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俱进,文明继往开来;知识逐年增长,信息无处不在。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一说“八千年”,另说“一万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五千年之文明史孕育凝聚了一份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数千年之文献积累与知识交流,构建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东方汉文化,筑造起灿烂辉煌、丰厚无比的中国汉学知识宝库,形成了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华夏文明参天大树。
党中央最近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国图书馆学会据此提出了《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这既是对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良道德的继承和弘扬,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道德的新要求。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信息化一个个到来,传统图书馆以往那种封闭性、单一化、系统内服务正在被开放性、多元化、社会化服务所代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世界性”的服务亦将要进入我们的事业与工作。为我们的文献服务之对象、内容与方式注入又一新的特性和开出另一新的天地,对此当应保持清醒地认识和足够地准备。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图书馆学界老前辈沈祖荣先生就着力倡导要培养一种图书馆精神,即坚定的图书馆事业信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忠实于图书馆事业和伟大的服务精神。要达成这一精神,唯有修己身、养己性、诚己情、贵己德。自爱、自尊、自主、自强、自省、自律。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对图书馆职业有责任心的人、一个与读者有用的人、一个与知识的传播与信息的交流以及文化的承继有益的人。
由此我想起近年来风靡全球的一本小册子《致加西亚的信》,其中讲述了一个极为平凡普通而又极其深刻感人的送信人罗文如何把信送至加西亚的故事。这一浅显的故事并其中给予人们的启示似已远远超过那些苍白无力的政治说教。在这里,“送信”业已变成了一种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我想,做为一个有着二十六年馆龄的馆员,尤其是身为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一名文献工作者,更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文明的守望者”、“知识的信使者”。我坚信,只要自己抱定忠于职守、提升自我、服务读者、奉献社会的理念,并付诸在每一日、每一月、每一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一生;投入于每一位读者、所有的读者;融汇在每一本书、千万本书、所有的图书文献服务中去,一定能够达成的。为此,我将坚持而不懈,努力而不已!
我愿与业同仁同事同行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