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蚕姑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一
《蚕姑娘》(苏教版第四册)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文章用7个自然段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第一自然段主要讲春天暖和时,蚕丛蚕卵里孵化出来。第二到五自然段具体介绍蚕的4次蚕眠情况。第六、第七两个自然段写蚕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蛾子钻出来的情况。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多数学生都养过蚕,蚕是他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昆虫,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是有生活经验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使得学生更好地达到了解蚕的生长过程这一教学目标。另外,这篇课文的篇幅比较长,要求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好在课文的语言生动,句末注意押韵,读起来比较上口,第二到五自然段的段落结构相似,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突破背诵这一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通过朗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4次蚕眠的情况,了解蚕的成长过程。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抓住段落特点指导背诵。
共3课时
第一课时
(略)重点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1、老师板书“蚕”字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我们中国,很早就养蚕了,古时候人们把它叫做“天虫”,所以“蚕”字上面是个“天”,下面是个“虫”。
2、板全课题:揭示新授内容
3、说说为什么把蚕称作蚕姑娘?
1、结合生活,交流对蚕的了解
指名说说自己养蚕的情况,老师可以结合学生介绍作些补充
2、自读课文,思考:蚕从卵变成蛾经历哪些过程?
3、指名说蚕的生长过程,老师结合学生发言出示蚕的生长过程示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蚕卵、茧子、蚕山、蚕床,了解蚕的一生。
4、现在,你能理出蚕姑娘的生长过程了吗?(学生说老师板书)
板书:蚕卵
蚕姑娘
吐丝结茧
变成蛾子
补充:蚕姑娘变成蛾子后,再产下蚕卵,然后蛾子就死去了。这就是蚕的一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老师口述第一自然段内容,出示有关图。
2、学生看图知道天气暖和了,蚕才从蚕卵里钻出来,读好词语“暖洋洋”。
3、学生一起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
1、老师出示4次蚕眠情况图,让学生观察蚕的不同样子,发现蚕的变化,举手说。
2、让学生到课文第二代第五自然段中去找有关词语,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生动。
3、学生看课文后举手回答,老师板书
板书: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4、具体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第2自然段,找出写蚕姑娘长大的最重要的一些词。
(2)引导交流,学生举手说,老师板书:吃睡脱变
(3)这些词都是表示蚕姑娘的动作的,写他怎样长大的,我们把第2小节一起读一读。
(4)指导朗读
老师抓住这一段中蚕姑娘颜色变化了,抓住不吃不动好几天后突然醒了这些现象,引导学生体会蚕眠很有趣,读好这一段。
(5)学生看着板书背这一段
5、学生自己读第三到第五自然段,划出表示蚕姑娘在生长的动作的词。
6、组织交流
(1)、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仍然有“吃睡脱”这些词语。
(2)、让学生找出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说法上的不同。
学生归纳出不同处后,引导体会为什么这儿要说“又睡在蚕床上”?
(3)学生看板书齐背第三自然段
(4)学生找出第4、第5两个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说法又有什么不同?
(5)学生看板书齐背第4、第5两个自然段
7、老师小结学法:
这么长的内容,其实有很多地方说法是一样的,只有几处有点改动,但是很容易记住。小朋友找到背诵的办法了,很快也就背下来了。
(三)、学习第6、第7自然段
1、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睡了四回的蚕姑娘。
2、交流是怎样想到这个词的。
知道要联系前面的课文和第5自然段最后内容来想。
3、学生再读第6、第7两个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
4、学生自读后,指名交流
5、引导体会课文中语句表达的生动
(1)你觉得这两小节中,哪句话说得最有趣?
(2)简单谈谈这句话怎么有趣?
(例如:“要盖新的房”把茧子比作新房子;“茧子开了窗”把茧子上面的小洞比作窗户)
(3)结合学生说到的内容,老师出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例如老师范读学生听;请几个学生比赛读,其他学生当评委,听后评一评;请个别学生范读等)
6、学生练习背第6、第7两个自然段(不记得的地方可以看看书)
老师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跟读全文。
背诵课文、复习生词、找一找赞美蚕的语句
第三课时(略)重点检查课文的背诵,做课堂练习
建议练习:
1、听写词语
姑娘桑叶蚕床交换盖房子响亮
2、照样子写词语(先组织学生口头交流再写)
暖洋洋
又黑又小
3、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学完课后练习第4题再做)
春天到了,柳树发芽了。
春天到了,桃花开放了。
蚕姑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间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人物美。
3、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间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悟童话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生字新词。
二、新授
(一)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问题:雪姑娘来到人间,带给人们怎样的感受?
教师明确:雪姑娘带给人间快乐,人们喜爱雪姑娘。
2、请学生说说,朗读5、8、9段你有什么感受?谈论交流。
教师明确:悲伤难过。
3、请同学们看看屏幕上的三个片段,学生谈自己的发现。
(二)品读课文,深入体会。
1、体会雪姑娘将要离开人间,她的内心发生了那些变化?把你印象最深或感受最深的词语和句子划记下来。
教师明确:忧郁悲伤叹息
2、朗读充满情感的语句,深入体会思想感情。
“是啊,大自然这么美好,人间这么快乐,而我们的白雪姑娘却要离开了,这怎能不让她忧伤、不让她痛苦呢?”体会忧伤、痛苦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体会写法。
教师明确:世界越是美好、雪姑娘就越是忧伤不舍离去。通过以乐景更加衬托出了雪姑娘的哀情。
(四)联系生活,体会人间真情。
1、朗读全文。
2、教师谈话激发学生的情感:从生活中的细微处体会人间真情。
三、练习
1、同学们,你对故事的结尾满意吗?为什么?课文中的结尾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白雪姑娘舍不得离开这美好的人间,我们也舍不得离开她,你们有话想对她说吗?
四、总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伊万夫妇和孩子们对白雪姑娘的喜爱和白雪姑娘对人世间的依恋之情,这些都是金钱买不到的人间真情。
五、作业
白雪姑娘消失了,人们到处寻找她,当冬天再来时,你打算怎样迎接她的到来?聪明的同学们,请你们展开想象,把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继续编下去。
蚕姑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学会本课字词,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复习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并检查掌握情况)
二、细读文本
2.蚕姑娘这么急切地钻出来想见见阳光明媚的春天,小朋友们也十分急切地想见见蚕姑娘是什么样子,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刚出来的蚕姑娘的样子吧!
刚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怎样的后来又变成什么样子的?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板书: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
3.第二自然段
(1)刚出来的蚕姑娘又黑又小,它出来后干了些什么?找人读第2自然段。
板书“吃——睡——脱——醒——变”
(2)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蚕姑娘一生经过了几次蚕眠?每一次蚕眠后都有一个相同的过程,是什么?(蜕皮)第一次蚕眠它发生了什么变化?(脱了黑衣裳,变成黄姑娘)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第三自然段
(1)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变成了黄姑娘之后,它又做了些什么?找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3)第二次蚕眠和第一次蚕眠经历了相同的过程,它“先吃了几天的桑叶,又睡在……醒了,醒了,变成白姑娘。”(教师指着板书带着学生一起回顾)不同的是黄姑娘经过了二次蚕眠变成了白姑娘。
5.后来蚕姑娘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4、5段。
(1)你发现了什么?
6.指导背诵
7.经过四次蚕眠,蚕儿该吐司结茧了,他是怎么做的?齐读第六自然段。蚕山是什么?“新的房”指什么?新房盖好了,蚕姑娘的心情怎么样?(指导学生读好“成了,成了”)
8.教师补充:蚕姑娘在茧子里面还需要退一层皮变成蚕蛹,蚕蛹后来变成蛾,
齐读最后一段。
后来,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
三、总结拓展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蚕儿从出生到变成蛾的经过,了解了蚕姑娘的一生。蚕姑娘牺牲自己,为人类吐丝制成了许多美丽的绸缎,早在古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就写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蚕姑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四
昨天的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蚕姑娘一课,同学们交流了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到的蚕的知识,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了解到蚕姑娘一共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卵——蚕——茧——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蚕结茧前的生长变化过程。
1、师:蚕姑娘一共变了几次?
(一)指导学习第一次变化(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蚕生长过程的学习表格”)
蚕眠的次数 原来的模样 成长的过程 醒后的模样
第一次 又瘦又小 吃 睡 脱 醒 变 黄姑娘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生:有两句话。
3、师:读书,就要好好地读,读通,读懂,有耐心地读,再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次用默读的方法,并动动手,把第二自然段中写蚕姑娘变化的动作词圈起来。(出示课件文字:成长过程)
生:动作词有:睡、变、醒、吃、脱
4、师:你能用“先……接着……然后……的句式把这几个动作词按顺序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蚕姑娘先吃了几天蚕叶,接着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然后脱下黑衣裳,醒了,最后变成黄姑娘。
5、师:睡前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文字:睡前的样子)
生:是又黑又小的。
生: 有一个男同学拿着本子作记录。
生:女同学把桑叶翻开看看。
生a:我会很着急。生b :我觉得很奇怪。
8、师:带着你的好奇心、着急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句。
9、师:(出示课件又黄又瘦的蚕姑娘的图片)同学们,快看:
生: 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10、师:蚕姑娘在睡前与睡后有什么变化?看着蚕姑娘的变化,你高兴吗?让我们读一读蚕姑娘的第一次变化吧!
11、师: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背一背第二自然段吗?出示课件:( )的蚕姑娘,吃了( ),就睡在( ),( ),脱下( )。醒了,醒了,变成( )。
(二)学习第二、三、四次。
1、师过渡: 瞧,连她的睡眠都这样有趣,那么二眠、三眠、大眠 与头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继续学习就知道了。
同桌同学合作学习:
2、自由读课文3、4、5三个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比一比,找一找哪些语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划出来。 填写表格。根据学生的表格进行汇报,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指导学习。
(1) 出示比较。为什么不用“就”而用“又”?
(2)读一读,比较句子。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 蚕姑娘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3、师: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a:三个句子都有“蚕姑娘”一词。
生b:第三个句子其实是前两个句子合在一起的。
生c:合在一起时,把第二个句子的“蚕姑娘”去掉。
生d:还要把第一个句号改成逗号。
4、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可真强,前两个句子写的都是“蚕姑娘”,把两个句合成一个句子时,可以省去第二个句子的“蚕姑娘”承接第一个句子。你再读读下面的两组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出示练习句:猴子穿着小孩的衣服。
猴子爬到高竿的顶上。
7、积累词句:
生a:我发现第一次的蚕姑娘是又黑又小的,变成黄姑娘后,第二次就用“又黄又瘦”,都有一个“黄”字,有承接作用。
生b: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都用了两个“又”字。
师:你还说这样的词语吗?
生c:绳子又细又长。
生d:西瓜又大又圆。
生e:我还发现了很多反义词,有黑对白,胖对瘦,睡对醒。
师:从这些词语中,你感觉到蚕姑娘的成长 与变化了吗?
师:你觉得她的变化怎么样?出示课件:( )的变化
生:神奇的变化;有趣的变化;奇妙的变化。
1 、一次次变化的蚕姑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 、你们能用朗读向大家展示那么惹人喜爱的蚕姑娘吗?让大家一起来感受她变化的神奇与有趣吧!( 1 )同桌同学从2、3、4、5、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段落,进行朗读表演的练习。
( 2 )小组竞赛。师生共同评议。( 3 )挑选表现最好的4位学生合作表演。
( 4 )人人都是可爱的蚕姑娘,齐读齐演。
3、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它们,我们就能揭开它们成长的秘密,得到很多的知识,也能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蚕姑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五
本文是介绍有关蚕的知识的文章,借助童话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体裁来表现。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学生们对于蚕并不陌生。在教学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自己来介绍看见过的或亲自养过的蚕,这样,课堂伊始,就把学生带入了蚕的世界。学生眼前就出现了各个生长过程的蚕宝宝。当然,学习的兴趣也就更浓了。在开始就让学生区别“蚕”和“蚕姑娘”,学生们对蚕的喜爱之情就被激发出来了。到学完课文后,我再让学生来感受两者的好坏,使学生对“蚕姑娘”的感情进一步深化,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了蚕“从蚕卵到蚕,经过四眠到蛹,最后再变成蛾飞出来”这一生长的过程,很容易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语文课《蚕姑娘》,这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在上课一开始,我先从谜语开始导入新课:一条小小虫,自己盖新房,躲在新房里,变个飞仙女。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由于班上有好多孩子都是农村里来的,所以蚕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多少都能说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教学片段一:
有孩子说:“蚕小时候很丑,长大了可以变成蛾。”“说的真不错。”又有孩子说:“蚕是吃桑叶长大的。”“恩,你说的是对的。”也有孩子说:“蚕会吐丝结茧,我们的好多衣服就是用蚕丝做的。”“你懂得的知识真多”还有的孩子说:“蚕是从蚕卵里生出来的。”“你说的完全正确”。这样之后就没有孩子举手发言了,于是我鼓励孩子谁能把刚才的极为小朋友的发言连起来说,具体的用一段话来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课堂上更是沉默了,不知是因为沉默是金还是不会。大概一分钟左右,班上开始陆续有孩子举手了,只是数量还是很少。于是我让其中的一位孩子发言。他说:“蚕是吃桑叶长大的,它从蚕卵里生出来,最后变成蚕蛾,它还会吐丝结茧,做成衣服。”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大胆发言,然后说:“这位同学把刚才四位同学的意思连起来了,真是了不起,可是他说话的顺序有些乱,谁能够按照蚕的生长过程来按照顺序有条理地说说。”此时,又有几位孩子跃跃欲试起来。我请了其中一位,他流利地说:“蚕是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的,然后就吃着桑叶慢慢生长,长大后,它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蚕蛾。”
这是我在课堂上对班级学生进行的一个随机的说话指导训练,原本在备课时,我想的是通过我自己的介绍让孩子对蚕有个初步的了解。但到了课上,我忽然转念一想,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简单说一说,而且我也可以看看孩子到底对蚕有多少了解,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个片断。其实,这样的教学案例在语文课堂上是比比皆是的。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在语文课上,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对教材中典范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上,同时,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语言的交流和教师对学生口头语言的评价与改造上。而让学生把话说得充分而有序,这是语文课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重要也是最实在的目标之一。语文课要重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学生口头言语的表达角度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得充分而又丰富,这样就是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而引导学生把表达出来的口头言语说得更加规范、精妙,这样就是体现了与语文的工具性。
那么在课堂上,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将话说得充分而有序呢?“言为心声”,先让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脑海中先彻底、周全地想清楚,在这之后,学生的说话才能表达得充分而有序,所以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如何训练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和条理性的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讲,在课堂上言语表达往往不够完整、充分,也缺乏一定的条理,此时老师的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我认为我上面的一个教学过程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我鼓励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知道什么说什么,将自己对“蚕”的认识片言只语地表达出来,然后启发学生将这些“片言只语”按照条理组织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同时丰富起来。在充分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和语言缺乏条理性的问题又会暴露出来,此时我灵活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发现表述顺序上的混乱,并要求按照一定顺序重新理顺自己的思维并组织语言,最后达到充分而有序地表达的效果。
教后记:
本课的学习借助了多媒体的视频辅助作用,孩子们在媒体的介入下,对于蚕的生长过程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同时对于背诵课文有很好的效果。
为了易于背诵,我和孩子们找到了段落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将有点啰嗦的课文简单化,系统化。
错题积累:
学生在书写生字时,蚕的上面要强调是“天”,另外,忘记引申蚕丝的作用,需补充。
《蚕姑娘》一文教学反思
说是巧用媒体,其实是课堂中一些常见的教学手法,在这里有点自吹自擂、班门弄斧了,见笑!下面我来谈谈我教学中的一些情况。
《蚕姑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应该来说,这篇文章条理是十分清晰的,但是课前我调查了一下,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同,他们很少见过蚕,更不用说接触、熟悉了。所以,在备课时,我就上网收藏好了有关蚕的一生的视频资料,以备课前用。很可惜,学校的功能室电脑坏了,不能播放,所以孩子们未能在课前欣赏到。没有了直观形象,就更加提醒我,一定要在课中好好地把握。为了使教学收到好的效果,我想到了下面的几个办法:
蚕姑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六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蚕、床、脱、旧、胖、吐、茧、卵、桑、裳、嫩、渐、蛾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1、正确书写卵、桑、裳、嫩、蛾、渐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一、揭题、教学生字。
1、出示蚕的图画
今天,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呀?(蚕)
2、出示生字蚕
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
3、蚕姑娘非常可爱,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很多同学都了解蚕,有的同学可能还养过蚕,对蚕感到很亲切,相信读了课文,你会更喜欢蚕。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1〉出示词语(带拼音)
蚕卵
桑叶
蚕床
脱下
蛾姑娘
又白又嫩
茧子
渐渐
长胖
吐出
旧衣裳
又黄又瘦
蚕卵
又白又嫩
旧衣裳
蚕床
教师板书
书空
学生在作业
本上写一个)
四、读准了生字词语,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挑选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3、反馈、评议。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评的重点就是上面两方面。
可作如下点评:
〈1〉你一个字都没读错,真行啊!
〈2〉这个词语你读的特别准,你再读一遍。
〈3〉你读得太心急了,把字给丢了,慢慢来再读一遍。
〈4〉你这一小节没读好,没关系,你可以请同学帮你读。
当学生读第六小节时,教师板书茧。读第七小节时板书蛾
五、刚才小朋友经过认真地读课文,了解了从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蚕姑娘又变成了茧子,茧子变成了蛾姑娘,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读。
(1)自由准备
(2)抽四人小组赛读。(2组)
(3)你们看,这就是蚕的一生。(课件出示图画)你记住了吗?
(4)拿出课堂作业本,填一填。反馈、校对
六、小结
蚕姑娘从卵转变为茧再转变为蛾,它们是怎样渐渐变化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七、板书设计
蚕
卵
茧
蛾
蚕姑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七
1、教学目标
(1)、通过抓短文中的重点词句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童话故事中懂得做人要虔诚、善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从短文的一些重点词句中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灰姑娘的遭遇,并对灰姑娘的命运产生同情心。
3、教学用具
标签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生答)你们平时都听过或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呢?(学生根据平时阅读的情况回答)
是啊,这些童话故事情节大都曲折离奇,生动有趣,语言形象、通俗。在写法上也常采用夸张、拟人、想象等艺术手法。而且很多童话故事都充满了热情与理想,深受我们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同学们这么爱读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有名的童话故事——《灰姑娘》。(板书:灰姑娘)
1、在学习这篇童话之前,我们回忆一下:读一篇文章,先要注意一下什么?(注意题目)看了题目你怎么想?(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为什么大家会叫她“灰姑娘”呢?灰姑娘是怎样的一个姑娘呢?)
2、接着我们要读全文了。在读全文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首先要读懂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还要弄明白短文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的什么。)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一个人?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想好后,在学习小组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小组里交流看法。(鼓励小组成员每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
2、重点分析“灰姑娘”这个人物。
(1)体会灰姑娘的“虔诚、善良”。
姑娘常到母亲坟前哭,她为人一直虔诚、善良。(热爱母亲、思念母亲,因而常到母亲坟前哭;牢记母亲临终前的嘱咐,为人一直虔诚、善良。)
有一次,父亲要出远门,“爸,我要你平安回到家里来!”(不要漂亮衣服,不要珍珠宝石,只要父亲平安归来,这是女儿对父亲最真挚、最深沉的爱!这足以透视出灰姑娘那纯真善良的心灵。)
(2)体会灰姑娘的“可怜”。
这么一位虔诚善良的姑娘,本该过着幸福平安的生活。可她,因为生母去世了,父亲又娶了后妻,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在文中勾画出描写灰姑娘艰难处境的词句。
因为她长期躺在灰堆里休息,她的外貌也就灰不溜秋的,所以她的两个妹妹嘲笑她,称她为“灰姑娘”。
(3)体会灰姑娘的“守时”。
灰姑娘在参加舞会时,每晚都按仙女的要求按时回到了家里,而且是想方设法地甩开王子的追送。从这里我们又可以体会到灰姑娘是个非常守时的人。
3、总结“灰姑娘”这个人物。
从刚才的读书中,我们知道了童话中的灰姑娘是个虔诚、善良、身世可怜而又非常守时的人,所以我们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她。
读完了这篇童话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吗?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小结:虽然灰姑娘是个身世很可怜的人:生母早逝,继母和两个妹妹欺侮她、嘲笑她,但正因她的虔诚和善良,她得到了仙女的帮助,最终被王子选中,成为王子幸福的新娘。
从这虚构的童话故事中,我们却可以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为人一定要虔诚、善良,好人终有好报。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这么美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作者是谁吗?那就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童话作家格林兄弟。还记得《小红帽》、《青蛙王子》、《白雪公主》??这些伴随你、我成长的童话故事吗?那可都是他们兄弟俩的杰作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图书馆借读《格林童话选》,或者上网去查询有关资料,然后再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课堂小结
童话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在引导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赏析本文时,应充分调动同学们的自主性,积极创设学习氛围,激发情感,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文章内容,通过阅读抓住描写灰姑娘虔诚、善良和处境艰难等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课后习题
请大家以这篇童话故事作为剧本,选择小演员,在课余进行排练,准备在下一节课时演出。演出时我们将评选出“最佳导演”、“最佳演员”
板书灰姑娘虔诚善良身世可怜非常守时
蚕姑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八
教学目标:
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安排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一些关于蚕的知识,了解蚕经历了“卵——蚕——茧——蛾”四个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蚕姑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空写)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了蚕的知识,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了解到蚕姑娘一共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卵——蚕——茧——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蚕结茧前的生长变化过程。
二、学文:
(一)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钻出)
播放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认识:“蚕卵”,直观感受“蚕卵里钻出蚕姑娘”的情景。
齐读后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的。
(二)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师:我们现在一起去看看蚕出来以后是怎么生长的?(板书:生长)
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又黑又小)
1、学习第一次变化
师:读书,就要好好地读,读通,读懂,有耐心地读,再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次用默读的方法,并动动手,把第二自然段中写蚕姑娘变化的动作词圈起来。
生:动作词有:睡、变、醒、吃、脱
师:你能用“先……接着……然后……的句式把这几个动作词按顺序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蚕姑娘先吃了几天蚕叶,接着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然后脱下黑衣裳,醒了,最后变成黄姑娘。
(板书:吃、睡、脱、醒、变)
师:同学们学得很仔细,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呢?(出示课件)
师:蚕姑娘在睡前与睡后有什么变化?看着蚕姑娘的变化你高兴吗?让我们读一读蚕姑娘的第一次变化吧!
师: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背一背第二自然段吗?出示课件:()的蚕姑娘,吃了(),就睡在(),(),脱下()。醒了,醒了,变成()。
2、学习第二、三、四次。
师过渡:瞧,连她的睡眠都这样有趣,那么二眠、三眠、大眠与头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继续学习就知道了。
同桌同学合作学习:
自由读课文3、4、5三个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比一比,找一找哪些语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划出来。填写表格。根据学生的表格进行汇报,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指导学习。
(1)出示比较。为什么不用“就”而用“又”?
(2)读一读,比较句子。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蚕姑娘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师: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a:三个句子都有“蚕姑娘”一词。
生b:第三个句子其实是前两个句子合在一起的。
生c:合在一起时,把第二个句子的“蚕姑娘”去掉。
生d:还要把第一个句号改成逗号。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可真强,前两个句子写的都是“蚕姑娘”,把两个句合成一个句子时,可以省去第二个句子的“蚕姑娘”承接第一个句子。你再读读下面的两组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出示练习句)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师:“新的房”是什么呢?请大家默读六自然段,思考: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而是写“成了,成了”呢?(蚕没有再睡,而是结成了茧子)(板书:结茧)
2、有感情的朗读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茧子里面的蚕姑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什么?(蛹)
2、为什么它一声也不响呢?它在干什么?(茧子里的蛹正在慢慢地变化,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
3、“茧子开了窗”说明什么?(蚕蛹已长出翅膀,它咬破茧壁飞了出来)
教师总结:我们可爱的蚕姑娘出生后经过四回得吃吃睡睡,终于由一个个又黑又小长成白胖发亮的样子,最后吐丝结茧变成了蛾姑娘。(板书:变蛾)
4、有感情的朗读
三、练习
《蚕姑娘》教学反思
《蚕姑娘》这篇课文形象地描写了从蚕卵里孵化出来,四次蚕眠,蜕皮,上蚕山,吐丝结茧,变成蛾。但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有的学生就没有见过,因此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点是本文的重难点。怎样化繁为简,使学生轻松掌握这一变化过程呢?这就需要许多形象直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调动圆满完成生的兴趣,为上好这一节课打下基础,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没打开课本之前,就先介绍了养蚕的具体过程和一些照片,这样,课堂伊始,就把学生带入了蚕的世界。学生眼前就出现了各个生长过程的蚕宝宝。当然,学习的兴趣也就更浓了。在教本课重点部分时,把这部分的教法主要用在解答问题上:如蚕的一生要睡几次?是怎样进行变化的?蚕最后是变成了什么样的?让学生来解答,这样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找出课文中有关的答案。自己不明白,在听了别人的解答后,也有了明确的认识。最后,抓住拟人化的词语,把为什么叫蚕姑娘的问题揭示出来。“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让学生掌握了蚕的生长知识。明确为什么把蚕当作人来写。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同时激发他们对“蚕姑娘”的喜爱之情。
蚕姑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九
1、随文识字,学习“娘棉治”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练习“碧绿碧绿的______、雪白雪白的________”,并用这类的词说一句话。
4、拓展阅读《春姑娘》,能说“______的。”
1、练习“碧绿碧绿的______、雪白雪白的________”,并用这类的词说一句话。
2、拓展阅读《春姑娘》,能说“______的。”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动物图片
1课时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农民春天种上它,夏天它就开了花,秋天结果像个桃,桃子裂了开白花。
人们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棉花姑娘”。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块板书课题:30、棉花姑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娘”这个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生字多读几遍。2、想一想:棉花姑娘都找哪些医生帮它治病?最后是谁把她的病治好了?在书上用横线标出来。
2、指名回答:棉花姑娘都找哪些医生帮它治病?识记“燕瓢”。
3、下面我请三个同学来分别读一读与燕子、啄木鸟、青蛙有关的三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它们会捉哪里的害虫。
4、过渡:燕子、啄木鸟、青蛙能治好棉花姑娘吗?最后是谁把她的病治好了?读第5自然段,找出七星瓢虫说自己样子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读一读。识记“颗”,对比“课棵”。
5、老师这儿有一个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快读一读吧!哦,原来七星瓢虫最爱吃“蚜虫”这真是种可恶的害虫!棉花姑娘身上爬的正是?所以它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6、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还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识字,了不起!喜欢《棉花姑娘》这篇文章吗?选最喜欢的一段用自己的方式读一读。
课件出示,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随文识字“碧”、“治”。
1、过渡:课文最后棉花姑娘咧开嘴笑啦,为什么?因为她病好了之后,长出了_______的叶子,吐出了_________的棉花。
2、比较: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
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
哪个更好?为什么?
1、其实,像这样的次还有很多,课件出示《春姑娘》,学生自读,找出表示颜色的叠词。
2、我们平时见到的东西还有哪些也可以用这样表示颜色的叠词?
3、看图,用上表示颜色的叠词说出这些景物。把这些词放到句子中去,再说一句话。
小结: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我们要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多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