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合欢树读后感篇一
上周末,我读了史铁生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合欢树》。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史铁生在与病痛的抗争中开始写作,尽力忘掉自己的腿,母亲也到处借书,推他去看电影,让他对生活抱有希望。过了几年,他的小说侥幸获奖,登门采访的记者数不胜数。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内心深有感触:作者虽然命运坎坷,但他的心态逐渐由绝望变得乐观,并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最终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可见,乐观与积极有多么重要。
史铁生乐观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它们不顾外界的冷嘲热讽,不在意命运的苦难与不公,在阳光下尽显自己的美丽,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感受世界的美好,就像《秋天的怀念》里的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在万物凋零、毫无生机的秋天,菊花依旧保持乐观积极的姿态,尽显自己的独特色彩!乐观积极的又何止菊花呢?苏轼曾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曹操曾吟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乐观积极,或许是古往今来很多人的最爱吧!
人生难免会遇到坎坷,不要一下子就被踩在困难的脚下,不要一下子就被困难所打败。我们要做的不是绝望,也不是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就只想着悲伤,而是要挺起胸膛,立直腰板,向着成功进发。跨过一道道门槛,穿过一个个关卡,跃过一处处泥地,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走好每一步,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那么,你就已经成功!
合欢树读后感篇二
《合欢树》,一篇朴实但又感人的文章,文字中时时渗透出作者史铁生对母亲的思念和母亲对他无声的爱,盼望儿子早日康复的一个美好的梦。
讲到这篇文章,就不得不提到作者的经历:
史铁生,中国著名作家,1972年,也就是他20岁时双腿瘫痪,从此,他的母亲就把全部心思都给了史铁生。
文章共写了作者10岁,20岁,30岁三个间段,每个间段都是作者的转折点,而每一个间段,都离不开他的母亲。
10岁时,作者作文得了第一,母亲似乎很激动,但却又说自己小时候的文章还要好,作者只好很扫兴地与母亲"顶嘴",但却承认母亲很聪明很漂亮。
我似乎可以感受到母亲希望儿子更上一层楼的梦想。
20岁,作者的腿残废了,虽然大夫都说没法治,但母亲还是全副心思都用到治病上,找来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药。有一次,作者的胯上被烫伤,这对作者来说是致命的。作者倒不怕,但母亲却惊惶来几个月。
后来,她发现作者在写小说,于是她就到处借书,像当初找大夫洽病一样推着作者顶着雨、冒着雪去看电影。
我似乎可以感受到母亲希望儿子能好,有自己的事业的梦想。
30岁,作者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但母亲不在了。作者回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院里的老太太们叫他去看看母亲住的地方,但作者心一抖,找了个借口,没敢进去。或许,作者怕触景生情。
大伙儿便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以前的房子住了一口人家,刚生了娃,那娃不哭不闹,单是盯着树影儿看十。
作者从没料到那颗树还活着。从前,母亲去为作者找工作,从路边挖了一棵含羞草,但实际是合欢,几年后,合欢树长出叶子了,很茂盛的叶子,母亲还高兴了很多天。以后,搬了家,还实不实念叨一下。
我似乎从这合欢树上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或许,母亲把这合欢树当成了作者,所以它的叶子会使母亲如比高兴。
文章虽以合欢树为题,但从没正面写过合欢树,却始终感受到合欢树的影子,实在是妙。
合欢树中的母爱,让我回味无穷。
合欢树读后感篇三
“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地,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史铁生的母亲是一个苦命的人。史铁生在二十岁时双腿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他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那个,可他不知道儿子的苦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全部心思都放在给史铁生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她在孩子的胯上被熏伤时,惊惶了两个月,差点崩溃;她在听得史铁生在写小说后,到处借书,顶着雨雪推史铁生去看电影……这样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可怜天下父母心。”生活中,我们就像那运煤车,永不停歇地朝前方疾速开去。而母亲则像那清洁工,默默地在我们背后,为我们捡拾撒落的煤块。其实,学习不是最苦的,工作不是最苦的,“捡煤块”才算得上是“苦中苦”,而母亲也就是“人上人”了。
这不禁让我想到,每次周末回家,母亲都为我操碎了心思。我在家写作业,看书,看电视的时候,母亲一刻也没有闲着。她打开洗衣机,熟练地为我洗掉从学校带回来的脏衣服;她系上了围裙,为我做上一桌我爱吃的香喷喷的饭菜;没过多久,她又开始为我准备一周的营养餐……我看着她忙前忙后的样子,觉得有点儿愧疚,拉着她的手,把她扶到椅子上,替给她一杯水,对她说:“你先休息一下,剩下的我来帮你干。”可是母亲马上就站了起来,抹了抹脸上的汗,边走向厨房边对我说:“我不要你干,你安心地念好你的书就成,这些事情不需要你来操心,我不累的。”话音未落,厨房里就再次传来了乒乒乓乓炒菜的声音了。我呆呆地愣在原地,泪水很快充满了我的眼眶。
每一个母亲都是苦命的,她们有许多事要为孩子做,为孩子考虑。可是她们也是幸福的,上帝给她们每人人都派了一个或几个天使,降临人间陪伴她们,使她们感到幸福。我们也要当好母亲身边的小天使,与母亲分担辛苦,分享快乐。
合欢树读后感篇四
秋风吹起安详的落叶,掀起一页书角,匆匆一撇,细腻的文字一时间如流水般涌入我的脑海。《合欢树》,是在我们学习了《秋天的怀念》后才读到的,却依旧在我心底翻起了阵阵涟漪。
二十岁,正值青年的史铁生永远失去了行走的资格。他放弃了自己,然而他的母亲却没有。为了儿子的腿四处奔走,这是一位母亲为了儿子全身心的付出。史铁生的腿实在没法治了,恰逢其时,母亲发现他在写小说,于是母亲开始了新的奔波——“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带我去看电影。”后来,史铁生最终成功地在这片领域站稳了脚跟,可母亲已不在人世。
母亲去世后,史铁生一家搬离了小院儿。他还是常回到大院儿里头去,却从未去过母亲曾住过的小院儿。有一回,他在路上瞎逛,不觉间又来到了大院儿。这回他想去看看那棵树,可“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他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文章的末尾,他写道:有一天,那孩子长大了,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想起他的妈妈,他会跑去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我的目光掠过最后一个文字,心中只剩下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史铁生常常想着让母亲回到人世间看一看他今日获奖的文章,看一看他,可他做不到,也没有人能做到。合欢树是一棵树,象征着母亲,更是她与母亲的回忆和过往,是史铁生的精神寄托,是对母亲的怀念,是对自己的悔恨。
合欢树树影婆娑,思绪飘散,猛然想起曾经也有一个人坐在婆娑的树底下看着我长大,我的外太婆。外太婆家门口种了好几棵金桔树,每年深秋,八十几岁的外太婆总是帮我和表弟拿两把椅子,一边看着我们摘金桔,一边坐在门口和我们聊天。她的话题很没有什么新意,总是问我们,你们最近干了什么,学校发生了什么事,诸如此类的。她的耳朵不太好,以至于我们每和她讲话都要说得很大声,甚至要重复好几次。这样的想法或许使我不经意间流露出了不耐烦,年迈的外太婆又太善于洞悉人心,等到我们再大一些,外太婆就很少和我们聊天了,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们。
读了《合欢树》,我突然觉得,或许自己就是史铁生吧。无论我走得多久,走得多远,每次回家,总会有人在树底下默默地看着我,等着我,而我却似乎从来没有注意。现在的外太婆,耳朵更加不好使了,忙于学业的我们也很少有时间去看她。我到现在才开始后悔,后悔没有和外太婆多聊聊天,多说说话。金桔树就像合欢树一样,一年比一年长得高,长得茂盛,而我们见到外太婆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又有多少人会真正静下心来,想到别人为自己的付出呢?感谢史铁生,感谢他的《合欢树》,让我静下心来,好好体味别人的真心与真情。每个人的出现与存在都是有意义的,相信史铁生的《合欢树》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我们也要好好珍惜身边为你默默付出的人,哪怕只是默默地,亦应如此。他们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一个。
合欢树读后感篇五
热热闹闹的年过得似乎少了一分读书的安逸,上班重拾书本,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立春过后的冬日,多了一丝温暖,午后的斜阳是一种和煦的静怡,阳光早已遗失了正午的力度,洒在身上只觉轻微的暖意。抬眸,窗闪开一条缝,微风从隙中飘来,悄然抚过脸颊。
随意翻书,始为浏览,心知读书需潜心入文。偶然间,看到史铁生三个字文章题目为《合欢树》,想起了上学期县观摩课时听了一节课《秋天的怀念》,令人触动心弦,感动的泪圈眼眶,于是读文,未出声,心已诵。
史铁生用感伤平淡的语调朴实的语言,写了一篇追忆母爱的散文。母爱于他,厚重而又深沉。史铁生一生波折,在三个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上,无一不如影般母亲深深的爱,10岁作文获奖,母亲觉得自己的文学细胞遗传给儿子的欢欣。20岁双腿瘫痪,母亲为儿振作隐瞒病情央求看花;一次次全副心思为儿治病,充满希望后的失望;为圆儿的文学梦全力支持与鼓励。30岁事业有成,母亲虽已离世,但已然成为儿子心灵的支柱,那一句“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鼓舞着史铁生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树影婆娑的合欢树,那是母亲的芳泽和恩德造福儿女及他人,那是母亲“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之爱,近乡情怯的史铁生不敢去看合欢树,那是儿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深遗憾,不仅仅如此,更多的是儿子彼时不能体谅理解母亲的一片爱子苦心,那种悲伤是史铁生更深深的忏悔!
当读到“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哀也成享受”时,不由思忖,也许史铁生在思念亡母的悲痛中,去感受母亲对自己那丝丝缕缕的厚重之爱,去重温昔日与母亲温馨的一幕幕,每每想起,只想把这一切深深埋于心底,独自咀嚼!虽然悲伤,但回忆中有母亲的存在!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啊!复杂、纠结、矛盾!字里行间虽平淡,但平淡中却潜藏着深远隽永的真情!
放下书本,静静的望向窗外,一抹浅绿入眼,原来,春,到了!
合欢树读后感篇六
上星期,我在家看了史铁生的《合欢树》,最让我深受感触的,是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二十岁时,史铁生的两条腿残废了。虽然医院已经表示他的病目前没办法医治,可史铁生的母亲却依旧把全副心思放在给他治病上。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可都无济于事,母亲就只能日夜不停地守着他。
有一次,她不小心把史铁生的胯烫伤了。史铁生后来在文中写道:幸亏伤口好起来了,不然她非疯了不可。“疯”这个字,在我们看来或许有些夸张了,母亲怎么会因为儿子受伤而疯了呢?可仔细一想,正是因为母亲爱儿子胜过爱自己,甚至胜过一切,才会达到这样的程度吧。为了治好儿子的腿,她四处奔波,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只想让儿子能有个健康的身体。这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却做着不平凡的事。
由此,我也联想到了我的母亲。她也是一位平凡的女子,是在茫茫人海中随便可以挑选出来的普通人。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对我却怀着一份不普通的爱。
母亲长着一张平凡的脸,穿着平凡的衣服,做着平凡的工作,靠着那份微薄的薪水养育着我。小时候,我不小心把鼻子给撞坏了,母亲得知后,急忙放下工作把我从学校接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说是要做手术,我生活的场所就从家中变到医院里。那段时间,母亲天天守着我,为我四处奔波,照顾我,她为此操碎了心。直到手术那天,我被推进了手术室,看见她一直注视着我,注视着我离去的方向,直到再也看不见我,我的内心突然多了一份酸楚和感动。
进去时是白昼,出来却已是黑夜。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只是无声无息地消逝,可对母亲来说却不知道是多么的煎熬。我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熬过那十几个小时的,我只知道,当我出来时,她的眼眶红红的,头上好像也凭空多出了几丝白发。她不在意自己,只是对我嘘寒问暖,体贴地照顾着我。望着望着她,我也红了眼眶。是啊!她就是这么一位平凡的女子,可在我心中,却一点儿也不平凡。就像《合欢树》中的母亲,“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她用柔弱的肩膀顽强地担起了孩子的生活,抗起了孩子的苦难,支撑起了孩子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
是啊,母亲就是这么伟大,她为我们遮风挡雨,却不求回报。在此,我要向每一位平凡的母亲致敬!
合欢树读后感篇七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但是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我20岁时,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就应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样明白会没用?”她每说一回都虔诚地抱着期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期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样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之后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最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文学,跟你此刻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那就写着试试看。”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期望。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也获了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7年了。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了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子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最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子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到别的,说起我们原先住的房子里此刻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明白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哀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院子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喜欢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明白我获奖的事,也许明白,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了,过道窄得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去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明白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样种的。
合欢树读后感篇八
合欢树在传说中一直是不离不弃的象征,它不像牡丹、玫瑰那样有娇艳的花朵,也不像白杨、松树那样有挺拔的身姿;它没有骄人的外表,更没有传世的盛名。但它坚韧、朴素、纯洁,最重要的,还有它的名字——合欢,合在一起才有最欢乐的时光。
史铁生的母亲就像他母亲亲手栽培的那株合欢树一样,或者说,她本身就是一株合欢树。她不像那些所谓的天 皇巨星、全民女神那么娇贵、耀眼,也不像网上疯传的各种"女汉子"那样霸气、强势,但她却能让自己的儿子给他一个"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人"的评价;她还能让自己的儿子在两腿瘫痪的时候将她作为最坚实的靠山。女人,一旦做了母亲,就会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她的子女,无怨无悔,毕生不怠。这就是母爱最伟大的地方。没有过份的修饰,没有过多的言语,一切都只需要一颗心——一颗永不磨灭的饱含深情的似水的母亲的心。
是的,母爱如水——如水般温柔,也如水般多变。
当孩子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事的时候,母爱就变成了大海——包容你,体谅你,她知道你不是故意的,需要宽容;当孩子伤心难过的时候,母爱就变成了小溪——爱抚你,理解你,她知道你遇到了麻烦,需要引导;当孩子生病闹灾的时候,母爱就变成了眼泪——心疼你,呵护你,生怕你因为她的什么过错酿成无法挽回的过错;当孩子失败的时候,母爱变成了激流——鼓励你,推动你,让你跨过一切困难,忘记一切失败;当孩子远行的时候,母爱就变成了蒸气——你看不见她,但她时时刻刻在你的身旁,你永远都能感受得到。
珍爱自己的母亲吧!寻遍天下,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如此爱你的人了!无论走到哪里,母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是你前进的保障。别让她受伤,别让她担心,别让她失望——唯有努力奋斗,才能用光明的未来回报这似水的母爱!
合欢树读后感篇九
《合欢树》是史铁生的作品之一,文章短小精悍,却十分地感人肺腑。
这是一个讲母爱的故事:史铁生双腿残疾,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母亲总找来稀奇古怪的偏方给他吃,但是始终不见疗效。为了让儿子高兴一些,母亲挖来一株“含羞草”,种在花盆里,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棵合欢树,是个好兆头,母亲很高兴。多年以后,合欢树长到很高了。可悲的是,他的母亲早已不再人世了。
我的母亲也是这样,为我辛苦,日夜操劳。母亲还健在,但是岁月的痕迹,无情地在她的前额刻上了皱纹。有一天,天阴沉沉的。放学了,我抄写好家庭作业,磨磨蹭蹭地整理书包。等我慢吞吞地走出教学楼,才知道天气是那么寒冷。母亲在寒风中等我,探着身子张望着,我很不好意思。母亲怕我冷,就让我穿上她带来的外套,还不停地问:“冷吗?没冻着吧?”没有怨言,眼神里只有温柔。一路上,我和母亲说说笑笑,再也感觉不到任何寒意。
母亲曾说:“父母给了我十分的爱,如果我只能够还一分恩的话,她也感到很欣慰。”但是我想对母亲说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我操劳一生的父母,我一定要成才,报答你们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