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相声)
甲:呦,老伙计,好久不见,最近还好吗?
乙:好!好!哎呀,最近您可年轻多了,怎么看都才五十呀。
甲:哎,谢谢!谢谢……嗯?这人怎么说话呢,我今年才三十。
乙:嗯,您还别说,个儿也见长。
甲:我都什么岁数了还长个儿?
乙:呦,可别这么说,我看,您至少长了二英寸,现在怎么看都有一米五了。
甲:长了二英寸才一米五?
乙:恭喜您了,恭喜!恭喜!
甲:去你的!
乙:我还发现,您的白发也少了很多,黑发都增加到30%了。
甲:合起来,我以前白头还多。
乙:我还发现……
甲:行了,行了,你再说我可就不像人样儿了。我发现最近您科长能耐了。
乙:哪里,那里,我这笨手笨脚的还长得了什么能耐。
甲:哎?不对,别的地方不说,就您这张嘴就够厉害的了。
乙:哪儿呀,我这笨嘴拙腮的,厉害什么呀。
甲:(小声说:他这样还笨嘴拙腮?)哎?不不不,您的口技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了,您绝对能把美得说成丑得,把活得说成死得。
乙:哎?不行不行,我其实……嗯?我比阎王爷还厉害三分呢。
甲:那当然了。
乙:去你的,哪儿凉快往哪儿待会儿去。
甲:这样吧,今儿个咱哥俩就研究研究这口技的问题。
乙:好啊。
甲:我们所说得口技呀,并不是指单纯模仿声音的那一种口技,而是指巧说。
乙:哎,对了。要说巧嘴的人,我们那儿可有几个。就拿那个张大妈来说吧,那可是会说呀,当地人称张铁嘴。
甲:呵,还是个名人。
乙:那是。要说人家这巧嘴之名,那可真是当之无愧。
甲:怎么说?
乙:人家那口才,不光能说,更会说。
甲:怎么个会说法儿?
乙:就拿上个月那事儿来说吧。
甲:上个月怎么了?
乙:上个月她儿媳妇到菜市场买菜,自己的钱锁在抽屉里,找不到钥匙,借了她两块钱。
甲:怎么还用借?
乙:人家分家分的清呗!
甲:真行啊!
乙:就这两块钱,回家后儿媳妇忘了还,那老太太的嘴就使上了。搭了个三轮儿,就到公司找儿子去了。
甲:找她儿子干嘛?
乙:找到儿子,一见面就说上了,人家小云啊,可真是个好姑娘……
甲:小云?小云是谁?
乙:老太太那儿媳妇,小名叫小云,要说人家小云可真是个好姑娘,特别懂事,上午,人家到菜市场买菜,钱拿不出来,怕你忙,耽误了工作,所以没告诉你,就跟我要了点钱……
甲:这是叫儿子还钱。
乙:她儿子知道她什么脾气,一拍桌子,对她说:“妈!这事您别放在心上,回家我非好好教训她不可,老人的钱也敢乱花?妈!她借您多少?
甲:这儿子多懂事!
乙:哎!儿啊,妈不是在乎那两块钱,只是不能把她惯坏!
甲:真会说话!
乙:儿子一听,掏出一张一百元人民币,妈!这一百元给您,剩下的算是儿子替小云给您老赔不是!
甲:嗯!
乙:老太太真有招,口里说,不用还,一家人,说什么还不还的,手接过钱,揣兜里了。
甲:这张大妈,可真够厉害的!
乙:这还不算,老太太把钱装兜里又说话了,儿呀!其实妈不该为这两块钱来找你的,可是妈最近手头有点紧,事又多,才……哎!
甲:这是又跟儿子要钱呢?
乙:可不是吗?要说张大妈的儿子可真是个孝子,一听:“妈!儿子最近没空,不常回家,让您老缺钱了!这是儿子不好。给,一千元够不够,手里现在就这点儿,如果不够,我在去给您支!
甲:真是个孝子!
乙:老太太一见到钱,那眼睛都亮了,一把抓过来高兴的说:“够了!够了!还是有儿子好啊!妈可真没白疼你,妈走了,你忙吧!不耽误你了。
甲:得!又拿了一千,这老太太可真够意思。
乙:回到家,看见儿媳妇就喊:“哎哟!累死了”儿媳妇也是个孝顺人呀,一听妈累了,就放下手中的活,跑过来:“哟,妈您干什么去了,找不到您,我都快急死了!”“哎!我到小风那儿去了!”
甲:小风,又是谁?
乙:张大妈的儿子叫小风,“哎,我到小风那儿去了,”儿媳妇一听,说了:“妈,那么老远您去那儿干什么啊?有什么事您跟我说就行了,缺什么,我替您准备,您要是想他了,打个电话叫他回来看您不就行了!”
甲:瞧这儿媳妇多体贴。
乙:哎,没事儿,就是妈最近手头儿点紧,去跟儿子借点钱。儿媳妇一听:“妈,您手头儿紧怎么不跟我说,大数目没有,三百五百,一千,两千的总有,您干嘛跑那么远啊?”
甲:这还蒙在鼓里。
乙:老太太把手一挥,“哎,你手头也不松啊,小风又不常回家,万一你有个急事儿,也得用钱呀!”媳妇一听从兜里掏出五百块钱:“妈!您这是说什么啊?来,五百够不够?不够您说话!”
甲“瞧!这儿媳多大方。
乙:老太太说了:“哪能要你的钱啊!(手朝兜里一插)
甲:这是干什么?
乙:把钱揣兜里了。
甲:嗬!这张大妈可真行,说一套做一套,两块换一千多,真够可以的。
乙:把钱揣兜里,伸手拍了拍,觉得差不多了,站起来,说:“小云,你忙着吧!妈出去一下。”小云说了:“妈,您不是累了吗?有什么事儿,我帮您办吧!”老太太一听急了:“不了!不了!我已经歇过来了!”边说,一边撒腿就往外跑。
甲:这么急干嘛去啊?
乙:先把钱存上去啊!
甲: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