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典型信访案例篇一
近年来,我国信访工作持续发展,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桥梁,为广大群众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信访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典型案例,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案例经验,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中的准则,同时也体会到了信访工作的难点和挑战。以下将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并总结信访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案例1
在信访工作中,案例1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是关于一名村民向政府反映水源污染问题的案例。在政府部门的介入下,对该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调查和处理,最终成功解决了水源污染问题。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认识到,在信访工作中政府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政府应该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公众的权益得到保护。此外,政府在解决问题时,也应该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该案例中,政府对水源污染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最终解决了问题。
第二段:案例2
另外一个典型案例是关于一名农民工因工资问题向政府进行投诉的案例。这个案例揭示了信访工作中的难点和挑战。农民工因为工资拖欠问题首先找到了政府,但政府并未立即解决此问题,导致了农民工继续受到损失。这个案例告诫我们,在信访工作中,政府部门不能忽视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避免进一步的损失。同时,政府部门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更加注重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以共同解决问题,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段:案例3
案例3则是关于一名市民针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维权的案例。 在处理这个案例时,政府部门采取了全面的信息收集、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的方法,最终成功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认识到信访工作中的公众参与至关重要。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向公众征求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公众的声音,确保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公众的认可度。同时,在解决问题时,政府应该依托专家咨询,科学的解决问题,以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
第四段:结合案例总结
通过上述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心得体会:
首先,在信访工作中,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政府应该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公众的权益得到保护。
其次,信访工作中的难点和挑战需要重视。政府部门应该注意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最后,信访工作中的公众参与至关重要。政府部门应该主动与公众沟通,充分听取公众的声音,依托专家咨询,科学解决问题,确保解决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公众的认可度。
第五段:结尾
在信访工作中,典型案例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通过深入分析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信访工作的核心要素和工作方法。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信访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开展,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
典型信访案例篇二
案例3: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法院关于灌南县某房地产公司系列信访案
案例4:浙江省遂昌县人民法院关于王某某申请个人债务重整信访案
案例5:安徽省定远县人民法院关于汪某申请强制执行民间借贷信访案
案例7: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王某申请强制执行借款信访案
案例8: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关于善意解封助推涉众欠薪案件执结案
典型信访案例篇三
信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始终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反映了信访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更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近期的实践中,我参与了一起典型案例的调查与处理,通过亲身经历,我深刻感受到了信访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这一典型案例发生在我所在的城市,涉及一位受薪人员与雇主之间的劳动争议。受薪人员声称他的工资未按时发放,并且存在拖欠问题。在其信访诉求中,他要求工资的按时支付,并要求雇主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三段:案例调查与处理
作为信访工作人员,我们首先与受薪人员进行了沟通,并取得了相关的证据,如工资单和劳动合同。随后,我们邀请了雇主参加调解,以了解双方的具体情况和矛盾的根源。通过与双方的交流,我们发现这起劳动争议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包括雇主管理不善和受薪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问题。在仔细研究了这些原因后,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一方面,雇主应当及时支付受薪人员的工资,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另一方面,受薪人员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
第四段:案例启示
通过这一典型案例,我深刻认识到了信访工作中蕴含的复杂度和艰巨性。首先,信访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沟通和调解能力,能够客观地评估双方的诉求和利益,并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其次,信访工作人员需要有扎实的法律基础和政策法规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和要求,为当事人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最后,信访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真正把信访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对待,为解决民生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结语
典型案例在信访工作中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调查与处理,我们不仅可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更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提高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一名信访工作人员,我会以此次经历为契机,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解决更多的信访问题做出积极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信访工作典型案例的心得体会。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责,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典型信访案例篇四
背景
一次学习经验交流分享会上,学生介绍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方法时滔滔不绝、极为细致,但是在讲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时,学生的介绍却是“不管你现实生活中如何选择,在考试时一定要选择最‘红’最‘正’的,这是一门‘背多分’的学科,多背诵就可以了”这样的经验。
听到这样的评论,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我深知这门课程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任务,而且承载着学生德育内化的重任。但是为何在学生的认知中它却成了一门“卷面道德”“背多分”学科了?应当如何让德育课堂脱离“表、浅、俗”的痕迹,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呢?在“法治政府”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过程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虽然生活与法律密切相关,但是学生对于法治价值观没有直观的感受,理解并不深刻,如何将法治概念解析透彻,易于学生理解呢?我决定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寻找生活素材。我以“一场雾霾引发的‘官司’”创设了主题式的探究情境。
创设情境,激发价值冲突
情境呈现:村民发现,××
厂近期经常排放浓烟,怀疑其对环境有污染,加重了雾霾,而且极有可能是导致村民呼吸道疾病频发的元凶。村民将问题反映至环保局,但环保局却迟迟没有回音,村民想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法院回应:村民不具备诉讼资格,不予立案。无奈,村民敲开了牛镇长办公室的大门。
师:如果你是镇长,你会如何处理村民的诉求?
生
1:让村民去找环保部门或法院解决问题。
生
2:积极为民主持正义。
这样一个情境铺垫,初步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推测和判断;也使学生对事件后续的发展更有兴趣。我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呈现事件的发展。
牛镇长表示:“事关老百姓生命安全,我管!”然后,他带人查封了
××厂的锅炉,要求其停产整治。
师:你对牛镇长的印象如何?
生
1:很硬气!很牛气!
生
2:真真正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是个好官!(学生表现出钦佩、赞赏的神态和语气。)
通过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塑造了一个为民服务的镇长形象,也引发了学生情绪上的共鸣。于是,我继续介绍:但是,锅炉被查封后,××厂收益受到极大的影响,厂长一纸诉讼将牛镇长(镇政府)告上了法庭,那么这样一场“民”与“官”、“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博弈会如何发展呢?我随机调查了三位学生,让他们推测这一场审判的走向,他们均表示牛镇长能够获胜,因为他代表的是正义一方。随后我呈现了法院审判的结果:牛镇长败诉!(学生表现出很震惊、很意外的神态。)一个是“为人民服务”带队查封化工厂的硬气牛镇长形象,一个是因“未依法行政”导致镇政府败诉的丧气牛镇长形象,一对极具冲突的形象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开展讨论,进行价值判断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点的阐述、交流、碰撞、重构,最后他们基本形成一致的认知:审判的结果是合法的,牛镇长虽一心为民,但是在执法过程中没有做到依法行政(没有职权、程序不当),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让学生从理念上树立法律至上、敬畏法律的观念。
引导分析,明晰价值选择
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剥洋葱式的追问,学生已经能从法理层面形成一种认知——违法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学生并不能真正从情感上理解在这一场情与法的冲突中为什么选择了法而不是情,“人治”和“法治”的价值区别在哪里?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引入县环保局在面对这一事件时的做法,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做出价值选择。
县环保局: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加强了对××厂的监控,进行调查取证,随后举行了听证会,并依法下达对××厂的整改通知。
牛镇长:在接到群众的举报后,带人查封××厂锅炉。
师:县环保局和牛镇长的做法分别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生
1:县环保局先进行监控、取证再做出整改处理,让处理过程和结果更加公正透明,更容易让人们信服,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
生
2:牛镇长未进行调查,只听取群众的片面之词就查封了××厂,不仅影响了××厂的收益,而且有可能会让人们怀疑牛镇长是不是故意打压××厂,也会影响政府的形象。
生
厂和老百姓的权利。
……
确认选择,树立法治信仰
××
厂事件的处理过程分析,学生已然有了更清晰的价值选择: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在这一环节,通过一个“情”“法”两难的情境,有意引发学生认知“失衡”,从而促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构建新的认知平衡,新平衡建立的过程便是学生德育内化的过程。
回归生活,拓展价值实践
教育不仅在课堂上,更应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法治实践能力的提升,我在课后给学生留了一项生活作业:“请你关注生活中的不和谐现象,并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守望法治家园。”通过作业,我指导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法治实践,真正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见表1)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行反映;借用校园板报平台完成了一期“对语言暴力说‘’no’!’”的专题板报宣传。
反思
其一,有生活才有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的课堂上,强行植入只会让学生形成“虚伪的课堂价值”,课堂表现是一套标准,实际言行则是另一套模式。以“一场雾霾引发的‘官司’”这一生活化的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教学,能促使学生关注和思考,形成一种轻松和谐、充满生气的互动课堂。
其二,有思辨才有深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该是一种唤醒和点燃。价值观的确立仅通过照本宣科的说教难以达成,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水平,创设具有思辨性的问题或者两难情境,让学生在两难问题中产生价值碰撞,进而在深入思考中做出合乎要求的道德判断与选择。
其三,有实践才有价值。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以生活为突破口,通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实感受,并深化对学科内容的理解,达到知行合一。
典型信访案例篇五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社会形态的发展,信访工作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访工作典型案例既是对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反思和提升,下面将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和理解,谈谈我对信访工作典型案例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信访工作典型案例作为一种自底向上的反映机制,对于政府部门具有强大的监督作用。在信访案例中,我发现很多是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不到位、工作态度不端正等问题而引发的。例如在某个村庄,由于连续多年的干旱和缺水,村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在他们反映问题时,政府部门的回应总是敷衍了事、推诿责任,完全没有落实相关政策的决心和行动。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认识到政府职能部门需要提高敬业精神,严格执行工作职责,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其次,信访工作典型案例可以提醒广大群众要依法维权,坚持以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在我参与的一起信访案件中,一位村民因为毁坏了一块农田,被要求赔偿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在面对政府部门的强大力量时,该村民选择了正当途径,委托律师提起诉讼,最终成功地获得了胜诉。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面对权力时,我们应该依法行事,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怕吃亏和牺牲,只要我们的行为是合法的、正当的,就一定会获得胜利。
第三,信访工作典型案例可以促进政府部门的自我反思和改进。在信访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政府部门忽视群众利益、违规操作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经常被政府部门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所遮掩,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进一步加深。但典型案例的披露和曝光,可以强迫政府部门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工作方式,及时纠正错误,改进工作。通过反思和总结,政府部门有可能找到优化工作的新途径,切实解决问题,并且提高工作态度和素质。
再次,信访工作典型案例也是一个教育和警示的过程。在工作中,我经常接触到一些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不择手段的案例。例如在某个城市,一些商贩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利益,采用了谣言包装、拼写错误等不正当手段。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为了取得一时的利益,不择手段的行为只能带来短暂的胜利,最终必然会遭到失败。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诚信合法的方式来获取自己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和快乐的人生。
最后,信访工作典型案例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帮助,也有局限。信访工作典型案例有助于政府部门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见,推动政府部门改进工作。同时,它对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信访工作典型案例也有其局限性,一方面,由于典型案例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无法全面反映问题的全貌;另一方面,典型案例一旦被关注,可能导致部分地区高举"典型旗帜",而忽视地方实际情况。
总的来说,信访工作典型案例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反思典型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增强维权意识,推动政府部门改进工作方式。然而,我们也应该客观看待典型案例的不足,避免片面宣传和误导。只有综合运用好这把双刃剑,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
典型信访案例篇六
——实习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通过这次实习,我得到了很多生活中的锻炼,当然更重要的是关于教学中的经验。我在此次实习中主要担任的是美术教师,教的是一二年级所有的美术课程。
在实习教学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和事例,有的是我精心准备取得的优秀成果,有的使我从中学习到更好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在这里就讲一个典型的也是我刚刚进行教学的一个案例。
由于我教的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孩子都还很小,并且可能是因为是打工子女的孩子,从小父母管理也不是很严,所以普遍都很调皮好动,在课堂上很难让他们集中精力去听一堂课。开始的时候他们都还挺感兴趣的,但是听着听着就有开始交头接耳,甚至乱跑的。于是我打算就纪律这一块下工夫。
我的办法是把他们按照座位分成四组,在每堂课上我会根据孩子们的课堂纪律表现和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给他们打分,最后每堂课结束的时候哪个小组分数最高,这组每个小朋友的作业本上都会有相应的奖励。学期结束的时候看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奖励最多。这个方法的亮点是每个小组的名字可以自己取。比如孩子们现在都很喜欢看海绵宝宝,变形金刚等动画片,于是我就引导他们可以起海绵宝宝队,变形金刚队等等。每堂课结束的时候哪个队表现的最好,我会给他们组的每个小朋友的作业本上贴一个关于组名的小贴画,并且教他们简单的画这个动漫角色。由于孩子们自己取的组名大部分都是自己最喜欢的动漫角色,所以对作业本上都是海绵宝宝等的贴纸会非常喜欢,并且也有很大的兴趣学习这些动画角色的画法。所以以后在课堂上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互相监督不乱说话。学生的劲头也都能保持住。并且每次都很希望上美术课。
所以我感觉课堂纪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的课堂要生动有趣,把握好课堂,才能很好的展开教学。这个很好的把握也就是说要提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的精力能集中到课堂上来。所以对孩子们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知道孩子们喜欢什么,才能想出对应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也就是说要用心教学。
我们在学校所学习的教学方法也都十分有用,但当我们进入到真正的教学当中的时候才发现很多方法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因为所面对的学生不同,当然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自己用心去探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达到目的,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汇报人:xxx
x年x月x号
典型信访案例篇七
当前,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法院公信力、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下面,笔者就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谈谈个人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1、裁判不公引起涉法涉诉信访。应当说,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所判决的绝大部分案件是经得起法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但毋庸置疑,个别法官由于自身业务水平低、个人素质差,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存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错误或程序违法,从而导致错误判决。虽然大多数错误判决的案件能通过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行使上诉、申诉权利或通过法院的内部纠错机制,及时予以纠正,但也存在极少数错误判决案件的当事人由于没有及时行使上诉、申诉权利,法院难以及时启动内部纠错机制,因而使法院判决带错出门,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导致当事人涉法涉诉信访。
2、特殊案件引起涉法涉诉信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类案件:一是历史问题形成的案件。此类案件由于受诉讼时效、法律溯及力、政策连续性、举证责任等因素影响,法院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存在困难。二是特殊困难群体案件。此类案件由于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牵涉面广,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法官在确保办案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上顾此失彼,难以权衡取舍,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三是征地拆迁案件。在城市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当事人双方往往在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上存在分歧难以达成补偿协议,从而诉诸法律,双方当事人经法院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反悔,或法院判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又认为补偿费用过低、补偿款未到位,而置法院生效调解协议和判决于不顾,从而引起涉法涉诉信访。四是破产案件。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由于大部分破产企业严重资不抵债,企业偿债能力差,债权人受偿的期望值过高,当债权人受偿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便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如兴利泰破产案件,企业破产财产不到1500多万元,而债权人申报的债权高达8000多万元,处理稍有不慎,将有可能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五是行政干预案件。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影响,来自领导的压力和各方面的干预影响甚至左右了法官对案件的裁判,因而导致裁判不公,造成当事人上访。
3、执行难引起涉法涉诉信访。一些案件特别是交通事故案件、安全生产事故案件的被执行人由于经济条件差,生活困难,缺乏赔偿履行能力,导致申请人赢了官司赔了钱,因其合法利益得不到满足而上访。少数案件的被执行人恶意逃避执行,或者长期滞留外地,或者故意转移、隐匿财产,致使法院因找不到被执行人或可供执行的财产,造成执行工作被动,执行难到位,因而引发申请人对法院执行工作不满,造成涉法涉诉信访。
4、当事人自身原因引起涉法涉诉信访。大多数案件的当事人对法院的裁判是息诉服判的,一些案件的判决本身无论是实体上还是程序上并无不当,但也有个别案件的当事人,为满足一己私利或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歪曲事实,曲解法律,反复纠缠、要挟法院,干扰领导的正常工作。有的当事人信访不信法,逢会必访,每逢全国“两会”或国家重大庆祝活动便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造成基层工作的压力,既影响了法院的公信力,又浪费了大量司法资源。有的当事人在长期的非正常上访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好处,或得到了补偿,或拿到了社保、低保,或领到了困难救济,自以为找到了致富门路,便乐此不疲,孜孜不倦,以此为常业,成为信访专业户。
1、强化措施,把审判质量作为法院工作的生命线来抓。群众利益无小事,民不患寡而独患不公。必须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法官的毕生追求,把司法为民的各项具体工作措施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一是加强审判质量管理。建立逐案评查和定期通报制度,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启动内部纠错程序,防止裁判文书带错出门,防止新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发生。2009年我县法院案件审判质量被评为全市法院系统第1名,并进入全省法院系统先进行列。二是强化法院工作执行力。按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对本院干警目标绩效、案件质量、纪律作风、廉政建设、日常工作等各项指标作为庭室和干警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根据考核情况坚决奖惩兑现。2009年我县法院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对全院考核排名第1的庭室负责人和分管院领导给予了适当的奖励,对排名倒数第1、第2的庭室负责人和分管院领导进行了连带责任追究。三是大力推行审判公开。落实审判公开的各项工作措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把能够公开的事项一律公开,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四是落实司法救助制度。2009年,我县法院共对10件符合条件的案件给予了减、缓、免交诉讼费,共减、缓、免交诉讼费37万元。
2、坚持司法为民,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一是建立多途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努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三调联动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合力,防止社会矛盾纠纷过多地向法院聚集,增加法院的压力。要大力加强司法调解,把调解始终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加强依法行政。行政执法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涉及重大工程建设、重大投资项目、重大决策等事项要公开听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确保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防止行_侵害私权利。三是完善案件审判质量考核体系。发回重审率、改判率、错案责任追究制等法院内部考核指标对确保案件审判质量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给基层法院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因发回重审率、改判率等指标常常与法院评先评优直接挂钩,一些基层法院把目光不是盯在案件本身,而是盯在二审法院,在二审法院下功夫,以期减少发回重审、改判案件,降低发回重审率、改判率。对个别二审法院发回重审、指令再审、或按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的案件,也因担心一票否决或错案追责而不敢改判。堵不如疏。一些基层一线法官每年经办的案件达100多件,多的甚至达200多件,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谁能担保法官不会犯错?建议改变单纯通过发回重审率、改判率作为考核基层法院、基层法官的做法,根据各业务庭室的工作难易和业务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回重审率、改判率控制指标,同时做到把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和公众评价结合起来对基层法院和法官进行考核。通过综合考评,给基层法院和法官创造一个宽松的审判环境,防止错调、错判案件的发生。
3、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合力。一是加强案件执法检查。党委政法委、人大要加大党内、人大监督,通过听取专题情况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及时调查了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执行联动威慑机制。用足、用好现行法律规定的执行制度和措施,依法运用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和手段,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同时加大对拒执罪的打击力度。建立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实行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制度以及媒体曝光、限制高消费、公安机关协查、异地委托执行等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防止因执行不到位引发当事人上访。如2009年,我县法院通过启动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共执结案件42件,其中执结积案6件,执结标的额6万元,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是建立和完善司法救助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有情司法,把解决群众利益诉求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制度,落实司法救助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一律减、缓、免交诉讼费用。对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生活特别困难的当事人,纳入司法救助范围,给予司法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同时,劳动保障、民政部门要将一些特殊弱势群体、破产企业职工纳入当地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范围。
4、标本兼治,畅通涉法涉诉信访渠道。正确界定正常上访和非正常上访。对正常上访要合理引导,引导群众通过正当的方式行使权利,通过依法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帮助上访户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使上访户主动息访罢诉。对非正常上访,要区分性质,分别处理。对一般的缠访、闹访对象,要加强教育规劝,引导他们依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对长期进行恶意上访,逢会必访,逢会必闹,借上访之名行要挟敲诈之实,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破坏国家机关办公秩序的行为,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坚决依法进行打击处理。触犯刑法的,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典型信访案例篇八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突出六大重点:一是突出作风民主重点,强化群众观念。我镇首开全县先河,在瓦房、砂咀两村进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试点工作。联系瓦房、砂咀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推行村务公开为基础,坚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村级民主法制建设,结束了两个村班子涣散、财务混乱、民心不畅、工作落后的局面,试点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基础上,我镇党委政府迅速在全镇进行推开,如今计划生育、税费收缴等农村难事、干部的“头疼事”现已成为历史,为此,县纪委专门派出调查组,总结推广了我镇的经验。二是突出组织网络重点,强化干部维稳责任。镇村(居)分别成立了信访稳定领导小组和治保、民调等组织60多个;护村、护校队近30多个500多人;组织专职联防队,选聘工作负责的36名镇干部为信访信息员,并颁发了聘书,同时开通了信访“110”,方便群众在家不出村反映信访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的大信访工作格局。三是突出宣传教育重点,提高全民维稳意识。去年以来,我们从普法教育入手,采取会议、广播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先后举办了全镇法律知识、《信访条例》、《治安处罚法》、《禁毒知识》等业务培训,受教育群众多达2万余人次。四是突出群众关注的重点,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并建立了服务化组织体系;投入510万元建设了居民小区、绿化广尝各类市场等小城镇硬件设施;200多万元铺设农村道路33.8公里,解决群众“行路难”等生产生活难题,架设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五是突出制度建设重点,健全工作机制。对群众反映的一般信访案件实行交办制度,对重大信访案件实行听证制度,对疑难信访案件实行会办制度,对责任人实行信访诱因追究制度。
自去年推行上述制度以来,有效地解决了陈集村树木承包、刘昌国土地使用权纠纷案等8起长期久拖不决的案件。六是突出信访整治重点,坚持打防并举。对全镇信访重点人员和案件,分门别类进行定性定案,严格制订包案责任制,实行平时教育与突击管控相结合,对个别信访老户属职权范围内的问题,限责任人定期解决,职权范围外的问题通过县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对确属无法调解的矛盾,将其移交到法院,最终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同时针对全镇少数地方歪风邪气抬头的实际,我们去年在信访案件较多的区域分别3次召开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开处理大会,一些地痞流氓受到了应得处罚,有力的震慑各种可能发生的犯罪,教育了信访难缠户,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