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高一苏教版语文书篇一
慰藉 ( ) 炫耀( ) 痴情( ) 雾霭( ) ....
流岚( ) 虹霓( ) 声名狼藉( ) 书籍( ) ....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
1. 这首诗以什么为主要意象? 寄托着诗人的什么愿望?
2. 《回旋舞》中少男少女拉起手来围着大海跳舞是否有某种象征意义?
3. 赏析《回旋舞》的回旋美。
我的质疑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 这首诗以“回旋舞”为主要意象, 这是从法国民间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攫取诗意, 生发开来的。作为抒情诗人, 保尔?福尔特别擅长歌唱爱情和人类的友爱。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携起手来, 团结起来, 没有肤色、种族、国别的差别, 大家共跳一个回旋舞, 世界不就充满了爱吗? 所以, 少男少女们拉起手来围着大海跳舞象征着全世界人民的和睦团结, 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乐观精神。
2. 这首诗以“回旋舞”为主要意象,这是从法国民间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摄取诗意,生发开来的。作为抒情诗人,保尔•福尔特别歌唱爱情和人类的友爱。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携起手来,团结起来,没有肤色、种族、国别的差别,大家共跳一个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满了爱吗?诗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乐观的情调。这首诗是诗人在20世纪前期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的向往和平安宁的愿望。
3. 保尔•福尔的《回旋舞》以“回旋舞”为主要意象,表现了全人类的友爱。诗歌不仅在内容上以“回旋舞”的意象用童话般的想象展示了“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而且在形式上也构成了“回旋舞”一样的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富于形式的美感。
高一苏教版语文书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6.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答:
提示:写自己客居巴黎的孤独、寂寞和无助之感。
7.作者在文中写道:“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说说你对作者的感受的理解。
答:
提示:一个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了自己熟悉的人群,离开了自己的文化,特别是离开了自己的母语,一种巨大的孤独感便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你周围的一切都与你无关系,你无法与人交流,这样的日子“能让人发疯”。
高一苏教版语文书篇三
(一)
旧式婚姻,过去叫做“天作之合”,是非常偶然的。据亡妻言,她19岁那年,夏季一个下雨天,她父亲在临街的梢门洞里闲坐,从东面来了两个妇女,是说媒为业的,被雨淋湿了衣服。她父亲认识其中的一个,就让她们到梢门下避避雨再走,随便问道:
“给谁家说亲去来?”
“东头崔家。”
“给哪村说的?”
“东辽城。崔家的姑娘不不大般配,恐怕成不了。”
“男方是怎么个人家?”
媒人简单介绍了一下,就笑着问:
“你家二姑娘怎样?不愿意寻吧?”
“怎么不愿意。你们就去给说说吧,我也打听打听。”她父亲回答得很爽快。
就这样,经过媒人来回跑了几趟,亲事竟然说成了。结婚以后,她跟我学认字,我们的洞房喜联横批,就是“天作之合”四个字。她点头笑着说:
“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
(二)
虽然是封建婚姻,第一次见面却是在结婚之前。定婚后,她们村里唱大戏,我正好放假在家里。我们村有我的一个远房姑姑,特意来叫我去看戏,说是可以相相媳妇。开戏的那天,我去了,姑姑在戏台下等我。她拉着我的手,走到一条长板凳跟前。板凳上,并排站着三个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着大辫子。姑姑叫着我的名字,说:
“你就在这里看吧,散了戏,我来叫你家去吃饭。”
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那时姑娘们出来看戏,虽在本村,也是套车送到台下,然后再搬着带来的板凳,到照棚下面看戏的。
结婚以后,姑姑总是拿这件事和她开玩笑,她也总是说姑姑会出坏道儿。
她礼教观念很重。结婚已经好多年,有一次我路过她家,想叫她跟我一同回家去。她严肃地说:
“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我只好一个人走了。
(三)
她在娘家,因为是小闺女,娇惯一些,从小只会做些针线活;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到了我们家,我母亲好下地劳动,尤其好打早起,麦秋两季,听见鸡叫,就叫起她来做饭。又没个钟表,有时饭做熟了,天还不亮。她颇以为苦。回到娘家,曾向她父亲哭诉。她父亲问:
“婆婆叫你早起,她也起来吗?”
“她比我起得更早。还说心痛我,让我多睡了会儿哩!”
“那你还哭什么呢?”
我母亲知道她没有力气,常对她说:
“人的力气是使出来的,要抻懒筋。”
有一天,母亲带她到场院去摘北瓜,摘了满满一大筐。母亲问她:
“试试,看你背得动吗?”
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她站起来哭了。母亲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个个捡起来,背到家里去了。
我们那村庄,自古以来兴织布,她不会。后来孩子多了,穿衣困难,她就下决心学。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后来,因为闹日本,家境越来越不好,我又不在家,她带着孩子们下场下地。到了集日,自己去卖线卖布。有时和大女儿轮换着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
几个孩子,也都是她在战争的年月里,一手拉扯成人长大的。农村少医药,我们12岁的长子,竟以盲肠炎不治死亡。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在她生前,我曾对孩子们说:“我对你们,没负什么责任。母亲把你们弄大,可不容易,你们应该记着。”
(四)
一位老朋友、老邻居,近几年来,屡次建议我写写“大嫂”。因为他觉得她待我太好,帮助太大了。老朋友说:
“她在生活上,对你的照顾,自不待言。在文字工作上的帮助,我看也不小。可以看出,你曾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写进你的小说。至于语言,你自己承认,她是你的第二源泉。当然,她瞑目之时,冰连地结,人事皆非,言念必不及此,别人也不会作此要求。但目前情况不同,文章一事,除重大题材外,也允许记些私事。你年事已高,如果仓促有所不讳,你不觉得是个遗憾吗?”
我唯唯,但一直拖延着没有写。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结婚很早,但正像古人常说的: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欢乐之时少,相对愁叹之时多耳。我们的青春,在战争年代中抛掷了。以后,家庭及我,又多遭变故,直到最后她的死亡。我衰年多病,实在不愿再去回顾这些。但目前也出现一些异象:过去,青春两地,一别数年,求一梦而不可得。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想摆脱也做不到。按照迷信的说法,这可能是地下相会之期,已经不远了。因此,选择一些不太使人伤感的片断,记述如上。已散见于其他文字中者,不再重复。就是这样的文字,我也写不下去了。
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在夫妻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正因为如此,她对我们之间的恩爱,记忆很深。我在北平当小职员时,曾经买过两丈花布,直接寄至她家。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
我说:
“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
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高一苏教版语文书篇四
一百多年前的美国独立日,一个叫梭罗的美国人住进了一个叫瓦尔登湖的地方。这一住就是两年零二个月,也就在那些日子里,梭罗开始了他的《瓦尔登湖》一书的写作。与这个叫瓦尔登湖的地方一样,他的写作是美丽而睿智的。这个瘦小的美国人,居然在一个湖边,悟出了生命的真谛;也就在那个湖边,他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他的这一举动,也许只有像他那样的人才能做到,也许只有那些有着深厚宗教情结的人才能体验到生命与时光之间的变奏,思索起工业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问题。
一
西谚说:“湖泊是大地的眼睛。”眼睛永远是明亮清澈而温柔神秘的,它又是心灵的窗口。一切大自然都因为湖泊而变得温柔和神秘,瓦尔登湖带给梭罗的不仅是那美丽的视觉,而且是神秘的遐想。如梦似的的生活,正如浓雾般地向梭罗涌来。梭罗情不自禁地写道:“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瓦尔登湖》)在那样的环境下,不将自己融入大自然是一种虚假的生活;人唯有与大自然一道欢欣,一道忧愁,才是一种真正的生活,你大可以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进去。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大地的眼睛》一书中说:“我的朋友,你不要去听这恶毒的悄声耳语,为生活而高兴吧,为了生活而表示你的谢意吧,也像我这样,和所有的霞光一起燃烧吧!”勇气与智慧将与这自然一起生长,生命也将会在此中获得重生。梭罗在这短短的两年生活中亲眼目睹了瓦尔登湖的春、夏、秋、冬,也从中感悟到生命的流动。如此宁静的瓦尔登湖居然是那样优雅大方地接纳了他,而将美、智和爱馈赠给他。
梭罗在这大地的眼睛里读懂了什么叫做生活。“生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一出生便有了这样的问题。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寻找生活的意义。哲人们便将自己的思索写进了书里,于是就有《太阳城》、《理想国》、《乌托邦》、《瓦尔登湖》等著作。他们的思索至今都带有野草的芬芳,它们都是人类前行道路中的一盏明灯。与其他哲人相比,梭罗的思索更具有自然的原始性:他所走的是一条“返乡”的道路,即返回人类原始时代的纯真生活。最初的生活总是粗糙的,甚至是十分简单的。而这样生活恰恰是最亲近自然的,最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原始人生活得简简单单,赤身露体,至少有这样的好处,他还只是大自然之中的一个过客。当他吃饱睡够,神清气爽便可以再考虑他的行程。”(《瓦尔登湖》)所以在梭罗看来,生活是一种简单的旅途,人则是大自然中不断向前行的过客。生活就是与日月星辰同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生活也就是重新确立自己在大地上的位置,任何远离大自然的做法都是对人本性的违背。
梭罗的确做到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种生活的可行性:“在目前时代,在我们国内,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只要有少数工具就足够生活了,一把刀,一柄斧头,一把铲子,一辆手推车,如此而已;对于勤学的人,还要灯火和文具,再加上几本书,这些已是次要的必需品,只要少数费用就能购得。”在瓦尔登湖的两年多时间里,梭罗靠着自己的一双手,过上舒适的生活,正如他在书中写道:“我仅仅依靠双手劳动,养活了我自己,已不止五年了,我发现,每年之内我只需工作六个星期,就足够支付我一切生活的开销了。整个冬天和大部分夏天,我自由而爽快地读点儿书。”(《瓦尔登湖》)这样看来,如此简单的生活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假如所有的人都能像梭罗那样生活,像梭罗那样与大自然一起生活,人类将会与大自然一起生长,也将会生长得像大自然那样纯洁无暇。人类的形体将会与大自然一样健壮而光滑,人类的心灵也将会像瓦尔登湖的湖水那样纯洁美好。“我确实相信,如果所有的人都生活得跟我一样简单,偷窃和抢劫便不会发生了。发生这样的事,原因是社会上有的人得到的多于足够,而另一些人得到的却又少于足够。”(《瓦尔登湖》)在这个时候,占据人类心灵深处的不再是“欲望”这个恶魔,而将是“爱、美与智”的结合体。在这个时候,人类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神性,他将与诸神一道共同守卫人类的家园。
显然,梭罗是一位哲人,他的生活充满哲人的色彩。1853年,梭罗在日记中说:“ ……有两种单纯——一种与愚笨近似,另一种则与智慧同类。”梭罗的单纯当然是后一种。“一个人若能穿得这样简单,以至在黑暗中能摸到自己,而且他在各方面都能生活得周密,有备无恐。那末,即使敌人占领了城市,他也能像古代哲学家一样,空手徒步出城,不用担心什么心思。”(《瓦尔登湖》)在瓦尔登湖,他与大自然同起同睡,像一位高古的哲人漫步在森林的小径上。大地是如此的神奇,到处都有鲜花和嫩草,散发着芳香;虫吟蝉鸣,是大自然中天然的歌手;而哲人高贵的思索则是人类历史上最美的竖琴。梭罗清晰地记得,一切的生活都因为自然的影响而变得洒脱和超凡脱俗,他的心就如大海般宽广,他的神思则像冰山上的雪莲那样无暇。“当我享受着四季的友爱时,我相信,任什么也不能使生活成为我沉重的负担。今天佳雨洒在我的豆子上,使我在屋里待了整天,这雨既不使我沮丧,也不使我忧郁,对于我可是好得很呢。虽然它使我不能锄地,但比我锄地更有价值。如果雨下得太久,使地里的种子,低地的土豆烂掉,它对高地的草还是有好处的,既然它对高地的草很好,它对我也是很好的了。”(《瓦尔登湖》)哲人毕竟是哲人。有着如此豁达的心态,他的思想会像大地一样深邃。
二
我们可以看到,梭罗生活的时代正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工业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许多工厂主获得现实的利益。西方社会的人们开始走出农场的小屋,迈向城市的高楼。铲车开进了田野,绿油油的田地上筑起坚硬的厂房。人们开始纷纷远离田野,人的生存开始与大地分裂。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都因为技术的扩张而变得丑陋不堪。技术的弊端在于使人类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人类的精神状况也日益恶化。整个地球上,生存着一群有病的生物。盲人俄底甫斯王的隐喻正好说明:人类正因为自己的造恶而被迫脱离大地,脱离感情的内核,自己的家园正遭受难以置信的荒芜。欲望吞噬了一切美好的事物,心灵的粗糙让人双眼失明,浪迹他乡是人最后的信念。那些来自大地上的美丽竖琴,正被“隆隆”的机器声所取代,庞大的工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柔软的大地蔓延,同时像一把利刀刺入了人类的心脏。画家毕加索的《呼喊》正是人类在做最后的逃亡,但这逃亡的呼声却是迷糊不清的。
神志清醒的梭罗早已感觉到这个世界的不正常,他根本相信技术的发展能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进步,相反他感到了技术的可怕性:“我不相信我们的工厂制度是使人们得到衣服穿的最好的办法,技工们的情形是一天一天地更像英国工厂里的样子了,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据我听到或观察到的,原来那主要的目标,并不是为了使人类可以穿得更好更老实,而无疑是的,只是为了公司赚钱。” (《瓦尔登湖》)在他看来,技术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实惠,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物质上的繁荣,并没有使人类的心灵有一个长足的发展,而使人类的精神愈加空虚和病态。表面上的繁荣,诱使人类的欲望不断膨胀蔓延。欲望的膨胀使人类脱离大地,悬浮在半空,成为十足的怪物。家园被毁了,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是人性的恶,冷冰冰的情感让整个世界顿时成为一座冰山。没有了美丽而神秘的大自然,人类的生存将如何可能?在梭罗离开瓦尔登湖之后,人们开始对湖周边的森林大砍大伐,梭罗痛心地写道:“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湖岸之后,砍伐木材的人竟大砍大伐起来了。……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鸣禽歌唱?”(《瓦尔登湖》)梭罗的焦虑并非没有理由,他完全有理由焦虑的。这种焦虑并非只是对个体生命的关心,更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生存问题的焦虑。这让人想起大哲人克尔凯戈尔第一次去妓院时的悲愤:“人啊,你不能堕落到这种地步。”哲人的焦虑并非是多余,至少在提示着人们:人啊,你千万别再这样放纵下去,我们已经离万丈深渊不远了!
卡夫卡曾在他的随笔中说:“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其他罪恶均和其有关,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逐出天堂;由于漫不经心,他们无法回去。也许只有一个主罪:缺乏耐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驱逐;由于缺乏耐心,他们回不去。”一切的道路都似乎与人类无缘,这也正好证明了造成人类无家可归的主谋正是人类自己。“缺乏耐心”与“漫不经心”是人类自大自傲,缺乏必要的谦卑之情感的结果。在我们看来,人类由于没有必要的谦卑和虔诚,前途是难以明了的。
梭罗所走的道路,是在寻求人类的耐心。耐心是伴随着谦卑与虔诚而出现的,它的诞生需要一个宁静而神秘的环境,诱使人类产生敬畏之感;而在梭罗看来,大自然恰恰是它最好的诞生地。梭罗曾在爱墨森家住过些日子,并成了他的助手。爱墨森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他对梭罗的影响也是可以理解的。爱墨森曾在一次关于“美国哲人”的演讲中说:“大自然对于精神上的影响,以时间来说是最先,以地方来说是最重要。”大自然是上帝最完美的杰作,有着数不清的美丽和神秘。在西方,哲人们知道有两种方式可以接近上帝:一种是研究《圣经》,一种是研究自然。许多科学家通过研究自然而直抵上帝的故里,譬如伽利略、牛顿、莱布尼茨……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又是杰出的哲学家,至死都在寻找上帝的踪迹。梭罗清晰地认识到:“自然,在永恒中是有着真理和崇高的。”(《瓦尔登湖》)自然是清新而简单的,任何人在自然面前都是渺小和卑微的。在自然面前,一切贪婪和凶狠都是多余的。人唯有怀着虔诚和谦卑的心理,才可以真正读懂自然,才可以找回日益沉沦的“耐心”,返回人类自身的家园。
这是一条幽深的小径,一路上铺满鲜花和黄叶。在这条小径上,人类将重新唤醒谦卑和爱。爱墨森说:“人的敬畏与人的爱,将是一层保卫的墙壁,一只喜悦的花圈,围绕着一切。一个‘人的国家’将初次存在,因为每一个人都相信他自己是被神赋以灵感的,而那神灵也将灵感赋予一切的。”1851年,已经从瓦尔登湖回来多年的梭罗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啊,我会带着固有的虔诚走、坐和睡!假如我能大声祈祷或喃喃自语,我就会沿着小溪边走边像鸟儿一样欢乐地祈祷!”祈祷是一种虔诚的行为,为的是净化人类自身的罪恶,是人的神性得以重新被唤醒。“自知身体之内的兽性在一天天地消失,而神性一天天地生长的人是有福的,当人和劣等的兽性结合时,便只有羞辱。我担心往往我们只是农牧之神和森林之神那样的神或牛神与兽的妖怪,饕餮好色的动物。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一生就是我们的耻辱。”(《瓦尔登湖》)神性的恢复,也就使得人类能够将自身扎根于大地,谦卑地对待大地上的每一种生物,怀着敬畏之情对待每一个个体生命。
返回大地的人类将会重新确定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扰乱了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确定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哲人马克斯•舍勒重新梳理19世纪以来,人与上帝之间关系的变化认为有必要重新建立爱的秩序。他说:“谁把握了一个人的爱的秩序,谁就理解了这个人。”“每种爱都是一种尚未完成的、常常休眠会思索着的、仿佛在其路途上稍事小憩的对上帝的爱。”这种爱的秩序也即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人与上帝之间的位置关系。这种关系的重新确定标志着人类返乡的完成,人类开始拥有自身的精神家园。
三
本书翻译者徐迟先生称“《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我们能理解这是一本带有宗教性的书,它会让你找回丢失的耐心,返回精神的家园。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有必要让自己的心灵多一份平静,有必要使自己的精神有个皈依。在《瓦尔登湖》里,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梭罗说:“阳光如此温暖,坏人也会回头。由于我们自己恢复了纯洁,我们也发现了邻人的纯洁。” (《瓦尔登湖》)这是大自然的功劳,同时是《瓦尔登湖》给予我们最好的启示。
“瓦尔登湖”正如它的名字那样美丽,它将是人类精神家园的隐语,梭罗也将因此成为一个人类的精神师友。梭罗的朋友爱墨森说:“他的灵魂是应当和最高贵的灵魂作伴的;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学完了这世界上一切的才技;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的,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在未来的世界里,我们有必要像梭罗那样思考我们的生存方式
高一苏教版语文书篇五
1.进一步了解朱自清,感受这位爱国知识分子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2.通过审美活动体验,能够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3.品味语言,感受意境,能够概括提炼出鉴赏意境美的基本方法。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个性化阅读鉴赏,能够初步实现对作品的多元、创新阅读。
二.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讨论相结合。
2.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教学探讨。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1.自主阅读,能够捕捉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梳理出散文情感脉络,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2.涵泳揣摩,通过对1、2、3、6、7、8等段落关键词句的咀嚼进一步把我作者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作品
1.你读过作者的哪些作品?能够说说内容吗?你喜欢他的作品吗?试作简要分析评价。(主要是让学生谈谈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可以据作者作品的整体而言,也可以就作者的某一篇作品)
2.谈谈你所知道的朱自清。(不求完整,一鳞一爪皆可)
3.教师视学生发言情况作补充。(现代作家。号秋实,字佩弦,笔名余捷、柏香、知白。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转入本科哲学系。“五四”后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和新潮社,并开始新诗创作。先后任教于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六师范,上海中国公学,浙江上虞春晖中学等。1922年与俞平伯等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发表长诗《毁灭》,之后参加过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散文创造和古典文学研究。其间创作散文名篇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春》等。散文笔致简约,朴素,亲切,娓娓动人,享有盛誉,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31年赴伦敦学习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1938年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被选为理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1946年李公仆、闻一多被害,受到很大震动。清华大学复校后继续任教。他坚定站在民主革命一边,反对内战,直到临终前还嘱咐家属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民族气概”。作品有诗集《血潮》(与俞平伯等合集)、《踪迹》(诗与散文合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散文集)以及评论集《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尺度》《论雅俗共赏》等,解放后,出版过《朱自清选集》、《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朱自清序跋书评集)
(二)自主阅读,涵泳揣摩,整体把握。
1.轻声阅读,初步感受。
2.涵泳揣摩,把握脉络。(要求动笔,动手,动口。能够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及其变化的词句,能够揣摩一些关键词句的潜台词,能够作适当的标注与点评)
(三)交流阅读收获,揣摩关键词句,理清情感脉络。
1.互相交流阅读成果,彼此表述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2.关键词句的筛选,揣摩潜台词,把握情感脉络。(此项内容已经要求在阅读时做了准备并且同学之间已经做了初步交流,因此,这里可以集体梳理一下)
关键词句:(在理出这些词句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句进行揣摩,能够说出隐含在表面下面的情感,充分挖掘其潜台词,从而把我作者情感及其变化)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了。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一想,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3.品味1、2、3、6、7、8、9段的语言,进一步把握作者情感及变化。
心里颇不宁静(第一段:孤寂的氛围、淡淡的哀愁)
路、树、月(第二段:幽僻、寂寞、蓊蓊郁郁的、月光淡淡的)
独处,到了另一世界里(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六段: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蝉声、蛙声)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经无福消受了(第7、8段:热闹、风流、嬉游、有趣)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第九段:到底、惦着江南、猛抬头)
心里颇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着江南
(四)诵读体验,交流感受。
1.选择自己喜欢地方的诵读体验。
2.听朗诵录音,进一步感受,并能够与同伴交流新的感受。
三.课后
1.品味4、5、6段语言,鉴赏意境美,能够作适当点评,并有旁批。
2.《采莲赋》《西洲曲》欣赏。
3.鉴赏意境美的体会。
第二课时
涵泳美读,鉴赏文本的意境美,能够概括提炼鉴赏意境美的一般方法;通过个性化鉴赏,能够初步实现对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二.教学过程(重点鉴赏4、5、6段和《采莲赋》《西洲曲》)
(一)涵泳品读第四段,鉴赏月光下荷塘宁静之美。
1.自由朗诵,概括表述这一段的意境,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诵。
2.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段的意境,并能够根据文本作简要分析,同时提示朗诵时注意点,能够根据提示和理解朗诵。
(表述的语言能够概括意境特点,能够入境并分析出意境所传达出的感情;能够从具体的语言入手进行分析;尊重多元解读,但对明显错误要及时讨论或纠正)
3.注意点: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画面与心境;写景的层次等。
(二)涵泳品读第五段,鉴赏荷塘上月色迷蒙之美。
1.涵泳朗读,动手用文字写出意境及其传达出的感情。
2.组内交流,并且推荐人员班级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讨论。鼓励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3.美读。学生朗读,并且说明朗读的注意点。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时注意事项。
4.注意点:写月光重在写月光投影,使月光有了实感质感;静态动写,“泻”“浮”“洗”“笼”等动词的精妙所在;作者为何喜爱这淡淡迷离、朦胧苍茫的月色,说“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此段通感的妙处何在等。
(三)涵泳品读第六段,鉴赏荷塘四周幽远朦胧之美。
第五段可以从略,但描写的层次要分析。作者的情感要琢摸。
(四)概括鉴赏意境美的一般方法。
1.让学生自己概括,根据自己在本文的鉴赏过程中的体会来总结。允许争议,可以讨论,不必求全。
2.教师可以帮助进行语言概括,使表述更准确。
3.几个角度:品味语言、语境的修辞妙处、表现手法、再现画面与入境、意境与作者情感等。
(五)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再听听4、5、6段的朗诵录音。
(六)鉴赏《采莲赋》《西洲曲》
可以选择《采莲赋》让学生将刚刚总结的鉴赏散文意境美的方法移植到诗词歌赋的鉴赏上来,明白文学作品的鉴赏是相通的。可以先品味此赋的细节描写之妙,再揣摩用词之精当,然后再鉴赏意境之美妙以及传达出来的感情,最后进一步理解作者引用此赋的真正目的等。
三.结束小结。
高一苏教版语文书篇六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随着盟军捷报频传,安妮一家一度深信苦尽甘来的日子不远,孰料盖世太保却先一步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隔年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此时距离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
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她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她避难的房子已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kro电视台女发言人莫尼克说,“我们知道她不是荷兰人,但提名委员会认为她为荷兰作出了贡献。而且,很多人都赞成安妮当选荷兰伟人。”
安妮故居博物馆女发言人帕特里夏说,不论安妮是不是荷兰人,都丝毫无损于她是荷兰一部分的事实。因为“她的遗产属于荷兰,她的日记用荷兰语写成”。
二、关于《安妮日记》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1944年有一天,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gerritbolkestein)在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的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提到信件与日记,作为例子。
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根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这才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文字,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学术界编纂的《安妮的日记:评注本》(the diary of anne frank:the criticaledition,1989),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这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1944年8月4日,藏在“密室”(secretannex)的八个人被德军逮捕。蜜普·吉斯与贝普·弗斯库吉尔,也就是在同一幢建筑工作的两位秘书,发现安妮的日记散落一地。蜜普·吉斯将这些纸页收好,藏在一层抽屉中,未加阅读。战争结束,安妮被证实已经过世,她便将这批日记交给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ottofrank)。
奥托·弗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thediaryofayounggirl)就是这个版本。
三、整体感知
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表现了安妮在不幸生活中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战争剥夺了国籍。
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 |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第8则――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提出的问题:“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四、问题探讨
寻找对话对象,战胜心灵上的独孤。
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大家可以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德国人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4、在第8则日记中,安妮这样写道:“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请大家讨论。
探讨时可以注意一下习惯说法。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高一苏教版语文书篇七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在报纸的头版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橱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编者按:加红的段落苏教版教材删除了)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丞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指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
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盖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咱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版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霉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粘粘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春濑泻过,秋意便弥漫日式的庭院了。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时代也去了。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料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在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高一苏教版语文书篇八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
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
好一些,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闻一多先生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给他的,领子很高,袖口极窄。联大有一次在龙云的长子、蒋介石的干儿子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龙云的长媳是清华校友,闻先生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那天穿的就是这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
朱自清先生有一阵披着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除了体育教员,教授里穿夹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他的眼神即使是到美国治了后也还是不大好,走起路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金先生教逻辑。逻辑是西南联大规定文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班上学生很多,上课在大教室,坐得满满的。在中学里没有听说有逻辑这门学问,大一的学生对这课很有兴趣。金先生上课有时要提问,那么多的学生,他不能都叫得上名字来,——联大是没有点名册的,他有时一上课就宣布:
“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那时联大女生在蓝阴丹士林旗袍外面套一件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穿蓝毛衣、黄毛衣的极少。问题回答得流利清楚,也是件出风头的事。金先生很注意地听着,完了,说:“yes!请坐!”
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请金先生解答。学生提的问题深浅不一,金先生有问必答,很耐心。有一个华侨同学叫林国达,操广东普通话,最爱提问题,问题大都奇奇怪怪。他大概觉得逻辑这门学问是挺“玄”的,应该提点怪问题。有一次他又站起来提了一个怪问题,金先生想了一想,说:“林国达同学,我问你一个问题:‘mr.林国达is perpenticular to the blackboard(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什么意思?”
林国达傻了。林国达当然无法垂直于黑板,但这句话在逻辑上没有错误。
林国达游泳淹死了。金先生上课,说:“林国达死了,很不幸。”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
有一个同学,大概是陈蕴珍,即萧珊,曾问过金先生:
“您为什么要搞逻辑?”逻辑课的前一半讲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周延、不周延、归纳、演绎……还比较有意思。
后半部全是符号,简直像高等数学。她的意思是:这种学问多么枯燥!金先生的回答是:“我觉得它很好玩。”
除了文学院大一学生必修逻辑,金先生还开了一门“符号逻辑”,是选修课。这门学问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选这门课的人很少,教室里只有几个人。学生里最突出的是王浩。金先生讲着讲着,有时会停下来,问:“王浩,你以为如何?”这堂课就成了他们师生二人的对话。王浩现在在美国。前些年写了一篇关于金先生的较长的文章,大概是论金先生之学的,我没有见到。
联大同学剪光头的很少,说话带山东口音。他现在成了洋人——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学者,我实在想象不出他现在是什么样子。前年他回国讲学,托一个同学要我给他画一张画。
我给他画了几个青头菌、牛肝菌,一根大葱,两头蒜,还有一块很大的宣威火腿。——火腿是很少入画的。我在画上题了几句话,有一句是“以慰王浩异国乡情”。王浩的学问,原来是师承金先生的。一个人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不止一个人。
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说。从普鲁斯特到福尔摩斯,都看。听说他很爱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有几个联大同学住在金鸡巷,陈蕴珍、王树藏、刘北汜、施载宣(萧荻)。楼上有一间小客厅。沈先生有时拉一个熟人去给少数爱好文学、写写东西的同学讲一点什么。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联大教授里不少光棍,杨振声先生曾写过一篇游戏文章《释鳏》,在教授间传阅),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云南出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学家的教授外,时常来往的,据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沈从文,张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先生晚年深居简出。毛主席曾经对他说:“你要接触接触社会。”金先生已经八十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
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金先生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除了一本大学丛书里的《逻辑》,我所知道的,还有一本《论道》。其余还有什么,我不清楚,须问王浩。
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
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