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篇一
记忆里的春节,要办年货、吃年饭。香肠腊肉,鸡鸭鱼肉,糖果花生,做头碗、蒸扣肉、炖鸡汤、腌咸菜,家家户户都要采买充足,提前准备。记得家里每年的年夜饭,有两道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白水青菜,一个是水煮鲫鱼。妈妈说做人要清清白白,过日子要年年有余。
记忆里的春节,要放鞭炮、看烟火。吃完年饭,爸爸会带我到学校的操场上,陪着我放鞭炮和烟花。因为胆儿小,爸爸每年都会专门为我准备那种相对安全的“冲天炮”。每次我一点上火赶紧松手,只听见嗖的一声就冲上云霄,在深邃的夜空中噼噼叭叭炸得声声作响,好玩极了。但是烟火就不一样了,我可以从容地拿在手上,点燃一枝枝烟花,用手转很多个圈,划出一个个闪亮的光环,然后开心地看这些五彩缤纷的火花把夜幕点缀得无比美丽,仿佛看见来年的日子红红红火、绚丽如画。
当除夕的钟声敲响的时候,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早已此起彼伏,千家万户都在迎接新年的到来。爸爸这时会无一例外地亲自点燃一串劲爆无比的大红鞭炮,除旧迎新。而我则躲在他的身后,捂着耳朵,用心地听这个城市沸腾在爆竹声中,淹没在烟花的世界,淹没在人们美好的祝福与期望中。
记忆里的春节,要穿新衣、拜新年。大年初一,小孩子是一定有新衣服穿的。记忆中的自己,穿着簇新的小棉袄,大红的罩衣,小辫上扎着鲜艳的红花,脚上还蹬着一双让小伙伴们羡慕嫉妒恨的小红皮鞋,那个得瑟劲儿呀。
初一的清早,总是听着鞭炮声响就起床了。张罗着跟妈妈到外婆家拜新年,吃外婆亲手做的红糖汤元。然后再讨个大大的红包,找个没人的地儿,偷偷地抽出那些崭新的五毛、两毛的钞票,闻一闻、数一数,盘算着买一本心怡已久的小人书,或者是一大包鱼皮花生,心里那个乐呀。
记忆里的春节,还要买年画、贴对联,还要挂灯笼、蒸年糕,还要走亲戚、逛庙会。倒贴福字、除夕守岁,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些曾经的记忆,儿时的幸福,深深地藏在我的心底,永远也无法忘却
每当恍然回首的时候,暖暖的阳光就会从时空的缝隙中透进来,直射心扉。那些儿时的记忆,那些逝去的时光,便如潮水般涌来,让人无比欣喜又无上怀想。想起那年那时,想起父亲的笑,母亲的爱,想起满屋子的欢声笑语。
“今天所记忆的,就是明天会遗忘的。就是未来无从追忆的。”真希望这些春节的记忆,不再只是记忆。真希望我们的孩子们,也能喜欢充满传统年味的春节,把这份爱与温暖,代代传承下去。因为,我们所拥有的,只有当下。而过去,会成为一种信念和精神。
春节篇二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我们一年当中最为重要和热闹的节日,每年的春节总是热热闹闹,今年也不例外。
在老家,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就应该忙活起来了。请灶王爷,供灶王爷。希望新的一年灶王爷可以带来好运。二十四,打扫房屋,来一个彻底大扫除。家里老老小小一起上阵,洒扫庭院,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扫卫生,高高兴兴迎新年的欢乐气氛。
春节将至,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贴年画。大红的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贴年画,也是贴门神,是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的寄托。有许多人家也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福气,代表希望,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二十五,磨豆腐。打豆腐是辛苦活,所以,村里只有几户人家做豆腐,所以,二十五那天,人们都会早起,要不然做豆腐可就排不上队了。大家做好豆腐,要储备起来,以备正月里食用。
二十九蒸馒头,馒头用来自己吃和招待客人。还没等歇会儿,紧接着,三十就到来了。三十晚上,离家在外的人不管多远都要赶着回家,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响起来了,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吃过年夜饭,大人们围坐桌前闲聊,而小孩子就出去玩,看放烟花。一朵朵“菊花”在空中绽放,偶尔还会有几朵“牡丹”在一旁喝彩。“天女散花”使天空多了几分绚丽,显得格外动人。
烟花持续放了三十分钟,光亮把整个小村包围了起来,小村充满了欢乐与喜庆的气氛。除了这些,年三十,大人和小孩还要守岁。当然,几岁的孩子是要睡觉的,因为第二天还要去给长辈们拜年。当然,也有家长趁孩子睡觉时,偷偷地将压岁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下。给小孩子一个惊喜。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人们许下自己的新年愿望,也向别人祝福,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有好运气。一般来说,人们都是聚在一起去拜年,年纪较大的人则不出去,在家里等着人来拜年。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给长辈送上自己的新年祝愿,长辈则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也表示自己对晚辈的期待与祝福。
在给长辈拜完年以后,许多孩子便撒了欢似的,跑向小伙伴的家。一来是找小伙伴玩,二来也是给小伙伴的家人拜个年。
春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流传了几千年。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带给了人们欢乐。一切矛盾都化解了,得到的不是误会,而是祝福;一切不高兴都消失了,得到的不是伤心,而是快乐;一切疲倦都不见了,拥有的不是倦意,而是舒心。
春节,游子回家,家人团聚。话里有思念的心,团圆的泪,感恩的笑容……
春节,带给人们祝愿,带给人们希望,带给人们团聚,带给人们喜悦……
春节篇三
“我赢了!”,我端着那只空荡荡的碗,自豪地向爸爸宣布。
我想我永远不会忘了这个镜头。
我是一个挑食的人,面对春节时的那些大鱼大肉,我会先仔细地扫视一番,然后无奈地摇摇头,避而远之顺便带几桶方便面。
让王耕耘吃饭,无疑成了我大姑小姨二舅等人20xx年最具挑战性的事,甚至有人感慨:“怎么比国宝还难养?”
其实我自认为我很容易养,一碗红绕牛肉,一碗香辣牛肉,一碗香菇炖鸡,一碗浓汤大骨就行了,当然,还得再来点开水。
到姥姥家,姥姥姥爷用卤猪耳朵、山药焖鸡、韭菜炒千张和酱牛肉来挑战我的味蕾,不得不说他们真的努力了,但很可惜,作为一个专业的挑食人士,我还是对这一桌子菜判了死刑;奶奶家也精心准备了白菜萝卜炖肉、卤鸡爪、毛豆炒火腿、猪舌头等,想对我进行一番狂轰滥炸,可惜,他们还是失败了。在奶奶姥姥她们焦头烂额的同时,也有几起成功的例子,大舅用鸡翅得到我的肯定,二舅用猪肝赢得我的称赞。
有次爸爸突然对我说:“你不是一直想换台电脑吗?只要你吃碗鱼,我就给你换!”说实话,我几年前就看家里那台电脑不顺眼了,它的配置在如今这信息电子科技智能时代早已落后十万八千里了。我一直要求换台新电脑,可爸爸却有一套完美的理由:“首先,我不经常用电脑;其次,你妈不怎么用电脑;最后,你用电脑也只是为了玩游戏,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换?”这次他居然主动提出来!机会啊!可是他也太狠了,居然让我吃鱼!熟悉我的知道咱耕哥有两大不吃,不吃蛋、不吃鱼。鱼啊,诸位,它们自以为优美地扭动它们的身躯,却散发出令人恶心作呕的腥味,最不能让我忍受的是,它们可以为了一点食物而毫不顾虑地扑上去和同伴接吻。可是我的确不想用那台老电脑了。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我决定了!
“好,成交!”
第二天中午,他们便弄来一盘酸菜鱼,给我盛了满当当的一碗。我双目紧锁,眉头紧皱,像是即将上前线的战士。我不断地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在面前的不是鱼,而是肯德基的香辣鸡翅,不喜欢吃鱼只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好吧,没有什么是我做不到的。
我缓慢而哆嗦举起筷子,将米粒般的鱼肉夹到眼皮子底下,一屏气,一咬牙,一切齿,一闭眼,我拼了命般将鱼肉送到嘴里吞下去,在入喉的那一霎那我甚至想到了“遗言”二字。
我就以这样的过程,艰难痛苦地撑下去,一个半小时过去,我豁尽全身力气,将最后一口鱼吞咽下去,然后一把夺过爸爸的酒杯,将里面的啤酒一饮而尽。
哈哈!我吃完了!我胜利了!哦耶!
我兴奋地举起碗向爸爸示意。这个瞬间将我成为我记忆星空中永恒的璀璨,因为这也算是我第一次挑战自己的极限。
春节篇四
过年,是最有味道的。在我们乡下,年味来得早,去得迟,可以通过看、吃、玩来感受。
看出年味的忙碌与热闹
乡下的年味大概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变得浓起来。腊月二十四在我们乡下俗称“小年”。家家户户也就从这天开始变得忙碌起来。当你走出去转转,你会看到,每家每户都在贴春联,挂灯笼了。还有你会看到每家的小孩在这天
也会穿上新衣服,手中还会拿着一些擦炮或小烟花,成群结队地从这家走到下一家。
随着年的越来越近,你随处可以看到的是东家杀猪,西家宰鸡;你可以看到家家户户忙着打扫卫生,忙着打糯米做年糕的身影。
当然,最能让你大饱眼福的是除夕晚上的焰火了。夜幕刚刚拉下,各家各户都搬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开始了放烟花比赛。这边一个“鲤鱼献福”,那边一个“百花闹春”……整个夜色在焰火的衬托下变得如此绚烂多姿,五光十色,让你不得不惊叹,让你忍不住地激动。
吃出年味的丰盛与美好
带有年味的吃,也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从这天开始,每家每户的餐桌上的菜肴越来越丰盛。当然最丰盛、最讲究的还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年夜饭的餐桌上一般有十个菜,叫做“十全十美”。在吃的过程中,你有必须要吃到的菜肴:红烧肉,色泽红亮,你吃上一口,滑而不油腻,吃过之后,就象征这儿比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吃过红烧肉,不要忘了夹上一块豆豉蒸肉,这样,有种香香的味道流入你嘴中,吃下肚,就寓意着你的工作蒸蒸日上了。还有鱼和年糕,这些都是有着一种美好寓意的菜肴,你不可以不吃的。当然,在我们乡下也有另外一种吃俗,那就是年夜饭的菜肴和饭都要吃剩一些,这样就表示“年年有余”了。
玩出年味的祥和与快乐
看过了年味的忙碌与热闹,吃过了年味的丰盛与美好,我们还可以从玩中领悟到年味的祥和与快乐。
有人说拜年的时候讲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而在我们乡下不同。一般情况下,初一的那天,邻里间的小孩大人都会相互地串门,遇上同龄的道贺一声“新年好”,遇上年长的说上一声“给您拜年了”。家家户户都拿出上好的糖果来招待。整个人家都是一派祥和温馨的景象。
过年的时候,下雪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瑞雪兆丰年”的缘故;另一方面就是在过年的时候下雪,大家可以尽情地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大人们无需挂念到地里面去劳作或到外面去赚钱养家;小孩子们无需挂念上学或担忧大人们的斥责。因为,在雪地里,大人小孩早已玩成了一片。你瞧,大人们滚来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雪球,做成了雪人的身子和脑袋。小孩们找来了辣椒做雪人的嘴巴和鼻子,桂圆核做雪人的眼睛,再找来一个斗笠给它戴上。一个滑稽可爱的雪人做成了。大人小孩们站在雪地里欢呼庆贺……
年味,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变得越来越浓;年味,随着新年钟声的逝去变得越来越淡。人们也在看、吃、玩中体味着这年的浓浓味道。
春节篇五
爬山是过年的传统活动之一,寓意来年步步高、节节升。于是在大年初一,阳光明媚、春风习习的下午,爸爸、妈妈和我,我们三人决定去爬白云山。白云山就在台州主城区中心,山不是很高,海拔156米,山顶还有一座塔,叫白云阁。
为此,我特地穿上了新买的运动鞋,还背了个小包,包里有三颗糖、三个梨、三瓶酸奶,另外还带了个望远镜。
我们兴致勃勃地从山脚下的星星广场出发了。旁边的商铺都还关着门,想必是回家过年了吧。广场上人也不是很多,一个5、6岁的小男孩在水池边玩水枪,爸爸妈妈却不在身边,真担心他会不会不小心掉下去。还好,一个阿姨正坐在不远处的石凳上,往这边看着,应该是小男孩的妈妈吧。
上山前,我急不可待地就要吃糖了,爸爸拦住我说:“今天下午爬山,只有这些吃的,全由你来分配,你可要安排好哦!”我点点头,想了想,刚好一人一颗糖、一个梨、一瓶酸奶。
我们手拉手开始上山了,可路有点窄,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上下山,我决定让妈妈走前面,我在中间,爸爸垫后。我高兴地跑着跳着,不停地秀秀我的新运动鞋,嘴里含着糖、哼着歌。没几分钟,我就热了,我把衣服脱了给爸爸,脚步也放缓了很多。
大约在三分之一处,有一座凉亭,刚好我觉得累了,决定过去歇歇脚。走近前去,一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跟她爸爸撒娇,她爸爸则指着我鼓励说:“你要跟这个小姐姐学习,要坚持自己走上去!”是的,要坚持,我决定不休息了,继续走,不过可以先把酸奶喝了,呵呵。
行程过大半,我实在是快走不动了,我看见路边刚好有空着的石凳,于是拉着爸爸妈妈坐下来,一起把梨吃了。我们边吃梨,边聊天。爸爸给我讲以前他参加爬山比赛的故事,有厉害的叔叔一口气冲上山的,有前面很快但后面被人追上了的,有一开始不快但后面一鼓作气赶超的,也有的叔叔就始终边聊天边慢慢爬的,听得我津津有味的。
正在这时,之前在凉亭里的小女孩和他爸爸竟然赶上来了,超过了我们。我赶紧拉着爸爸妈妈出发,我可要比他们先爬到山顶!
终于,我们到了山顶了。山顶入口处有一口好几百斤重的大鼎,不会就是秦武王举的那口鼎吧,哈哈。大鼎后的白云阁可真高,有6层40多米高,是仿唐代风格建造的。塔顶专门设有茶桌和椅子,供大家休息赏景,可是我的背包里已经没有吃的了,难道只有干看着别人吃吗?我后悔前面吃得太早了,其实完全可以留一瓶酸奶或一个梨什么的。这时,爸爸变魔术似的竟然拿出了一个橙子,真的好甜好甜啊,好好吃,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味道!
我们拿出了望远镜,这时我才知道爸爸为什么让我带上它,全城美景一览无遗!
爸爸提议此时可以吟诗一首:“白云山上白云阁,白云阁前白云鼎。新春登临白云顶,成长进步在脚下!”
今天爬山可真有意义啊。
春节篇六
又是一年芳华。
似水流年,蹉跎了一季又一季的桃红柳绿。今岁,再见火树银花,春节已是不容置疑的探访人间。
春节是有些微雨的,可很快停了。雨后的阳光尚觉清寒,看时是那样晃眼,惊了沉沉的心梦。忧如隔世般看那天上几片流云,不知它们从哪里飘来,入我的眼时却显出了单薄。这云从何处惹了别离吗?
不知名的白色的小花已绽放枝头,原来春姑娘温柔的小手早就拂过了冬日冷冷的枝。摘一朵,嗅了满鼻的花香,还带着淡淡的青草味道,触感是凉凉的、润润的,于是觉得自己触到了春姑娘的手,微微一丝暖意让心莫名的一阵悸动。
小孩子们顽皮,手里总会拿些烟花、鞭炮之类的东西,三五成群地围着一个胆子较大的男孩子,吵嚷着要点着爆竹的引线。有些还放在瓶子里引着,炸得很是恐怖,便有大人过来喝斥制止,孩子们也就一哄而散。只一会儿,又聚拢来,爆竹声便此起彼伏,总不断传来。
走亲访友的,总是面色红润,一脸的阳光,眼眉都是含着笑。男人们总不忘记吹吹牛,说斗酒赢了谁家的男主人,或是哪家的中了个三等奖还是他当时出的号码,又或是赢了谁的奖金。而女人们总在一起谈论起谁的发型做的好,谁的皮肤好,谁家的孩子懂事,谁家的男人能干,谁家的老公疼人。
那些老人才是最动人的风景,他们总会满眼慈爱,看着姑娘女婿、儿子儿媳、孙儿们,听他们的笑声成了他们的享受。现在的老人们儿女成家后,他们守着空巢,老夫妻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老伴儿”,也就节日时能够儿孙绕膝。
每每看到牵手散步的老人,眼里就有些温润。于那些老人而言,风雨人生几十年的光景,他们一路走来,至此,已经是云淡风清,简单的牵手相扶,便牵系了浓浓的亲情。年轻时是否两人彼此爱得死去活来,谁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得出呢?
轰轰烈烈、愁肠百结、魂牵梦萦,比起这份白头偕老、执手夕阳、笑看儿孙甚至是守着病榻,究竟哪一种离永恒近一些?哪一种才能成就真正的幸福?可怜了大部分人们啊,只能拥有其一,总让人生有些不甘的遗憾罢。
日子一天天流逝时,我们不自知,满了三百六十五天还不自知时,春节的爆竹便向着每一个不知今夕何夕的人们问起“辞旧迎新,辞旧迎新,你将辞掉什么?你又想要迎来什么呢?”
忽然想起张若虚的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种概叹让人沉呤了千年,到后来朱自清先生也轻轻地问“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起风了,透着丝丝不易察觉的寒意,吹起了红灯笼的丝线飘飘,吹转了孩子手中的风车,吹起满地鞭炮的残衣,也吹得那些白色的花儿竟片片零落,花季又如何?若不在枝头好好地灿烂,转瞬便是落红,只为下一季的春花作了春泥赔了嫁衣,“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香如故吗?未必,留下的只是千般忧伤与无奈的吧。
欣赏着处处风景的时候,心已飘到海角天涯。
春节像相思一样漫长,春节也像日子一样匆匆,你若问起“春节过得好吗?”我只能说“唉,又是一年芳华,又是一年芳华。”
春节篇七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每逢春节都会有很多独特的习俗,比如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放鞭炮、压岁钱。必不可少的当然还是贴春联。说起春联,
诗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联。过年时,每家都要换下旧春联,贴上新春联。
自从我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书法起,每年春节,写春联、送春联成了我的必修课。亲朋好友都向我索要春联。
牛年春节书写春联我觉得更牛气。前年我是习楷书,去年我又开始练习隶书,用楷隶两种字体各书写了一幅唐诗作品,参加了全国书法七级的资格考试。因此今年的春联我全部采用隶书书写。经过几年的书法练习,我觉得自己读帖、临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分析、处理字体结构布局的能力也大有长进,分析和运用基本笔画的技巧更熟练,因而今年春联写得较得体,隶书的特点也表现的较逼真。
在书写春联中,我也加深了对春联寓意的理解。注意对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春联。例如我给快90岁高龄的太太送了这样一幅春联:上联是春风惠我财源广,下联是旭日临门福寿康,横批是吉星高照。意思是:阳光普照全家,祝老人幸福、健康、长寿,全家快乐。太太高兴极了,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我特别注意读春联,在写春联中去解读春联,值得一提的是领悟欣赏了三幅独特的趣联。其一是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巧用数字和谐音,补缺的手法,表明了一种意思。字面看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横批没东西。我理解应为缺衣、少食、 没东西,这家人很穷。其二上联是壹壹壹壹壹壹壹壹壹,下联是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缺横批。字面上看,上联很多壹可以理解很多为丰富,即丰衣(壹)壹,下联足够多的拾可以理解为足食(拾),丰衣足食正好配为横批。我理解这幅对联要表达的是:有衣、有食、丰衣足食,生活很富裕。其三是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缺横批。这是妙用多音词不同读音构成的一幅趣联。真正意思的读法是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下联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据说这是一位从事豆芽生产的人写的对联,他希望自己生产的豆芽天天长(zhang),天天长(zhang)长(chang)。我给配一个横批应该是:越长(zhang)越长(chang )。
通过学习春联、书写春联。使我懂得了中国的汉字十分丰富。春联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精品。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节日里春联衬托了节日的喜庆,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作为炎黄子孙,我爱中华民族文化, 我喜欢学习、书写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