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平乐村居 说课稿篇一
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学生配乐朗读诗歌,为课堂打下诗歌的韵味。在理解诗词的意思时,老师教学以画展开,教师出示课文的插图,让学生看图以同桌交流诗意。给学生创设了一份恬静的田园氛围,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在课中,理解诗意,创设诗境的时候运用自己的深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理解诗意,走进诗境,作好铺垫和引导工作。随手可拈恰当的诗词,让学生入情入境。
词中那个“亡赖小儿”悠闲自得其乐,“溪头卧剥莲蓬”那憨态可掬的样子令人心喜;那对“白发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真是情切切,意浓浓。细细品味,词中可以说是温情脉脉。在老师的课堂,学生情绪活跃,可谓是情趣盎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课堂效果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读得有层次。老师首先要求学生把词仔细地读上几遍。由读准生字、多音字开始,要求读得字正腔圆。再指导学生读出抑扬顿挫、停顿适当,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到后来读出心中的陶醉、欢喜以及最后读出词人的心境。整个读的过程层次分明,这样一步一个台阶的步步递升,学生读懂了词意,读出了词情词境,更读出了词人心醉背后的那颗忧国忧民之心。
2、问得很巧妙。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能以有尽之言,传无尽之意。同时古诗词又非常形象,意和境和谐共生。在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对每个字,每个词语都作出确切的解释。这样做的结果呢?诗词的意境惨遭破坏,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也没有了。怎样做才能即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又不至于破坏其中的意境呢?张老师的这堂课上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在课中整体感知词意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直接去问学生:“你们理解了哪
些词句的意思?还有那些词句的意思不理解?”而是这样问道:“同学们,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还有在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时,老师并没有去问什么是“相媚好”?而是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翁媪醉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正是老师巧妙的发问,学生在理解词意的同时又不至于破坏词中的意境。
3、导得无痕迹。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老师善于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此为契机,将对话逐步引向深入。在学生初读感知,疏通诗意后,老师说道:“请大家用心读读,这是怎样的一幅村居图?”学生只注意到词中有关三个儿子以及景色的描写,老师顺势诱导,抓住人、景大肆渲染,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让景色在学生的眼前美起来,让人在学生的眼前动起来。景美了,人活了,翁媪醉了,学生也慢慢地醉了。整个过程是水到渠成,了无痕迹。
我的思考:
1、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还可以更加的整体性一些,避免过于散,提高课堂效率。
2、在理解整首词的诗眼“醉”的时候,可以过渡的更加自然一些,不要教师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维。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诗眼的意识,在以后的学习中有这种意识去抓住诗眼,联系写作背景更深入的去分析古诗。
清平乐村居 说课稿篇二
上周听了张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一课,一直觉得意犹未尽。张老师的课清新洒脱,他儒雅的气质、潇洒的板书、幽默的语言,把在场的所有老师、学生都带入了辛弃疾所描绘的那一幅恬淡宁静的乡村画面中,听着听着,所有的人都“醉”了……张老师的课“朴实、扎实、真实”,在他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咀嚼到了语言文字的味道,品味着宋词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快乐。听了这一课,收获颇多。
张老师的导入很简单,就是让学生齐读整首词,然后把词牌名板书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这首词的词牌名叫做清平乐。多好听的一个词牌名!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张校长继而扩展开来,问学生:“你还知道那些词牌名?”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的说满江红,有的说渔歌子,还有的说水调歌头。我很喜欢这样的开头,因为通过回忆旧知识,学生对词牌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张老师又点了两名同学诵读,全班读,教师作点评,特别指出了“莲蓬”一词,并且告诉学生,莲蓬的“蓬”平时读轻声,但是在这首词当中可读“lián péng”,目的是押韵,读起来更好听。这样解释就显得很巧妙了。
为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词的意韵,张老师依学而教,据学而生。她先让学个体试读全词,目的是探底;接着用一种独特的吟诵方式——击掌而歌,力求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样灵动的指导妙趣横生,课堂上的学生们兴趣盎然,他们“字正腔圆”地吟着诵着,和着唱着,手之舞之,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做到了“过目成诵”。美的词韵,美的词境,美的享受在师生心中潜滋暗长,他们身心愉悦,学习其乐融融。
古代诗词,语言精练含蓄,用词形象,追求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张老师努力把握诗的整体意境,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感悟有生命活力的语言文字,想象那美丽静谧的田园风光,通过咀嚼文字、品悟画面来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
片段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师:这首词里有哪些是作者喜欢的?
生:青青草。
师:青青草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绿色的小草,写出了小草的颜色。
师:是啊,这里运用了一个叠词“青青”,既好听,又形象,突出了小草的颜色。
师:你觉得这首词里还有哪些是作者喜欢的?
生:相媚好。老公公和老婆婆相亲相爱,这幅画面很温馨。
师:老公公和老婆婆相亲相爱,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说吴地方言。
张老师在解说这首词时,不是硬生生地把每一个词挑出来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学生走进了宁静幽美的村寨,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各自感受着诗词独有的意境之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片段二:品析词眼,提挈全篇
◆品“无赖”
师:哪个词是说小孩子调皮的?
生:无赖。
师:我们现在是怎么理解“无赖”的?
生:不讲理的人,调皮捣蛋的人;
师:文中的无赖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是有趣的意思。
生:我看是可爱、顽皮的意思。
师:哪一个字可以看出他的顽皮可爱?
生:喜。
生:卧。
生:从文中“最喜”一词可以看出。
师:哦,确实如你们所说,这里的“无赖”是指可爱、顽皮的意思。古今词义的差别就在这里。文中的“卧”字怎么体现出小儿子的顽皮可爱呢?你们再观察一下,能说说小儿的动作或神情吗?从中你们又体会出什么呢?
生:因为文中写道小儿子剥莲蓬,别人都是站着或者坐着的,只有他是卧着的,可见他很调皮,很可爱。
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尽情联想,品出了一个“卧”字的味道,也品出天真,品出专注,品出童趣。
◆品“醉”
这首词中,“醉”字是很有味道的,那么这个“醉”字究竟包含了什么样的味道呢?张老师是这样展开课堂教学的:
师:老公公和老婆婆相亲相爱,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吴地方言。
师: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独处的时候。
生:醉里。
师:不可能完全醉,那么老公公老婆婆为什么醉呢?
生:彼此恩爱,很陶醉。
生:看到孩子们很辛勤地工作、玩耍,在沉醉。
生:回忆年轻时沉醉。
生:看到美丽的风景,沉醉了。
师:谁来为老公公讲几句话?他们用什么话来讲?为什么要用方言?
生:让别人听不懂。
生:他们只会讲吴方言。
生:说家乡话会比较有味道。
师:老公公看到这种情境,他喜欢吗?
生:喜欢。
师:是啊,这样的美景,这样的人家,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陶醉其间呢?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次走进词中,走进词人。(读)
以上教学中,张老师通过对教材的巧妙重组,为孩子们提供了刺激感官的情境图;通过分解、组合、想象、吟诵、链接,做到以读引思,以思促读,图文结合,引领孩子们走进阔大的词中境界;同时,根据语境来帮助学生品词眼,扣文眼,变枯燥为多采,变单一为丰富,让学生体会古词的绝妙之美,意境的朦胧之美,词律的音韵之美。
在学生深入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根据主题教学思想,张老师拓展延伸,让学生想象补白,体现了走进文本解读,跳出文本感悟的章法。
师:如果你是老公公,你会对老婆婆说些什么?
生:老婆子啊,你看我们的大儿子多勤奋,你看我们的小儿子多可爱!
师:如果你是大儿子,你会想些什么?
生:我会想,我的辛苦能换来父母的恩爱,弟弟的安康,我很快乐。
师:这是幸福美满的一家人,但是我就奇怪呀,大儿勤劳不是最喜,中儿智慧不是最喜,为什么最喜欢无赖的小儿?
生:喜欢他的调皮、天真。
生:从他的顽皮中找到了自己的童年。
师:是谁可以让这个孩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玩耍?
生:父母。
生:兄长。
师:是啊,没有和谐恩爱的父母,没有勤奋智慧的兄长,哪有天真无虑的孩子?这样美满的家庭,老师叫做“安居乐业”。
在创编补白中,学生的思维像风筝一样飘了起来,有夸儿子的,有赞翁媪的,有誉自然田园风光的,孩子们绘声绘色,意趣昂然。在自由洒脱的补白之后,教师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村居”的“居”字上,使其尽情品味恬静温馨之美。
清平乐村居 说课稿篇三
一踏进教室,就听到学生在背诵什么,连贯、流畅。细细一听,不由一惊:竟然全是对子,有些古文我都不知其意。再听,更惊:每个孩子站起来都会说一句,且不与前同。难道他们有书?询问身边一个学生,原来并非有书,而只是老师打印给他们的一些叫《声律启蒙》的材料。回想他们班在四年级时就学《三国》,不由感叹:如此下去,孩子们的语文功底如何了得!再观老师,气定神闲地站于前,在偶尔的打顿处轻轻扶一把,看得出,要求学生背的,老师也了然于胸,一直知道她有国学的底子,但就似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一般,如今,见了真章,顿生佩服之心。课尚未开始,好感却已生。
而课结束的那一刻,我再次被震撼——看那作业:“(选一题。可合作。)
1、收集辛弃疾的其它词,自学并背诵。(一首☆)
2、收集辛弃疾的其它词,自学并准备为大家讲解。(一首☆☆)
3、给这首词配上好听的曲子,或吟或唱。(一曲☆☆☆)
4、模仿25课“文包诗”的形式,改写这一课。(☆☆☆☆)
5、次韵《清平乐村居》。(☆☆☆☆☆)
这样的作业,没有丰厚的积淀是全然完成不了的,而朱老师的学生们,却喜滋滋地看着,旁边那位男生,在悄声说:“我要次韵一首。”
惊叹!丰富的积累是厚重的底色,有了它,语文味就自然而然从师生的骨子里渗出来了。难怪,先声夺人。处处夺人。
课堂里始终回旋着似有若无的音乐,这伴奏烘托的主旋律是什么?是师生诗一般的语言。听,舒缓处——
师听完学生理解词句后的朗读,轻言细语:“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眼前有一幅幅的画面在展开。来,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看看,你的眼前依次出现了哪些画面?”
当学生很自然地把画面一一取名说出,老师微笑着,言语诚挚:“真想知道,展现在你眼眸的,到底是如何的画面呀。愿意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描述给大家听吗?”
经过短时间的自由准备,学生伴着古色古香的筝曲描述起来:“青青的嫩草地毯似的铺在荷塘边,曲曲折折的河塘上面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婷婷的,似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挤挤挨挨地排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婀娜开着的,有羞涩打着朵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沁人心脾的清香。”……
听,跳跃间——
当学生一个个描述完自己“看到”的画面,老师动情地感叹:“景美,人更美呀。这是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也是——”老师身子微微倾向一排学生,他们很默契地开起了火车:“也是和和美美的村居生活。”“也是其乐融融的村居生活。”“也是世外桃源般的村居生活。”……
再听,昂扬时——
结束前,老师适时出示资料,适时改变背景乐,只稍一点拨,学生和听课老师顿觉豁然开朗,老师走回黑板前,指着板书,语气激昂了些:“学到这里,对这个‘醉’字有新的理解了吗?”全心醉在课堂的学生,很轻易地概括起来:“这两个白发翁媪醉了,因为喝了点酒而醉,因为两个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而醉,也因为望着家附近的儿子们,享受着天伦之乐而醉;词人呢,看到这里清新自然的景色醉了,看到这家人幸福的样子醉了,当然,他被贬,心情不好,可能也喝酒了,醉了;我看了这幅画面也醉了。”
师,此刻也陶醉了:“是呀,这让许多人醉了的‘村居’,走过800多年的风风雨雨,清清新新地向我们走来,深印在心。来,一起把它背出来——”“愿这没有硝烟的、安宁祥和的村居生活,如一支舒缓的圣曲,在地球的每个村落回响,回响永远。”
是呀,没有硝烟的和平之曲,在孩子们心间回响,而语文味亦如最动听的乐章,弥漫于课堂的角角落落。
整堂课,在朱老师精心设计、巧妙构造的情境中进行:从揭示词题,试想画面,到疏通文本,感知画面,再到品评意象,生成画面。这想象恰似一颗种子,悄然播种,逐渐破土,随之萌芽。本来是学生不熟知的`事物,变成了想象中的一幅幅图画:茅舍清溪图、翁媪相媚图、大儿锄豆图、二儿织笼图、小儿剥莲图,那遥远就顿时亲近起来,学生在自己的心里勾画,“笔”到之处,语言也相应生成:“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空气非常清新,那又低又小的屋檐还残留着露水,散发出一阵阵清香。虽然茅屋又矮又小,但周围的景色却很美。小溪边上的小草也醒了,他们伸了个懒腰,一阵微风吹来,小草伴着小溪发出的‘哗哗’声,轻轻摇晃着,多美啊!”“池中的荷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着,花瓣儿红里透着白,这一切吸引了小儿子,他伸手摘了个莲蓬,趴在溪边剥了起来,小脚翘了起来,微微笑着,小嘴也动着,好像在数着‘一、二、三、四、五,一个给大哥吃,一个给二哥吃……’瞧那小孩子多可爱啊!”(生的发言)[
这语言,从心出发,带着灵感,带着情感。于是,我要说,此时此刻,语文味就插上双翼,飞进了学生的心田。又插上双翼,从学生的心田飞出。
突然想起外甥女来了。去年此时,姐姐向我告急,说外甥女学了这首词后,竟然说不要读书,要去过农家生活了。当时我们笑言,老师的课上得太好了,以至于孩子都有些“走火入魔”了。走进朱江月老师的课堂前,我心里曾存了一个念想:这首词到底有什么魔力,定要弄个明白。待得课中,学生由意生出象时,我明白了,魔力就在此地,这一幅幅图画怎不令人陶醉?但朱老师没有在此收尾,她有意地多了一举:拓展背景,丰韵画面。课件出示辛弃疾的资料:“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42岁时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是悲愤的,但他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
一直在课堂低低萦回的古筝曲没有了,只有一个学生在读着资料。待得读完,朱老师缓缓开口:“此刻,看着这安宁祥和、温馨和谐得村居生活,辛弃疾感慨万千,他会想——”刚刚还沉醉在美丽村居的学生,看着资料,一个个设身处地想起了辛弃疾的心理,当一个学生说:“他可能会想:如果让所有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那该多好啊!”此时音乐再次响起,但风格悄变,闻者顿觉豁然开朗,老师顺应接过:“是呀,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者有所养,幼者有所闲,是辛弃疾一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真正目的……”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知道《清平乐村居》有其特殊的意义,它是作者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作者的许多无言之说都寄托其中。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完整地看待,不能仅仅只用了一种情感——陶醉。
所以,我觉得这堂课的收尾既是一个高潮,又是一个抑制: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提升,语言更精炼优美。而思想也在这里清醒,得到一种看待事物正确而朴素的价值观。于是,很好地保护了语文味,使它不无限张扬,如秋一般,丰富中暗含了冷凝,呈现出收敛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