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篇一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3、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5、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6、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8、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9、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古意》)。
10、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11、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1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13、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14、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5、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16、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17、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18、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苏轼菩萨蛮)。
19、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20、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21、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李清照行香子)。
22、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23、多应天意不教长,恐恁把、欢娱容易。(欧阳修鹊桥仙)。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篇二
3、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七夕》。
4、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七夕》。
5、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七夕寄》。
6、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七夕》。
7、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七夕》。
8、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七夕》。
9、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七夕》。
10、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七夕》。
11、牵牛织女,莫是离中。——《行香子》。
12、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七夕》。
13、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七夕》。
14、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七夕》。
15、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绮疏遗恨》之针》。
16、帆来狗国毛人远,楼倚牛郎织女寒。——《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17、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18、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古意》。
19、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机。——《题七夕图》。
20、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牵牛织女》。
21、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2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
2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乞巧》。
2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25、牵牛出西河,织女处其东。——《牵牛之女》。
2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7、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28、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29、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30、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31、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3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3、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34、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古意》)。
35、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36、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37、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38、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39、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40、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41、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42、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43、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苏轼·菩萨蛮)。
44、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45、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46、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李清照·行香子)。
47、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48、多应天意不教长,恐恁把、欢娱容易。——(欧阳修·鹊桥仙)。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篇三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赋咏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
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同赋山居七夕。
(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
(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篇四
3.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七夕》。
4.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七夕》。
5.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七夕寄》。
6.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七夕》。
7.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七夕》。
8.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七夕》。
9.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七夕》。
10.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七夕》。
11.牵牛织女,莫是离中。——《行香子》。
12.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七夕》。
13.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七夕》。
14.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七夕》。
15.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绮疏遗恨》之针》。
16.帆来狗国毛人远,楼倚牛郎织女寒。——《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17.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18.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古意》。
19.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机。——《题七夕图》。
20.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牵牛织女》。
21.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2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
2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乞巧》。
2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25.牵牛出西河,织女处其东。——《牵牛之女》。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篇五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篇六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3、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5、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6、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8、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9、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古意》)。
10、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11、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1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13、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14、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5、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16、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17、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18、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苏轼菩萨蛮)。
19、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20、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篇七
3、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4、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七夕》。
5、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七夕》。
6、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7、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七夕寄》。
8、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西江月》。
9、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七夕》。
10、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绮疏遗恨》之针》。
1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乞巧》。
12、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牵牛织女》。
13、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机。――《题七夕图》。
1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15、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七夕》。
16、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七夕》。
17、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七夕》。
18、帆来狗国毛人远,楼倚牛郎织女寒。――《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19、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七夕》。
20、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七夕》。
21、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七夕》。
22、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七夕》。
23、牵牛出西河,织女处其东。――《牵牛之女》。
2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
25、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古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篇八
3、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七夕》。
4、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七夕》。
5、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七夕寄》。
6、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七夕》。
7、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七夕》。
8、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七夕》。
9、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七夕》。
10、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七夕》。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篇九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古意》)。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苏轼菩萨蛮)。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李清照行香子)。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多应天意不教长,恐恁把、欢娱容易。(欧阳修鹊桥仙)。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篇十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
(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七夕。
(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
(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悲痛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篇十一
苏轼。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担任职位。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拓展:后人对苏轼的评价。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墨客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墨客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另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在后代文人墨客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