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连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一
教材中只呈现了一个例题: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在教学中我和学生是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这样的流程来解答这类问题的`。
1、阅读与理解。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我们可以知道题上告诉了我们什么?问题是什么?需要指出的是读题对于解答应用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有些学生在做题之前连题都不读,一看就在下面列算式。很多情况下列出来的算式都是错误的。因此数学老师一定要教育学生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拿到题以后首先要好好读一读。
2、分析与解答。我们将前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每队多少人?)怎样列式?60÷2=30(人),每队30人,平均分成3组。可以求出什么?(每组有多少人?)怎样列式?30÷3=10(人)综合算式:60÷2÷3=10(人)。这是一种正确的解答方法。那么这道题还有别的解答方法吗?我们将后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一共分成了几个小组?)怎样列式?又说2×3=6(组)的,又说3×2=6(组)的。到底哪个是对的呢?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应该是3×2=6(组),60人平均分成6个小组。可以求出什么?(每组有几人?)怎样列式?60÷6=10(人)。怎样列综合算式呢?60÷(3×2)=10(人)。为什么要用小括号?(因为我们要先算乘法,必须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这类问题教师要特别重视的问
题是解题方法的指导。只有学生学生学会了解题方法,他们才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3、回顾与反思。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这是一道应用题。最后还要写答案,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完整步骤。
4、练习。在讲授完例题以后我出示好几道这种类型的题让学生来做。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帮助学生及时消化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通过练习的情况来看对于用连除的方法来解答这类问题学生大部分都能正确列式。乘除混合这种解答方法有部分学生算不出答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没学过)我明确地告诉学生我们是用两种方法解答的同一个题,那么最后的得数肯定是相同的。不会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就直接在后面写上得数就可以了。只要你的第一种方法算出来得数是对的,那么乘除混合算出的依然是这个得数。
连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二
新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之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正是为了完成这一项目标而设计的。
在本节课里,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定在“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尤其是对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使他们感到有趣是设计教学的前提。这节课我在教学引入方面采用了让学生看团体操表演的形式,学生都感到很有趣,有效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开了个好头。如果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也就活了,学生也更愿意学了。团体操的表演的情景,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小圈有多少人”也就成了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可见联系实际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并且能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还能够有效地是数学课堂得以延伸。
探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以问题为引导的探讨性学习模式一般可分为四个过程:第一步,发现问题;第二步,学生提出问题;第三步,组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第四步,回顾反思,并提出要继续探究的问题。在设计时,我是这样一步步完成的:第一步,由观察“春季运动会”的情景,使学生发现问题;第二步,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第三步,师生共同探讨如何解决“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这个问题;第四步,回顾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并希望大家能够多留心身边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教学例题时,我首先: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出示情景图:春季运动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你们看又在进行什么比赛?
(2)观察收集,提出问题:①独立观察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②交流收集的有关信息:有60人表演团体操,平均分成2个大圈,每个大圈平均分成5个小圈,每个小圈有6人。③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3)探讨交流:①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着重探讨书本提出的问题,确定第一步解决什么问题。②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a、每大圈有几人?60÷2=30(人)每个小圈有几人?30÷5=6(人)综合算式:60÷2÷5=69(人)b、2个大圈共有多少个小圈?5×2=10(个)每个小圈有多少人?60÷10=69(人)综合算式:60÷(2×5)=6(人)根据不同思考角度,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4)自我评价:在探索交流活动中,说、听、议做得如何?
就这样,我把整个学习过程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不断的探究中,学会生活中的数学。
连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三
今天上了一节《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就是用连除解决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相当于旧教材中的归一问题。本节课的整个内容包括一道例题和“想想做做”的7道练习题,还有一道思考题。整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小黑板出示三道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的一步计算应用题:1.有三组学生植树,一共植了12课,平均每组植多少棵?2.5本笔记本共20元,平均每本笔记本多少钱?3.有三组学生去植树,每组有4个人,总共植了36棵。问:①一共有多少人去植树?②平均每组植了多少棵?前两题我是要求学生齐读题目,然后指名口头解答,第三题在解决两个小问题之前我先要求学生说出要选择哪些相关问题。然后出示课题——解决实际问题(板书)。接下来开始新授课的学习。我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然后我添了个条件:一共有224本书。然后我问根据这些条件你能不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当学生提到“平均每个书架没层放多少本书”时,我马上卡片出示这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我下去巡视,指名用不同方法做的学生上黑板板演,再请他们分别说说你先算的是什么,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解决的,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接着我把224该成448,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旨在说明:不管数字怎么改变方法是一样的。最后做了两道练习题。
整堂课的大概流程就是这样。尽管本节课上下来相对流畅,但不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两步计算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中间问题,即第一步先算的是什么,这个最好要板书出来。如:224÷2=112(本)112÷4=28(本)这种方法,先算的是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这个“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最好要板书在式子的边上,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说理。
这里我所说的形式单一包括两个方面:一.说理方式的单一。说理本身就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爱说。当我问做对的同学举手的时候,90%以上的学生都举手了,但是当我问你是怎么想的时候,举手的同学却是寥寥无几,原因就在于不爱说理。那么可以尝试改变提问的方式,比如说可以问“你猜猜他(板演的同学)是怎么想的?”这样也许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练习形式的单一。我就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板演,最后说理,比较模式化。可以换种形式来完成练习,如口答的形式。再者就是在说理的时候,不一定要根据算式说出先算的是什么,还可以教师先规定先算什么,然后让学生列出式子。
之所以说是我的“通病”,是因为都是些我比较容易犯的问题,跟我的教学经验有关,跟我的对教材还不是吃得很透有关。
1.时间的把握。
前面的复习铺垫时间显得稍长,应该控制在五分钟以内,那么全班的读题可能可以略去,只要学生看题解答就可以了。既然前面已经超时,那么要调配好下面的时间。正因为没有做好这一点,同学们的练习时间就短了,也许就没有达到巩固的效果。
2.让学生说多一点。
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说理的时候,特别是当学生说的疙疙瘩瘩的时候,我总是怕他说不出或者说不好,于是还没有等他说完就总是急着去帮他完善他的语言,其实要相信学生能说好,要把机会留给他们,也就多等几秒钟的时间。
3.利用好课堂生成。
本节课有三处生成的地方,我都没有处理的很好,显得有些生硬和牵强。一处是当我问“你能根据这三个条件提出什么问题吗”,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假如有4个书架……我没有等他说完便说“你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老师的问题是……”这里我不应该直接否定他,可以说“我们看图上是4个书架吗”可能这样处理会好一点。二处是当我们算出例题的结果是28本时,一位学生突然举手跟我说:书架上明明只有25本书。这使我有点措手不及、哭笑不得,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我的引导不当,使他注意别的地方去。三处是一道关于吃药片的练习题,用共150片去除以每日3算出来的结果的单位是什么有点争议,我本应该马上收拢告诉大家这样做是讲不同道理的,所以我们一般不用这种方法来做,可是我还是问了下去,于是各种答案都有,造成不必要的争议。
说着说着,竟觉得有种说不完的感觉。确实,有很多的问题存在着,但我想只要能够意识到,我一定可以慢慢地克服,以不断提高我的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