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读书笔记回篇一
人生就像一扁小舟,而茫茫的大海就像世界一样宽大,不着边际。在这大海上,自己驾驶的小舟就应怎样度过大海上的一风一浪,我想只有用心地迎接风浪的冲刷,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使自己的小舟变成大船,经得起更大的风浪。
有一句名言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如果我们情绪豁达,乐观,我们就能够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这就是《红楼梦》向我娓娓讲述的人生哲理。
她的身世也令人同情,虽说也出生在官府之家,但自幼体弱多病,出不了门,小小的年纪竟在药中泡大,本来就虚弱多病的身子更加虚弱,也许是"独生女",父母对这个"掌上明珠"爱之又爱。家庭的规矩,礼仪比那些大家闺秀们差了些,但这更显示出她与众不一样的性格,显示出她的无所顾忌和她的处处谨慎。
黛玉的文学,吟诗作文和聪慧是无人能及的,但是应对宝玉的玩世不恭,不知上进,她非但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袒护。其实,她是不喜爱礼教束缚的家庭,对宝玉的`玩世不恭大加赞赏,这就应是宝玉和黛玉感情的进一步发展,宝玉他们彼此最后觅的一知音。在所有人都劝宝玉发奋学习,考取功名时,黛玉却显示出对功名的唾弃。在她柔弱的外表里面,却带着对旧封建的科举功名的鄙视和唾弃。我最佩服她这一点!
虽然黛玉对宝玉的不考功名欣赏,可她却耐心的教香菱吟诗,教给香菱知识。她并不反对知识和文学,只是厌恶功名罢了。她细心,耐心,全心地教香菱吟诗,为的是让姐妹们摆脱命运,谁能够和她相比呢没有认的!
红楼梦读书笔记回篇二
《红楼梦》
读书笔记
写好了吗?知道怎么写这个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600字的《红楼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性格决定选择。一个人,他的性格选择了什么样的思想,每天面对自己和别人选择什么样的情绪,一切取决与性格。
人生在红尘中云游,命运在性格中行走,“喜笑怒骂,倜傥风流,兴衰荣辱,成王败寇,浮华如烟云,可看不可留;往昔死云烟,伤怀阑珊后。狂年幼,贻笑传遍天下口;悲白首,银丝万丈织成愁。远虑近忧,枉然如酒,岁月酿,漫心头……”红楼梦,亦是如此,人生的悲欢离合,坎坷相伴,如泪,数不清;似水,柔无骨。
回望清,宝玉“面若中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性”明明……可惜了清静,天石乃仙之通灵也,何图恋凡俗浊气?人生非安非乐非清也。
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一直找不到属于自己现实生活的出路,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的否定,可他这种叛逆却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色彩。贾宝玉的叛逆虽然无比失败,但让《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无比成功。
叛逆是种精神,是青春不死的见证,是推动砾石前进的车轮,是张扬个性的资本。每一种叛逆的命运都是传奇,永远在文明的长河里演义。因为多彩的世界不只是苍凉的黑白,所以是皆不论成败。
《红楼梦》是自古的悲伤之爱,是心中的真是渴望。
今天,妈妈介绍了一本书给我,红楼梦读后感600字。它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红楼梦》。它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在这本书中,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的主线人物,贾宝玉、林黛玉两人的悲剧贯穿始终。由多情潇洒的宝玉,娇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
我认为《红楼梦》这本名着很感人。看了它,我还真懂得了不少道理,也时常投入不已。我觉得,当时的贾府很奢侈,贾府的贾母有权有势,说话也很有分量,贾府上下全都得听她的。
但她特别疼爱贾宝玉,把他当作掌上明珠。我倒是喜欢贾宝玉的表妹林黛玉。她虽然爱哭,但很却有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和贾宝玉很谈得来,经常一起玩耍,两人是青梅竹马,十分要好。
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样样精通的小女孩,爱好很广泛,读书、画画,弹钢琴、办小报……我也有些爱哭,有时家人说说我的不是,呵!我的“金豆豆”就咕噜噜地滚了一地。不过,这些应该改正,作为现代的孩子,我觉得我们要坚强些,不要像林黛玉那样动不动就暗自垂泪。我觉得,林黛玉在我心里是《红楼梦》里最喜欢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自从我看了《红楼梦》以后就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写出这么好的作品,能把里面的人物写得那么栩栩如生,说明他的写作功底十分深厚,里面的人物个个好像就站在我面前,同我说话似的。我要向他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写文章的基本功打扎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红楼梦读书笔记回篇三
说起《红楼梦》,大家都会想到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的爱情,也会想到大观园里面可爱的有活力的年轻人。但是《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并不是每个都那么可爱,有些人还显得那么的可恨,如贾瑞,贾琏,贾蓉,薛蟠等人。他们看起来十分的可恨,但是,细细地看着这些人,却又觉得深感他们又是可怜的。
先说贾瑞吧,小说中提到贾瑞主要有两件事,一件是学堂顽童闹学,一件是贾瑞见王熙凤起淫心。
学堂闹学中一事可以看出贾瑞的人品,贾瑞的无能,贾瑞处事的不公,以及贾瑞平时的为人。见文中说“贾瑞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去请他,后又附助着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而助纣为虐讨好了。”
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贾瑞是个行为不正,做风不正派的人。学堂闹学这件事如果贾瑞是个正派人,处事公正,这件事也就不会发生。可是贾瑞反而没有,而是公报私仇,所以才会引出闹学这件事。
贾瑞最痛苦的事就是爱上了他不该爱上的人,王熙凤。想一想王熙凤是什么人,是贾府的琏二奶奶,是有钱有势有权之人。而贾瑞你又是什么人,无名无权无钱无势,说到最后还是依附于贾府势力的人。贾瑞爱上王熙凤,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这也是王熙凤为什么那么生气的原因?王熙凤认为,这是对她的耻辱,于是才会那么整贾瑞。可怜贾瑞在第一次吃亏的时候还不懂得止步,还继续向前,一错再错,所以才会那么早就死去。
贾瑞的行为看上去那么可恨,但是细看他,发现他也是可怜之人。贾瑞是贾代儒之孙,从小父母早亡。代儒怕他走错路,教育抓得非常严。抓的'是纪律,却不懂得孩子的心。
贾瑞第一次上王熙凤的当,又饿又冷冻了一夜,回到家,代儒是又打又罚,打板子,不让吃饭,跪着读书。活生生的体罚,这样的教育是孩子口服心不服。可以想像贾瑞从小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长大,他的童年是不幸福的,他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正因为他没有得到过关爱,得到过温暖,所以才会走入歧途,越走越远。
如果他遇到的不是凤姐,而是一个比较善良的女子,指出他行为的不是。或者凤姐在一开始就厉词指责,就不会导致后来的悲剧。可惜的是他爱上的是凤姐。
如果他在第一次恶作剧中得到教训,那么悲剧也可以避免。但是他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控制不了自己对凤姐的感觉。
再到后来,他生病了,跛足道人给了一面镜子,告诫他一定要照背面,可是他却照了正面,正面正好是凤姐。
贾瑞迷上凤姐这件事,从头到尾,没有看到有人来关心过贾瑞,关怀过他。祖父代儒就是打骂,并没有半点亲情上的关心。
贾瑞是孤独的,他缺乏爱,所以凤姐的不安好意的假情,他才误以为是真,才愈发不可收拾。
从贾瑞的行为看,他是可恶的,没有正义之心,他没有是非好歹之心,也没有廉耻之心。他是可恨的。但是,从贾瑞的成长环境来看,他又是可怜的。
俗话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句话用在贾瑞身上一点也不假。
红楼梦读书笔记回篇四
贾雨村终于等到重返官场的机会。当年同僚一案参革的张如圭(谐音如鬼),忽遇贾雨封并告知他好消息,凡被参革的人只要有保荐,便可复官。贾雨村通过设法寻到的公文邸报,证实此事不假。于是次日面谋于林如海,请他出面保荐。
无巧不成书,林如海说自从黛玉母亲去世之后,都中岳母(则贾母,黛玉的外祖母)几次打发人来接黛玉,无奈黛玉病体未愈尚未行,现在正思送女进京。还给足贾雨村脸子,说小女蒙先生教训的大恩未经酬报,正好借此机会图报,此事一定重托内兄(则贾敏的哥哥,此处指贾政而不是大哥贾赦)促成。这段文字不长,林如海的品格却跃然纸上,对于来求做事的一个家教十分感恩和温厚并以礼相待,不愧是书香世家,让人敬佩。
而贾雨村一面打恭谢不绝口,但心中尚有疑惑,便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可见贾雨村至今真的是官场涉历未深,林如海笑了一下,知他心事,说那内兄与先生同姓犹如一家,是荣国公(对国家有大功之人才尊为荣国公)之孙。大内兄贾赦现袭一等将军之职,二内兄贾政,现任工部员外郎,为人极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
从林如海口中,读者可先对荣国府现在主要人物有个概念。荣宁二府的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兄弟,是卫国有功臣子。上回人物关系表已说明,小说主线荣国府荣国公贾源传贾代善,贾代善娶四大家族之一的史氏太君则现贾母传贾赦贾政和女儿贾敏。贾赦贾政世袭爵位,按照清朝制度,宰相都不能达到侯爵的爵位,贾政虽然干着五品官,但是权势确是相当显赫,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是,贾政的女儿元春还是当今的贵妃,政治靠山可谓十分强劲。这就是贾府的政治社会背景。
贾雨村涉世未深,他甚至比冷子兴这个古董商对外面的世界还了解得更少。后来因林如海的推荐信见过贾政,贾政见他身材伟岸言行不俗,读后感又是个文化人且又是妹夫所荐,便利用关系,在不够两个月时间让他复职,还被升为金陵应天府的知府。贾两村到应天府后碰到的第一宗人命官司,也让他差点因此而陷己于不利境地,要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便要顺势而为,这是后话。
荣国府之大及社会地位之高,以及里面人物建筑物之多,不是一两笔轻易能略过。估计曹雪芹为了写好荣国府这些方面应从哪里入手,肯定花了不少心血。小说让作者最欣赏的主角林黛玉从外面世界而来,一步步走近荣府,让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小女孩以一种好奇的眼光来慢慢认识这个未知的世界。我们也随着她的脚步及眼光,看到这个普通人家所不清楚的贵族之家,一切都是新奇的。
红楼梦读书笔记回篇五
红楼十二金钗,黛玉温柔多情,宝钗知书识礼,探春大气稳重,湘云潇洒可亲她们确实各有各的风采,让人无限着迷,让人为之倾倒。但是于我来说,她们多了脂粉气,只是宝玉口中的如水一般的弱女子,最令我钦佩的却是熙凤。
妈妈说:“女孩子,就应该像林黛玉一样,小鸟依人,弱柳扶风。”爸爸说:“女孩子,就应该像薛宝钗一样,相夫教子,安分守己。”我说:“女孩子,就应该像王熙凤一样,独当一面,不让须眉。”凭着一张利口,熙凤上得贾母、王夫人之宠信,下获宝玉及众小姐的依赖,而嬷嬷、丫环更是对她敬畏万分。她年纪轻轻,只是些许认得了几个字,偌大的荣国府,却被她上下打理得周到得体。虽然她也有贪财弄权、狡猾善妒的一面,但是瑕不掩瑜。她的才干将贾府的男性完全比了下去,没有她贾府会更早地没落。所以说我们应当学王熙凤,做一个独立、自强的女孩。
然而可悲的是,我们总喜欢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仿佛“成功”两个字只属于男人,却不知女人也渴望事业有成。在世人的眼里,少年应该远游,去闯荡,去追求,仿佛女子就应该在家中好好侍奉公婆,照顾孩子,洗衣、做饭,日日守候他的归来,最好是化做望夫石,在崖壁上久久伫立。殊不知女孩也有自己的可贵的梦想想要去实现。
我想起那旧社会的女子为博得男子的欣赏,痛苦地将自己的脚裹成三寸金莲。我想起那一块块高大巍峨的贞节牌坊埋葬了多少女子的青春。我想起那善良、勤劳的祥林嫂,孤苦而死,连自己真正的姓名都没有留下。封建社会,女性总是被压迫得最深。她们无心更无力去反抗这样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
但是在当下男女平等的社会里,女子完全可以自强,可以独立。我们不能只顾涂脂抹粉,而应为已、为家、为国,去拼博,去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颜值、美貌只能一时取悦别人,实力、才华才是硬道理。
君不见《红海行动》中蛟龙突击队女队员佟莉,她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贴身肉搏,毫无惧色;君不见科学研究者屠呦呦,她带领团队克难攻坚,研制出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君不见华文作家龙应台,她出书、演讲、入仕,一度刮起“龙卷风”;君不见相声演员贾玲,她敢闯敢拼,成为喜剧舞台上的最有才华的女汉子。她们都是女中豪杰,在自己的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红楼梦读书笔记回篇六
续在红尘等待,为你请歌一曲。看空中那纷飞的雨,承载着谁的思念?清风不解君意,细雨不懂柔情。那逝去的流年也带走了回忆。
踏破时间,回望那一段凄婉的情史,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落寞史。千古红楼,梦回一史。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终究还是覆灭了,只留下那令人哀叹的结局。
我曾以为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当我细细品味这本书时,才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上如此腌臜的一面,但其中最让我动容的一面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
一袭道袍,随风飘曳,宛如天外之人,仙女下凡,高洁不沾染一尘死凡。美丽而孤傲。但她的孤傲却是命运使然的。多年体弱多病的她在父母双亡之后一人流落至此,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现在却被这样无情对待。这便是我初识的黛玉。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书中是这样描写宝玉的。他俊美得几乎不像一个男孩子。面容明朗,流光溢彩。月与花本已美丽,而中秋之月,尤为圆润清朗;春晓之花,尤为鲜艳润泽。这样的美男子便是宝玉。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到长大后坠入爱河。这样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让多少人羡慕,它是那样纯洁,那么自然,纤尘不染。
在封建礼教前,当宝玉挨打后善良孤傲的黛玉把眼睛哭成桃儿一般,她的哭并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地对抗封建礼教。由此可见只有她们二人心贴得最近,爱得最深。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红楼梦读书笔记回篇七
呜呼间秋风萧瑟,正如曹雪芹历时十载撰写的红楼,似悲似哀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对红楼梦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曹雪芹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辛酸。她化身为书中悲情的林黛玉,封建的残余似乎总跟随着她,幸运的光环永远都无法照耀她。不过,哪怕阴天挥散不去,她坚毅如冰,不曾低头,因为她相信,希望的光芒就在前方,她奋力追,以梦为马!
我行若微尘,脚踏黄土;我向往星空,却无能无力。我没有林黛玉所遭受的不幸,却拥有着她的矫情;我时而退缩,时而犹豫,却永远不会进攻。性格上的懦弱让我习惯于“知足”,但并非“常乐”。
此刻泪水肆意在我的脸上,我的思绪回到了从前。
当我翻开买了许久却仍未翻动的红楼,我的思绪久久被它牵动着,把我追溯到了那个封建黑暗的红楼中。我知道,我也能像书中的林黛玉一样为爱挣扎,为梦迎难而上!红楼,一个朝代,一首爱情的悲歌。林黛玉日夜梦想着和宝玉成为眷属,为自己的幸福对抗封建势力。过程也许是坎坷的,结果也许是失败的,但他们不也努力过么!那我也能!合上书卷,书中的红楼气息却毫不褪色。闭上眼睛,我甚至能感受到其中的辛酸。
以梦为马,相信自己,并为之全力以赴。我终于可以区别出平舌和卷舌,我终于可以摆脱每天嘴塞木塞读报纸的日子。我明白,想要更接近梦想,只有靠自己。我是幸运的,我要战胜的敌人是自己,我成功了,我能说会道了。林黛玉是不幸的,她所承受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不以成败论英雄,我和她都是自己的英雄。
梦想是舵,引导我们驶向成功。相信自己,希望的曙光就一定会出现。以梦为马,我奋力,继续追!
红楼梦读书笔记回篇八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读完它感触颇深。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
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红楼总众女子中,我最喜湘云,喜欢她的率真,她的洒脱,她的豁达。雪芹先生让湘云第一次出场乃在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篇文字中,而在二十九回中,宝玉与钗黛三人斗口之间便已带出湘云其人。太君因见金麒麟眼熟,故问。钗曰“史大妹妹有一个”黛则讽曰“宝姐姐别的事情上还有限,惟有在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读至此,如不见后文,不知此文之妙,笔带双关,既活画出钗黛二人形象,又为后文打下伏笔,似此类之文,红楼中甚多,由此可见一斑,可知雪芹先生之胸中丘壑。
书归正文,呵呵,湘云第一回出场,人并不感其突兀,概因前之已伏之笔吧。而后由贾母,王夫人眼中写出湘云之衣着打扮,再由宝钗口中说出湘云旧事,至此,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丝毫不费笔墨,却有如此传神。到宝湘在书中的初会便是有一番景象了。与宝黛初会比较看来,当真是妙极。如此文字,似犯而不犯,似重而不重,又有几多。而这位云妹妹当真是心直口快且俐齿伶牙,几个绛纹石的'戒指换出的那一番道理,想来读者应记忆犹新吧。直到玉卿挨打,宝钗赶蝇,龄官划蔷,湘云才结束了她的第一次小住。此间数个故事,纷乱头绪,却从未有缺何人,象凭空消失一般,必在纷乱中有几笔点到,象宝玉挨打时,众人来看,便点了湘云一笔,宝钗赶蝇时,湘黛二人偶见,又是一笔。如此又生出多少故事,至龄官划蔷后,湘云来辞,一切就顺理成章,总在乱中添置几笔,让人看后觉得简单而又有绪。湘云二次来访,便是海棠结社后了。若上一次雪芹先生要突出刻画湘云的性格,此一次则刻画湘云的才情。两首白海棠诗写尽多少故事,而其中“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两句我窃以为便是其真实写照,再看她的菊花诗“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事,看来惟有我知音”,“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倘若陶彭令再生,也比慨然菊有此咏者,不枉矣。
再看红楼最精妙的一副百笑图中,也不乏湘云的身影,雪芹先生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中写到“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如此这般,红楼中的人物性格便全部展露在读者面前,如此文字,试问古今小说中非红楼而谁有?好一副红楼百笑图,如见如闻。待到湘云第三,四次来,便应是整部红楼梦中最热闹非凡的文字了“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怡红院群芳开夜宴”等,如果说从前那两次只不过是湘云的一个剪影,那么此两回中,湘云便得到了一个升华。在庐雪庵的联诗中,湘云的联句是最多的,在我看来质量也是最高的。雪芹先生以如此笔墨将新到的宝琴,李纹,岫烟都给了读者一个大致的交代,如此便不感陌生了。憨湘云醉眠芍药洇,在我看来是红楼中画湘云最美的一副图画,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一般,湘云则是眠花了。试想红楼众闺阁中,除却湘云,还有谁会如此酣眠,无拘束,无牵挂的醉卧于花阴之间。在湘云的世界里,没有解不开的烦恼和忧虑,试问钗黛二人可有如此胸襟吗?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湘云便是这样的真名士。“英豪阔大宽宏量,从不将儿女私情略系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也许是胜极必衰的原因吧,此等繁荣文字的背后便隐藏了无限的悲哀,此后逐晴雯,死金钏,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观园从此便笼罩上一层阴云,再也没有散开,湘云此后再来,没有了从前的那种笑声了。红楼便真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