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进行学生安全管理,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将学校每一个岗位的安全责任,逐条细化,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中”(教育部周济部长语),促使学部安全管理工作常规化、流程化和细节化,小学部特制定以下常规制度。
一、专业室(场)学生安全管理常规
1、各专业室(场)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规范》、《设备使用制度》和其他的安全防护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学生在专业室(场)上课和参加活动,安全由授课教师负责。
2、学生前往专业室(场)上课途中,学生安全由班主任负责。一二年级要求班主任护送学生队伍,中高年级可以培养得力小干部护送,班主任要加强教育,严防安全事故。
3、学生上课完后,授课教师应组织学生整队,护送至楼梯口,强调安全,目送学生下楼。如有因为没有做到以上要求的“组织学生整队,护送至楼梯口,强调安全,目送学生下楼”,导致发生事故,授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4、去专业室(场)上课或参加活动,要严格执行报告制度与点名登记制度。
1)学生排队去上课,要有专人(指定小干部)向授课教师报告“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多少人因故请假”,授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报告做好登记;
2)学生下课回来,也要同样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要负责训练学生,严格执行,如有问题,双方及时联系,不得拖延;
3)其他任课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要带学生离开班级和教室,应填写相关表格(如:补课应填补课单),同时及时向班主任说明情况,以便班主任安排学生向授课教师报告。
5、学生上体育课,体育教师须在教学楼一楼等候学生,护送学生到田径场上课。下课后,体育教师须整队,强调安全,目送学生队伍进入教学楼。
6、上校本课,各班要组织学生按参加的课程班排好队伍,指定小干部负责(维持途中纪律、秩序),同样实行报告制度与点名制度,注意事项与上面第四条相同。要杜绝学生在外游荡现象。
二、学生课外活动安全常规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安全责任人是活动的组织者与带班老师。体育大活动等分组活动中,年级组长与负责的体育老师是年级负责人,带班老师是班级学生安全负责人。
2、年级组长要安排带班老师在本年级活动区域布点监管,不允许出现聚在一起聊天的现象,不允许利用这段时间找学生谈心,应将注意力放在周边学生活动上,要打破班级限制,确保学生安全。
3、值日教师加大巡视力度,注意制止学生的不安全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4、在健身器械区值日的教师和布点监管的带班老师,要注意在学生活动时进行安全保护,要及时制止学生的不安全行为。
5、值日教师和布点监管的带班老师要随时注意负责区域的活动密度,及时调整,以防碰撞事故发生(尤其是足球场与篮球场)。
6、各班要教育学生在活动时要保持距离,不妨碍别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三、学生课间活动安全常规
1、倡导正面引导,组织自主的丰富的课间游戏和活动,养成文明的课间休息方式。
2、全体教师要提高安全意识,齐抓共管,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和制止。
3、教室里面与辅导间学生课间活动安全责任人为班主任。班主任老师要加强跟班,培养小干部,设立安全监督员,做到有人报告,有人制止。
4、教室外学生课间活动安全责任人为值日教师,值日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制止学生的不安全行为。
5、德育处每周布点设立“安全监督岗”,协助值日教师监督检查。
6、各班加强教育,让每一学生都明确楼梯道“上下右行,礼让轻声”的规则和其他课间安全注意事项。
1)参加学校各类集会及每日放学,要按照指定路线上下楼,确保楼梯道的行进安全;
2)楼梯道上划分中间线,严格执行上下右行的规则;
3)严禁学生在楼梯道冲撞推拉,奔跑跳跃;
4)上下楼和喝水要注意礼让和排队。
7、班主任要注意收缴学生自带来的尖锐物品;其他任课教师要求带来的刀具、玻璃制品等有危险性质的物品,要统一收发,严格控制。
8、教室电器和设备的开关及插座,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及时跟进。要在开关插座旁边贴上“请勿触摸”等醒目标志,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因设备损坏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责任由部室负责人承担。
9、各班要加强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在课间不奔跑打闹,不大声喧哗,不能踩在栏杆底下的横杠上,不要趴在栏杆上玩。
四、其他安全管理常规
1、在正常的教学时间以外,留学生打扫卫生或补课等,谁留谁负责,必须确保学生安全。
2、带学生外出参加活动或有其他事物,必须经副校长以上同意,做好安全防护准备后,有副主任以上领导带队方可外出。外出需有副校长以上领导开具“出行条”。
3、与生活老师的交接流程与常规,经总校协商后,另文下发。
4、设备维修管理流程,经协商后,另文下发。
五、其他注意事项:
1、本“安全管理常规”,解释权归小学部校长室所有。
2、本“安全管理常规”自 年 月 日起试行。