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地的读后感篇一
仰望星空,天外那浩瀚的银河曾引起无数人的遐想;仰望未来,人类那未知的前途唤起许多人的猜测。而艾萨克?阿西莫夫所著的“银河帝国”系列便是其中最明亮的结晶之一。
虽然我只读了其中的一本——《基地》,但已经被它那宏大的世界观和层层推进的剧情所吸引:这本书讲述的是人类开启了星际殖民运动进而统一了银河系,建立了银河帝国。一万年后,哈理?谢顿开创了能够精准推演未来的“心理史学”,从而预言出帝国即将覆灭。为了让覆灭后的文明尽快获得新生,他在帝国流放自己的“端点星”上建立起基地,正式启动了一个伟大的拯救计划。
实际上,我一开始读时是有点失望的,因为这本书虽美其名曰“银河帝国”,但作者对帝国和宇宙的宏观描写着墨其实很少,而更多是以许多个人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作支撑来讲解帝国的政治和科技。我习惯了《三体》这种通过猎奇想象震撼心灵的硬科幻,《银河帝国》这样主要讲述人文世故的软科幻确实有些不合胃口,但是,当我深入阅读进去,发现了它的超凡魅力。
《基地》通篇是以基地的起源和经历的三次危机为线索,串联起许多中短篇小故事。每篇都是从一个人物的视角讲述他的事迹和思想,和其他小说常用的“上帝视角”相比,这种方法表达的内容很有限,也让我初读时倍感困难。但每当里面的人物以个人的口吻、平淡的语气讲解那令人赞叹的计划,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时,这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荡气回肠,却让我领悟到一种与上帝视角截然不同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的剧情就是基地与周边王国产生冲突,以及基地的几位英雄力挽狂澜。第一次危机起因是周边四王国对基地的科技虎视眈眈,而基地军事上的弱小而难以反抗。基地的一位英雄塞弗哈定游说各国,使得他们相互猜忌进而相互制衡,谁都不敢将基地占为己有。基地又将科技以一种宗教的形式教育王国国民,于是在第二次危机,其中一个王国的执政者试图发动战争,结果尚未开战就被疯狂的教徒们瓦解。第三次危机时,一个禁止传教、售卖技术的科瑞尔星球向基地宣战,但此前基地一直与其进行科技贸易,贸易的中断使得科瑞尔星球民不聊生,于是只得结束战争。
威慑平衡、宗教统治、经济制约,仔细一想,这些危机的解决方案都影射着现实世界,且每一个都印证了塞弗哈定的一句话:“武力是无能者的最后手段”。确实,在联系了现实中两国之间的碰撞,我明白了有时动用武力的确未必是最佳的选择,这也让我坚信《银河帝国》是一本披着科幻外衣的社会作品。
虽然目前我仅仅读了《银河帝国?基地》,即便它的世界观和主旨还未完全展现,但是其中幽默的语言风格和绝妙的剧情发展已经深深吸引了我,这软中有硬的科幻小说也让我体会到不同凡响的快感。
我期待着去看这一系列的其他十四本书。
基地的读后感篇二
基地则是说写的银河系历史,是科幻小说。里边有个很牛的理论,叫心理史学,一个很牛的数学家,他发明了这个东西,通过这个,他可以预测银河系的未来。并知道了盛极一时的银河帝国将会衰亡,并将由此度过长大三万年的黑暗时间,为了将这个时间缩短到1000年,他组织了一群科学家,在银河系的边缘地方――端点星成立了一个叫基地的组织,为了对抗的银河衰亡而战斗着。
基地是这个系列的第一部,整本书由5个中短篇组成。看完这本书花了我两个下午,也因为时间比较仓促,可能还有很多地方没了解到。第一次只看到前2个故事,到今天花了一下午,到最后差点看不完,就看快了些。现在有内容都几乎不记得了。
书里有3个牛人,第一个就是数学家谢顿,创立了心理史学,可以预测未来。成立了基地。第二个就是端点星也就是基地的第一任市长,哈定。利用宗教控制了对基地虎视眈眈的四国,而且用宗教传播科学。控制了周围的国家。第三个人是候洛,出身于基地外的星系,最终却当上了基地的市长,并用商业战败了最后的敌人,本部书就结束了。
书是写与196几年的,所谓的科幻是那个时候的科技,其实还是差了很多,至少还没有计算机,不过这并不能掩盖这本书的精彩,可预测未来的心理史学,虽说在现世不可能成立,但仍十分出彩,利用宗教传播科学,控制国家,这段是本部书看的最爽的部分,哈定这个人在书中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之后的候洛在宗教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解决了第三次“谢顿危机”。商业打败了武力。
记录一句话:最后使用武力的都是无能者。
看完书有什么感想呢?
1、作者想象力强大,尽管还是早期的科幻小说,却依然有它的魅力。这个很值得自己学习,只有让自己思维活跃,才能思考敏捷,更好的理解事物。
2、心理史学,老实说,我很喜欢这个理论。不过很含糊,而且貌似是不可能存在的,但相对来讲,它的地不亚于机器人三大定律。可惜这本书讲得太少,谢顿也只露面几次。
3、唉,控制思想,有如此简单么,也许,要认清很多事物,一定要充分。
4、看下能找到下几部不,这部也只是草草看了下,感触不是很深。以后再研究。
5、就是这样了。
基地的读后感篇三
一个人要在60岁依然热爱20岁热爱的东西,但不要反对相同的东西,我们都希望既能变成熟的同时,也能保持童心。阿西莫夫做到了,他的方法可以总结成“执着地爱,健忘地厌”。同时,用一生的时间,认真选择一条趋势,和趋势做朋友,它能帮你超越所有那些你厌恶的东西,给你带来所有新鲜的美好。
过年期间因为不停的值班,所以第三次重温了这部小说(因为一个人怕黑,所以值班一直是开着灯睡觉的,而且还睡不着)。读完最后一章,仰天长叹,这真是一部有毒的小说,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三观。不得不写一篇读后感纪念一下。
初识《基地》系列小说是在自己初中的时候,那时自己还是一个青涩少年。语文老师的办公室里有一个书架,里面放着她爱读的所有小说,有一次上课看《卫斯理系列》被叫到办公室谈话,批评我看的书太low了。她强烈安利了这本《基地》,如果我答应不在她的课上看书就借给我读,而且还和我打了个赌“如果这本书没有卫斯理好看,以后上课随便我怎么样。”
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我还是tooyoungtoonaive。
这本书真的有毒,当时还没有出系列丛书,小说是在“译林”杂志的每季度特别期刊上刊行的,只有前三部。捧着两本杂志,看了三天三夜。看完之后,我直接去邮局订了一年的译林杂志,可是后来再也没有看到比这本书更好看的小说了。
这是一个肯定会输的赌。
他是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一生著书500本,是一个真正的写书狂魔,至今没有人打破他的记录。他1920年出生在德国,3岁的时候和爸妈移民到美国,上大学的时候开始投稿,唯一的爱好就是写作,又有热情又有才能,大学之后阿奇莫夫就进入了写作的喷涌期,这个喷涌期持续了一生。在72年的人生里面,阿奇莫夫平均一年写9本书(我连一篇综诉3个月都写不好),这个记录至今没有人打破。
阿西莫夫开始是为了兴趣写作,30岁之前,他发了很多文章,在科幻界很有名,却没有赚什么钱。下班之后咬着牙写作,直到1961年,当时有一个出版社把他写的零散的故事整理成三本书,同一起名叫《基地三部曲》重新出版,这一下轰动世界,名利双收,从此辞职回家专心写作。
阿西莫夫写科幻小说就跟我们吃饭这么容易,有一次综艺节目阿西莫夫为了证明自己有才,就拿来打字机,三十分钟现场写了一部小说,写完之后看看质量不错,就直接发表了,真是努力过才知道天赋有多么重要啊。
1988年的时候阿西莫夫已经是世界科幻界的最著名的作家了,他一共得了六次雨果奖,也得了星云奖终生成就大师,这两个将是世界科幻的最高奖项了,当时人们用阿西莫夫的名字来命名杂志,用阿西莫夫模块来命名机器人的人机安全性,还有阿西莫夫在小说提出的人机三大定律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概念。但这时他的身体已经越来越不好。但在这时他宣布开始续写基地,阿西莫夫表示留给我的时间不多,希望我能写到最后,他希望自己在停止呼吸的时候仍然在写作。如果死的时候能胖的一下倒在打字机上,头卡在键盘上就好了。遗憾的是阿西莫夫没能实现他的愿望,最后还是因为身体虚弱被送到医院,不久就离世了。
阿西莫夫的一生都在写做,早年是靠兴趣写作,中年被读者和社会推着写,老年是自己主动要写。阿西莫夫把最后时间留给了基地这不小说,是因为伟人在老的时候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自己的著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如爱因斯坦追求统一场论,孔子追求一以贯之,在文学上,阿西莫夫也在追求自己的同一场论,阿西莫夫一生著作无数,但有三个系列是最重要的“机器人系列”“帝国系列”“基地系列”,他希望用最后的故事把这三个故事变成一个整体。公元30世纪到公元2000世纪的故事连接成了一个宏大整体。
基地的读后感篇四
《基地》系列小说是美国作家阿西莫夫写的一套著作,以其高精度的预言准确性和科学性著称。“机器人三大法则”是目前科学家们竞相遵从的定律就是出自其手。而我,首次阅读了他的著作之一《银河战地·基地1》。
《基地1》是对整个《基地》故事所进行的一个铺垫,讲述了“基地”组织的创始人——谢顿的'故事。谢顿是心理史学的开创者和专家,他预测银河帝国的首都川陀将在数年后迎来毁灭,而银河帝国则将陷入长达3万年的混乱期,期间科技倒退,民不聊生。为了减轻这场灾难,谢顿组织一个名为“基地”的科学集团,最终因不能被理解而流放到了端点星。在数十年间,端点星连遭三次危机,终被成功化解。
这一部分是“基地七部曲”中的第一部,但它在故事的大致构架上已经基本确定了世界观——银河帝国时期,四王国时期和巨富们统治的时期。正所谓“基地的义务是保证银河帝国的科技文化”,不管是在野蛮“四王国”的入侵时期还是在巨商们的执政时期,基地始终于混乱中不倒。
《基地》的第一部是到目前为止最令我深有感触的一部科幻小说。它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和人的心理。在四王国侵略时期,基地首任市长哈定带领基地人民巧妙回旋,利用拥有核武器这一点,将四王国的统治者耍得团团转。
基地的读后感篇五
1941年,21岁的阿西莫夫想出了一个崭新的科幻点子:撰写一部发生于未来的历史小说,描述“星河帝国”衰落的始末。然后,他在整个40年代,总共为基地系列写了八个故事,后来都归入《基地》三部曲。
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直至统一整个银河,发展成为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银河帝国。帝国建国后的12020年,一个刚满32岁的年轻数学家哈里·谢顿开创了“心理史学”,这门学科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谢顿运用“心理史学”,推论出“银河帝国”会很快灭亡,之后会有长达20000年的“黑暗期”。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缩短这个“黑暗期”,谢顿在其有生之年分别在两个地方建立了两个有着各自任务的“基地”,作为以后“第二银河帝国”的种子。大约150万字的《基地》系列故事就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
我从去年底开始,陆陆续续花了一个季度的时间,看完整个《基地》系列。在我看来,这部著作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不可取代性:
一是其表现出来的深邃的历史眼光。
谢顿是一名数学家,却跨界以统计、分析、预测为手段,介入历史、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并创建了一套名为“心理史学”的数学工具去分析人类的未来。
谢顿认为,人类个体的行为是无法预测的,但是人类群体的行为是可以通过某种数学方法分析出来的。而成功的分析必须依赖于两个必须的条件:分析的对象数量必须非常庞大,以尽量减少个人行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被分析的对象必须不知道这个分析的计划,否则会多少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发展。
“历史从不创新,只是一再重复”。如果可以观其大略,而不计其余,人类的历史是有迹可循的,这一点,我个人是深表赞同的。
二是关于机器人的一些思考。
在阿西莫夫的世界里,人类对于机器人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没有机器人的帮助,人类不可能冲出地球,建立起横跨十万光年的大帝国。机器人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走向人类的对立面,导致第一次星际扩张失败,地球本体毁灭。经过漫长的斗争,人类消灭所有机器人,才得以建立“银河帝国”,并使机器人成为人类历史的一个禁忌,提都不能提及。
然而,最有讽刺意味的是,一直默默守护“银河帝国”到最后时刻,并推动“心理史学”计划顺利实施,保存人类复兴希望的,确保人类缩短“黑暗期”尽快进入全新复兴的,又恰恰是一个机器人:使用年限达到20000年、功能极其完备、近乎无所不能的机·丹尼尔·奥利瓦。
《基地》试图说明:机器人技术不发展,则人类没有办法挑战浩瀚宇宙;机器人技术过于发展,则必然走上挑战人类的道路,这是1940年代的阿西莫夫就认识到的一个两难命题。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促使阿西莫夫在另外一个系列《我,机器人》中首度提出“机器人三大定律”,并沿用至今,“机器人学”这个名词也因此在人类历史上首度亮相。
三是隐藏在科幻背后关于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思考。
在整个《基地》系列里,阿西莫夫大约描述了30个左右的星际文明。这些文明,都各有各的特色,如果我们忽略科技的因素,就会发现这些表面千奇百怪的文明,其现实基础仍然是1940年代的世界各国,只是在星际文明这个大背景下,阿西莫夫从艺术的角度对文明的特质进行了浓缩、提炼和极端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基地》系列中创造岀来形形色色的星际文明,犹如《镜花缘》中的君子国、小人国、女儿国、犬封国、聂耳国一样,可以当成一本奇异游记来看。
在三十多个星际文明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盖娅和索拉利文明,它们一个极度统一,一个极度自由,基本上就是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两个极端。盖娅文明的进化使得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在内的整个星球可以通过意识连结成一个整体,所有的意识都可以实现共享;每个个体既是个体,更是共体,以集体意志为意志;在离开母星体以光年为单位的距离后,个体仍然可以接受整体的意识和意志,从而实现极度的统一。
索拉利文明展现的则是极度的自由:在一个三倍于地球面积的星球上,只生活了几千索拉利人的成熟体,他们的肉体进化出一种命名为“转换叶突”的能量转换器,一个个体所转换的能量足以支持成千上万的机器人用于管理领地事物;他们信奉“他人即是地狱”,就算同类也互不来往,大事以电波形式协商;极度的向往自由让他们甘于居住于地表之下,而且不谋求任何形式的扩张;为了尽最大可能减少和外界的接触,他们甚至进化出雌雄同体,真正实现了绝对的自由。
在《基地》系列最后一本《基地与地球》中,阿西莫夫设计各种场景和反复讨论,似乎是试图说服读者(或者是他自己),盖娅文明的组织形式虽然和人类对自由的向往完全背道而驰,却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在最后,他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场景,通过号称拥有“不需要完全信息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天赋的崔维兹选择用盖娅或者索拉利为蓝本建立人类新秩序,结果他选择了极度统一的盖娅模式,其原因就是,在即将到来的宇宙侵略中,我们需要统一意志!
也许,这就是阿西莫夫借《基地》系列、“心理史学”以及崔维兹,来对自己关于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思索做出一个结论。如果考虑到1940年代欧美各国最大的现实就是全人类联合起来抵抗希特勒的侵略,极度的集中因而可以理解。那么,如果阿西莫夫能一直生活到今天,他会怎么设计这个科幻寓言的结局,这倒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基地的读后感篇六
整部小说感觉像是总分总,第一部和最后一部的风格很像,谢顿和崔维兹都是为了自身的目标,四处游历,许是细节的角度从个人的旅行入手。而中间的几部分都是落笔于基地大环境发展,社会变迁。
觉得最精彩的部分还是中间的第一基地、第二基地面对各种危机的奋斗,场面恢弘,解决之道又极富寓意。而第二基地和骡斗,掩饰自身存在这两部更是斗智斗勇,让我大呼科幻还可以写成像武侠小说,别样的观感。
关于心理史学:
如果真的能预测未来,那么谢顿说是1w年的混乱状态,但是改进以后就是1000年,那他之前的预测就不准了,有种悖论的味道在里面。当然,可以这么理解,因为1w年是没有将心理史学这小部分人的因素考虑进去。
另一个感受,任何保佑都无谓的,唯有自己自求多福。
比
基地的读后感篇七
终于,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利用上下班、等车、等时间在喜马拉雅将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科幻小说听完了,震撼于作者巧妙的构思、宏大的叙事,以及超前的科学思想和意识。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眼中的基地系列小说。
当初一开始能够将《基地》听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开篇介绍的“心理史学”。这是一个什么鬼呢?这是一套统计学理论,就像是统计物理,只不过它的应用对象不再是大量的微观粒子,而是大量的人。换句话说,心理史学可以抓住大量人类进行互动的宏观规律。这听起来好像非常不靠谱,但是书中却假设,他的发现者哈里。谢顿不仅为心理史学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方程,而且还利用理论构造了一个庞大的谢顿计划,即在银河系的边缘——端点星建立了一个基地以抵抗银河帝国不可避免的灭亡命运,并以此为原点,蓬勃发展出一个全新的帝国。于是,所有的历史演进全部按照谢顿计划运行下去。
作为系统科学的从业者,我当然知道心理史学是什么玩意儿。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类行为动力学吗?现在,随着大数据的累积,人们已然可以做到为人类群体行为写出精确的方程了。例如barabasi的辐射模型可以精确预测两地的通勤人流量。但是,要知道阿西莫夫是从1940年开始写《基地》小说的,我不得不佩服他超前的洞察力。
就在我感到略有厌烦和困惑的时候,小说突然来了一个变奏,出现了骡这个怪物。骡是个什么东东?他是天地造化生出来的一个变种——基因突变体。这个家伙有一种超强的能力——能够读取、改写他人的心灵,从而用心灵的力量来操控整个世界。骡的出现第一次让谢顿的预言失败了(但我觉得,失败了我反而感觉更高兴呢)。
更有意思的是,骡将基地攻陷了,谢顿计划这就完全泡汤了。但是,一小批人开始另一套拯救计划,这就是第二基地。据说,在当年谢顿建立基地的时候,不是建立了一个,而是建立了两个,一个精于物理科学,另一个却精于心理科学。事实上,端点星第一基地上的人们根本就不懂心理史学,他们只是谢顿计划的执行者,而真正的心理史学在第二基地,这帮人是心灵力学的高手。
到此为止,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阿西莫夫将这套理论命名为心理史学,而不是什么人类行为统计学,或社会力学之类的。原来,这个心理二字埋伏着第二基地的伏笔。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量子认知科学的研究,我咋感觉未来的量子认知就是心理史学呢。
于是,第二基地的隐君子们和骡之间展开了一场颇为激烈,而且尔虞我诈的心理战争。谁说西方人不擅长勾心斗角的?读一读第二基地与骡这段,你就会发现阿西莫夫如果从政必然也是玩弄权术的高手。
然而,最最让我大跌眼镜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谢顿计划其实压根就不是什么预测,而是一套控制手段。第二基地的心理大师们可以像骡一样操控人们的心灵,从而通过在关键时刻影响关键人物而保证了第一基地的发展可以按照谢顿计划完满地进行下去。
原来如此,谢顿计划压根就不是什么计划,而是一套控制手段,心理史学也不是什么单纯的动力学,而是一种控制理论。这类似于自我实现的预言。怪不得,当第一基地的有识之士们了解到此事以后都要拼了命地和第二基地人死磕呢。
我的第二个疑问是,为什么谢顿那么厉害,能凭空创造心理史学和谢顿计划。阿西莫夫好像了解我内心一样,于是他在基地三部曲之后,又写了一个基地前传,专门为我们讲述科学家谢顿的故事。
原来年轻的谢顿也很挫,是一个乡巴佬数学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玩数学游戏搞出了一套谢顿方程,但他自己却并不相信这些。然而,比较悲催的是,当时的政治人物们却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想借心理史学来玩后来谢顿自己玩的这套自我实现的预言。
就在谢顿百般困惑,躲避事实的过程的时候,一位特别特别牛b的朋友出现了,这就是浮名。这家伙不仅在各个地方都有一批跟随他的死党,而且还能起到心灵导师的作用,促使谢顿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终于全身心投入到了心理史学的研究过程中。
最后,他的朋友浮名帮助他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因为,这个家伙居然是一个老妖精,是一个机器人,居然已经活了大概2万多岁了。而且他记忆超强,他的头脑中包含了大数据。于是,在老妖精的帮助下,谢顿终于突破了障碍,建立了心理史学,并成功构思出基地的解决方案。在这里,小说提到了那个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而且居然还补充了一个第零定律。所以,说了半天,人还是太挫了,真正牛的人是机器人!
到了90年代以后,在读者的百般呼唤下,阿西莫夫再一次续写了基地系列,于是就有了盖亚与地球的故事。我觉得这部分的描写更牛。
首先,时间回到了谢顿计划执行了500多年的时候。基地这个时候已经非常牛了。同时,隐藏的第二基地也将自己隐藏的很深,几乎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然而,就是在这个当口,一个端点星的奇人崔维兹却偏偏不信邪,他始终坚信第二基地的人仍然控制着第一基地的人。于是,在市长的安排下,他和一个老历史学家佩罗拉特踏上了银河之旅,去找寻银河人类的共同祖先之地——地球。
在这段旅程中,他们奇妙地踏上了一颗异常神秘的星球盖亚。盖亚是个什么东西呢?原来她是一个星球,也是一个联合在一起的超级生命体。盖亚上的河流、山川、树木、人类,全部都是联通在一起的,他们共享着同样的超级意识。
这让我联想到了阿米巴虫,这些小东西在平时是单细胞的,但是在食物匮乏的时候,他们就会聚集形成一个全新的生物个体——鼻涕虫。这就是生命系统,也是复杂系统最让人感觉振奋的想法——跨越层次的存在。
小说中展开了大量的对盖亚这种超级生物体的利弊的讨论。最搞笑的一段描述是,当盖亚的一分子——年轻女子包绮思与老佩罗拉特的时候,全盖亚人都能感受到那股喜悦——完全一点点的隐私都没有。
目前,很多人开始构想未来的地球将会变成一个全球脑,但没想到的是这种想法阿西莫夫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做过详细的讨论了。
更有意思的是,崔维兹他们在寻找地球的过程中,曾经拜访过各式各样的不同世界。在我看来,这些世界都仿佛在隐喻阿西莫夫看到的人类的各种可能未来发展。其中有一个世界叫做玻利亚,非常有意思。这里面的人全部是雌雄同体,而且他们的头脑中都已经植入了芯片,于是这帮人就可以直接意念操控外物了。这恐怕已经说对了人类未来的演化方向。最后,他们在月球找到了一切的真相。原来影响谢顿建立心理史学的老机器人丹尼尔安排了所有的一切,甚至包括盖亚这个星球的建立。他率领着机器人们渗透到人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影响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因为受到机器人三大定律的制约,他们不能伤害人类,而是善意地帮助人类发展。但最后,他们的能力仍然有限,必须要由人来作出那最后的第一推动。于是,人类将会朝向一个全银河系都要演化成一个超级盖亚的方向而努力。
最后我想简单说一说我对《基地》和《三体》这两部史诗级的科幻巨著的比较和看法。记得在我刚刚看完三体的时候,我就兴冲冲地给我们学院的一个法国外教推荐这部科幻小说,他听了听我的介绍,就说你应该看基地。看来,基地对西方人的影响超大。而且,这也说出了这两部小说的相似性。他们都是以大宇宙这个尺度为参考,都在用各种途径探索人类的未来。
相比较来看,三体的故事性成分更强一些,而基地的科学探讨的成分更强一些,但是故事性稍差。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看完整的故事,那么首推三体。如果你想看关于科学的不严谨探讨,那么读基地更合适。
云彩冠生态疗养基地。
基地建设的医学检验论文。
实习基地协议书模板。
宅基地房屋赠与合同。
宅基地侵权起诉状。
基地的读后感篇八
在整个《基地》系列里,阿西莫夫大约描述了30个左右的星际文明。这些文明,都各有各的特色,如果我们忽略科技的因素,就会发现这些表面千奇百怪的文明,其现实基础仍然是1940年代的世界各国,只是在星际文明这个大背景下,阿西莫夫从艺术的角度对文明的特质进行了浓缩、提炼和极端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基地》系列中创造岀来形形色色的星际文明,犹如《镜花缘》中的君子国、小人国、女儿国、犬封国、聂耳国一样,可以当成一本奇异游记来看。
在三十多个星际文明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盖娅和索拉利文明,它们一个极度统一,一个极度自由,基本上就是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两个极端。盖娅文明的进化使得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在内的整个星球可以通过意识连结成一个整体,所有的意识都可以实现共享;每个个体既是个体,更是共体,以集体意志为意志;在离开母星体以光年为单位的距离后,个体仍然可以接受整体的意识和意志,从而实现极度的统一。
索拉利文明展现的则是极度的自由:在一个三倍于地球面积的星球上,只生活了几千索拉利人的成熟体,他们的肉体进化出一种命名为“转换叶突”的能量转换器,一个个体所转换的能量足以支持成千上万的机器人用于管理领地事物;他们信奉“他人即是地狱”,就算同类也互不来往,大事以电波形式协商;极度的向往自由让他们甘于居住于地表之下,而且不谋求任何形式的扩张;为了尽最大可能减少和外界的接触,他们甚至进化出雌雄同体,真正实现了绝对的自由。
在《基地》系列最后一本《基地与地球》中,阿西莫夫设计各种场景和反复讨论,似乎是试图说服读者(或者是他自己),盖娅文明的组织形式虽然和人类对自由的向往完全背道而驰,却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在最后,他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场景,通过号称拥有“不需要完全信息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天赋的崔维兹选择用盖娅或者索拉利为蓝本建立人类新秩序,结果他选择了极度统一的盖娅模式,其原因就是,在即将到来的宇宙侵略中,我们需要统一意志!
也许,这就是阿西莫夫借《基地》系列、“心理史学”以及崔维兹,来对自己关于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思索做出一个结论。如果考虑到1940年代欧美各国最大的现实就是全人类联合起来抵抗希特勒的侵略,极度的集中因而可以理解。那么,如果阿西莫夫能一直生活到今天,他会怎么设计这个科幻寓言的结局,这倒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基地的读后感篇九
今年看的书中最好的是基地三部曲。以后有时间会补全系列7部和英文原版。有些人说给人太硬,科级描述和剧情都太密集的感觉,不适合科幻小说读得不多的读者。我是觉得习惯之后还是很带感的。
基地系列是阿西莫夫最主要的作品,他的其他一些名作如我与机器人因为也在同一个世界设定里,有时算作基地系列的一部分,让这个系列变得很庞大。第一部发表于1951年,在科幻小说里算是很古老的作品了。因为太早,所以对科技的描述现在看来已经有点偏了,不过不影响阅读感受,因为基地系列的故事核心是人和历史,唯一的科技核心是一种虚构的数学,所以作为科幻小说很难得的放在任何科幻设定里都一样好看。
引子开始在一个叫银河帝国的地方……这种星球大战的感觉是怎么回事……是一个只有人类存在的占据全银河的社会,文明发源地因为历史太久已不可考。有一位叫谢顿的学者发展出一个统计学/社会学分支叫心理史学,在人口足够大的前提下可以有一定准确率的预测出社会的未来状况。然后他和这门科学的其他学者意识到帝国不可避免的要在几十年内开始进入衰退,并对人类文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科技会失传,人们会陷入混乱恐怖的黑暗时代,直到数万年后才会有下一个帝国达到现在的水平。于是他向统治者进言,帝国的衰退是无法挽救的,但是如果按照他的规划建立两个只有数万学者和他们家人组成的“foundation”,在帝国完全衰退前编写完一部百科全书,就能保存人类文明,并把过渡的黑暗时期缩短到一个千年。两年后谢顿就老死了,故事也正式开始于50年后的其中一个基地,位于银河边缘的端点星。一千年整后,端点星成为第二帝国的首都。基地三部曲描写的就是这千年中的前五百年。
基地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有历史感。虚构小说能写出这种感觉的不多。历史在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里迅速的前进,一章里拯救基地的英雄在下一章就已老去或者作古,而下一代的人物们会传颂他们的事迹,引用他们的名言。唯一称得上主人公贯穿故事始终的技术宅谢顿,只在引子里露了个脸就死了,之后就只是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出现……这个引子还是作者后来集结成书的时候补写的。这种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设计让整个系列充满沧桑感,气魄很强大。历史感除了时代的更迭速度,还有反复强调的历史的必然性。每个危机的出现都是谢顿计算过的按历史必然出现的情况(至少在误差不严重的时候),目的是逼迫基地的人们作出那唯一的可以使基地突破危机的选择或变革,使得基地可以继续精确的沿着设计好的道路前进。
另一点是社会真实感。书中描述了帝国分解后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各种组织形式,经济状况,科技水平。虽然没有很刻意的详尽描述,但是提到过的细节都真实可信。封建王国,教会,民主市政府,自称人民朋友的独裁者,商人协会,都在像样的运转着。
基地的读后感篇十
不同于《银河帝国》的前两部,这部书是第一次看,只能说,非常的精彩,推翻了很多我在第一第二部中的猜测。
在第二部《银河帝国﹒基地与帝国》中,我猜测谢顿所指的第二帝国应该是一个更加民主更加坚强的政治体系。而在这第三部中,证明了我的猜测是错误的。第二基地的第一发言者解释,所谓的第二帝国将会由心理学家来执掌整个帝国的领导权,这样的帝国才会更加的和平而长久。然而,就算这是第二基地的第一发言者的解释,我现在也不敢确定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谢顿计划中的第二帝国。毕竟,全书的反转太多了,保不准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反转。
文中有两个无关紧要的小细节,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其一,艾嘉蒂娅在逃往川陀的时候在售票机上买票,阿西莫夫对这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其买票的过程与今天火车站的售票机买票别无二致。科幻小说的描述在现实生活中得以重现,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敢说在全世界,但就全中国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无纸化的社会。书中所描绘的售票机自主买票那都算是过时的操作了,现在绝大多数的人出行都是网络购票,身份证直接进站乘车。其二,书中提到的艾嘉蒂娅使用的听写机,这个我们今天移动端的语音输入的功能是高度一致的。小说情节与现实交互,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将骡对第二基地的寻找,第二部分将的则是第一基地对第二基地的寻找。不论是骡还是第一基地,其实都是想要摧毁第二基地。骡想摧毁第二基地是因为第二基地会阻挡他的霸权扩张,这个非常好理解;而第一基地想摧毁第二基地,这个就有一点复杂了。其实,大部分第一基地的人都非常依赖第二基地的存在,他们视第二基地为实现谢顿计划的底牌,这种依赖之强,以至于让他们丧失了进取奋斗之心。但与此同时,第一基地的另外一部分人是非常抗拒第二基地的,他们觉得第二基地的存在使得他们的行为宛若提线木偶,没有半分身而为人的自尊。而在本书的最后,他们似乎也达成所愿了,端点星上不再有第二基地的人,第一基地依旧还是达成谢顿计划的核心力量,殊不知,这也是第二基地想要达成的。
对于第二基地位置的探索,从第二部就已经开始了,在第三部的结局中,终于是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在已知结果的前提下反推,其实,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社会学,甚至是第一发言者所说的“诗意”的角度来解读,第二基地的位置都指向一个地方——昔日帝国的中枢,川陀。这真的是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再联系一下第二部中艾布林和第三部中拜耳﹒程尼斯在得知第二基地所在地时的反映,一切早有伏笔。
现在,第一基地自觉摧毁了第二基地,而这也恰好是第二基地的目的所在,他们再次隐身于幕后,作为谢顿的幽灵之手把控全局。第一基地已经有了自己的心理学家和精神杂讯仪,已有的东西真的会如同第二基地猜测的一样被时间洪流所遗忘吗?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是否终有一战?迄今为止,仍有众多未解之谜等着读者继续翻阅下文。
基地的读后感篇十一
一口气读完了银河帝国的第一部,基地的七本。对于杨早说的畅销书不能等同于好书,比如流量明星不能等同于好演员,我不能更同意了。
或许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我觉得,我还是更喜欢三体。阿西莫夫的基地七部曲和刘慈欣的三体,哪个卖的更多,我没有去考据,或许都是属于畅销书的行列吧。但一口气将七部读完,我脑子里跳出的第一句话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基地七部曲,其实是探讨在未来,人类会有怎样的发展方向,哪个才是正确的。第一种模式是我们目前的,也是基地一的模式:科技模式。
物理数学的被重视,被高度开发和使用,未来的科技达到了很惊人的水平。人活在穹顶之下,温度湿度气候都是人造的。公共交通快捷而便利,星际之间的飞行十分普遍。喜好扩张的人类的足迹早就踏出了银河系,占领了许多的星系。因为基地一对于别的星球的技术上的绝对实力,使他们拥有了能统一各住人星球组建一个超级帝国的实力。第二种模式是隐藏在幕后的基地二的模式:精神模式。
在建基地二时,他们挑选的就不再是科技人才,而是精神控制天才。能够用精神力来影响控制别人的行动与思想。通过控制别人而达到统一的目的。我以为,这就是描述基地一在建帝国时候与基地二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然后,又出来了另外一种模式,显然也是作者比较偏向的模式:盖娅模式。所有的人,不止是人,应该是星球上的所有东西,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个体。
他们享有共同的感觉记忆,一切以需要进行分配。需要雨了,飘来一朵云,下一场不多不少刚刚好的雨。肚子饿了,吃一些维持你身体机能的食物,只为补充能量而进食,不讲究任何色香味这些多余的东西。房子有一切它该有的功能,但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墙壁也有墙壁微弱的意识。真真正正的按需分配,没有一点的浪费,没有一点的多余的花俏技巧。任何事物都是因为被需要而存在。就连孩子的出生,也是需要增加人口了,就分配给一对夫妇生一个。不被需要的均不存在。不伤害生命,很善良朴实的一个世界。没有欲望,也不需要领导者。
我想,老子心里的理想世界大概就是这样吧?但我不喜欢。我一点都不喜欢。
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的毛病,但还是喜欢独立的作为个体的我。我不希望被人窥探到我不想暴露出来的情绪,我不想我竭力包裹的幼稚可笑的思想被摊开,我不想我的生活都被不知名的手安排得明明白白妥妥当当,我喜欢生命中的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即使它不太美好。
我没有往下看,不知道后面两部里作者是怎么想的。但看到被选中做选择的男主面对心中的疑问,一次次寻求的结果都是盖娅最为合适时,我不太想往下看了。大约最后也不会选择盖娅吧?不然男主心中的不安定因何而来?但看出这套书是在给人类的未来寻找出路后,我没有什么兴趣了。
我觉得,不论如何,生命总能找到出路,未来,没有那么悲观。
基地的读后感篇十二
银河帝国,一个遥不可及的帝国,在《银河帝国·基地》中,讲述了一个银河帝国由科技发达、富裕到逐渐衰亡的过程。
在银河帝国银河纪元11988年,哈里·谢顿出生于繁华的银河帝国。等他成为老人时,已是一名数学家,他预测出银河帝国将三个世纪后完全灭亡,准确度98.4%!公共安全委员会认为哈里·谢顿在诅咒银河帝国,便将他流放于端点星。谢顿早已以百科全书编书招来十万名数学家,以端点星为基础,开始了拯救银河帝国的实验。
在基地将破裂时,塞佛·哈定建立了宗教,使人们相信基地,崛起基地。侯伯·马洛帮助基地扩张,给予基地经济资源。在他们的努力下,银河帝国有所好转。
哈里·谢顿、塞佛·哈定与侯伯·马洛有着相同的性格:有担当,敢于尝试,为了后人造福等。这些性格的体现在书中无处不在。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原本并不认识,最后才能成为基础的领头人,一直改变银河帝国的未来。
并不能。
所以我们生活中缺的就是这种精神与品质。再想想前几天,我在画水彩,人们的手部怎么也画不好,不是手指扭歪,就是比例不正。画一次就满地改一次,带着负面情绪越改越差,越改越丑,我也丝毫不顾擦橡皮的力度了。生气地使劲儿一擦,纸破了,不等上身人物的比例多完全完美也没用了。我沮丧地往床上摊,不顾那幅比损坏也画了。
要是我能把手改一改,不按样品画,是不是就尴了?要是我坚持地画它,是否就成功了呢?敢于尝试,坚定,坚持不懈,其中我一点也没做到。
艾萨克·阿西莫夫写出的《银河帝国·基地》仅仅只是讲述了一件银河帝国由富坠衰的故事吗?不,它还说明了科技与数学在渐渐发达,变强,但耗用太大了,会使国家不幸。
基地的读后感篇十三
有我的地方,就没有你,对吧?在看了snsd中徐贤的几个视频后,才知道爱读书的人也喜欢写读后感。虽然,我看书少,但好的习惯也是要学到来的。难得今天看完了一本书,就写一下好了。
《基地》是一本怎样的书呢?额,我也不大清楚…作者可是大大有名,叫艾萨克?阿西莫夫。最有名的是他的机器人三大定律(这个很牛的)。我也说大不来。
基地则是说写的银河系历史,是科幻小说。里边有个很牛的理论,叫心理史学,一个很牛的数学家,他发明了这个东西,通过这个,他可以预测银河系的未来。并知道了盛极一时的银河帝国将会衰亡,并将由此度过长大三万年的黑暗时间,为了将这个时间缩短到1000年,他组织了一群科学家,在银河系的边缘地方――端点星成立了一个叫基地的组织,为了对抗的银河衰亡而战斗着。
基地是这个系列的第一部,整本书由5个中短篇组成。看完这本书花了我两个下午,也因为时间比较仓促,可能还有很多地方没了解到。第一次只看到前2个故事,到今天花了一下午,到最后差点看不完,就看快了些。现在有内容都几乎不记得了。
书里有3个牛人,第一个就是数学家谢顿,创立了心理史学,可以预测未来。成立了基地。第二个就是端点星也就是基地的第一任市长,哈定。利用宗教控制了对基地虎视眈眈的四国,而且用宗教传播科学。控制了周围的国家。第三个人是候洛,出身于基地外的星系,最终却当上了基地的市长,并用商业战败了最后的敌人,本部书就结束了。
书是写与196几年的,所谓的科幻是那个时候的科技,其实还是差了很多,至少还没有计算机,不过这并不能掩盖这本书的精彩,可预测未来的心理史学,虽说在现世不可能成立,但仍十分出彩,利用宗教传播科学,控制国家,这段是本部书看的最爽的部分,哈定这个人在书中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之后的候洛在宗教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解决了第三次“谢顿危机”。商业打败了武力。
记录一句话:最后使用武力的都是无能者。
基地的读后感篇十四
《基地》这本收被称为永恒的科幻经典。本书作者阿西莫夫,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哈里谢顿开创了心理史学,预测银河帝国即将灭亡,所有人都在强力挽回,一时间内,银河震动,帝国飘摇;皇帝、宰相、夺权者、反叛星球,各方势力立刻剑拔弩张,三个主人公之间也发生了一些茅盾。
首先,我觉得阿西莫夫的写作手法十分新颖,明明三个主人公没有一点关系,中间相隔了数十年左右,但把整本书看下来,却觉得这是个完整的故事,后来发现,是百科全书的一些段落将他们串在一起。这种手法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其次,我觉得谢顿的目光十分深远,他仿佛已经彻底将死字看透了。然而,他的责任感很强。吾事已毕从此话中可以看出整个事情的流程对他而言仿佛像某个人从一开始给他下达的一个任务或者命令罢了,带给读者的有一种深不可测,像天气那般难以捉摸的感受。
说起责任马洛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角色,正如书中最后一段未来关我什么事……就留给那些继任者吧。马洛的性格从表面来看貌似与谢顿差不多完成任务。实际上吧,有些不同,马洛更明显对未来的事更加漠不关心一些,认为自己只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够了,其实太多杂七杂八的东西无需考虑:反正又不是我的事,给人说不出的感受。
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责任感很强的人,如:老师。他想教好每一位学生,无论什么方法吧,责任感显然很重,而并非完成任务。
阿西莫夫的重要科幻感不会让人看了太夸张,而仿佛身临其境。所以,他说女士们,先生们,世界上只有一个阿西莫夫。
基地的读后感篇十五
书对我们十分重要,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呀!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知识海洋,让我获得了快乐。最近这段时间我读了银河帝国-基地篇。
这本书虽然以科幻小说出名,但是你真正读完,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在人文方面思考极深的一本书。由于书真的很长,这里先简单的来描述一下整个故事,然后再聊下里面的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整个故事以银河为背景,人类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整个银河,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银河帝国。然后帝国盛极一时之后,开始衰落。一小群高瞻远瞩的人看到了这个趋势,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一位数学家,哈里谢顿,他开创了一门新的科学,名为“心理史学”,这门学科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预言”从此成为一门可以信任的科学,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然而谢顿的第一个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帝国灭亡之后会带来一段无止尽的战乱,一直到新的帝国建立。为了减短这段战乱,哈里谢顿建立了两个基地,预言千年之后,这两个基地会建立一个更好的第二帝国。
小说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银河帝国体系,星球之间采用“超空间跃迁”的方式进行星际旅行,核能作为主要的能源,在此基础上科幻了很多新的事物,核能手枪,三位全息影像,人造阳光等等。如果要说科幻的话,这些算是科幻背景和科幻元素吧。
然而关于社会。这本书最精彩的是对于社会形态和变革的设定,据说有罗马帝国的影子。将科学披上宗教的外衣来统治周边的蛮荒国家这一章写的很精彩。同样,随着宗教逐渐受到抵制,贸易的无孔不入和随之而来的强依赖性,再次巩固了基地的统治地位。小说虽然就此结束,但一千年的轨迹才刚刚开始,未来基地的发展更加耐人寻味,未来是通过文化,道德,还是其他什么不知道的手段来实现第二帝国的建立,令我非常期待。
然而当我合上书的时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在浩瀚无边的宇宙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但破坏力却非常巨大,他们毁掉一颗又一颗星球。我不禁觉得人类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万恶之源,他们破坏了生态平衡,让动物植物无家可归,他们在残害了其他生物后,又要通过杀人、抢劫,直至战争的方式去互相残害。然而幸运的是,人类之中仍然有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保护整个银河系。正因为有了他们,也许许多年后银河不会变得像书中写得那般衰落吧!
《银河帝国》这个系列,尽管我只读了它的第一本,就已然成为了我心目最优秀的科幻作品了,这个系列有七本书,未来我一定要把它们全看完,这本书这么好看,你们也来读一读吧!
基地的读后感篇十六
一颗处在银河边缘的行星,三次不可思议地度过了毁灭的危机。
如果让我来说,那是因为人——哈定和马洛。他们在端点星危机之际挺身而出,作为一个领导人,去成为一个英雄。这是阿西莫夫所安排的,也是必然发生的。历史的潮流决定了他们的出现,这是没有人能够阻止的。
正如《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写道:“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暗”。
也只有他们,才能带领人们冲破层层黑暗的迷雾,度过一次又一次的谢顿危机。
因为他们都是英雄。
纵观世界史,无论是西方还是东边,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从燧人取火到建立中国,从克里斯提尼创建雅典民主制到文艺复兴。每次重大事件的背后总有一个人。他们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其实,他们每个人都一样,只是观念不同而已。在我眼中,他们可分两种英雄——一种是哈定,另一种则是马洛。
武力与计谋。
首先要谈的是哈定。
他在整本书中最让人难忘的便是那句话——武力是无能者最后的手段。因此,要讲他,不得不先讲武力。
武力能做什么?
强如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又有长城这条万里巨龙作掩护,最终还是二世而亡。为什么?因为他的政治主张是“霸”。以天子为中心,以武力统治国家。这点从焚书坑儒中就可得知。而过度的“霸”则成了苛政,激发民怨,秦国因此而亡。而秦国还曾有一位君主,名叫赢荡。他崇尚武力,并因此自夸。可最后,他却在和他的臣子比试力量之时被鼎砸死。
这些不都证明了武力在某一程度上的无能为力吗?
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他的那句名言:武力是无能者最后的手段。这句话讲的不仅是武力。还有它的对立面,让哈定一次又一次渡过危机的计谋。
计谋的一个特点就是应用广。
它在生活中能用,在战争中能用。可以说,计谋无处不在。战国时期的兵家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如孙子的大作《孙子兵法》。什么走为上策,隔岸观火,瞒天过海种种,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就连动物也会使用计谋。如在姜戎的《狼图腾》中,狼是如此的狡诈,会合作,会打围,甚至还会“飞”。他称它们为腾格里的使者。腾格里即天神。狼对计谋的擅长可见一斑,甚至强于人。
那么武力是否真的什么都不是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擅用计谋的狼却不是人的对手?答案是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的——因为人有枪。因为人的武力强于狼。当两方的武力差距不大时,计谋便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如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依靠苦肉计与火攻以少胜多,成功打败曹操的南下大军。但如果双方实力在相差大一点。比如给曹操大军配几艘驱逐舰,那胜利天平上两方砝码的轻重绝对是个定数。这便是武力的作用。
除此之外,武力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比如哈定在第二次谢顿危机时的夺权。让星舰上的人发动政变,用武力夺取星舰,用武力使基地不会被安纳克里昂毁于一旦。
正如书中所说:从前有一匹马,它有一个危险而凶猛的敌人——狼,所以每天战战兢兢度日。后来,马找到人,和人一起杀死了狼。最后,人将马变成了自己的坐骑。
如果人没有武力,马就不会与人合作,人永远不能杀死狼;如果人没有计谋,那他还可能被马杀死。
可惜没有如果。
因此,平时要多用计谋,到不得已时要承认自己是个无能者,告诉自己我已经走投无路了,给自己一个使用最后手段的机会。
毕竟,智勇双全才能赢。
基地的读后感篇十七
自从美国埃隆马斯克把一辆红色的特斯拉跑车用火箭送上了太空之后,关于跑车上的一切都备受关注。跑车上携带的一套《银河帝国》在各大书店和网站大卖,自媒体上热闹的宣传和群友们的大力推荐,我也把这套书放入了自己的书架上。
阿西莫夫的这套《银河帝国》让埃隆对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他移民火星的计划埋下种子。现在很多家长为孩子买了这套书,学校也提倡阅读此类的科幻小说,从而激发小孩子探索宇宙的兴趣。也许下一个世纪会有很多埃隆这样的科学家,毕生致力于开拓外太空,让子孙后代在银河的另一端找到怡居的美丽星球。
如果不是这套书被送到太空去,如果不是太多的人推荐这套书,在看了第一章之后,这本书就会被我扔了。看了太多现代争霸宇宙的网络小说,这本书的构思对我来说谈不上新颖。
银河帝国的腐朽,一群谢顿的信仰者在银河的一端建立了一个基地。基地如同一棵小树,经历风吹雨打,茁壮的成长。总共经历了三次谢顿危机,第一次政权危机,第二次宗教危机,第三次贸易危机。
与现在网络小说一个的区别是,精神领袖谢顿已经死了。而现代小说当中,往往都是一个苦哈哈的少年,从小奋斗,踩着各种狗屎运,带领着自己的基地壮大,称霸银河,称霸宇宙乃至平行宇宙。
与现代网络小说最大的区别是,基地这本书好短啊。我只花了两天,竟然看完了。也许是因为我只看了其中的一本,而整个银河帝国有几十本。总觉得基地的情节发展太快了,30年50年75年一晃就过去了。一本书看下来,没有代入感,像快进的胶卷在播放一个基地的发展。若中间的具体过程再写10万字多好啊。
基地的读后感篇十八
《银河帝国·基地》是《银河帝国》系列的第一本书,开头便描述了神一样的哈利。谢顿博士正在同一位数学家探讨以川坨为首都,涵盖了整个银河系的庞大帝国—银河帝国的未来开展趋势。通过谢顿博士自创的一门可以用数学工具计算未来的“心理史学〞式,那位数学家惊奇地发现:整个帝国居然会在第三个世纪后全面瓦解!
当今,川坨上的高级人员早晓这个预言,于是自作聪明地把谢顿流放到了博士早就预料到的地点:端点星。在那儿,人们将进行一项为复兴帝国而编写的《银河百科全书》的方案:谢顿方案。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假象。
这本书由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所著,他的文笔十分简练,却又处处埋着伏笔,使后文更加精彩、逼真。他以“谢顿方案〞中的谢顿危机为线索,将读者拉入这美妙的意境之中。而且自己发现书中看似无解问题的破绽,用巧妙的'笔法勾出几位“智者〞,由他们带你解释真正的答案。作者构思新颖,想象力超群,给读者徐徐展开银河帝国的画卷。
我不禁想,如此强大的银河帝国存活了几万年之久,却由于人们的忘我娱乐与君王的腐败而土崩瓦解,那么我们的当今社会那么绝对是无比幸福的啊。在庞杂繁复的政治中心里,没有明显的腐化不是非常难得吗?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美好的“黄金岁月〞啊。同时,我们不能像基地开始建设的五十年里一样无比封建、专注于过去,而要向发动革命的赛佛。哈定市长学习他,学习他与时俱进的超前思维。
微风钻进卧室,悄悄地平复我好动的心灵。“武力是弱者的最后手段。〞我一遍遍地想着哈定市长的名言,默默地告诫自己、警示自己。
阿西莫夫的作品无比宏大,令我叹为观止,但我认为他最杰出的作品,还属《银河帝国》系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