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依法治校调研报告篇一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既定的发展战略。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在法治建设中无疑承担着首要的责任。20xx年4月,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在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了创建法治城市的号召。本文拟针对当前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下个人浅显的看法。
法的最初产生,即与城市、商品交换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法在城市之中孕育产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法已经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市民社会自发的演变进化,法治社会或许也会自然生成;而通过有意识的开展创建活动,法治城市的形成则会更加快捷。当前,各地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随着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地都非常注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注重通过创建活动,获取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环保城市等各种荣誉称号,以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相形之下,法治城市这一颇具含金量的称号并没有得到城市执政者的广泛关注。除了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之外,在全国其他地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往往悄无声息,相关职能部门也无所作为。在一个地区内部,由于执政者法律意识的不同,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别。创建活动没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也尚没有形成各地相互竞争加压的态势。
法治建设更多的属于软件建设,属于城市竞争力中的软实力,本身在考评方面就面临着量化的难题。加上法治城市创建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由此很难形成真正系统完善的考评细则。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其他创建活动,相关主管机构都已经出台了明确的考评标准和细则,各地在创建过程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法治城市创建,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除江苏、深圳等地出台了地方性的法治县标准、法治政府标准外,尚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出台,全国普法办的文件也只是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这种状况,客观上亦给创建活动的开展制造了难题。
法治城市创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强有力的协调机关。政法、司法、公安、检察、法院、法制,以及政府众多执法机关在创建活动中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机关隶属不同、性质不同、业务不同,如何整合资源,形成创建合力,对协调联动机制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各地协调联动模式不同,较多的是由县、市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协调职能。这种模式面临着缺少权威、缺少制约手段等弊端,难以发挥有效作用,造成众多相关职能部门没有把创建活动当做一项必需的任务来抓,创建往往流于口号和形式。
法治城市创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全国普法办提出的创建工作原则。各地在创建过程中,往往强调行政主导,本也无可厚非。正如马怀德教授所言,“在中国这样一个主要依靠行政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推行法治与发展经济一样,需要来自政府方面的强大动力”。但是,法治创建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法律信仰得以建立、法律权利得以保障、法律诉求得到满足,才能说城市实现了法治化。在当前的创建活动中,往往忽视了市民社会的培育、忽视了民间组织的参与,创建活动缺少了“源头活水”。
城市间的竞争对城市品牌塑造提出了要求,城市执政者自身有通过创建为城市获得各种“城市名片”的内在动力。比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等在经过考察认定合格后,国家相关机构往往要授予该城市荣誉称号和奖牌,一些省级政府对取得荣誉称号的城市还要给予物质奖励。作为一种创建活动,法治城市创建因此也需要有明确的看得见的荣誉作为目标。当前,江苏等地采取了授予“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方式。在国家层面,尚没有关于“国家法治城市”如何申报、由何种机构负责评审等规定,这一定程度上将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限定在了省级区域之内。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国家级目标的缺位,导致创建活力未能得到激发。笔者建议,可以在设立“省级法治城市”的基础上,尽快确立“国家法治城市”这一荣誉称号和制度,使二者能够有效衔接。
创建活动需要多方参与,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协调职能的模式难以满足需要。考虑到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建议设立专门的“创建法治城市领导小组”,由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司法等系统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具体涉法部门的领导为成员,定期举行例会,讨论创建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在领导小组下,设立“创建法治城市办公室”,直接隶属于所在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由具有专业法律知识和经验的专职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法治城市创建标准的拟定、日常的督察、年终的考核等职能。当然,机构方面的问题没必要整齐划一,可以由各个地方结合自身城市特色创造性的设置,重要的是机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在具体创建过程中,为保障机构的权威性,增强其协调联动能力,可以赋予其相应的权力,比如对日常法治工作的检查权、对不服从协调的建议处分权等,该机构亦可以通过对创建工作的考评奖惩确立自己的权威。
法制城市创建涉及面广,但城市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应抓住几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法治政府建设最为关键。普通市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经常和政府机关打交道,建设服务、责任、信用、公开政府是市民的普遍诉求,这些诉求归结于一点就是建设法治政府。公正司法也是创建活动的重点。市民社会中纠纷不可避免,纠纷能否得到公正解决,直接影响市民的法治信仰。正如一句著名的法谚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其他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公正的举动不过弄脏水流,而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则把水源弄坏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规范的市场秩序也是法治城市的必然要求。市民生活在城市中,首先需要生活的安全感、交易的公平感,法治城市应当是一个犯罪和治安案件低发的地区,一个市场发育成熟,市场资源自由流通合理配置,各种交易诚信公平的地区。
法治城市创建的成果将由市民共享,法治城市创建的过程离不开市民的广泛参与。要发挥办事处、社区等基层单位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宣传活动,调动群众参与法治城市创建的积极性。在立法过程中,可以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由市民参与其中,做到民主立法。在司法审判活动中,推行人民陪审员制度,让群众参与司法活动。可以将一些典型案件的法庭开到群众中间,使市民近距离的受到法治教育。可以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传媒,向市民宣传普及法治知识。特别是对于群众的诉求,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反馈。要扩大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的范围,提高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市民能够得到及时的法律帮助。在制定法治城市考评标准时,群众应该广泛参与;在出台的考评体系中,市民的法治满意度、法治参与度,应当成为主要测评指标。
创建法治城市,推进城市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城市的执政者、管理者,应当清醒的看到法治城市创建的价值所在。法治城市创建的考评标准和机制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对创建活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有一个深化的过程,法治城市创建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常抓不懈的研究和努力。
依法治校调研报告篇二
在乡工作中如何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依法治国的难点和重点。近几年来,随着行政法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县级机关执法部门的法制意识与日俱增,尤其是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违法追究制和投诉举报制的建立和落实,机关执法部门普遍能执法守法、依法行政,行政执法人员已把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作为一种习惯性行为。但不容忽视的是在部分乡村,由于诸种因素,还是行政命令运作方式在作惯性滑行,基层依法行政工作难以推进、障碍层层。
一、乡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难以推进的四大障碍
关键因素。
2、外在性障碍——政绩标杆和形式主义盛行 基层干部的政
绩是提拔使用的标杆,这样就导致了部分乡村领导热衷于营造显绩,大搞形式主义。泡沫经济、形象工程、水份数字和应付应急成了乡乡工作中的常见病。依法行政工作是讲起来十分重要,做起来退居次要,不检查无所谓要不要。依法行政虽订出了制度,也上了墙,还出了数据,却收效甚微。从现实看,没有哪个干部因不依法行政而没被提拔的。显然,上级的政绩标准和形式要求成了障碍基层政权依法行政的外在因素。
3、内在性障碍——素质缺憾和法制意识薄弱 对照十六大政
治文明建设的要求,乡村依法行政工作推进受阻的内在原因,还是一分部乡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不高和法制意识不强。分析乡乡干部的来源,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农村,在本地土生土长,由村组干部逐步提拔起来的;一部分是来自部队,从部队转业或退伍的官兵;一部分是来自农水口专业学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可以说,大多乡村领导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尽管这几年从各种学历渠道取得了后学历,但学法律、懂法制的干部奇缺。不可否认,乡一级政府的干部农村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但习惯性的行政工作方法使之缺乏依法行政的能力,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说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机关及行政执法人员的单向要求,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依法行政还涉及到被管理者的法律意识问题。如果行政相对人缺乏法律素质,任你怎样依法,也只是秀才遇大兵。这种双方法制意识的缺憾或者说双向行为不对称是障碍基层依法行政的内在因素。
4、制度性障碍——机构缺陷和监督机制滞后 在乡政府,司
法上有司法所,政法上有综合治理小组,这无疑是必要的。但作为基层法治重点的乡级依法行政工作却没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并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部分乡依法行政监督工作悬空,不少乡缺少法制机构,有的甚至连法制员也没配备。这样,执法监督无硬性机构;文件审核无法制人员把关(一般是秘书起草,领导签发);行政复议群众无从知晓。对包括政府领导在内的依法行政行为,乡内部都没有明确的监督机制,更谈不上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机制了。这样,乡一级的行政行为因制度缺位障碍,只得由各基层干部和执法人员个人的素质和自我法律意识而决定,使乡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难以依法有效监督。如何排除上述四大障碍,推进乡级依法行政工作呢?笔者思考当在推进动力上去探源。
二、乡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切实推进的四大动力
不断更新法律知识和提高执法工作能力。再一条是自学渠道。乡政府可选购相关行政法学材料,要求乡全体干部进行自学,年底进行考试,考试成绩纳入工作考核目标。考试内容侧重依法行政实务能力。可请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精选一些行政执法实际案例让自学者解案剖析。这样通过多渠道的学法、用法、考法来从根本上推动乡干部依法行政素质的提高,优化基层干部的法律知识结构。
2、监督机制强化是推进的策动力 要通过扎扎实实的监督机
制来策动乡级政府干部依法行政。其策动措施有三种可究:一是制度公开。即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违法追究制、投诉举报制。这些制度不仅要打印成文、张贴上墙,还要通过广播、电视、板报方式向社会、向群众公开,让工作范围内的社会全员都能依法监督乡干部,同时也达到了依法行政的宣传效果。二是考核评测。要实施依法行政考核制,将全乡干部的依法行政情况纳入千分制考核内容中,由县法制办进行调查考评,使基层干部视依法行政为己任。三是内外监督。要建立乡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依法行政监督机制。在乡政府内部,由法制员会同司法所组成系统内的监督小组;在乡政府系统外,由乡政府聘请社会各界相关同志为乡依法行政监督员,每年给乡干部和执法人员评议一次,并按评分标准给予测评,供年终县法制部门考评作参考。运用以上措施,启动内外监督机制,使之起到鞭策、推动乡政府工作人员自觉依法行政的目的。
3、行政责任明确化是推进的主动力 乡级政府的依法行政
得以调离本乡、换岗任用、明降暗升等方式掩盖群众耳目。
4、机构、经济硬化是推进的强动力 探究推进乡级依法行政
等规范性文件;(3)代理乡政府复议应诉案件;(4)向全社会宣传行政复议法及为群众提供行政法律服务;(5)与县法制办保持正常的依法行政工作联络和执法信息沟通,收集、反馈乡级依法行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这样,确保乡法制室机构和职能都实化硬化起来。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乡、村级经济。依法行政工作的实践证明:凡经济发展较快,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相对强一些;凡市场经济不发达或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干部和群众的法制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依法行政成了口号,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手段容易凸现。干部的官本位现象突出,群众的依附心理较强。基层干部中的官僚主义、行政命令、滥用职权、办事不公、执法不严行为时有发生;老百姓穷而不知法,要么怨声载道,要么法不治众。因此,乡政府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要采取过硬手段大力发展乡、村两级经济,引导农民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依托本地优势行业,促动农民走出土地;大力拓展招商引资视野,引进乡、县外资和外企,使农民通过参与市场经济而增强市场观念和法律意识。总之,对乡而言,内部的法制机构建设和外部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农民的走出田地闯市场参与竞争,才是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强劲动力。
依法治校调研报告篇三
周开泉小学座落在中国柑桔之乡、玉器之乡的广东省四会市,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学校占地面积20865㎡,建筑面积16221㎡,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建有校园网和视频网,全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200米环形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电脑室、电视演播室等功能场室一应俱全。现有教学班49个,学生2568人,教职工121人,学历达标率为100%。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以“诚信、笃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和“勤奋、守纪、团结、向上”的校风为核心,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也连续被评为四会市、肇庆市的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广东省“十五”规划课题优秀实验学校、广东省首批书香校园、广东省“朝阳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优秀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优秀实践基地、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一)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构建和谐学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措施。通过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增强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水平,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2.组织领导
学校将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列为教育法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开展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依法治校工作和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教育法制工作机构的作用,认真做好依法治校工作,推动依法治校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学校依法办学水平。
为加强创建对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黄海清任组长,邓洪廷、罗庆振任副组长,组员有:陈伟权、吕丽莲、邹义沧、李翠云、黄小燕、杨灶金、邱翠连、莫建明、冼秀珍、周志坤和各班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德育处,邓洪廷具体负责指导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
3.基本标准
(1)管理制度完善健全。依法制定学校章程,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并遵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依法制定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合法、公正、公开,并得到切实有效执行。校内管理体制健全。学校依法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学校党组织、行政、工会、团队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依法发挥相应的作用。
(2)办学活动依法规范。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依法保障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有良好的校风。学校教师、学生无严重违纪和刑事犯罪行为。教育教学质量良好。
(3)民主管理机制健全。依法建立教职工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并发挥积极作用。实行校务公开,校内监督机制完备。建立学校与社区、家长联系制度,定期听取社区、家长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4)教师合法权益受到保障。依法聘任教师,依法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依法保障教职工相关的福利待遇,保障教师通过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和实行校内教师申诉制度。
(5)学生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按照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无乱收费现象。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6)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认真贯彻国家“六五”普法规划,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建立普法责任制,做到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按照规定开设法制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教师、学生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校领导依法办学。学校形成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学校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7)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健全。学校党政领导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定期研究依法治校工作。学校德育处在支部直接领导下专门负责依法治校工作。
(二)自查自评情况
1.学校领导重视,工作机制健全。
学校领导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在学校决策、管理中能够贯彻法治理念,并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领导依法、规范行使权力,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实施改革措施的治校理念和工作方式。学校领导班子定期研究解决学校依法治校问题。
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健全,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和人员,有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并得到落实,学校有专门法制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法制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职责明确,在学校决策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其各项工作任务得到落实,考评办法明确,有明确的依法治校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学校各部门有依法治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和要求,规定任务得到落实,学校出台有关管理措施、对外签订的合同、实施改革方案等重大决策,有从法律方面的评估、论证和审核的环节。
2.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完善。
学校有依法制定了内容比较完善并经主管部门批复的学校章程,学校章程向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公示,学校的办学活动围绕章程进行。学校有完善的与章程相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先后依照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制订完善了教育教学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师资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公开,建立相应档案、管理规范,制度汇编成册。
学校的主要规章制度,均按照法制统一和法律保留的原则进行过审查、清理,不存在与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相抵触的内容,层次合理,简洁明确;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建立法律审查程序,能够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利益相关人的意见,通过教代会讨论,实施前经过适当公示程序和期限;学校没有因为规章制度不健全或不符合法制统一原则而被提起诉讼。
3.自主办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
学校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按章程自主办学,学校办学活动以育人为本,能够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发展规划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与学校章程相一致;建立规范化的决策机制,重大决策经过科学、民主的论证,必要的事务以听证会等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学校严格依法招生,招生活动规范、公开、透明,选拨机制与程序公平、公正,无违规操作;学校收费合法、合理、规范,认真落实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的有关收费政策;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没有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发生。
教育教学活动规范,教学质量比较高。学校教育教学效果比较突出、质量比较优良,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社会声誉良好;学校为学生提供必备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教材选择规范,教学计划完善、秩序良好;学校内部的各种评优、选拨机制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有完善的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标准、程序和办法,建立教学质量监控、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进行教学研究,教研内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内设机构、教师开展的培训等活动,有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学生学籍管理规范,学生档案完善,转学手续齐全。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民主、规范。学校的法定机构和各种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健全,并能依法行使职权,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校长能依法履行学校管理职责;职能部门职责与权限清楚,分工明确、合理;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合理,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明确、有效;各岗位人员聘用程序和办法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公开;学校财务管理规范;学校无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加强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校园秩序良好;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有专人负责,周边环境文明、健康、安全。
4.尊重和维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师在职务评聘、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并得到落实;依法聘任教师、建立规范的教师聘任合同制度,依法明确学校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在教师职务评聘、继续教育、奖惩考核等方面依法建立明确的制度规范;教师的人身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无教师因合法权利受到学校侵害而提起的申诉和诉讼案件。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学生的各项权利得到有效保护。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现以爱护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体现公平公正和教育教学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学生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并能够以适当方式参与学校相关的管理活动;无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现象发生,层层签订控辍责任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的奖惩行为,规则明确、程序正当、重视证据、公平公正,学生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得到相应保障;学校没有发生过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限制人身自由以及侮辱歧视学生等现象,没有违法违规向学生乱收费用等情况;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卓有成效,依法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各项权利。
5.校务公开,民主监督机制健全。
学校依法设立的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机制健全,运转正常,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健全的工会机构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组织;有健全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教职工有效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涉及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以及学校发展重大事项,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工会充分发挥保障教职工权益的作用。学校积极推行校务公开,落实各项措施,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保证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招生、收费等事务的必要的知情权,有切实可行的校务公开制度;有健全的校务公开组织、工作方案,坚持按制度落实校务公开工作。
建立校内监督机制和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学校管理决策、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反映给学校领导、行政部门,并得到相应的反馈;建立家长学校,并坚持开展活动;建立与社区、家长的稳定、规范的联系制度;有健全的校内监督机制,监督方式明确有效;有听取教职工、学生对学校工作意见的组织机构,对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及时反馈;自觉接受和配合人大、政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行政机关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视察。
6.建立了公平、公正的校内争议解决机构。
学校建立校内教师申斥、职务评聘复核等相关制度,使在教师职务评聘、待遇、奖惩等活动中产生的争议有相应的解决途径;相关规章制度并得到有效落实;有处理相应问题的机构和人员;教师申诉处理机构的组成和议事规则公正、公开,无推诿或打击报复申诉教师现象。
学校建立了学生申诉制度,处理因学生对学校处分不服而产生的争议,保护学生权益;有专门的学生申诉处理机构;学生申诉处理机构的组成和议事规则公正、公开。
学校建立并综合运用信访、调解、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学校内部的各种矛盾和争议,维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建有专门处理校内争议的信访、调解或仲裁机构和人员;各种争议的解决程序合法,处理公正,结果公开;无遗留纠纷问题,没有因学校为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而引起的上访现象。
7.加强了法制宣传教育,法治氛围浓厚。
学校能认真做好教育普法工作,目标任务明确,措施有力,工作落实。建立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的普法工作机构,普法工作有方案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普法工作得到落实并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领导、教师的法律学习形成制度,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学校建立并坚持领导学法制度,将法制学习宣传教育列入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并坚持教师学法制度,教师法律考试考核合格;学校的管理体现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并得到教职工和学生认同,依法办事成为自觉行为;学校及教师学生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尊重法律权威,发生法律争议时积极应诉,认真落实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决定及司法判决等法律文书中要求学校履行的义务。
学生法制教育以课堂为主渠道,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法制教育课时达到规定要求。
学校聘请了东城街道司法所孔祥基所长担任法制副校长,能积极发挥作用,定期与学校领导班子研究法制工作,积极协助做好校园综合治理。
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得顺利、扎实、有效,学校、年级或班级每年定期组织法制专题教育活动,法制教育丰富多彩;利用校外法制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
(一)制定落实《四会市东城街道周开泉小学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相应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具体要求。
(二)根据实施方案和依法治校具体要求,积极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和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动。
(三)在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基础上,评选本校依法治校创建活动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推荐上级有关部门表彰奖励。
(四)积极做好宣传、推广示范校依法办学的先进经验,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开展。
通过几年来大力实施依法治校,学校办学及管理更加规范、科学、民主,领导班子依法执政能力和依法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各方面工作实现了协调、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检查中发现,与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高标准相比,我校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不少已经形成文字的工作思路、方法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落实,法制思维、法制习惯需要进一步养成,规范办学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学校工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其民主监督、参与管理的作用,学校法制宣传特别是一些长久性、固定性显形宣传的途径与方法需要进一步拓宽。
(二)今后我校将认真研究探索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使依法治校的理念更深入人心,使全校师生养成习惯性以法律为准绳开展学习、工作和各项活动;学校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民主监督、参与管理的作用。
依法治校调研报告篇四
20xx年度,我校从实际出发,根据“四五”普法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工作,全体教师能知法、守法依法施教,依法治校,学生能学法、懂法、守法,逐步树立了法制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优化了学校管理。学校无一违法乱纪现象发生。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四五”普法领导小组,成立由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校外法律辅导员(镇派出所副所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团支部等有关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并由一名主抓德育的副校长为普法宣传联络员,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以班主任为主要对象的普法骨干,形成普法宣传教育的合力,确保了普法教育的正常化。
1、利用每周一周前政治、业务理论学习的时间,继续组织全体教师按照国家、省、市“四五”普法规划、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并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江苏省2005年度“四五”普法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教育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开齐开好每一门课程,落实好校本课程,并对全市开了一次综合实践课,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我们严格执行减负规定,强化依法施教的意识。
2、结合行风建设回头看,以自学的方式重温《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资格条例》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把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教育行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教师的师德建设,促进学校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建立教师学习制度:间周进行政治、业务理论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制度,要求每位教师学习业务、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每学期将学习笔记交教科室检查、考核,并以此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依据,既促进教师的素质提高,有强化了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
2、落实好普法经费,确保了普法宣传栏的建设和更换,征订法制教育方面的杂志、报刊及法律知识学习、宣传、竞赛等活动费用。
3、结合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班队活动课、思想品德课、综合实践课、班级晨会课、集体晨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礼貌教育、体育卫生知识的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结合《小学生法律知识读本》的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和教育;我们还通过红领巾广播、黑板报、橱窗等宣传渠道,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并聘请学校的法制辅导员利用校园电视对全体学生上了一堂法制教育课,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初步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逐步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结合普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周、开展以“法在我心中”的手抄报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切实加强了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学习贯彻和落实;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发放“告家长书”和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家长及全校师生进行《食品卫生法》、《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有关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学校还设立红领巾安全卫生值日监督岗,达到了遏制学生在学校内吃零食,监督并禁止学生在校园内玩一些带有危险性的游戏活动,监督师生严禁在校园内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等目的,使学校的常规管理和师生的安全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
5、加强执法制度建设。一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设,严格执行了课程计划,在教师中树立“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意识,切实做好“教学六认真”,学期中途教务处对各年级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结果表明,全体教师做的都很好;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继续开展“爱生敬业”师德教育活动,开展行风建设活动,通过向学生和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教师执行行风建设的情况;三是继续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财务、政务和评先评优、大型物品的购买、校园建设等均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实行公开,自觉接受教师的监督;四是完善教代会制度,将教职工津贴分配方案,考核奖惩实施办法在全体会员大会上讨论通过,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的力度;五是继续施行一日常规管理的检查和考核,每月一次总评,颁发“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六是进一步健全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学习《食品卫生法》,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卫生的食品,严防食物中毒,确保师生的饮食卫生和生命安全。
在新的学年里,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依法治校工作,为杜绝我校违法乱纪现象尽我们的全力。
依法治校调研报告篇五
我校是一所完全中学,现有教职工300多人,学生2700余人。我校被评为“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孝感人民最满意学校”“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优胜单位”“语言文字市级示范学校”“市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楹联教育基地”“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市四创先进单位”“市卫生先进单位”“高考优质生源基地”。
依法治教,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在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县文体教育局下发的依法治校具体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校进程,推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规范管理,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我校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把学校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努力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学校制定了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如升旗制度、班团会制度,各项制度内容力争完整,合法,确保公正、公开。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各项规章形成体系,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量化管理的科学轨道。
实行校长负责制,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各组织机构职责明确,分工具体,互相协调配合,分工不分家,依法发挥各自的实际作用。
1、学校能自觉遵守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党的政策、法规,每学期都能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在依法办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2、学校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学科竞赛及科普、文体活动。
3、保障秩序,学校依法办学,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日常行为规范等教育活动,收到良好效果,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层层签定责任状,学校秩序井然。
4、全校师生无严重违纪行为和刑事犯罪行为,定期宣传法律知识,使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学校对学困生组成帮教对子,促进转化。
5、教育教学质量高,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多次获得教育局表彰、奖励。教师撰写的论文,上的公开课,制作的课件,教案设计等多次获奖。
1、学校建立教职工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实施办学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两会”作用。
2、实行校务公开,校内监督机制健全完备。教评优、评职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学生干部评优、学生评三好。
3、学校与社会、家长建立联系制度,学校成立家长协会,提高家长素质,建立学习型家庭。
1、学校按规定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条件,依法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让教师充分享有开展教学、科研、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
2、保障教师应得的福利待遇、工资足额发放,保证教职工的婚假、产假等。
3、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健全,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聪明才智,真正做学校主人。通过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交提案,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学校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之家。
4、建立校内教师申诉制度,为了让教师心情舒畅,对学校不合理、有损教师权益的事进行申诉,校长要随时接待、受理。对提案在教职工大会上作公开答复。
1、学校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权,尊重学生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严禁体罚学生、严禁使用不文明语言,不准讽刺、挖苦、污辱学生等。
2、学校保证每个学生有学习和参加活动的权利,保证任何教师不准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侮辱、歧视学生、不准以任何借口把学生赶出教室,不能剥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权利。
3、按国家规定向学生收费,实行“一费制”对收费情况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公示,不许乱收费,对乱补课、乱定学习资料的教师进行举报,如果查实,学校要进行公开处理,所以,我校无乱收费问题。
4、建立并实施学生安全和伤害等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能妥善处理的学生伤害事故,学生、家长要和学校签订安全责任状,学校要落实治安保卫、防火、防盗等工作,明确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
1、认真贯彻国家和教育系统“四五”普法规划,切实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日常工作,学校成立法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组织机构。
2、建立普法责任制,使普法工作走向制度化,做到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
3、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法制讲座、读书报告会,法律知识竞赛、演讲等,充分利用板报、广播等资源。
4、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法律意识得到提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依法管理,学校已形成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2、领导重视,学校领导重视依法治教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制定了依法治校方案,定期研究依法治校工作。
总之,依法治校工作已纳入我校重要议事日程,并已取得初步成效。距上级的要求还差很远,我们一定找到自己的不足,向先进学校学习,我们要继续努力,实施依法治教方略,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依法治校调研报告篇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将越来越多,对教育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而教育本身也需要了解社会的需求,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学校要满足社会需要和适应时代发展,就必须尽快寻找一个能够融洽学校、学生、家长、社会于一体的新的办学模式作为补充,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我校坚持"依法治教,以德立校"的办学思想,不断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校民主管理和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校长负责制的落实,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教育法制工作是一项全面性、长期性、综合性的战略任务。我们结合"五五"普法规划和教育法制工作计划,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本校的依法治校工作计划,在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我们始终把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内容纳入全局和学校工作总体规划内,明确工作目标,健全工作网络,落实工作措施。
首先是从转变观念做起,在教职工中大力开展教育法规、教育规程的学习,并通过开展"依法执教,做新时期合格教师"大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转变思想,牢固树立全体教职工的依法治教观念。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现代法治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
其次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学校重视抓好学校领导、教职工的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教师的继续教育安排一定学时用于普法,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加大普法的分量。把深入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尤其抓好学校管理人员、教职工对《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重点学习《宪法》、《刑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学生伤害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把做好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通过开设法制讲座、举行法制知识竞赛、设立法制宣传月等多种形式,向中小学生宣传有关法律常识,从小培训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
开展警校共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聘请法制辅导员、民警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充分发挥法制辅导员在学生的法制教育中的作用。通过活动课、班队会、板报、知识竞赛,进行五爱,以及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品德修养教育,抓好日行为规范的养成,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端正校风校纪建设。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力度,进行法制和国防教育。
1、落实制度,管理有章可循。将校内常规管理已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上升为配套制度,并使之完善。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逐步纳入法治轨道,不断提高依章管校的水平。重视教师队伍教育和管理,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依法办事等各个方面都能为人师表。通过制定《教师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办法》等,落实责任,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学校章程的细化工作,使相应的规章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把学校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2、校务公开,深化民主管理。校务公开是依法治校的重要部分,我们对校务公开工作做到:规范操作,严格管理,形成制度。学校成立了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监督小组,齐抓共管,定期研究校务公开工作。首先,在范围上,实现由学校面向各部门、各年级公开;其次,在程序上,实现由单纯办事结果公开向办事过程公开;第三,在公开内容上由一般内容扩展到群众关心的所有热点问题,敏感问题,以及影响到本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第四,校务公开做到重大事项、职称评定、竞争上岗、支出公开,公示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体现学校班子的民主工作作风。我们充分发挥教职工大会在校务公开中的基本载体作用,学校重大决策以及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我们坚持通过工会委员督促、通过教职工大会进行公开。
我们将校务公开和学校的各项制度相结合,逐渐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行校务公开,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学校领导自我约束,学校重大事情科学民主进行决策,工作过程严格程序进行操作。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领导清清白白做人,亮亮堂堂办事,促进了廉政风气的形成,并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校长管好了自己,也带动了全体职工,工作起来腰杆子硬了,劲头也就更足了。
3、狠抓安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学校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学校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可麻痹大意,心存侥幸。我们认真组织学习《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坚决落实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责任追究制、考核奖励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积极依靠教育局、政府、派出所、交警队等单位和相关部门,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校稳定和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内部安全管理中,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是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网络,从校长到每名教师,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做到层层抓落实,处处责任到人,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抓安全。二是定期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定期检查食堂卫生和安全工作,教学设施设备安全,及时排除隐患,从而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总之,通过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之路,促进了学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推动了学校课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真正使教育成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培养人材的一项规范化的、公共的事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凝聚目标,与时俱进,取得更好的办学业绩。
依法治校调研报告篇七
策勒县第二小学创办于1960年,是一所民汉合校的双语小学。于20xx年3月迁至现校址。学校位于县城北部,占地19133平方米,旧教学楼建筑面积2390平方米,新综合楼建筑面积2150平方米,硬化面积7486平方米,绿化面积6245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323人,其中民族学生182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6.3%。现有11个班级,5个双语班。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完成率均为100%。
学校有一个少先队大队,五个小中队,有辅导员6人,共有少先队员257人。开办了五个兴趣小组参加学生有177人,每组每周开展一次活动。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7人,大专学历27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13人,教职工平均年龄为35.9岁,是一支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按国家教学课程设臵要求,开设了各门学科。
自20xx以来,增建了值班室,修建了看台、舞台,改造了水渠、厕所,硬化了200米环形跑道、足球场、器械运动场、拍球等场地,现硬化面积7486平方米,人均活动场地达到21.5平方米。
今年在县委政府以及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资助下,教育教学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教学设备不断增加更新,陆续配臵了各科的教学、科学实验仪器,购买了实验仪器柜、档案柜,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1套),计算机(31台),添臵了图书(现有图书12840册,师生人均拥有图书达到34.7本。)进行了新楼周围1000㎡的硬化工程,对825㎡的旧教学楼和宿舍、餐厅屋顶进行维修,教学楼内瓷砖铺设工程,旧教学楼内3073㎡的粉刷工程。并且,为学校购买了40套教师桌椅,50套多媒体教室桌椅,25套实验室专用桌椅,30套音乐室电子琴桌椅,12套阅览桌椅,30套会议室桌椅,并配臵了4个监控器、1套多媒体音响设备、7套“班班通”项目。
1、组织领导
学校重视依法治校工作,成立了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各负其责。将依法治校工作纳入重要仪式议程。依法管理学校列为学校的日常工作,制定了有效的依法管理工作制度。制定了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2、制度建设
“学校的章程”、“各项规章制度”、“教师聘用合同”。
3、办学条件
按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规章制度,保证学生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制定了“学校教职工管理制度”、“学校教学事故处理措施”、“学校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根据国家政策和教育部门的文件规定,抓好招生和依法从教工作,从未出现违规行为。
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条例,规章的精神制定并实施。从未出现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条例、规章导致学生退学,停课、放假的违法行为,从未出现学生退学、旷课的行为。实行每天点名制度,巩固学生到效率,到效率为100%。
4、民主管理
校内监督机制健全,依法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教职工工会。成立了策勒县第二小学党支部、工会等组织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发挥他们组织机构作用,定期向教职工提取意见。学校教代会、校务公开制度健全并落实到位。校工会和教代会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安全管理
为了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为进一步做好校园师生安全工作,避免楼道及安全出口出现学生踩踏事件的发生,保证我校师生生命安全,根据有关的要求,学校立即对教学楼、宿舍、餐厅、库房和校园内的水、电、暖及消防器材、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进行了一次的全面自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了整改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三楼学生电脑机房的用电线路和用电器进行了认真检查,对个别用电器开关和外露的线路进行了及时维修和处理。学校电器设备较多,用电安全尤为重要,所以特别检查了电气设备是否有短路、接触不良、漏电等情况。要求正确使用好液化气、电器设备,确保安全。我校近年来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确保了德育的实施。
6、法制教育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工作机制完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六五”普法规划为统领,以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为重点对象,以灵活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为载体,以学法、守法、用法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思想,按照“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宗旨,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体系,狠抓普法教育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推动学校的民主法制建设。制定法律学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常有明为我校学生进行法制讲座,还邀请县武装部战士张宏为师生进行国防教育。大力提高了师生们的国防和法制意识。
7、权益维护
为了对教师们加强严格管理,维护教师的基本权利。学校制定了教师年度考核方案,并与各班班主任签订班主任工作责任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做到不扣教师的任何工资。
还制定了教师的申诉制度,为维护广大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关于保护教师、学生合法权益的规定,学校制定本程序。
总之:我校在依法治校工作中,满分100分,自评93.5分,一方面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的学校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管理工作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又始终坚持"以德立校"的原则,我们始终认为,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塑造民族未来的伟大事业,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以德治国才有坚定的基础。
依法治校调研报告篇八
(一)目录
1、牛寨小学创建依法治校领导小组
2、牛寨小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3、牛寨小学学籍领导小组
4、牛寨小学治理乱收费领导小组
5、牛寨小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导小组
6、牛寨小学2012年治理乱收费班主任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