遇很多变故仍经久不息的原因,也是儒家思想在当下仍然能给人以启示的原因。
除了儒家,道家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在,能对人的心态有很好的影响。墨家显得攻击性太强,名家就显得有些滑稽,公孙龙的《白马论》在我看来虽然有一定的内涵和思维逻辑在,但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从书中举得名家例子中,更让人觉著名家的言说有很浓烈的诡辩的味道。
这本书所介绍的各家学说在当下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一些现象也跟古代思想有些关联,比如书中说,庄子以为,在辩论中,什么也不能够决定。他说,即使有人获胜,胜者未必正确,败者未必错误。但是在后期墨家看来,庄子说这番话,正是表明他不同意于别人,他正是在和别人辩论。他若辩赢了,这个事实不就正好证明他错了?庄子又说:“大辩不言。”还说:“言辩而不及。”所以“言尽悖”。庄子还进一步认为,万物各从自己的道,自己的意见来看,都是正确的,这个不应当批评那个。若是照这样的言论来说,在当下有一位学者的思想观念与庄子的很像,就是网络上人称“打假英雄”的方舟子。方舟子以不管我是对的还是错的我都是对的这样的观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与他有过节的辨者,实属当今网络一大笑话。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虽然已经是哲学书中的浅显版本,但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多的陌生的名词,古文的理解上也有些吃力,若是多年以后重温这本书,我想它会给我更多更深层次的感悟。
零售的哲学读书心得篇四
此书开头就非常吸引我,“反科学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反“形而上学”的,它似乎是站在了一个现代哲学的立场上言说的,比我过去所看到的一些有关音乐的著作更为亲切。
本书一开头,就说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来自火星的音乐”,以往很多音乐哲学家都妄图研究纯粹音乐,妄图剥离“现实”来谈音乐,这种做法就是形而上学的做法,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来迦达默尔《20世纪哲学基础》中所说的,当人们在建立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时,不去反思自己体系的基础所在,因而整个理论体系就像空中楼阁一般,其实对于音乐的研究也是如此。
对于这种方式研究形成的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则是方法论上的,一则是理论上的,这两个原因又是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
方法论上:“来自为理智考察设定一个特定的模型的考虑,因此,也就是来自一种特定的客观性的思想。”这种方法是科学主义的方法,我们这个时代是以科学为准绳的时代,但是仔细反思之后,其实科学并不是一切。“科学主义是一个信念,即凡是适合于自然科学的标准,也同样适合于每一种其他类型的研究,这一信念乃是一个缪误。”“客观性是指一件事情,即恰当地确定的对象,”“把客观性与科学的客观性混为一谈,认为后者掩盖了前者……科学主义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我们要客观地看待音乐,但是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我们不可能把音乐放到实验室里面,然后剥离一切号称不属于音乐的元素,提取一个不存在的音乐的纯净物来观察。作为“纯净物”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因而所谓之客观的音乐绝对不可能是实验室中的“客观事物”。他必然是包含情知因素,必然包含诸多社会因素与历史因素的。所以我们如果除去那些因素来谈音乐,我们看似得到纯粹的音乐,实则我们失去了音乐。
理论上的原因,我觉得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把音乐理论体系看作是没有支持点的形而上学的东西,音乐被认为是“纯然自洽的”,“既然是纯粹的自身,有意味着其他一切。”,但是把音乐当作“形而上学”的产物,只不过是历代音乐哲学家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是没有经过考察的,瑞德莱这本书就是要考察这个决定,向我们展示一个非“形而上学”的音乐,一个非“科学主义”的研究手段。
零售的哲学读书心得篇五
《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北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北大学哲学系、所教授傅佩荣所著。《哲学与人生》是傅先生对于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比如在讲解哲学是“爱智”时,他把“爱智”定义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态度,“把“智慧”概括为“完整”和“根本”两个特征,又将“爱智”的“爱”解释为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而与狂热的“情爱”、浮泛的“博爱”相区别,令人感到既准确又颇具新意。
重读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让我有种回味和共振的感觉,那种经历后的精炼总结让我孜孜不倦,像是看到自己拍摄的一部人生电影,而主角就是我,其中的行为有些是意气风发,有些是冲动不顾后果,我也因此得到了回味的乐趣,书中也有很多我所未经历的一些,但是有了共振和回味,我相信即使面对未来,我也有拨云见日的功力很多人认为哲学是一些枯燥的为什么,看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就会发现,哲学真的距离我们很近很近,而且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美好,像是我恶魔呢闻到了面包的甜香味。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是一部可以研读的好书。
本书的作者不是以写书为生的专业作家,而是台大的一位哲学教授傅佩荣先生,所以此书也可看作是一本教材,又由于它的思想性,还可看作是一本励志书。但它与一般教材和励志书又截然不同,因为那些多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然而此书却全是傅先生个人思想的结晶。对于这样一位思想大师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评论,只能把我的一点感悟说与大家听。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中有句话得好,对我影响很大,从中受益匪浅,例如“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带走,故要与人分享。这种分享不单指财务,还应包括关怀,信念,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东西,封闭自己的心灵呢?这样或许守住了自己的财产,却错失了许多机会,但与人分享后也许就不同了。
“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许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去做。”这句话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人生可做的事实在太多,其中有关系自己前途和生计的大事,比如学习,工作,也有只涉及当前蝇头小利的小事,比如丢了一块钱,被人骂了一句等,如果把这些小事耿耿于怀,又哪来的时间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享乐分为很多层次,若只把享乐定位在身体的,官能的需要,是属于较低的层次,这种享乐的背后实际上是痛苦。较高境界的享乐是内求于已,而非依赖其他因素,因为越是依赖外部条件,这种享乐就越没有保障。”对于这句话,我也是深有感触的。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为了追求一时的感官满足不惜花大量金钱蹦迪厅,泡酒吧,参加演唱会,但很少有人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出一点快乐,这样,当他们蹦完迪,泡完吧,闹完会回来从事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时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脸了,以至于许多人因此丢了饭碗甚至于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闭甚至自杀,这又何苦呢?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细细想来,这些话句句皆是真理。此外,还有许多让我所感悟的话,比如“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压力之中,后者则可自得其乐。”“如果一个人表现不好就怨天尤人,那么当新的机会来到时,反而容易错过。”等等。这些话无一不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零售的哲学读书心得篇六
另外一点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其实很多哲学并不是“原教旨”的,而更多是一种阐释和再造。或者叫做“修正”。就拿孔子来说,“原教旨”是什么已经无关紧要了,你怎么解释它才是重要的。孟子是一种阐释方式,荀子又是另一种阐释方式,但却一个是性善论一个是性恶论相互矛盾。不论是哪一派,也都在被后世继续阐释继续再造——程颢程颐都是同一个妈妈生的,生理上他们是两兄弟,哲学上他们是拜孔孟,却能发展出理学和心学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哲学就是一棵大树,从最基本的那个根部不断分出枝桠最后形成郁郁葱葱的绿荫。
而且原来截然不同的学说系统都被人为了功利的目的不断糅合嫁接,产生种种怪胎。西方也一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被宗教人士用来为教义作支撑,于是就有了圣·奥古斯丁和圣·多玛斯的神学……这就导致了两种学派的冲突和矛盾,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其实就是“原教旨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争论,可见“修正”这种东西也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与时俱进”,弊的一方面就是一般都是曲解或附会前人的东西,以配合时代的要求,但是往往这种“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烙颖,越是时髦的东西就越容易过时,(伟大的辩证法!)还不如什么都不解释,一本《论语》放在那里,让你们自个儿猜去吧!另外,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这种矛盾在西方同样存在,文艺复兴其实就是一种古文学派的突围。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家的三论宗,也叫二谛义,相当好玩。佛家认为,真理有两种,一种叫俗谛,一种比较牛逼,叫真谛,但是俗谛和真谛是会转化的(再一次歌颂辩证法的伟大!),主要是看你是处于那个境界。在第一个level里面,第一种真理是“万物皆有”,是个人都能理解,也就是唯物主义的论调,一切都是真的,物质第一性,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人的意识只是大脑的机能和产物;而牛逼真理是“万物皆无”,人生如梦,都是人心的活动,类似柏克莱的观点,意识才是第一性的。但是这些真理统统都是第一个level而已,根据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时候会出现一个boss把以上两种观点统一起来然后秒杀之,这就是“万物非有非无”,类似于笛卡尔的二元论,意识是真的,物质也是真的,俩人都没错。
但是这也只是一种俗谛,而第二个level的真谛是什么呢?非“非有非无”!很绕吧,简单来说,就是说我们没必要执着于万物是“有”还是“无”,还是“非有非无”这一点,因为万物是不可以用“有”和“无”来描述的,因为“有”和“无”只是我们人类意识的概念,是我们意识的枷锁,而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并不能简单用“有”“无”来描述,它已经超越了我们能想象到的概念,就好像处于三维空间的人脑不能理解四维空间一样,用康德的话来说,它跟“上帝”一样,属于一种“超验”的东西,要想理解“万物”的存在方式,你自己首先不能处于“万物”之中,你必须跳脱出来,你做不到这一点,你不是上帝,所以你永远不能理解万物是怎么存在的。这才是第二个level的真谛。天碍…那么第三个level又是什么?对不起,没有了,第三个境界理应是终极的真理,但是这已经超越了人们概念的极限,也当然超越了语言,只能靠自己的顿悟了,而且即使悟到了,也没办法用语言告诉别人,只能“不可说”了,只能“拈花微笑”了,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